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列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全面客观地记述南山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二、本志为南山区首部区志,上限为1983年9月县级行政机构深圳市南头区成立,
大事记、建置区划、行政街道、军事、宗教信仰民俗等编以及具备完整发展脉络的实体单
位予以上溯,人物上溯至民国,下限为2003年12月。
三、本志以2003年南山区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区域范围内企业、单位在区外的重
要活动亦作相应记述。
四、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种体载记述,以志为主体。表与志结合
运用,全志设表495种;图(含照片)分设于卷首与内文,内文设图198幅;设立专记编,
收南山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事物专记7篇。
五、本志采用中小编格局、章节体。全志按综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
专记的顺序,设36编,卷首设图照、总述、大事记,卷末置附录、索引。各编结构尽可
能扁平化,一般设编、章、节、目(或暗目,暗目名称用黑体字表示)四个层次,以增强
记述的整体性。各编编下设无题序,章、节、目下皆不设无题序。
六、本志使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文字使用规范汉字,标点符号、数字用法分别以国
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计量单位以国务院1984年2月
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七、本志纪年,民国以前采用通用的中国历史纪年,括注公元纪年,民国纪年截至
1949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
八、本志机构、单位名称,使用当时称谓;设《本志有关组织机构全称简称对照表》,
行文一般用简称,文中“省”、“市”指“广东省”、“深圳市”;地名、建筑物名称,使
用当时名称,名称改变的括注今名。
九、本志人物采用传、录(简介)、表和以事系人等形式记述,收录对象为南山籍或
在南山活动的有重要贡献的人物,按照生不立传原则,人物传收录已故人物,人物录收录
省以上劳动模范,人物表收录革命烈士、“两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特级
教师、省以上先进人物。
十、本志采用数据,凡统计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的,以其公布的为准;统计部门未公布
的,采用工作部门(行业)提供的数据;所有数据均经过统计部门核实认可。
十一、本志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参编单位报送的区志资料稿,以及重要文献、档案、报
刊、旧志、家谱、专著、文章、口碑及实地调查。所用资料均经过相关单位反复核实,除
古籍和重要引文外,不再注明出处。
内容时限:
1983年9月-2003年12月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
图片
深圳市南山区区志编委会
序一
序二
凡例
编辑说明
目录
内文图目录
表目录
总述
大事记
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南山区
第一编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位置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区前隶属关系
----
第二节 建区后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
第四节 内伶仃岛权属争议
--
第四章 治所
----
第一节 宝安县(新安县)治所
----
第二节 南头区、蛇口区治所
----
第三节 南山区治所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石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四节 新构造运动
----
第五节 工程地质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貌特征
----
第二节 山丘
----
第三节 海湾
----
第四节 岛屿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状况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第四章 水文与土壤
----
第一节 大沙河
----
第二节 水库
----
第三节 地面径流与地下水
----
第四节 海潮
----
第五节 土壤
--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自然植被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六章 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
----
第一节 设置与机构
----
第二节 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管理保护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台风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赤潮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性别结构
----
第二节 年龄结构
----
第三节 民族结构
----
第四节 文化结构
----
第五节 在业人口结构
--
第三章 非户籍常住人口
----
第一节 数量
--
第四章 姓氏与家庭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口出生控制
----
第三节 节制生育措施
----
第四节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技术服务
第四编 行政街道
--
第一章 南头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二章 南山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三章 西丽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四章 沙河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五章 蛇口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六章 招商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七章 粤海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
第八章 桃源街道
----
第一节 地理建置
----
第二节 农村城市化建设
----
第三节 街区社会事业
第五编 城区规划与建设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单位
--
第二章 城区规划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分区规划
----
第三节 详细规划
--
第三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城区沿革
----
第二节 功能区建设
--
第四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桥梁
----
第三节 市内公共交通
----
第四节 中长途客运
----
第五节 公园广场
----
第六节 给水
----
第七节 排水
----
第八节 供电
----
第九节 供气
--
第五章 旧城(村)改造
----
第一节 旧改项目实施
----
第二节 拆迁安置补偿
--
第六章 邮政电信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第六编 城市管理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与归口管理单位
--
第二章 城区绿化
----
第一节 园林绿化
----
第二节 道路绿化
----
第三节 庭院绿化
--
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
----
第一节 保洁与垃圾处理
----
第二节 粪便处理
----
第三节 除害灭病
----
第四节 清洁深圳月活动
----
第五节 爱国卫生宣传教育
--
第四章 市政设施维护管理
----
第一节 道路设施
----
第二节 排水设施
----
第三节 照明设施
--
第五章 城管行政执法
----
第一节 市容市貌整治
----
第二节 临街门店整治
第七编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单位
--
第二章 环境质量
----
第一节 大气环境质量
----
第二节 水环境质量
----
第三节 声环境质量
--
第三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基础建设
----
第二节 监测制度
----
第三节 监测项目
--
第四章 环境综合整治
----
第一节 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
----
第二节 烟尘控制区整治
----
第三节 环境噪声整治
----
第四节 大沙河污染整治
----
第五节 工业污染防治
--
第五章 环境管理与环保教育
----
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保审批
