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寻乌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576-1985
出版时间:
1996年01月
目录
封面
寻乌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寻乌县行政区划图
--
中共寻乌县委、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
--
寻乌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导乌县城全貌
--
寻乌长宁大桥
--
长宁贸易市场
--
职工宿舍区一角
--
岳家庄大道
--
联产承包获丰收
--
大墩优质茶林
--
项山天然牧场
--
柑桔丰收
--
毛竹林
--
速生杉木丰产林
--
紫胶
--
南龙水电站
--
澄江观音亭水库
--
寻乌稀土矿区
--
寻乌稀土分离车问
--
寻乌桂竹帽造纸厂造纸车间
--
寻乌粮油饲料工业公司饲料生产线控制台
--
寻乌化工厂产品
--
寻乌胶合板厂产品
--
寻乌矿产品
----
水晶矿
----
金、铜、锡、铅
----
花岗岩
--
寻乌齿轮厂产品
--
寻乌酒厂产品
--
寻乌食品厂产品
--
寻乌客运站
--
邮电大楼
--
206国道
--
电视差转台
--
电影院
--
县中心幼儿园
--
剧院
--
寻乌中学
--
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古柏烈士纪念碑
--
马蹄岗毛泽东同志旧居
--
车头文昌阁
--
热泉
--
青龙岩
--
百丈(石示)瀑布
--
项山甑
--
客家风情 刘世群 作
--
深山采菇 赖兴萌 作
--
国画 林植松 作
--
篆刻 吴洪仁 作
--
书法 吴一桥 作
--
书法 卢是 作
--
工农堡垒(水粉画) 刘世群作 (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术展”作品)
--
历史文物
--
革命文物
--
寻乌县地质构造体系图
--
寻乌县森林资源分布图
--
县城现状图
序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境域概貌
----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
第二节 地质 地貌
----
第三节 山峰 河流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二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矿产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震
----
第二节 水旱灾害
----
第三节 农作物病虫害
----
第四节 其他灾害
卷二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建县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厢堡村
----
第二节 区乡保甲
----
第三节 苏区行政区划
----
第四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
第三章 县城乡(镇、场)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乡场镇
卷三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 民族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姓氏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晚婚与节育
----
第二节 节育技术
卷四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私有制
----
第二节 公有制(集体所有制)
--
第二章 农业生产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土壤改良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良种推广
----
第五节 栽培技术
----
第六节 作物保护
----
第七节 作物产量
----
第八节 收益分配
--
第三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水利设施
----
第二节 灌溉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推广
----
第二节 农机队伍
--
第五章 畜牧水产
----
第一节 畜牧
----
第二节 水产
--
第六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种植
----
第二节 养殖
----
第三节 采集狩猎
--
第七章 柑桔生产
----
第一节 生产经营
----
第二节 产品经销
卷五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
----
第一节 树种
----
第二节 面积蓄积
--
第二章 营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造林抚育
--
第三章 采伐运销
----
第一节 采伐运输
----
第二节 调销利用
--
第四章 林政
----
第一节 山林权属
----
第二节 护林
--
第五章 林场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社队林场
--
第六章 林业科研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紫胶试验生产
卷六 工业
--
第一章 企业设置
----
第一节 国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私营和个体工业
----
第四节 工业联合体
--
第二章 主要工业
----
第一节 稀土
----
第二节 森林工业
----
第三节 电力
----
第四节 机械
----
第五节 冶金
----
第六节 食品
----
第七节 造纸 印刷
--
第三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三节 分配形式
卷七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陆路
----
第二节 水路
----
第三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政
----
第三节 电信
卷八 商业 粮油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个体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对外贸易
----
第五节 主要圩场
--
第二章 粮油
----
第一节 购销
----
第二节 储运
----
第三节 加工
卷九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监察
----
第五节 公债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农业税收
----
第二节 工商税收
----
第三节 税收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贷款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
----
第六节 基建投资管理
----
第七节 保险
卷十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编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速度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统计工作
--
第三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物资供应
----
第二节 经营状况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商标管理
----
第四节 合同管理
----
第五节 物价管理
--
第五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市场物价
----
第二节 物价政策
----
第三节 物价管理
--
第六章 计量管理
----
第一节 计量制度
----
第二节 管理措施
卷十一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早期活动
----
第二节 县委成立
----
第三节 党代会
----
第四节 基层组织
----
第五节 县委工作
--
第二章 其他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中国青年党 民社党
卷十二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人组织
----
第一节 苏区工会
----
第二节 民国工会
----
第三节 县总工会
--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
----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少年组织
--
第三章 妇女组织
----
第一节 苏区妇女会
----
第二节 民国妇女会
