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四十年

北京邮电大学四十年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载了北京邮电大学在调整、整顿中发展,教育革命的探索以及教学管理的研究等。

内容时限: 1955-1995

出版时间: 1995年08月

目录

北京邮电大学四十年
版权页
彩图
-- 五十年代校门(1956年)
-- 前苏联专家参加我校教学活动(1957年)
-- 师生们奋战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1958年)
-- 教学电视台和半导体载波机试制成功,参加国庆游行(1958年)
-- 朱德委员长参观我校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座教学实验用黑白电视发射台(1958年)
-- 两校合并大会(1960年)
-- 历任党政主要领导
---- 钟夫翔
---- 杨思九
---- 孟贵民
---- 宋德仁
---- 李根达
---- 叶培大
---- 胡健栋
---- 朱祥华
---- 李鹏飞
-- 教学主楼
-- 科学会堂
-- 学生餐厅
-- 李岚清副总理来我校看望教师并参观实验室(1994年教师节)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参观我校科技展览(1990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朱学范参加我校三十周年校庆(1985年)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雷洁琼来长校指导工作(1995年)
-- 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谷牧在展览会上听取激光通信的介绍(1990年)
-- 原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在展览会上(1990年)
-- 原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副部长谢高觉听取我校领导关于教学科研主楼建筑工程的汇报(1990年)
-- 国家教委副主任韦钰、邮电部副部长林金泉来校看望教师(1994年教师节)
-- 邮电部副部长杨贤足在我校电路中心实验室指导工作(1990年)
-- 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参加我校学生毕业典礼(1993年)
-- 邮电部副部长林金泉在“211工程”预审前,来校检查准备工作(1994年)
-- 邮电部部长吴基传为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新校牌揭彩(1994年)
题词
《北京邮电大学四十年》编委员
序言
目录
第一章北京邮电学院的创建(1953—1956)
-- 一、建国前的邮电教育
-- 二、建国初期邮电事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 三、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校的筹建
---- (一)国家批准筹建邮电学院
---- (二)成立学院筹备处
---- (三)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 四、北京邮电学院的成立
---- (一)北京邮电学院的诞生
---- (二)正式招生,建立教学秩序
-- 五、建院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
---- 1956年实验室基本情况
-- 六、全面学习苏联,向科学进军
---- (一)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 (二)制定学院长远规划
---- (三)师生制定红专规划
---- (四)向科学进军
-- 七、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 (一)学院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二)思想政治工作
---- (三)党的组织建设
---- (四)建立青年团组织
---- (五)开展创三好活动
---- (六)开展文体活动
---- (七)建立工会组织
---- (八)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
---- (九)选举区人民代表
---- (十)创办学院院刊
第二章学院在探索中前进(1957—1960)
-- 一、各项政治运动的开展
---- (一)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 (二)“双反交心”和“红专辩论”
---- (三)“大跃进”
---- (四)八届八中全会文件学习和反右倾斗争
-- 二、教育革命的探索
-- 三、开展群众性的科学研究
-- 四、两院合并和各项工作的大发展
---- (一)并院工作
---- (二)全院各项工作的大干快上
-- 五、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
-- 六、院第二、三次党代会
---- (一)第二次党代会
---- (二)第三次党代会
-- 七、师生员工共度暂时困难
第三章学院在调整、整顿中发展(1961—1966)
-- 一、贯彻“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
---- (一)领会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
---- (二)“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的初步贯彻,学校秩序逐步恢复
---- (三)深入调查研究,制订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的《五年规划》
-- 二、甄别、平反,进一步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 (一)甄别、平反,纠正错误
---- (二)广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 三、召开院第四次党代会,总结办学经验
-- 四、坚持教学为主,加强教学管理
---- (一)贯彻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
---- (二)加强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
---- (三)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第一线
---- (四)加强教材建设,修订教学大纲
---- (五)加强学生的“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实习实验课的质量
---- (六)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七)学生学习风气的好转
