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册记述了鹰潭市的自然、建置区划、人口、民情风俗、方言、人物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3年09月
目录
封面
鹰潭市志(上册)
版权页
这就是鹰潭
《鹰潭市志》顾问
《鹰潭市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鹰潭市志》审查小组
图片
--
鹰潭市行政区划图
--
龙虎山景点图
--
鹰潭市城区
--
历史回眸
----
1958年,毛泽东察看消灭血吸虫规划图后,对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留下深刻印象,故而写下了“送瘟神”伟大
----
1957年4月,《江西日报》新闻图片报道鹰厦铁路通车
----
1958年,副省长方志纯(左三)在余江视察血防工作时与农民谈心
----
1978年10月,黄知真(右一)、江渭清(右二)与白栋材(右三)在余江县送瘟神纪念馆参观
--
领导视察
----
1985年2月14日,邓小平、王震乘专列停靠鹰潭站休息,在听取了市委书记孙永久、市长曾荣芳汇报后说:
----
1992年1月30日邓小平南巡路过鹰潭,在火车站接见市长曾荣芳。左三为市委书记叶春,左四为江西省长吴
----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鹰潭视察江西贵溪冶炼厂
----
市委书记黄建盛(右)、市长胡宪(左)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迈提夫妇在龙虎山景区象鼻山前合景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在鹰潭视察
----
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左二)视察鹰潭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合作供销总社主任白立枕(右四)视察鹰潭
----
1994年5月18日,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右)来鹰潭视察时与鹰潭民盟领导同志座谈
----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居中左)视察鹰潭时与农民座谈
----
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钱树根视察鹰潭军分区
----
舒圣佑在原市长缪兵(中)、原市委书记肖茂普(右一)陪同下视察鹰潭
----
1991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乔石在省长吴官正、市委书记叶春、市长曾荣
----
1995年省委书记吴官正视察鹰潭
----
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中)视察鹰潭
----
1988年11月17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长王芳(前排左起第五人)在贵溪考察时与公安干警合影
----
199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视察龙虎山
----
费孝通副委员长(左三)视察鹰潭时与市委书记刘祖三、市长倪贤伍在龙虎山景区合影
----
1986年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视察江西铜业公司并出席贵溪冶炼厂投产典礼
----
1996年10月,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视察鹰潭体育事业
----
1998年水灾期间,江西省委书记舒惠国在放心刘祖三陪同下视察水灾
----
1978年方志纯视察余江《送瘟神纪念馆》并题词
----
中国工程院院士、乡人朱伯芳应邀担任鹰潭市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并在挂牌仪式上发表讲话
----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协副主席、乡人张继禹(左二)及中国道协秘书长袁炳栋(右一)参加龙虎山道教文化周活
----
乡友张继禹与朱伯芳为《鹰潭市志》题词
--
城市建设
----
1996年竣工的市政府办公大楼
----
市区银座广场夜景
----
鹰潭市容
----
火车站广场的城标——欲飞的雄鹰
----
市中心广场夜景
----
鹰潭公园
----
贵溪一中校园内的陆象山雕像
----
鹰潭通信事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新一代移动通信新时空CDMA投入使用,象征鹰潭无线通信跨入世界先进行
----
鹰潭联通公司总经理王小平对联通前途充满信心
----
电信大厦
----
余江县城
----
改造后的市区交通路夜景
----
全部用红石块砌成的余江雕刻厂大楼
----
市三星级宾馆——华侨饭店
----
余江县城耸立的邹韬奋塑像
----
贵溪县城
----
1983年王震题写的“龙虎山风景名胜区”
----
著名书画家刘海粟题词
----
鹰潭火车站内的雕塑——铁道卫士熊云清
----
街景
----
空中鸟瞰交通枢纽——铁路鹰东编组站
----
龙虎山大道
----
昔日繁忙的夏埠浮桥
----
在原址上建起的信江夏埠大桥
----
梨温高速公路鹰潭段
----
梨温高速公路(311高速)界牌特大桥贯通
--
工业建设
----
余江制药厂片剂生产线
----
余江制药厂
----
眼镜厂
----
铜材厂
