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青白江区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
内容时限:
1960-1990
出版时间:
1995年04月
目录
封面
成都市青白江区志
成都市青白江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成都市青白江区志》编辑室
《成都市青白江区志》审稿小组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区、县志审查验收小组
序
凡例
图片
--
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区图
--
大弯镇鸟瞰
--
朱德委员长视察四川化工厂
--
国务院副总理贺龙视察成都钢铁厂
--
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副委员长参观大型化肥装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视察四川化工总厂
--
国务院副总理康世恩视察成都钢铁厂
--
国务院副总理方毅视察成都钢铁厂
--
四川化工总厂鸟瞰
--
四川化工总厂大型化肥装置一角
--
四川化工机械厂
--
成都钢铁厂新建的300立方米高炉
--
四川省螺钉厂冷镦车间
--
成都钢铁厂小型材轧钢车间
--
四川省钢锉厂造齿车间
--
成都化肥厂
--
成都合成洗涤剂厂一角
--
成都化学纤维厂丙纶短纤维生产线
--
铁道部成都桥梁工厂
--
青白江区重型轴承厂产品
--
长城机械厂成都分厂
--
青白江区玉虹造纸厂包装车间
--
水稻、油菜丰收在望
--
清泉柑橘园
--
大田蘑菇
--
唐家寺耕牛市场
--
四川省重点中学——大弯中学教学综合楼
--
大弯小学
--
中学电教室
--
中学实验室
--
青白江区人民医院住院部
--
同国际友人交流计划生育工作经验
--
大弯镇青江路
--
怡湖园
--
怡湖宾馆
--
青白江变电站
--
青白江配气站
--
毗河康家渡大桥
--
马棚堰水闸
--
辛亥革命烈士彭家珍塑像
--
彭家珍专祠
--
明教寺佛像
--
弥牟清真古寺
--
东汉铜马
--
东汉说唱俑
--
弥牟镇侧之八阵图
--
宋代陶俑
--
希望
--
云顶乡老龙湾古铁树
--
节日娱乐活动
--
狮舞
--
老年迪斯科
--
观云图 马桂林 作
--
马克思和燕妮 刘光璨 作
--
小浦闻鱼跃 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 故傍碧山飞 戊戌春西南 谢述钧 书
--
李文安书
--
邓懋修书
--
马静书
--
乐此不疲
--
尽日相亲唯有石
--
于今铁笔更宜坚
--
青白江区交通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政区
--
第一章沿革
----
第一节四川省金堂工业区
----
第二节成都市青白江区
----
第三节区名
--
第二章匠划
--
第三章镇乡概况
----
第一节建制镇
----
第二节乡
第二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三节地质分区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冲、洪积平坝区
----
第二节冲、洪积构造剥蚀丘陵区
----
第三节构造剥蚀低山区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气候特点
----
第二节温度
----
第三节无霜期 日照
----
第四节降水
--
第四章水系
----
第一节都江堰水系
----
第二节排洪河流
----
第三节山溪河流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土壤分布及类型
----
第二节土壤级次
--
第六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土地资源
----
第二节矿产资源
----
第三节水资源
----
第四节生物资源
----
第五节农业气候资源
--
第七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洪涝
----
第二节干旱
----
第三节霜冻 低温
----
第四节连阴雨 连绵雨
----
第五节冰雹 大风
----
第六节地震 滑坡
第三篇人口
--
第一章人口演变
----
第一节人口发展
----
第二节人口普查
----
第三节身体素质
----
第四节人口分布
--
第二章人口结构
----
第一节民族构成
----
第二节自然构成
----
第三节社会构成
--
第三章人口控制
----
第一节计划生育
----
第二节优生优育
----
第三节避孕节育
----
第四节工作成效
--
第四章生育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技术服务机构
----
第三节宣传教育
----
第四节政策措施
第四篇经济概貌
--
第一章经济体制
----
第一节计划经济体制
----
第二节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工业体制改革
----
第四节商贸体制改革
--
第二章经济发展
----
第一节发展速度
----
第二节发展规模
----
第三节经济效益
--
第三章经济结构
----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产业结构
----
第三节流通结构
----
第四节国民收入结构
--
第四章建设投资
----
第一节投资规模
----
第二节投资去向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收入
----
第二节农民收入
----
第三节消费水平
----
第四节居住条件
----
第五节城乡储蓄
第五篇工业
--
第一章综述
----
第一节生产发展
----
第二节企业构成
----
第三节工业门类
----
第四节产品结构
----
第五节能源状况
--
第二章化学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技术装备
----
第三节主要产品
----
第四节主要企业
--
第三章冶金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技术装备
----
第三节主要产品
----
第四节主要企业
--
第四章机械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技术装备
----
第三节主要产品
----
第四节主要企业
--
第五章食品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技术装备
----
第三节主要产品
----
第四节主要企业
--
第六章化学纤维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化纤企业
--
第七章建材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技术装备
----
第三节主要产品
----
第四节主要企业
--
第八章金属制品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主要企业
--
第九章其他工业
----
第一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第二节造纸及纸制品业
----
第三节缝纫纺织业
----
第四节印刷业
----
第五节塑料制品业
----
第六节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
第七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
第八节饮料制造业
----
第九节饲料工业
