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教育志(一八四○-一九八五)

潍坊市教育志(一八四○-一九八五)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教育是人类的一项伟大事业,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的兴旺,经济的振兴,人类的进步都取决于教育。 解放以来,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事业同其他事业一样,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发生了深刻变化。

内容时限: 1840-1985

目录

封面
潍坊市教育志
前言
图片
-- 潍坊市中等学校分布图
-- 潍坊市市区学校分布图
-- 潍坊市教育局领导成员
-- 潍坊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 《潍坊市教育志》评稿会议全体成员
-- 《潍坊市教育志》编纂人员
-- 清末状元王寿彭像(曾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兼山东大学校长)
-- 松林书院遗址(宋代参知政事王曾幼年在此读书,现为益都一中校址)
-- 海岱书院遗址(现为益都西店小学校址)
-- 原『青州府考院』(现为益都二中校址)
-- 原广文中学教学楼(现潍坊二中校址)
-- 广德书院遗址(现潍坊教育学院校址)
-- 培真书院遗址(现为潍坊教育学院办公楼)
-- 一八九八年文美书院(现为潍坊二中校址)第一届毕业女生
-- 原广文中学东南楼(现潍坊二中校址)
-- 一九三三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广文中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
-- 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教室(现益都一中校址)
-- 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校门(现益都二中校址)
-- 一九一九年省立四师附小部分学生毕业留影
-- 一九四九年赵笃生专员(二排左一)与青州市区模范教师合影
-- 清末小学堂识字课本《字课图说》,汤寿潜著
-- 潍坊市直机关幼儿园在排练节目
-- 昌乐第一农技中学的师生在棉花实验田里
-- 寿光县寿光镇依靠群众集资修建的中心联中
-- 潍坊市聋哑学校教师张伟萍上“听训课”
-- 农牧渔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孙翔在山东牧校实习兽医院检查指导工作
-- 昌潍农业学校教师给学生上果树嫁接课
-- 诸城师范学校大门
-- 潍坊师范学校学生在接受军事训练
-- 安丘一中校办印刷厂
-- 潍坊第一职业中学会统班学生在进行微机操作
-- 临朐一中特级教师张兰苓在备课
-- 潍坊七中校办工厂轮带油包装车间
-- 诸城城关镇大华学校新校容
-- 诸城县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 高密县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
-- 五莲县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颁发的“克鲁普斯卡娅”扫盲奖奖章及证书
-- 奖章
-- 证书、奖章
-- 潍坊市盲童学校学生演出文艺节目
-- 益都城关镇回民初级中学办公楼
-- 荣获一九八五年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女篮冠军的潍坊一中女子篮球队
-- 潍坊一中舞蹈队在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
-- 益都一中师生在上化学实验课
-- 潍坊二中教学实验楼
-- 昌潍医学院图书馆
-- 昌潍师专校园一角
-- 昌潍医学院谢立信副教授同美国眼科专家一起为病人进行眼科手术
-- 潍坊教育学院大门
-- 昌潍师专数学系教师在微机室工作
-- 潍坊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大门
-- 民国时期小学教员聘任书
-- 民国时期小学教员检定合格证书
-- 山东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原青州府蚕桑实业学堂校址在益都城内)使用的部分教材
-- 清末教会中学使用的部分教材善本
《潍坊市教育志》目录
第一编 概述
-- 附:建国以来历年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计总表
第二编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章 行政机构沿革
---- 附:1、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专署教育行政负责人一览表
---- 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解放区专署科长一览表
---- 3、建国后历年来专署(市)教育(文教)科(局)正副科(局)长一览表。
---- 附:日伪占领区教育行政机构
-- 第二章 党的领导机构
---- 附:潍坊市教育局党委成员一览表
-- 第三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潍坊市电化教育馆
---- 第二节 潍坊市教学研究室
---- 第三节 潍坊市教学仪器管理站
---- 第四节 招生办公室
------ 2、1970-1985年全市大,中专、技工招生计划分配和录取情况统计表
第三编 私塾、儒学、书院
-- 第一章 私塾
-- 第二章 儒学
---- 附:1.晓示生员卧碑文。
---- 2、科举制度
-- 第三章 书院
---- 附:今潍坊市辖区内宋、元、明、清书院一览表
第四编 初等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保教工作
---- 第四节 入园幼儿
------ 附:1、安丘县幼儿园总课程表
------ 2、建国后幼儿园发展情况一览表
---- 第五节 幼儿园简介
------ 一、潍坊市直机关幼儿园
------ 二、昌邑王家庄子幼儿园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一、普通小学
-------- 1、教会办小学
-------- 2、公、民办小学
