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榕城区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91-1997
出版时间:
1999年10月
目录
封面
榕城区志
图片
--
揭阳市榕城区卫星影像图
--
揭阳市地图——榕城区在揭阳市的位置
--
1991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榕城区区域图
--
1994年5月,经揭阳市委市政府调整的榕城区区域图
--
1995年12月30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榕城
--
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
--
新兴路17号。榕城区委区政府于1992年5月~1994年10月在此办公
--
东二路五七桥东侧的办公大楼。1994年10月~1996年3月,榕城区委区政府在此临时办公
--
新兴路17号。原区委区政府办公大楼全址于1994年~1997年改建为进贤商城
--
仙桥镇办公大楼
--
中山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
--
新兴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
--
梅云镇办公大楼
--
榕华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
--
西马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
--
榕东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
--
榕江大桥夜景
--
省道1930线、榕池大道、仙金公路交汇的大平交
--
竣工于1996年的榕江大桥
--
竣工于1986年的榕江南河大桥
--
1965年建造、1991年加宽一倍的榕江北河大桥
--
进贤门街景
--
榕城新城区
--
榕城老城区
--
街市夜景
--
城郊的稻田
--
仙桥的蕉林
--
揭阳市酱油厂
--
揭阳市榕城建筑(集团)公司
--
广东银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揭阳市新华印刷厂
--
广东运通塑料(集团)公司
--
广东榕泰集团公司
--
揭阳市恒星工业有限公司
--
广东顺达不锈钢器皿有限公司
--
揭阳华侨中学
--
揭阳捷和工业中学
--
榕城区红旗小学
--
仙桥镇崇文学校
--
揭阳邱金元纪念中学
--
揭阳真理中学
--
榕城区新兴小学
--
梅云华侨中学
--
榕江影剧院
--
榕城区图书馆
--
春节的街道
--
节日广场文艺
--
业余文艺表演
--
25届奥运会跳台跳水冠军孙淑伟
--
技巧世界冠军吴伟欢
--
市民健身锻炼
--
端午龙舟竞赛
--
进贤门亭
--
榕江公园
--
仙桥石水缸
--
榕城西湖公园
--
仙桥大湖岩诸景
--
紫峰山桂竹园
--
紫峰山明宗岩
--
梅云紫峰寺
--
周恩来革命活动旧址(孔庙崇圣祠)
--
孔庙(学宫)
--
双峰寺
--
双峰寺碑记
--
禁城
--
城隍庙
--
天后宫
--
关帝庙
--
丁日昌榕城故居
--
百兰山馆(丁日昌藏书馆)
--
梅云彭氏宗祠
--
丁日昌墓园
--
接龙亭旧址
--
黄焕国墓
--
榕城古祠(仙桥陈氏家祠)
--
榕城天主教堂
--
榕城基督教堂
--
杨昌远 1992年4月~1994年4月任区委书记
--
陈木汗 1993年4月~1994年4月任区长,1994年4月起任区委书记
--
张珂伟 1992年4月~1993年4月任区长
--
陈泓平 1994年4月~1998年3月任区长
--
陈素江 1998年3月起任区长
--
榕城区志主要编写人员。
榕城区志编纂委员会
区志编辑部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地理
--
第一章 区域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城镇
----
第一节 城区
----
第二节 乡镇
--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四节 流动人口
----
第五节 计划生育
--
第四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形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自然资源
----
第五节 自然灾害
第二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体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
第二节 经济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第三篇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二节 榕城区基层管理规定
--
第二章 主要农作物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水果
----
第四节 蔬菜
----
第五节 花木
--
第三章 耕作制度的改革
----
第一节 耕作方式
----
第二节 品种改革
----
第三节 育秧和抛秧技术
----
第四节 多种经营和保证粮食种植面积
--
第四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主要水利工程
----
第二节 水利管理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防汛、防风、防旱
--
第五章 国土管理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管理
------
附《揭阳市榕城区基层管理规定(试行)》
第四篇 林业、畜禽业、水产业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第二章 畜禽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畜禽品种
----
第三节 饲料改革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捕捞
----
第二节 养殖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概况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工业结构
----
第三节 工业管理机构
----
第四节 国有企业
----
第五节 集体企业
----
第六节 乡镇企业
----
第七节 外资企业
----
第八节 私营企业
----
第九节 一些行业的消亡和兴起
--
第二章 主要行业和产品
----
第一节 机械制造业
----
第二节 塑料、仿瓷
----
第三节 电子业
----
第四节 印刷业
----
第五节 建材业
----
第六节 五金制品
----
第七节 食品业
----
第八节 家具业
----
第九节 造船业
第六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仗
----
第一节 “七·一八”会议和“九·一八”会议
----
第二节 ’96元宵庆典
----
第三节 道路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市场
----
第六节 学校
----
第七节 邮电、供水、供电
----
第八节 办公场所
----
第九节 文化、体育、卫生、福利事业
----
第十节 住宅
--
第二章 城区建设
----
第一节 揭阳市区总体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公用事业建设
--
第三章 南区建设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南区建设总体规划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建筑设计和施工
----
第三节 施工和质量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公房管理
----
第三节 私房管理
----
第四节 落实房屋政策
----
第五节 房地产交易管理
----
第六节 危房鉴定
----
第七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附1重振雄风,再造优势,努力把榕城区的各项工作推上新台阶——在区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附2在全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办公会议上的讲话