----
第十节其他行业
--
第十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行业管理
----
第三节企业管理
第六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驿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铁路
----
第四节桥梁 渡口
----
第五节运输
----
第六节管理
--
第二章邮政
----
第一节业务
----
第二节网路
----
第三节邮运
----
第四节投递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电话
----
第二节电报
第七篇城乡建设
--
第一章大弯镇
----
第一节规划演变
----
第二节街道
----
第三节房屋
----
第四节供水排水
----
第五节供电供气
----
第六节公园绿化
----
第七节环境卫生
--
第二章集镇
----
第一节城厢镇
----
第二节弥牟镇
----
第三节清泉镇
--
第三章乡村
----
第一节乡场
----
第二节农房
----
第三节其他建设
--
第四章工程建设
----
第一节队伍分布
----
第二节主要建筑工程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市政
----
第三节供水
----
第四节环卫
----
第五节房产
----
第六节建筑
----
第七节园林绿化
第八篇环境保护
--
第一章环境污染
----
第一节“三废”污染
----
第二节噪声污染
----
第三节其他污染
----
第四节污染事故及危害
--
第二章污染治理
----
第一节废气污染治理
----
第二节废水污染治理
----
第三节废渣治理
----
第四节噪声治理
----
第五节水源土壤保护
--
第三章环境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工作
--
第四章环境监测
----
第一节大气监测
----
第二节水质监测
----
第三节噪声监测
----
第四节酸雨监测
----
第五节污染源监测
--
第五章环境科研
----
第一节项目与成果
----
第二节推广应用
第九篇农业
--
第一章水利
----
第一节农田灌溉
----
第二节江河治理
----
第三节水能利用
----
第四节水产业
----
第五节管理
--
第二章大田农业
----
第一节组织形式
----
第二节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三节种子
----
第四节肥料
----
第五节植物保护
----
第六节农业技术
----
第七节大田作物
----
第八节农业集体经济管理
--
第三章畜牧业
----
第一节家畜饲养
----
第二节家禽饲养
----
第三节蜂蚕饲养
----
第四节疫病防治
--
第四章林业
----
第一节林种结构
----
第二节育苗造林
----
第三节森林保护
----
第四节古树
----
第五节林政管理
--
第五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农具
----
第二节农用机械
----
第三节农机作业
----
第四节农机管理
--
第六章乡镇企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行业分类
----
第三节企业效益
----
第四节管理
--
第七章综合农业区划
----
第一节农业资源调查
----
第二节综合农业分区
----
第三节成果应用
第十篇商业
--
第一章机构设施
----
第一节国营商业
----
第二节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三节集体商业
----
第四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五节个体商业
--
第二章行业经营
----
第一节经营概况
----
第二节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三节农副土特产品
----
第四节副食品
----
第五节工业品
----
第六节日用杂品
----
第七节废旧物资
----
第八节医药
----
第九节饮食服务
--
第三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集市贸易概况
----
第二节主要集贸市场
--
第四章粮油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粮油收购
----
第三节粮油销售
----
第四节粮油储运
第十一篇财税金融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财政管理
----
第二节财政收入
----
第三节财政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税务管理
----
第二节工商税种
----
第三节工商税收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存款
----
第四节贷款与拨款
----
第五节结算及代理业务
----
第六节保险
第十二篇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计划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生产计划
----
第三节流通计划
----
第四节投资计划
--
第二章物价管理
----
第一节权限
----
第二节商品价格
----
第三节价格管理
----
第四节物价检查
--
第三章物资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划供应
----
第三节“双轨制”供应
----
第四节废钢铁管理
----
第五节承包经营
--
第四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
----
第三节市场管理
----
第四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章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计量
----
第二节标准化
----
第三节质量监督
--
第六章审计监督管理
----
第一节审计对象
----
第二节国家审计
----
第三节内部审计
----
第四节社会审计
--
第七章国土管理
----
第一节权属
----
第二节国土宣传
----
第三节土地开发
----
第四节占地清理
----
第五节土地征用
--
第八章统计管理
----
第一节统计调查
----
第二节统计范围
----
第三节统计培训
----
第四节资料整理
第十三篇政党政协群团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党组织的发展
----
第三节历届党代会
----
第四节区委常委会工作
----
第五节组织工作
----
第六节宣传工作
----
第七节统战工作
----
第八节纪律检查工作
----
第九节党校工作
----
第十节政法工作
----
第十一节党史工作
----
第十二节调查研究工作
--
第二章民主党派
----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青白江支部
----
第二节中国民主同盟青白江支部
----
第三节中国农工民主党青白江支部
--
第三章政协
----
第一节会议
----
第二节工作机构
----
第三节政协工作
--
第四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工会
----
第二节农会
----
第三节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妇联
----
第五节科学技术协会
