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嫩江农垦事业在各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
内容时限:
1948-1985
出版时间:
1987年10月
目录
封面
嫩江农垦志
图片
--
嫩江农场管理局
--
嫩江农场局办公楼一瞥
--
鸟瞰克山农场小城镇建设(刘牛摄)
--
水库碧波(张祥超摄)
--
粮山麦海(刘生摄)
--
滚动喷灌
--
灌区渠首
--
1.空洒农药(刘生摄)
--
2.引进的收割机
--
3.种子加工厂
--
4.深入田间
--
5.克山农场宾馆
--
6.出国考察(国外供稿)
--
7.粮丰囤满(张祥超摄)
--
新机试航
--
嫩江之畔又一峰——农垦展销大楼
--
1秋果成熟(张祥超摄)
--
2克山农场公园一场
--
3美国农业技师巴特在查哈阳
--
4克尔柯孜族人生活(杨松庭摄)
--
葡萄藤下诗意浓(刘莲芳摄)
--
灌区立体交叉工程(本版照片除署名者外均为傅强摄)
--
白云飘浮大草原(刘莲芳摄)
序言
目录
第一编 概 述
--
第一章 自然概貌
----
第一节 地域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资源
--
第二章 垦殖简史
----
第一节 开发时期
----
第二节 垦殖时期
----
第三节 创建时期
----
第四节 发展时期
----
第五节 动荡时期
----
第六节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第三章 垦区现状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生产水平
----
第三节 经营成果
--
第四章 农牧场简介
----
一、查哈阳农场
----
二、克山农场
----
三、富裕牧场
----
四、依安农场
----
六、绿色草原牧场
----
七、巨浪牧场
----
八、长吉岗农场
--
第五章 局直单位简介
----
一、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中心医院
----
二、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干部学校
----
三、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农业科学研究所
----
四、嫩红奶牛场
----
五、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七台河煤矿
----
六、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水利工程大队
----
七、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建筑工程公司
----
八、中国农垦齐齐哈尔联营展销中心
第二编 大事记(1947—1985)
第三编 经 济
--
第六章 农业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土地开发与利用
----
第三节 作物栽培
----
第四节 轮作制度
----
第五节 良种繁育与推广
----
第六节 培肥地力及土壤改良
----
第七节 化肥施用
----
第八节 植保与病虫害防治
----
附一 克山农场旱作农业生产
----
附二 查哈阳农场水稻生产
--
第七章 农机
----
第一节 管理沿革
----
第二节 农机队伍
----
第三节 农机装备
----
第四节 农机修造
----
第五节 农机革新
----
第六节 标准化作业
--
第八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沿革
----
第二节 水利开发
----
第三节 防洪除涝
----
第四节 农田灌溉
--
第九章 林业
----
第一节 造林
----
第二节 苗圃建设
----
第三节 经济林
----
第四节 防护林
----
第五节 机构沿革及林业管理
--
第十章 畜牧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草原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繁殖与改良
----
第四节 饲养管理
----
第五节 防疫灭病
------
附: 查哈阳农场金边分场东北细毛羊育种简史
--
第十一章 副业、渔业
----
第一节 副业生产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十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工业生产
--
第十三章 建筑工程
----
第一节 建筑机构
----
第二节 房屋建设
--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桥涵与渡口
----
第四节 运输工具
--
第十五章 通讯、电力
----
第一节 通讯发展过程
----
第二节 通讯建设
----
第三节 通讯管理
----
第四节 电力发展
--
第十六章 商业
----
第一节 沿革与演变
----
第二节 商业业务
----
第三节 下属单位
------
一、拉哈商业综合批发站
------
二、克山商业综合批发站
------
三、贸易货栈
--
第十七章 工商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个体经济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物价管理
--
第十八章 物资
----
第一节 管理沿革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四节 附属油库
--
第十九章 粮食、外贸
----
第一节 粮食管理
----
第二节 外贸出口
--
第二十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管理内容
----
第四节 计划与实施
--
第二十一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沿革
----
第二节 资金管理
----
第三节 费用成本管理
----
第四节 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
--
第二十二章 劳动工资管理
----
第一节 职工队伍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分配制度沿革
----
第四节 劳动保险
----
第五节 劳动保护安全生产
第四编 政 治
--
