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万县港发展的历史以及各项工作情况。包括生产、运输、管理等。
目录
封面
万县港史
内容提要
前言
长江航运史编写委员会
《万县港史》编写委员会
图片
--
万港夜泊
--
港口远景
--
万港客运码头
--
18货运码头
--
门龙吊1号
--
沱口货运码头
--
盘石煤码头
--
盐卤码头
--
石宝寨码头
--
巫山港口一角
--
万县港辖区示意图
--
万县港平面图
--
万县地区盐井分布示意图
目录
概述
第一章港口的形成和发展(远古-1840年)
--
第一节港口形成的历史条件
----
一古人类活动与舟船的踪迹
----
二三峡水道的开发
----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港口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
一扼守入峡要道的鱼复古港
----
二商航并盛的云阳港
----
三万县港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三节港口在两宋时期的勃兴
----
一下川东地区经济发展概势
----
二港口与商航的共同发展
----
三井盐生产与井盐运输
----
四贡赋及其他官物运输
--
第四节港口在明清时期的发展
----
一奉节港与云阳港的兴衰
----
二万县港再度兴起
----
三空前活跃的川粮运输
----
四井盐的生产与运销
----
五川木及其他物资运输
第二章帝国主义对万县港的入侵和控制(1840年-1922年)
--
第一节外国侵略势力对万县港的觊觎
----
一外国船舶对万县港的入侵
----
二外国航商势力向万县港的渗透
--
第二节帝国主义对万县港口的控制
----
一开关前夕的万县商务
----
二重庆分关在万县设立
----
三外商抢占港口地盘
----
四开关初期的商贸和运输
第三章万县开埠及川江航运业的发展(1923年-1936年)
--
第一节轮运业及相关行业在万县港的经营活动
----
一角逐于万县港的中外航业
----
二报关行的建立与发展
----
三港口相关行业的崛起
--
第二节万县开埠和港口建设
----
一万县开埠经过
----
二万县港埠建设
----
三万县商贸运输的变化
--
第三节轮运业在万县港的竞争
----
一华商航业的发展
----
二民生公司与外商的抗衡
----
三港口运输概势
--
第四节港航组织形式及港航管理的发展变化
----
一初期码头工人的组织形式
----
二港口航业的封建把持制度
----
三万县航务办事处的组建、发展及其管理
第四章万县港在抗战时期的卓越贡献(1937年-1945年)
--
第一节轮运业的发展和航业管理的扩张
----
一 民生、招商在万县扩大经营
----
二 三北、强华等轮运公司在万县设立机构
----
三 港口航业管理机构的扩张
--
第二节 港口在非常时期的突击抢运
----
一 难民和西迁人员大量涌向万县港口
----
二 大量财物西运万渝
----
三 频繁的军差运输
--
第三节 繁忙的港口运输
----
一 港口面临的严峻考验
----
二 克服困难实施三段航行
----
三 空前繁荣的工商业
----
四 繁忙的港口运输
第五章战后万县港的持续发展及其衰落(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战后万县港的进一步发展
----
一复员运输及其影响
----
二客货运输的持续增长
----
三在万县民营中小航业的短暂繁荣
--
第二节万县港口的衰落
----
一招商、三北撤走万县业务
----
二万县海关的扩展与载撤
----
三航政机构的裁撤与港口运输的衰退
--
第三节港航工人迎接解放的斗争
----
一码头工人的苦难生活
----
二争取“永兴”、“郝穴”两舰起义的斗争
----
三港航职工屡挫敌人破坏阴谋
第六章港口逐步走上社会主义轨道(1949年-1952年)
--
第一节港口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
一航管机构的军事接管和重新组建
----
二初步改造私营航业
----
三整顿港口生产秩序
--
第二节迅速恢复和发展港口生产
----
一组织运输支援解放战争
----
二港口设施的局部改造
----
三群策群力确保重点物资运输
--
第三节建立港口生产新秩序
----
一彻底取缔封建把持制度
----
二建立新型港务管理体系
----
三协调港口业务
第七章港口在生产改革中稳步发展(1 953年-1957年)
--
第一节完成港口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私营航业稳步走上合营和集体化道路
----
二港口业务实行联合办公
----
三实现全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节计划管理在万县港的初步实施
----
一全面推行作业计划
----
二固定装卸工及装卸业务范围
----
三建立现场指挥系统
----
四加强调度管理
--
第三节港口建设的初步展开
----
一扩大港口通过能力
----
二扩大港口靠泊能力
----
三开辟港务站扩大港口辐射面
--
第四节稳步发展的港口运输
----
一地方航业的发展及其桥梁作用
----
二港口运输生产的稳步发展及其特点
第八章港口在“大跃进”中的徘徊和调整后的前进(1958年-1965年)
--
第一节在“大跃进”中的盲目折腾
----
一用“跃进”指标支撑着的港口生产
----
二开展“双革”运动
----
三港口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港口在调整中前进
----
一实行局长负责制
----
二推广“一条龙”运输
----
三在调整中恢复和发展生产
--
第三节地方港口的生产与建设
----
一机械化作业的起步及码头的建设
----
二港口运输格局的改观
----
三运输生产的发展变化
第九章港口在十年动乱中的艰难发展(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徘徊不前的港口生产
----
一武斗对港口生产秩序的破坏
----
二动乱对运输生产的影响
----
三港口生产几起几落
--
第二节加快港口建设步伐
----
一三座货运码头的新建
----
二港区航道整治与西界沱站的设立
----
三港口配套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曲折前进的地方港口
----
一码头管理委员会的组建
----
二地方航业的发展
----
三港口建设与港口生产
第十章港口在改革中前进(1977年-1986年)
--
第一节动乱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一整顿企业初见成效
----
三经济责任制的初步试行
--
第二节与生产同步发展的港口建设
----
一合理配置装卸机械
----
二及时更新港作船舶
----
三扩建库场、码头
----
四增辟锚泊地
--
第三节港口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效
----
一企业全面整顿
----
二进一步推行经济责任制
----
三全面开放为多家服务
----
四港务站在改革中迅速发展
----
五改革促进万县港生产发展
--
第四节地方港口在新时期的发展
----
二地方码头建设继续发展
----
三地方港口职工生活大改善
--
第五节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显著变化
----
一劳动保护条件的根本改善
----
二妥善解决职工住房与子女就业问题
----
三改进提高港口后勤服务工作
----
四努力职工文化素质
结束语
附录1 万县港大事记
附录2 万县港历届党政领导一览表
责任编辑:汪鹤年 封面设计:苏贻明 图表绘制:冉启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