-- 五、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地发展
---- (一)科研工作
---- (二)研究生教育工作
---- (三)师资队伍培养工作
---- (四)函授教育工作
---- (五)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政工作
-- 六、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一)重新登记党员试点工作
----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 七、贯彻中央精神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教学改革
---- (一)学习领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指示精神,为教改做准备
---- (二)各项教学改革的开展
-- 八、推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左”的倾向继续发展
---- (一)政治思想方面“左”的倾向继续发展
---- (二)组织师生员工,参加三大革命斗争实践
---- (三)院第五次党代会
第五章拨乱反正 恢复学校正常秩序(1977—1982)
-- 一、推翻“两个估计”,解除精神枷锁
-- 二、恢复和整顿学校管理机构
---- 我院党政机构设置如下图所示:
-- 三、恢复办学条件和教学秩序
---- (一)恢复与改革招生制度
---- (二)调整专业设置
---- (三)教师队伍的恢复和建设
---- (四)深入调查研究 改进教学工作
---- (五)开始实行学年学分制
---- (六)对77级学生教育质量进行调研
-- 四、科研工作逐步恢复
---- (一)派员出席全国科学大会
---- (二)成立北京邮电学院科学研究所
---- (三)重建院学术委员会
-- 五、建立学位制度和恢复研究生招生
---- (一)建立学位制度
---- (二)恢复研究生招生和研究生学位授予情况
-- 六、落实党的政策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 (一)纠正冤假错案 落实党的政策
---- (二)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 七、召开院第七次党代会
-- 八、学校各项基本建设加快进行
-- 九、筹建电化教育馆
-- 十、筹建北京、平谷、福州分院
---- (一)北京邮电学院分院
---- (二)北京邮电学院平谷分院
---- (三)北京邮电学院福州分院
第六章改革开放 加速发展(1983—1988)
-- 一、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 二、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
-- 三、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 四、积极推进本科教学改革
-- 五、进行教学基本建设
---- (一)加强德育教育
---- (二)、不断修订和优化学分制教学计划
---- (三)完善教学大纲的制订和修改
---- (四)、积极开展教材基本建设
---- (五)开展课程评估、进行(Ⅰ)类课程建设
-- 六、开创科研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局面
---- (一)科研工作新局面的初步形成
---- (二)加强校企间的协作与联合
---- (三)大力加强科技工作,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院学术委员会充分发挥参谋咨询作用,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的大繁荣
-- 七、管理改革及有偿服务
-- 八、十年基建的成就
-- 九、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 十、院第八、九次党代会的召开
---- (一)院第八次党代会
---- (二)院第九次党代会
第七章整顿提高 深化改革(1989—1992)
-- 一、深化教育改革,搞好本科生教育
---- (一)对我校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估计
---- (二)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 二、科研管理改革与科研工作的新发展
---- (一)改革科研管理和经费分配制度
---- (二)科研工作的新发展
---- (三)科技开发与校办产业出现了好势头
-- 三、对外开放与国际交流合作逐步扩大
-- 四、进行全面综合改革
-- 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 六、坚持从严治党
-- 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八、“八五”计划的制定和院第十次党代会
---- (一)“七五”计划的完成情况
---- (二)“八五”计划的制定
---- (三)院第十次党代会
第八章贯彻《纲要》争创一流大学(1993—1995)
-- 一、申报“211工程”
-- 二、北邮“211工程”蓝图
---- 表8.1 北邮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表
---- 表8.2 北邮“211工程”建设项目经费预算表
-- 三、认真贯彻《纲要》精神,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 表8.3 三厂两公司基本情况
-- 四、学院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 五、借“全教会”东风,再创佳绩迎校庆
附录
-- 一、北京邮电大学大事记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二、历任党政领导人名录
-- 三、
---- (一)两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
---- (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单
-- 四、博士生导师、兼职教授与外聘名誉教授、顾问教授名录
-- 五、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
-- 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 七、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获得者名录
-- 八、获国家、部、市级奖励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名录
-- 九、校龄满40年与30年以上的教职工名录
-- 十、离退休教职工名单
-- 十一、附表
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