第二十三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机构建设
----
第三节 干部队伍
----
第四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二十四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党员
----
第二节 思想建设
----
第三节 组织建设
--
第二十五章 党的监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作概况
--
第二十六章 党的宣传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二十七章 统一战线
--
第二十八章 群众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
--
第二十九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民兵
------
附: 嫩红良种场民兵配合地方武装围歼逃犯
--
第三十章 公安司法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安保卫
----
第三节 案件审理
----
第四节 检察诉讼
----
第五节 要案侦破
--
第三十一章 政治运动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
第二节 肃反运动
----
第三节 整风和反右
----
第四节 “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五编 社 会
--
第三十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居民户籍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职业结构
----
第四节 人口素质
--
第三十三章 民族
----
第一节 民族组成
----
第二节 民族地位
----
第三节 民族风俗
--
第三十四章 外事活动
----
第二节 出国访问
--
第三十六章 职工生活
----
第一节 经济收入
----
第二节 职工福利
----
第三节 居民消费
第六编 文教卫生
--
第三十七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沿革
----
第二节 普通教育
----
第三节 职业教育
----
第四节 职工教育
----
第五节 幼儿教育
----
第六节 民族教育
----
第七节 师资培训
----
第八节 教研与教改
--
第三十八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队伍建设与科研设备
----
第四节 科研项目与成果
----
第五节 技术革新与推广
----
第六节 重大科技活动
--
第三十九章 医药卫生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防疫和保健
----
第三节 地方病和多发病的防治
----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四十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文化设施
----
第三节 群众文艺
--
第四十一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运动
----
第二节 比赛活动
----
第三节 获奖队及主要队员
第七编 人 物
--
第四十二章 人物传记
----
第一节 传记
------
一、林文章
------
二、井田
----
第二节 传略
------
一、李应生
------
二、周万荣
------
三、田世芳
--
第四十三章 人物事略
----
第一节 事略
------
一、李昌
------
二、万敬浩
------
三、王方盛
------
四、宋作云
------
五、周玉岩
------
六、高崇辉
------
七、王世成和王士林
------
八、梁军与第一支女拖拉机队
----
第二节 断记
------
一、乔文权
------
二、吴文焕
------
三、杨玉清
------
四、王清林
------
五、白广胜
------
六,鲁佐周
------
七、郎士国
--
第四十四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简介
------
一、张风
------
二、宋光
------
三、刘子林
------
四、李万义
----
第二节 简历
------
一、修培庆
------
二、侯祥宽
------
三、甄奎元
------
四、胡干臣
------
五、王国昌
------
六、高国范
----
第三节 表录
------
一、出席历届省党代表大会代表名表
------
二、出席历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表
------
三、荣获全国劳动英雄、模范名表
------
四、荣获黑龙江省历届劳模和先进集体名表
------
五、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特等劳模名表
------
六、高级科技人员名表
第八编 附 录
--
第四十五章 考录
----
一、“金界壕”遗址考
----
二、嫩江地区日伪移民开拓考
----
三、嫩江垦区民族考
----
四、黄蒿沟贮水池考
----
五、绿色草原名考
----
六、两棵树村名考
----
七、“小庙子”名考
--
第四十六章 回忆录
----
一、抗联三支队夜袭许家围子警察所
----
二、嫩江省第一支拖拉机队的组建
----
三、忆我创造纪录的年华
----
四、忆日本友人西山信清
----
五、月饼泡畔雪夜燃篝火
----
六、回忆我的爸爸——井田
--
第四十七章 文献、文征录
----
第一节 文献
------
一、国家农垦部部长高扬视察查哈阳农场时的讲话
------
二、黑龙江省委书记李力安视察克山农场时的讲话
----
第二节 文征
------
一、世界民主青联代表关心我省农业建设,参观查哈阳机械农场
------
三、两个蒙族姑娘
------
四、“北大荒”的鱼米之乡
------
五、国营查哈阳机械农场
--
第四十八章 杂记
----
第一节 灾害与事故
----
第二节 遗闻轶事
------
二、苏联民航客机被劫持进入我国长吉岗农场事件始末记
编后记
嫩江国营农场管理局史志编审委员会成员
《嫩江农垦志》编辑室
本书专业志提供初稿及资料人名表
陈雷同志兼任省志编纂委员会主任职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