安龙县教育志

安龙县教育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是记述安龙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一部专志,定名《安龙县教育志》。 二、本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安龙县教育事业的历史和现状。

出版时间: 1993年09月

目录

封面
安龙县教育志
图片
-- 安龙县1992年公办学校分布示意图
-- 图1、安龙县幼儿园开园典礼仪式的文娱演出(1991年9月)
-- 图2、1991年安龙县幼儿园教师制作教具展览
-- 图3、龙广小学升旗仪式(1991年10月)
-- 图4、1979年远征兴义地区新安一小小篮球代表队(韦邦全供搞)
-- 图5、德卧中学学生上外语课(1989年)
-- 图6、安龙县职业技术高中学生在学习专业课(1992年10月)
-- 图7、1992年9月安龙二中坚持出英语园地墙报周刊(陈显鑫供搞)
-- 图8、1990年3月平乐乡用布依文扫盲
-- 图9、1990年8月,各民族学员参加扫盲班学习
-- 图10、安龙一中生物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1990年)
-- 图11、龙广小学数学教师给学生讲课(1991年)
-- 图12、教师培训聋儿童家长(1992年10月)
-- 图13、1992年4月,安龙县教育志咨询座谈会。副州长、教委主任彭兴禄(前左四)、《贵州省志·教育志
-- 图14、1990年12月安龙实现基本无盲县,图为扫盲领导小组省教育委员会授予的奖旗
-- 图15、1981年11月,龙广纳桃幼儿班受省表彰(纳桃小学供稿)
-- 图16、1989年7月团中央少工部授予化力小学奖旗
-- 图17、安龙第一中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成绩显著,1988年获团省委“丰收杯”奖
-- 图18、1973年城关一小获贵州省小篮球比赛第一名
-- 图19、1841年张瑛建兴义府试院
-- 图20、1928年安龙县立中学校成立纪念标
-- 图21、1931年及1935年建王子浚、袁廷泰德政碑(永和民族小学供稿)
-- 图22、1991年6月新建安龙县教育局办公楼
-- 图23、1990年12月贵州省验收安龙县基本无盲会议,图为秦兴哲局长向大会汇报扫盲工作
-- 图24、1992年12月,贵州省验收安龙县酱及初等教育会议,省教委副主任杨贵珠讲话
-- 图25、1992年10月黔西南州多渠道筹资办学安龙县现场会议,图为州教委副主任郑希罗(左)在主席台就
-- 图26、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海波1992年3月3日--4日考察安龙教育状况,图为杨海波(中)看望新桥
-- 图27、旅台台胞张天荣先生等1992年惠捐巨资兴建龙广中学“怀乡楼”,图为台胞詹书俊先生(右)代表旅
-- 图28、1990年“教师节”,省教委副主任李兴国(右三)、州教委副主任韩平希(右一)视察新安区大坪小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私塾 官学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官学
---- 一、社学
---- 二、学宫
---- 三、书院
---- 附一、科举简况
---- 附二、试院
---- 附三、明清进士、举人、拔贡生、恩贡生、岁贡生、优贡生名录
第二章 学龄前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保教
---- 一、管理
---- 二、教养教学
---- 三、卫生保健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一、清末小学堂
---- 二、私立小学
---- 三、教会小学
---- 四、公立小学
---- 五、民办小学
-- 第二节 教学
---- 一、学制·课程·教材
---- 二、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德育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育方法
-- 第四节 体育·文娱·卫生
---- 一、体育·文娱
---- 二、卫生保健
-- 第五节 管理
---- 一、学校管理
---- 二、学籍管理
-- 第六节 特殊教育
---- 附:
------ 1、1992年公民办小学一览表
------ 2、贵州省验收安龙县基本普及相等教育简介
------ 3、民国31年度安龙县第一学期学校行事历
------ 4、安龙县1955-195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历
------ 5、安龙县1989-1990学年度“四率”情况统计表
------ 6、安龙县1990-1991学年度统考成绩对照表(一至五年级)
------ 7、安龙县1991年小学升初中招生考试成绩统计表
------ 8、1992年安龙县岳及初等教育“四率”统计表
------ 9、新安镇第一小学简介
------ 10、笃山学校简介
------ 11、马边田民办小学简介
第四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一、公立中学
---- 二、私立与民办中学
---- 三、小学附设初中班
---- 四、部门办学
-- 第二节 教学
---- 一、学制
---- 二、教学计划·课程
---- 三、教材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设备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
---- 一、教育内容
---- 二、教育方法
-- 第四节 文娱·体育·卫生
