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行政区划与居民地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名称、人工建筑物地名等。
出版时间:
2000年11月
目录
封面
山东省阳谷县地名志
版权页
《阳谷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
《阳谷县地名志》编辑人员名单
序
前言
中共阳谷县委书记徐淑满题词
图片
--
阳谷县地图
--
阳谷城区
--
中共阳谷县委书记 徐淑满
--
中共阳谷县委副书 记关华
--
中共阳谷县委副书记 王文英
--
中共阳谷县委副书记、县长 张同村
--
阳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崔新厚
--
阳谷县政府办公楼
--
阳谷县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 李相然
--
民政局副局长、残联理事长 杨文敏
--
阳谷县民政局办公大楼
--
团结务实的阳谷县民政局领导班子
--
阳谷县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合影
--
中共阳谷县四棚镇委员会书记 马涛
--
阳谷县四棚镇镇长 张宪峰
--
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
--
狮子楼
--
中共阳谷县翟庄乡委员会书记 李进国
--
阳谷县翟庄乡乡长 王锐
--
阳谷县城书院街现已建成仿宋商业街
--
中共阳谷县定水镇委员会书记 李静
--
阳谷县定水镇镇长 张文芳
--
坡里革命暴动纪念地
--
中共阳谷县石佛镇委员会书记 宋一丁
--
阳谷县石佛镇镇长 刘继民
--
作者 王荩忠
--
作者 张振忠
--
作者 侯继朝
--
博济桥
--
古阿井
--
景阳冈
--
正在维修中的海会寺
--
阳谷广场
--
皇姑冢
--
东阿故城遗址
--
武松打虎铜像
--
景阳冈远景
--
王伦起义遗址
目录
一、综述
--
第一章 阳谷县自然概况
--
第二章 阳谷县历史沿革考
----
附:阳谷县历史沿革一览表
--
第三章 阳谷县地名概述
----
附:阳谷县村庄建置年代一览表(现有村)
--
第四章 古地名考与重要地名典故
--
第五章 阳谷县城区概述
二、行政区划居民地地名
--
第一章 县名的起源
--
第二章 街道地名
--
第三章 乡镇地名
--
第四章 自然村地名
----
(一)阳谷镇
----
(二)寿张镇
----
(三)张秋镇
----
(四)阿城镇
----
(五)七级镇
----
(六)安乐镇
----
(七)定水镇
----
(八)石佛镇
----
(九)闫楼镇
----
(十)郭店屯乡
----
(十一)杨庄乡
----
(十二)大布乡
----
(十三)翟庄乡
----
(十四)西湖乡
----
(十五)高庙王乡
----
(十六)李台镇
----
(十七)金斗营乡
----
(十八)四棚镇
----
(十九)十五里园镇
----
(二十)范海镇
----
(二十一)石门宋乡
三、自然地理实体地名
--
第一章 阳谷县自然地理实体的形成
--
第二章 河流
----
附:阳谷县主要河道沟渠情况表
--
第三章 岗、堤、山、泓坡
四、名胜古迹纪念地
--
第一章 名胜古迹
--
第二章 纪念地
--
第三章 古代文化遗址
--
第四章 阳谷县古八景
五、人工建筑物地名
--
第一章 水利建筑物名称
----
(一)灌区与干渠
----
(二)涵闸
----
(三)池渡
----
(四)桥梁
----
(五)扬水站
--
第二章 文化卫生设施名称
----
(一)广播电视设施
----
(二)体育运动场
----
(三)学校建筑名称
----
(四)文化设施名称
----
(五)医疗设施名称
--
第三章 动力设施名称
--
第四章 古代人工建筑物名称
六、交通与通讯名称
--
第一章 铁路与公路名称
--
第二章 车站名称
--
第三章 邮电与通讯设施名称
七、专业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名称
--
第一章 行政与专业部门
--
第二章 工厂
--
第三章 园艺与农场
--
第四章 商场与集市
----
附:阳谷县集市一览表
八、备查地名
--
第一章 待考古地名
--
第二章 古今地名对照表
--
第三章 注销或消失地名
九、附录
--
国务院关于发布《地名管理条例》的通知
--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山东省地名管理办法》的通知
--
山东省地名标志管理暂行规定
--
阳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阳谷县地名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
阳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在阳谷城镇、乡、村普遍设立地名标志的通知
--
阳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区街道命名、更名的通知
----
附:阳谷县城区路、街、巷、胡同命名、更名统计表
--
《水浒传》与阳谷县有关的地名
--
洪洞县迁民考略
--
阳谷县姓氏村分布概略
--
地名汉字首字笔划索引
后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