-------- 3、民族小学
------ 二、短期小学
------ 三、庄户学
-------- 附:1、晚清小学堂统计表
-------- 2、1919、1930、1936年小学发展情况表
--------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不同地区小学情况统计表。
------ 四、工(耕)读小学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附:中心小学校内管理示意图
---- 第三节 学制
------ 附:1.癸卯学制系统图
------ 2.现行学制图(19 28年以后)
---- 第四节 课程、教材
------ 附:1.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初等小学堂必修课程及教学时数表。
------ 2、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高等小学堂必修课程及教学时数表
------ 3. 1936年小学修订课程标准及教学时间总表
------ 4. 1948年解放区小学各科每周教学时数表
------ 5. 1955年小学教学计划
------ 6. 1979-1980学年度全日制小学第一类教学计划表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七节 体育卫生
---- 第八节 学生
---- 第九节 学校简介
------ 一、益都县立高等小学堂
------ 二、益都北城满族小学堂。
------ 三、潍县私立丁氏小学,
------ 四、山东省立第四师范附属小学
------ 五、寿光县立抗日小学。
------ 六、潍坊市潍城区工人新村小学
第五编 中等教育
-- 第一章 普通中学
---- 第一节 沿革
------ 一、私立中学(含教会中学)
-------- 附:清末至1936年-今潍坊市辖域内私立中学一览表
------ 二、公办中学
-------- 附:1、1937年以前今潍坊市辖域内公立中学沿革一览表。
-------- 2.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今潍坊市主要普通中学一览表
-------- 附:1949-1985年潍坊市普通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 三、民族中学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附:普通中学校内管理示意图
---- 第三节 学制
---- 第四节 课程与教材
------ 附:1、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青州府官立中学堂课程设置及每周授课时刻表
------ 2、1912年中学校各学年课程设置及每周授课时数表(男子中学)
------ 3、1935年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 4、1952年中学教学计划
------ 5、1981年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学生
---- 第七节 学校简介
------ 一、益都一中
------ 二、潍坊一中
------ 三、昌乐一中
------ 四、潍坊二中
------ 五、滨北中学
-------- 附: 1. 1985年潍坊市市属重点中学发展概况统计表
-------- 2.潍坊市市属重点中学历届书记、校长名单
-- 第二章 中等师范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制
---- 第四节 课程和教材
------ 附: 1. 1919年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教学计划
------ 2.1941年简易乡村师范每周课时计划表
------ 3.1980年三年制师范学校教学计划
---- 第五节 教学
---- 第六节 学生
---- 第七节 学校简介
------ 一、益都师范学校
-------- 附:益都师范毕业生分配略图
------ 二、诸城师范学校
-------- 附:1、诸城师范学校历任党支部书记、校长名单
-------- 2、1985年潍坊 中等师范学校发展概况统计表
-- 第三章 职业学校
---- 第一节 中等专业学校
------ 附:1985年潍坊市中等专业学校发展概况表
---- 第二节 技工学校
------ 附:1985年潍坊市技工学校发展概况表
---- 第三节 城市职业中学
---- 第四节 农村职业中学
------ 一、农业中学
------ 二、农业技术中学
-------- 附: 1.潍坊市农业技术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 2.1985年潍坊市各县(区)农技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 第五节 1978年与1985年潍坊市中等教育结构比较
---- 第六节 学校简介
------ 一、山东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
------ 二、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
------ 三、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和文体卫生工作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文体卫生工作
第六编 高等教育
-- 第一章 沿 革
-- 第二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隶属关系
---- 第二节 管理条例与制度
-- 第三章 系(科)与专业、学制
-- 第四章 课程与教材
-- 第五章 教学
---- 第一节 教学工作
---- 第二节 教学科研工作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卫生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七章 学生
-- 第八章 学校简介
---- 一、昌潍医学院
---- 二、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 三、潍坊职业大学
第七编 成人教育
-- 第一章 农民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民师与学员