----
第二节 污染源管理
----
第三节 环保宣传教育
第八编 改革
--
第一章 蛇口改革探索
----
第一节 蛇口模式
----
第二节 工资奖金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用人制度改革
----
第四节 项目招投标改革
----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节 民主选举与监督
----
第七节 观念更新
--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区属国有企业改革
----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第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
----
第一节 蛇口民主选举与监督
----
第二节 党政机构改革
----
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医疗卫生制度改革
----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五章 农村城市化改革
----
第一节 改革概况
----
第二节 居委会设置
----
第三节 股份公司组建
第九编 开放
--
第一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招商活动
----
第四节 协调服务
--
第二章 外贸外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出口贸易
----
第三节 进口贸易
----
第四节 对外经济合作
--
第三章 口岸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海关监管
----
第三节 出入境检验检疫
----
第四节 缉私
----
第五节 海事管理
第十编 开发区
--
第一章 蛇口工业区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基础建设
----
第四节 园区工业
----
第五节 商贸服务
----
第六节 物流基地
----
第七节 房地产开发
----
第八节 文教卫体事业
--
第二章 南油开发区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开发建设
----
第四节 经济规模
----
第五节 文教卫生事业
--
第三章 华侨城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设施建设
----
第四节 工业
----
第五节 旅游
----
第六节 房地产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园区建设
----
第四节 园区产业
----
第五节 科技研发与孵化
第十一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总量
----
第一节 南头区经济总量
----
第二节 南山区经济总量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投资结构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第十二编 农业水务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单位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种植业
----
第三节 养殖业
----
第四节 渔业
--
第三章 水务
----
第一节 水利工程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水务管理
第十三编 工业
--
第一章 管理与经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工业布局
----
第四节 工业水平
--
第二章 主要行业
----
第一节 电子设备制造
----
第二节 仪器仪表与文化办公用品制造
----
第三节 非金属矿物制品与金属冶炼制造
----
第四节 农副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
----
第五节 通用专用与交通设备制造
----
第六节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
----
第七节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
第八节 橡胶塑料制品制造
----
第九节 化学原料与制品制造
----
第十节 医药制造
----
第十一节 油气开采
----
第十二节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
--
第三章 企业类型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
----
第四节 有限责任公司
----
第五节 联营企业
----
第六节 私营企业
----
第七节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第八节 外商投资企业
--
第四章 企业与产品选介
----
第一节 获区长质量奖企业选介
----
第二节 中国名牌产品简介
第十四编 高新技术产业
--
第一章 管理与经营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扶持民科企业
----
第四节 组织参展高交会
----
第五节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
第二章 行业分布
----
第一节 电子信息业
----
第二节 光机电一体化
----
第三节 新材料与新能源
----
第四节 生物药业
--
第三章 科技孵化器
----
第一节 孵化器建设
----
第二节 孵化器简介
----
第三节 区属孵化成果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
----
第一节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第二节 企业选介
第十五编 建筑与房地产业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直属与归口管理单位
--
第二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建筑设计
----
第三节 建筑施工
----
第四节 大型与标志性建筑
----
第五节 城市雕塑
----
第六节 建筑业管理
--
第三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商品房开发
----
第二节 安居房建设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企业
----
第四节 房地产交易
--
第四章 房产管理
----
第一节 地籍与产权管理
----
第二节 公产房管理
----
第三节 物业管理
----
第四节 房屋租赁管理
第十六编 商业
--
第一章 机构与规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扶持
----
第三节 商业规模
--
第二章 商业分布与类型
----
第一节 商业分布
----
第二节 商业类型
--
第三章 批发零售
----
第一节 批发市场
----
第二节 百货商场
----
第三节 超市
----
第四节 专业市场
----
第五节 企业选介
--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 餐馆
----
第二节 快餐小吃
----
第三节 茶楼酒吧
----
第四节 旅馆美容洗浴
----
第五节 摄影广告
----
第六节 家政修理废品收购
第十七编 物流业
--
第一章 航道航线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航线
--
第二章 港口
----
第一节 蛇口港
----
第二节 赤湾港
----
第三节 妈湾港
----
第四节 东角头港
--
第三章 疏港通道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四章 货物运输
----
第一节 港口货运
----
第二节 公路货运
----
第三节 铁路货运
--
第五章 仓储
----
第一节 仓储分布
----
第二节 仓储设施
--
第六章 物流企业
----
第一节 港口经营企业选介
----
第二节 海洋运输企业选介
----
第三节 公路运输企业选介
----
第四节 铁路运输企业简介
----
第五节 物流服务企业选介
第十八编 旅游业
--
第一章 机构与开发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景区景点开发
----
第三节 旅游线路开发
----
第四节 旅游商品开发
--
第二章 主题公园
----
第一节 锦绣中华
----
第二节 中国民俗文化村
----
第三节 世界之窗
----
第四节 欢乐谷
----
第五节 海上世界
----
第六节 深圳野生动物园
----
第七节 西丽湖度假村
--
第三章 自然文化景观
----
第一节 自然景观
----
第二节 农业观光景观
----
第三节 历史文化景点
--
第四章 旅游经营
----
第一节 经营业绩
----
第二节 宣传与推介
----
第三节 南山荔枝旅游周
--
第五章 旅行社与旅游酒店
----
第一节 旅行社
----
第二节 旅游酒店
第十九编 金融
--
第一章 银行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
----
第三节 股份制银行
----
第四节 港资南洋商业银行蛇口分行
----
第五节 拍卖担保
--
第二章 证券
----
第一节 上市公司
----
第二节 证券营业部
----
第三节 基金
--
第三章 保险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国有保险公司
----
第三节 股份制保险公司
----
第四节 外资与港资保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