----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
第四章 农民组织
----
第一节 民国农会
----
第二节 农民协会
--
第五章 工商组织
----
第一节 商会
----
第二节 工商联
--
第六章 对外友好组织
----
第一节 中苏友好协会
----
第二节 抗美援朝分会
--
第七章 科技文化组织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二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
卷十三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民代表会议
----
第一节 工农兵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界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代表活动
--
第三章 人大常委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公民选举
----
第一节 间接选举
----
第二节 直接选举
卷十四 政府
--
第一章 县署 县公署 县政府
----
第一节 县署
----
第二节 县公署
----
第三节 县政府
--
第二章 县苏维埃政权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卷十五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主要活动
----
第一节 委员活动
----
第二节 提案处理
卷十六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职业训练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 职工福利
----
第五节 精简下放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编制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任免
----
第四节 奖惩
----
第五节 离休 退休
卷十七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
----
第一节 优待方式
----
第二节 抚恤
----
第三节 烈士褒扬
----
第四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二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救灾
----
第二节 救济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敬老院
----
第二节 皮防所
----
第三节 福利厂
--
第四章 婚姻
----
第一节 婚姻制度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婚姻法贯彻
--
第五章 老区建设、扶贫
----
第一节 老区建设
----
第二节 扶贫
卷十八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治安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治安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检察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法纪检察
----
第六节 监督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审判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平反冤、假、错案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司法机构
----
第二节 法制宣传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公证业务
----
第五节 法律顾问
卷十九 军事
--
第一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征集
--
第二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民国地方武装
----
第二节 苏维埃武装
----
第三节 县人民武装
----
第四节 驻军 过路军
--
第三章 重要兵事
----
第一节 叶楷造反
----
第二节 “三·二五”爆动
----
第三节 苏区武装斗争
卷二十 教育 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儒学 书院 私塾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职业教育
----
第六节 业余教育
----
第七节 考试制度和人才输送
----
第八节 教师队伍
----
第九节 经费 设施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研经费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五节 地震测报
卷二十一 文化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群众文艺
----
第三节 表演团体
----
第四节 新闻广播电视
----
第五节 电影 录像
----
第六节 歌谣
----
第七节 民间传说
----
第八节 县人著述
--
第二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历史文物
----
第二节 革命文物
----
第三节 古迹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体育设施
----
第二节 体育活动
卷二十二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中西医药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药物产销
--
第二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饮食卫生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保健
--
第三章 制度 管理
----
第一节 医疗制度
----
第二节 医药管理
卷二十三 民情习俗
--
第一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章 宗教 会道门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会道门
卷二十四 方言
--
第一章 语音
----
第一节 声母
----
第二节 韵母
----
第三节 声调
----
第四节 声韵配合
----
第五节 文读和白读
----
第六节 方音比较
--
第二章 词汇
----
第一节 词形
----
第二节 词义
----
第三节 特殊词语举例
--
第三章 语法
----
第一节 词法
----
第二节 句法
卷二十五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潘任
------
叶楷
------
黄天栋
------
吴之章
------
邱上峰
----
第二节 现代人物
------
刘维(金卢) 刘维锷
------
潘叶煌
------
潘 丽
------
邝才诚
------
谢毓山
------
赵冠鹏
------
邝世淑
------
侯大风
------
古婉玉
------
邝摩汉
------
古 柏
------
刘自兴
------
钟锡缪
------
李大添
------
李大南
------
廖萼华
------
古廷松
------
凌得路
------
潘谐初
------
邝茂松
------
刘淑士
------
刘承祜
------
谢 杰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历代县籍职官表
------
明朝县籍职官表(59名)
------
清朝县籍职官表(79名)
------
中华民国时期县籍职官表(46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县籍职官表(82名)
----
第二节 红军老干部、革命老同志简介
------
王卓超
------
古才仁
------
邝任农
------
刘华
------
刘泮林
------
刘建华
------
刘钦云
------
华培珍
------
江接先
------
陈彪
------
陈必达
------
陈孝坤
------
陈桂标
------
李桂英
------
汪奇峰
------
何家炽
------
赵发生
------
梅成章
------
曾征
------
曾碧漪
------
谢燕成
----
第三节 县籍高级科技人员表
----
第四节 受省级以上表彰的英雄模范人物表
--
第三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附录
--
毛泽东《寻乌调查》
--
旧志目录
--
旧志序与跋
--
文告
--
寻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
寻乌县县志办公室人员名单
--
《寻乌县志)编纂人员名单及其纂写内容
--
《寻乌县志)审定单位
--
《寻乌县志》捐资芳名录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