----
鹰潭汽车站
----
水表厂检测线
----
鹰潭水泵厂
----
花岗岩板材加工
----
高品位的银矿石标本
----
竹面地板
----
火车编组站
----
闻名遐迩的鹰潭罐
----
贵溪银矿开工出的第一车矿石
----
肉类联合加工厂
----
鹰潭皓玉面粉有限公司
----
江西铜业公司
----
贵溪节能灯厂
----
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电解铜车间
----
全市最高的建筑——供电大楼
----
张果喜陪同外商参观企业
----
各式佛翕
----
贵溪电厂
--
农业生产
----
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刘家站红壤生态实验站
----
余江白塔渠
----
贵溪塔桥果园
----
余江飞鹰农庄
----
全国花生市场主要生产基地——刘家站垦殖场的花生丰收
----
桔子丰收
----
晚稻收割
----
月湖区蔬菜基地
----
小尾寒羊
----
养猪场
----
品种繁多的养殖业
------
水产场
------
养鸭场
------
奶牛场
------
养鸡场
----
甲鱼养殖基地
----
水库
----
秀美山乡
----
茶叶飘香
----
余江10万亩苗木基地
----
科技兴农
----
优质木竹调运出山
--
商贸建设
----
最早建起的专业市场——市莲花路眼镜市场
----
商贸步行街
----
曾风行数十年的市区物资交流
----
五金交电市场
----
五金电器百货综合市场
----
干鲜果品批发市场
----
赣东商城
--
社会事业
----
鹰潭旧街景
----
新华书店
----
图书阅览室一角
----
鹰潭火车站广场
----
2000年鹰潭人才招聘洽谈会
----
胜利体育场职工太极拳表演
----
1998年6月14日至22日,洪水肆虐余江县,信江中潢圩堤告急,数百群众被洪水围困浙赣铁路告急,泥石
----
1998年抗洪现场
----
部分受灾村庄
----
抗洪现场
----
市军供站接送1998抗洪军列时用餐场景
----
贵溪市流口镇灾民新村
----
乾隆皇帝御赐给天师府的“教演宗传”匾
----
大阳平治都功印
----
八卦铜镜
----
(水浒)开篇中描述的镇妖井
----
9999斤重的古铜钟
----
元代书法家赵颉手迹字碑
----
流落在余江农村的唐代巨砚
----
邹韬奋墨迹
----
发掘出的三足盘
----
对座落在鹰潭角山3000多年前的古窑址进行发掘
----
市群艺馆铜管乐队与少儿演出
----
文坛部分作品
----
鹰潭畲族乡马灯舞
----
梨温高速公里开工典礼
----
1996年10月16日贵溪举行盛大的撤县设市庆典
----
残疾人(无双臂)奥运冠军黄建平用脚写文章
--
鹰潭风景
----
泸溪风光
----
象鼻山
----
丹勺岩
----
仙桃峰
----
馒头峰
----
天师八卦宴(点心)
----
天师八卦宴(浑菜)
----
天师八卦宴(素食)
----
梳子岩
----
僧尼峰
----
莲花石
----
1988年8月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批准的市树——樟树、市花——月季花
----
龙虎山
----
位于白露镇的月湖岩(月湖区由此而得名)
----
仙女岩
----
独峰(又名金枪峰)
--
评审会合影
----
《鹰潭市志》编纂委员会全体成员合影
----
市志办全体成员与出席评审会的专家合影
----
《鹰潭市志》评审会全体成员合影
--
谨以此书献给省辖鹰潭市成立二十周年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卷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政区建置
----
第一节 区位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市区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变迁
----
第二节 县(市、区)
----
第三节 街道办事处乡镇(场)
第二卷 驻鹰单位
--
第一章 工业企业单位
----
第一节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鹰潭战备材料总厂
----
第二节 铁道部鹰潭木材防腐厂
----
第三节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第二工程公司
----
第四节 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
----
第五节 江西铜业公司
----
第六节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一工程局第三工程处鹰潭分处
----
第七节 江西贵溪火力发电厂
----
第八节 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
第九节 江西省稀有稀土金属钨业集团公司贵溪银矿
--
第二章 地质事业单位
----
第一节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5大队
----
第二节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一队
----
第三节 江西煤田地质局223地质队
----
第四节 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2大队
----
第五节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261大队
--
第三章 军队(武警)单位