第七篇 交通
--
第一章 陆上交通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陆运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水上交通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水运
----
第三节 管理
第八篇 邮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政业务
----
第三节 资费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话
----
第二节 通讯
----
第三节 电报、传真
第九篇 商贸
--
第一章 商业系统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 物资总公司
----
第五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国内贸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商品经营
----
第三节 服务行业
----
第四节 主要商场和市场
--
第三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商品进出口
----
第三节 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
第十篇 粮油
--
第一章 粮油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油管理体制
--
第二章 军粮供应
--
第三章 粮油加工
----
第一节 粮食加工
----
第二节 饲料、油脂生产
第十一篇 工商、物价管理
--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 经济检查
--
第二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第十二篇 财政 税务 审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支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财政监督
----
第五节 财政信用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国税管理
----
第三节 地税管理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第十三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中国工商银行揭阳市榕城支行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揭阳市榕城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建设银行揭阳市榕城支行
----
第五节 揭阳市区城市信用合作社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保险机构
----
第二节 保险业务
--
第三章 民间月零会事件
----
附1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刹住民间月零会歪风的通告》
----
附2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处理民间月零会有关问题的通告》
第十四篇 政治
--
第一章 揭阳市榕城区筹备小组
----
第一节 筹备领导小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揭阳市榕城区委员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四节 党员教育
--
第三章 揭阳市榕城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政权设置
----
第三节 重大决策
--
第五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揭阳市榕城区委员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揭阳市榕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七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三节 农工民主党
--
第八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揭阳市榕城区委员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十五篇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安工作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三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判工作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司法工作
第十六篇 民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救济
----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三章 优抚
----
第一节 优待
----
第二节 抚恤
--
第四章 转业、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五章 革命老区
--
第六章 婚姻登记
--
第七章 社团管理
第十七篇 人事劳动管理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编制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向公务员制度过渡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外来工管理
----
第四节 劳动保险
----
第五节 劳动安全监察
--
第三章 工资
----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
----
第二节 企业劳动工资改革和管理
------
附 揭阳市榕城区区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
第十八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
--
第二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
--
第三章 青年联合会
--
第四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及工作
----
第三节 各文艺协会
--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
--
第六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
--
第七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一节 会议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工作
第十九篇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
第一章 华侨
----
第一节 现状
----
第二节 组织
----
第三节 贡献
--
第二章 港澳台同胞
----
第一节 现状
----
第二节 组织
----
第三节 贡献
--
第三章 侨务工作
----
第一节 建立机构
----
第二节 落实侨房政策
----
第三节 接待与联络工作
------
附1揭阳市榕城区华侨港澳台同胞捐办公益事业支援家乡建设优待办法
------
附2关于表彰一九九五年度积极支持家乡建设热心捐办公益事业的华侨、港澳同胞的决定
第二十篇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建制沿革
----
第二节 机构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志愿兵役制