------ 附:1949年-1984年农民业余教育数字统计表
---- 第五节 学校简介
------ 一、诸城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 二、五莲县南西峪民校
-- 第二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办学形式
---- 第四节 学制、课程,教材、教法
---- 第五节 教师和学员
---- 第六节 学校简介
------ 潍坊市职工业余大学
-- 第三章 干部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制、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教师和学员
---- 第五节 学校简介
------ 一、昌潍行政干校
------ 二、潍坊教育学院
-- 第四章 函授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学制、课程、教材、教法
---- 第四节 学员
-- 第五章 广播电视教育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学制
---- 第三节 教材与教法
---- 第四节 教师和学员
第八编 特殊教育
-- 第一章 聋哑学校
---- 附:潍坊市聋哑学校发展概况表
-- 第二章 盲童学校
-- 第三章 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
-- 第四章 学校简介
---- 潍坊市聋哑学校
第九编 教师
-- 第一章 教师队伍
-- 第二章 师资培训
---- 附:建国后不同时期中等学校教师与小学教师学历统计表
-- 第三章 教师待遇
---- 附:1.建国以后不同时期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和提拔干部统计表
---- 2.教师选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数统计表
---- 3.建国以来历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统计表
第十编 学校中的党群组织
-- 第一章 同盟会、国民党、三青团、童子军的组织及活动
---- 第一节 同盟会
---- 第二节 国民党
---- 第三节 三青团(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 童子军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及活动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任务
---- 第三节 活动
------ 附:建国后潍坊市学校党员人数统计表
-- 第三章 共青团(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及活动
---- 第一节 组织 与任务
---- 第二节 活动
------ 附:建国后潍坊市学校中共青团员人数统计表
-- 第四章 少先队(少年先锋队)的组织及活动
-- 第五章 学生会的组织及活动
-- 第六章 教育工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附:1985年潍坊市县(区)教育工会组织状况一览表
-- 第七章 民主党派
---- 附:1985年潍坊市各类学校中民主党派人数统计表
第十一编 教育经费、勤工俭学、校舍改造
-- 第一章 教育经费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的管理与使用
------ 附:1.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各县普通学堂教务岁入岁出统计表
------ 2.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各县普通学堂岁出按学生名数平均计算表
------ 3.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各县学堂学务资产统计表
------ 4.1917年和1924年各省立学校教育经费预算和支出分配表
------ 5.1929年各县教育经费一览表
------ 6.建国后国拨教育经费统计表
------ 附录:1、山东省昌潍专员公署文教局关于中学杂费收支标准及范围的通知(65)文秘字第十九号
------ 2、1974年8月《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节录)
-- 第二章 勤工俭学
---- 附:潍坊市中小学勤工俭学情况统计表
-- 第三章 校舍改造
---- 附:潍坊市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筹集一览表
第十二编 人物
-- 第一章 传
---- 王寿彭
---- 于恩波
---- 李植庭
---- 阎石庵
---- 滕波
---- 于瑞亭
---- 安健
---- 余畏
---- 宋邦均
---- 林一生
-- 第二章 传略
---- 刘瀛海
---- 徐乾滋
---- 刘一鹤
---- 佟益三
---- 郭恩敷
---- 周思诚
---- 牛景文
---- 田际隆
---- 张竹坡
---- 崔端甫
---- 姜希尚
---- 吴书柬
---- 郭荆玉
---- 历日安
---- 康益方
--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 赵立秀
---- 赵钦
---- 宋树德
---- 张文英
---- 李金堂
---- 李秀花
-- 第四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教授、副教授一览表
---- 第二节 特级教师一览表
---- 第三节 全国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名单
第十三编 大事记
附录:
-- 《庄农日用杂字》
-- 中共潍坊地委批转地区教育局党组关于推广高密县试
-- 行民办教师联教计酬教学责任制经验的情况报告的通知
-- 潍坊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关于实行集资办学发展农村教育的报告》的通知
《潍坊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潍坊市教育志》勘误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