----
第六节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七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八节消费者协会
第十四篇政权军事
--
第一章权力机关
----
第一节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区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政府
----
第一节区人民政府
----
第二节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三节施政
--
第三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案件侦察
----
第三节案件预审
----
第四节内部保卫
----
第五节社会治安
----
第六节户政管理
----
第七节消防工作
----
第八节交通管理
--
第四章检察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检察
----
第三节经济检察
----
第四节法纪检察
----
第五节控告申诉检察
--
第五章审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刑事审判
----
第三节民事审判
----
第四节经济审判
----
第五节行政审判
--
第六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律师事务
----
第三节公证业务
----
第四节人民调解
----
第五节法制宣传
--
第七章行政监察和保密工作
----
第一节监察机构
----
第二节执法监察
----
第三节案件查处
----
第四节保密工作
--
第八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区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民兵组织
----
第三节民兵训练
----
第四节兵员征集
----
第五节国防教育
--
第九章人民防空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防空预案
----
第三节通信警报
----
第四节人防工程
----
第五节人防宣传
第十五篇民政 人事 劳动
--
第一章民政
----
第一节优待抚恤
----
第二节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节救济扶贫
----
第四节社会福利
----
第五节婚丧管理
----
第六节地名工作
----
第七节城镇居民下乡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干部结构
----
第二节干部来源
----
第三节干部管理
----
第四节干部待遇
----
第五节老干部工作
--
第三章劳动
----
第一节劳动就业
----
第二节劳动管理
----
第三节劳动工资
----
第四节安全劳保
----
第五节社会保险
----
第六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十六篇教育
--
第一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发展规模
----
第二节办学简况
----
第三节幼儿园简介
--
第二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规模
----
第二节办学简况
----
第三节小学校选介
--
第三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发展规模
----
第二节办学简况
----
第三节中学校选介
--
第四章工农教育
----
第一节职工教育
----
第二节农民教育
--
第五章师资
----
第一节师资队伍
----
第二节师资培训
----
第三节教职工待遇
--
第六章教育投入
----
第一节教育经费
----
第二节教育设施
--
第七章勤工俭学
----
第一节规模
----
第二节管理效益
--
第八章教育行政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体制
第十七篇科技
--
第一章科技机构
----
第一节行政机构
----
第二节服务机构
----
第三节科研机构
--
第二章科技队伍
----
第一节区属科技队伍
----
第二节驻区企业科技人员
--
第三章科技工作
----
第一节信息交流
----
第二节科普宣传
----
第三节科技培训
----
第四节农业科技试验推广
----
第五节科学考察
----
第六节科研经费管理
----
第七节科技成果
第十八篇文体广播电视
--
第一章文化事业
----
第一节文化场所
----
第二节民间传统文艺
----
第三节文化活动
----
第四节文艺创作
--
第二章文物古迹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墓葬
----
第三节名胜古迹
--
第三章体育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
第三节体育培训
----
第四节体育竞赛
----
第五节体育设施
--
第四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建设
----
第三节服务
----
第四节宣传
第十九篇卫生
--
第一章卫生防疫
----
第一节卫生监督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血吸虫病防治
----
第四节防疫单位
--
第二章爱国卫生活动
----
第一节农村卫生
----
第二节城镇卫生
----
第三节除害灭病
--
第三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三节母婴安康保偿
----
第四节妇保所
--
第四章医疗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医院
--
第五章卫生投入
----
第一节经费
----
第二节设施
--
第六章卫生队伍
----
第一节人员构成
----
第二节技术培训
--
第七章卫生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医政管理
----
第三节药政管理
第二十篇社会风土
--
第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道教
----
第三节伊斯兰教
--
第二章习俗
----
第一节婚姻家庭
----
第二节丧葬祭祀
----
第三节岁时节日
----
第四节衣食住行
----
第五节民间娱乐
----
第六节迷信禁忌陋习
--
第三章风尚
----
第一节传统美德
----
第二节新人新风
----
第三节创建文明单位
--
第四章方言
----
第一节青白江话
----
第二节“广东话”和“福建话”
----
第三节回民日常用语
----
第四节谚语
----
第五节歇后语
--
第五章姓氏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姓氏录
----
第三节主要姓氏分布
第二十一篇人物
--
一、人物传
----
廖观音
----
彭家珍
----
周骏
----
耿明
----
曾道
----
刘仲宣
----
吴惠安
----
曾绍琪
----
林伯渊
----
徐春蓉
----
赵益卿
----
何泽周
----
邬纪发
----
钟德斋
----
何梁
----
秦季忠
----
程富全
----
刘春和
----
韦从俭
----
何铸
----
傅明先
----
赵玉书
----
赖合山
--
二、英名录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