----
第二节 义务兵役制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节 转业和退伍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民兵训练
第二十一篇 文化
--
第一章 行政机构
--
第二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三节 剧团
----
第四节 影剧管理站
----
第五节 影剧院
----
第六节 有线电视台
----
第七节 城乡文化站
----
第八节 社会文化市场
--
第三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戏剧、曲艺
----
第三节 舞蹈、音乐
----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
--
第四章 名胜古迹
--
第五章 艺文著录
第二十二篇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教学管理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德育工作
--
第三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职业中学
--
第四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除文盲
----
第二节 成人教育
--
第五章 招生工作
----
第一节 高考招生
----
第二节 中考招生
----
第三节 初中招生
--
第六章 教职员工
----
第一节 教师结构
----
第二节 职工待遇
----
第三节 学校机构
----
第四节 师资培训
--
第七章 教育经费和设施
----
第一节 教育经费
----
第二节 教学设施
--
第八章 广东省一级学校简介
----
第一节 中学
----
第二节 小学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三章 科普工作
----
第一节 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技论文
----
第三节 科普宣传
----
第四节 科技服务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获奖项目
----
第二节 成果简介
--
第五章 地震工作
----
第一节 地震概况
----
第二节 地震预测
----
第三节 防震减灾
第二十四篇 体育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城区体育
----
第三节 农村体育
--
第三章 传统体育
----
第一节 龙舟
----
第二节 气功
----
第三节 武术
----
第四节 棋类
--
第四章 现代体育
----
第一节 田径
----
第二节 游泳
----
第三节 跳水
----
第四节 体操、技巧
----
第五节 乒乓球
----
第六节 篮球
----
第七节 羽毛球
--
第五章 业余体校与人才培训
--
第六章 体育设施
第二十五篇 卫生
--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医疗事业
----
第一节 榕城区人民医院
----
第二节 榕城区慢性病防治院
----
第三节 榕城区妇婴医院
----
第四节 榕城区卫生防疫站
----
第五节 镇、街道卫生院
----
第六节 个体医药经营
--
第三章 医疗卫生队伍
----
第一节 人员来源
----
第二节 人员构成
----
第三节 中医
----
第四节 西医
--
第四章 公费医疗
第二十六篇 宗教、会社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第二章 会社
----
第一节 受德慈善会
----
第二节 觉世善堂
第二十七篇 社会风俗
--
第一章 语言
----
第一节 榕城话的声、韵、调
----
第二节 榕城话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推广普通话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礼仪习俗
----
第二节 岁时习俗
----
第三节 文明新风
--
第三章 人民生活水平
----
第一节 城乡居民收入
----
第二节 城乡居民购买力
----
第三节 消费水平
第二十八篇 人物
--
第一章 知名人士传略
----
彭延年
----
杨绘
----
陈诰
----
黄焕国
----
孙乙
----
杨宗瑞
----
郑一初
----
宋兆禴
----
许国佐
----
邢之桂
----
郭之奇
----
罗万杰
----
林德镛
----
杨钟岳
----
郭光
----
丁日昌
----
林凤祥
----
许希逸
----
郭春华
----
丁惠衡
----
郑德初
----
林伯虔
----
丁叔雅
----
陈祺年
----
周易
----
陈南枝
----
邓承荪
----
王逊
----
丁乃潜
----
李毓藩
----
郑楷
----
吴香谷
----
何子因
----
张若凡
----
林亦华
----
谢培芳
----
杨日耀
----
洪圆鹭
----
许玉磬
----
陈宝莲
----
潘载和
----
杨柳芳
----
周伯初
----
谢天垣
----
郭玉龙
----
陈颉龙
----
林堉
----
许元凤
----
马士纯
----
余为龙
----
何德祥
----
林天均
----
郑英略
----
黄国荣
----
魏潜之
----
孙裴谷
----
邢凤杰
----
刘佩芳
----
苏丹
----
吴文献
----
姚梓芳
----
陈大吉
----
郑省一
----
王香涛
----
林清扬
----
陈岱山
----
陈朴庵
----
吴文藻
----
魏炳宪
----
林运秋
----
孙淑资
----
林佑叙
----
李魁士
----
杨树荣
----
吴木邱
----
林能
----
孙(钅东)臣
----
郑武昌
----
黄立坤
----
林炎城
----
蔡公衡
----
郑绿竹
----
郑敦
----
庄卓岩
----
陈君励
----
许明俊
----
郑植之
----
许其高
----
郑立仰
----
陈书本
----
林士雄
----
张宗仪
----
李昌松
----
郑衡
----
林受益
----
郭笃士
----
陈恺
----
林白芒
----
陈文希
----
孙靖兰
----
余世昌
----
孙星阁
----
庄一村
----
孙振声
----
丁天骏
----
吴道跃
----
林磊
----
孙寒冰
----
林运华
--
第二章 革命烈士名录
附录
--
1998年大事记
--
文献选辑
----
揭阳县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县行政归属问题的请示
----
国务院关于广东省调整汕头潮州两市行政区划的批复
----
中共揭阳市委、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榕城区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
深入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把我区两个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中国共产党揭阳市榕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
政府工作报告——1993年4月14日在榕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张珂伟
----
政府工作报告——1994年5月10日在榕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陈木汗
----
统一认识,再造优势,为振兴榕城经济而奋斗——在全区工业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陈泓平
----
增创新优势,把榕城区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在中国共产党揭阳市榕城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政府工作报告——1998年5月15日在揭阳市榕城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陈素江
--
跋
为本志提供资料的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