----
第一节 南京军区联勤部鹰潭离职干部休养所
----
第二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鹰潭市支队
----
第三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鹰潭市消防支队
----
第四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电二总队第七支队
--
第四章 其他单位
----
第一节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
第二节 江西省公路局鹰潭分局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蛇伤防治与蛇类资源医用研究会
----
第四节 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
----
第五节 江西省交通稽查征费局鹰潭分局
----
第六节 江西省交通厅航务管理局鹰潭分局
----
第七节 江西省航务管理局界牌枢纽管理处
第三卷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岩浆岩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丹霞地貌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划分
----
第二节 光能日照
----
第三节 气温地温
----
第四节 降雨量蒸发量
----
第五节 雹风霜冰雪
----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五章 山岭河流
----
第一节 山岭
----
第二节 河流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植物资源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五节 水资源
----
第六节 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
第七章 物候
----
第一节 植物候
----
第二节 动物候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地质灾害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第四卷 天师道与龙虎山旅游
--
第一章 天师道总述
----
第一节 组织源流
----
第二节 教理教义
----
第三节 主要经典
----
第四节 宫府观院
----
第五节 主要活动
----
第六节 宗师名道
------
张道陵
------
张盛
------
张继先
------
张宇初
------
张恩博
------
王长
------
赵升
------
李忠
------
王道坚
------
祝永佑
------
王袭明
------
李德光
------
王洞章
------
薛洞真
------
徐处尚
------
留用光
------
易如刚
------
张希言
------
张闻诗
------
毛允中
------
张与槎
------
薛应常
------
张留孙
------
吴全节
------
陈日新
------
薛元羲
------
夏文泳
------
孙景真
------
汪道一
------
蒋雷谷
------
方从义
------
卢大雅
------
祝元衍
------
段文锦
------
邵元节
------
邵启南
------
王用佐
------
张定汉
------
陶隐贤
------
王时佐
------
欧阳彦富
------
周济世
------
何海曙
------
何其愚
------
娄近垣
------
汪月清
------
曾习勤
------
何灿燃
------
汪少林
----
第七节 天师世系
--
第二章 天师道文化
----
第一节 养生术
----
第二节 炼丹术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第四节 稀世珍宝
----
第五节 饮食文化
----
第六节 民间传说
----
附:专题记述(一)天师道传播
----
专题记述(二)天师道研究
--
第三章 龙虎山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资源开发
----
第三节 风景名胜
----
第四节 旅游服务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第五卷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概况
----
第一节 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密度
----
第四节 人口普查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文化构成
--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三节 人民生活
--
第四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生育政策
----
第三节 节育措施
----
第四节 奖惩制度
----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
------
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计算机汇总鹰潭市各项数据