---- 一、文娱体育
---- 二、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升学
---- 一、招生考试与录取
---- 二、保送推荐
-- 第六节 管理·考查
---- 一、管理
---- 二、考查
---- 附:
------ 1、安龙第一中学简介
------ 2、龙广中学简介
------ 3、私立安义初级中学简介
第五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师范教育
-- 第二节 农、职业教育
---- 一、农业学校
---- 二、附设职业班
---- 三、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 四、卫生教育
---- 五、武术教育
---- 六、艺术教育
第六章 民族教育
-- 第一节 民族教育发展概况
---- 一、义学
---- 二、民族学校
---- 三、民族班
-- 第二节 特殊政策
---- 一、教育经费
---- 二、招生
---- 附:
------ 岳龙县各组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一览表(1950——1992年)
------ 1950——1992年民族小学校长名录
------ 1988年安龙县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一览表
------ 永和民族小学简介
------ 平乐民族小学简介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众教育
-- 第二节 农民教育
---- 一、扫盲教育
---- 二、农业技术教育
---- 三、人口教育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一、文化补习
---- 二、岗位培训
---- 三、离职进修
---- 四、自学成材考试
第八章 教师
-- 第一节 教师队伍
---- 一、私塾教师
---- 二、幼儿园、小学教师
---- 三、中等学校教师
---- 四、民办最师
-- 第二节 管理·任用·考核
---- 一、管理
---- 二、任用
---- 三、考核
-- 第三节 教师培训
---- 一、在职进修
---- 二、离职进修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一、政治待遇
---- 二、经济待遇
---- 附:
------ 民国30年省检定甲种教师名录
------ 安龙县中学高级教师名录
------ 安龙县小学高级教师名录
------ 荣誉名录
第九章 教育经费和设施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一、学田
---- 二、学款
---- 三、教育税捐
---- 四、财政拨款
---- 五、集资办学
---- 六、勤工俭学
---- 七、支付
---- 附:安龙县多渠道筹资办学简介
-- 第二节 教育设施
---- 一、校舍
---- 二、教学设备
第十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学研究室、组
---- 一、县教学研究室
---- 二、学校教学研究组织
-- 第二节 教学研究会
-- 第三节 教学研究活动
---- 附:教育教学论文存目
第十一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一、县级教育行政组织
---- 二、县以下教育行政组织
---- 三、专门委员会
---- 附:
------ 民国16年——民国38年安龙县教育局(科)长名录
------ 1950年至1992年历任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名录
------ 教育局1988年各股室站办负责人名录
------ 教育局1991年科室力站负责人名录
------ 1988年安龙县区(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名录
------ 1992年安龙县乡镇教育辅导站站长名录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一、组织管理
---- 二、制度管理
-- 第三节 教育视导
---- 一、组织
---- 二、教育视导区划
---- 三、视导内容和方法
-- 第四节 党群组织
---- 一、政党
---- 二、群众团体
第十二章 人物
-- 一、传略
---- 景寿春
---- 张瑛
---- 张之洞
---- 宋绍锡
---- 张国华
---- 钟鼎
---- 袁廷泰
---- 王仁孝
---- 苏发祥
-- 二、简介
---- 胡世全
---- 王仁必
---- 吴富豪
---- 罗春红
---- 游所能
---- 滕建统
---- 王林
---- 秦光前
---- 孙贞玉
-- 三、县籍人士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名录
-- 四、县籍留学生、考取表科生名录
-- 附:
---- 1、民国30年(1941)安龙县国内外大学留学生补助费章程
---- 2、安龙县1992年品学兼优学生奖励办法
大事记要
附录:教育基本情况统计
-- 杂落
---- 一、安龙县历代建制沿革一览表
---- 二、建南笼厅学文移碑
---- 三、南笼女子学校落成记
---- 四、安龙县立中学成立纪念标序
---- 五、王公子濬德政碑
---- 六、袁公廷泰德政碑
---- 七、台胞张天荣致龙广中学函
---- 八、试院联选
---- 九、民国2年(1913)南笼县女子小学校歌歌词
---- 十、盘江中学校歌
---- 十一、教师创作最育文艺存目
后记
责任编辑
封面设计
技术设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