第六卷 思想道德建设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市级精神文明建设机构
----
第二节 县(市、区)级精神文明建设机构
--
第二章 创文明城市与文明村(镇)
----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二节 创“三优”活动
----
第三节 创建文明单位
----
第四节 军(警)民共建
----
第五节 创文明光荣榜
--
第三章 社会公德建设
----
第一节 学雷锋活动
----
第二节 培养“四有”公民
----
第三节“三德”教育
----
第四节 讲文明树新风
--
第四章 新风美德选录
----
第一节 一心为公
----
第二节 助人为乐
----
第三节 舍己救人
----
第四节 见义勇为
----
第五节 拾金不昧
----
第六节 敬老爱幼
----
第七节 拥军爱民
----
第八节 老有所为
----
第九节 恩爱夫妻
第七卷 民情风俗
--
第一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 服饰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宅居
----
第四节 出行和待客
--
第二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嫁娶
----
第二节 丧葬
----
第三节 寿辰
--
第三章 岁时习俗
----
第一节 春季节俗
----
第二节 夏季节俗
----
第三节 秋冬节俗
--
第四章 生产习俗
----
第一节 农林牧渔习俗
----
第二节 工商习俗
--
第五章 民间谚语
----
第一节 农事谚语
----
第二节 林业谚语
----
第三节 商业谚语
----
第四节 气象谚语
----
第五节 世俗谚语
----
第六节 歇后语
--
第六章 历史陋习
----
第一节 迷信
----
第二节 恶习
----
第三节 禁忌
----
第四节 攀华宗与宗族械斗
第八卷 方言
--
第一章 声韵调及其特点
--
第二章 常用字汇
--
第三章 常用词汇
--
第四章 语法特点
第九卷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朱满
----
高仁
----
吴(面力)
----
吴武陵
----
倪亚
----
薛忠
----
桂卿
----
蘧瑗
----
周(王旬)
----
徐绍
----
卢航
----
蒋静
----
桂南昇
----
张运
----
陆九渊
----
袁甫
----
卢孝新
----
汤汉
----
陈羍
----
张孝忠
----
祝蕃
----
倪镗
----
李存
----
桂友谅
----
王溥
----
姚明
----
高明
----
张钺
----
夏鼎
----
刘麟
----
夏言
----
桂萼
----
江汝璧
----
江以达
----
郑节
----
徐盈
----
徐九思
----
何常明
----
萧时中
----
徐贞明
----
伍袁萃
----
毕三才
----
吴寿
----
应龙
----
郑日奎
----
张云鹗
----
黄家遴
----
江树德
----
吴底柱
----
龚奇
----
华西植
----
万春圃
----
陈琴孙
----
王笠渔
----
李建鼎
----
彭程万
----
汪新民
----
熊梦帷
----
吴迈
----
曾跃广
----
黄在玑
----
俞君适
----
张石樵
----
邹韬奋
----
赵梓明
----
王以敬
----
邵忠
----
邵棠
----
孔肃然
----
桂崇基
----
桂永清
----
宋国模
----
俞香莲
----
汪怀仁
----
吴凤山
----
翟兴明
----
胡应兴
----
江宗海
----
黄野萝
----
孙文旺
----
熊在渭
----
龙志光
----
李咸清
----
李水林
----
王昴金
----
汪群
----
贺服丹
----
汤维新
----
黄维
----
董思远
----
张显扬
----
赵礼生
----
夏润珍
----
陈茂林
----
江天辉
----
杨树兰
----
黄根来
----
刘水祥
----
张茂松
----
夏雨明
----
郑水大
----
夏雨庆
----
吴金生
----
丁方有
----
吴加和
----
方财桥
----
陈有祥
----
叶调兴
----
张福才
----
李发先
----
丁方厚
----
叶录贵
----
万士福
----
何方大
----
程金火
----
傅材
----
彭济生
----
汪毓斋
----
朱春香
----
汪占辛
----
沈鹰
----
徐碧宇
----
刘亨云
----
陈兴发
----
张东来
----
裴月山
----
周超南
----
邹问轩
----
汤坤发
----
程德龙
----
芦甸
----
吴威亚
----
上官国
----
赵海明
----
曹国栋
----
江修林
----
顾魁斌
----
易行
----
王裕清
----
王有智
----
韩国良
----
周全
----
马荃
----
邹竞蒙
----
萧保元
----
万国和
----
吴富林
----
萧挹文
----
李来喜
----
罗京根
----
李来新
----
熊云清
----
刘东成
----
包艳
----
张应有
----
魏重成
--
第二章 人物表
----
一、战争年代鹰潭地方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名录
----
二、1949年鹰潭籍西进人员名录
----
三、鹰潭籍西进贵州烈士名录
----
四、客居鹰潭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老战士名录
----
五、市籍寓外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