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工会志

萍乡市工会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进行编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按照“详今明古”的原则,时间上限为1898年,下限为1992年。个别事物,为彰明因果,上溯起源或顺延下限。大事记下限延至1997年。

出版时间: 1999年12月

目录

封面
萍乡市工会志
题词
-- 中共萍乡市委书记刘南方为《萍乡市工会志》题词
-- 江西省总工会原主席刘金标为《萍乡市工会志》题词
图片
-- 萍乡市总工会平面图
--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 1964年5月,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安源煤矿老工人袁品高(中)和陪同赴京的萍乡市总工会主席赵凯(右)
-- 1954年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出席全国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萍乡代表郭清泗、易瑞生(二排左起3、4人)等合影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全景和1984年8月邓小平题写的馆名
-- 1992年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薛昭多次(鎏)(左一)在听取萍乡市总工会工作汇报
-- 1998年2月市委书记刘南方(右一)、副市长肖伏芝(右二)与市总工会主席古育萍(右三)慰问下岗职工
-- 市委副书记汪普生在市总工会十四届三次会议上讲话
-- 1988年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中)、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右一)到江发总厂视察时与劳模交谈
-- 1991年市委副书记陈世国(中)视察“学雷锋”一条街活动
-- 市总工会新建的市职工科技教育中心
-- 1984年9月在跃进大道新建的市总工会办公大楼(内设市职工学校)
-- 1994年市总工会、市建设银行联合举办万名女职工合法权益知识竞赛
-- 1987年7月市总工会召开建设“职工之家”总结表彰会
-- 1991年9月市总工会协办在萍乡举行的南方8省、市职工蓝球赛
-- 萍乡钢铁厂工会组织职工代表评议干部
-- 1998年6月25日萍乡市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市总工会第十四届委员会全体委员
-- 1992年安源煤矿工会新建的工人俱乐部
-- 1988年全国总工会授于安源煤矿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 <萍乡市工会志》编纂委员会全体人员
-- 新中国成立后县总工会第一个办公地址
-- 市总工会副主席刘俊舟(左二)率队到延安参观
-- 1951年县总工会首届主席赵元芳(前排中)与职工学习模范合影
-- 1985年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宋侃夫(前中)到安源
-- 1955年7月8日刘少奇给安源镇工会回信全文
-- 1978年10月市总工会欢送主席于福祥(左一)、劳模彭绍新(右一)出席中国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
-- 1924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建成的俱乐部讲演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萍乡县总工会雇工联合会证章
-- 1923年2月7日正式成立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
-- 1927年2月8日成立的萍乡县总工会驻址——南门刘家祠
--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第二届代表到会证
--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部员证
-- 清末安源煤矿矿区全景
--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安源煤矿总平巷
-- 1922年9月16日刘少奇代表工人俱乐部同路矿当局谈判旧址
-- 1921年12月李立三在安源创办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旧址——五福巷
-- 全总省市领导和萍乡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合影
-- 市领导和萍乡市总工会纪念“五一”规模代表座谈会全体同志合影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职工队伍
-- 第一章 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形成
---- 第二节 发展
-- 第二章 分布与构成
---- 第一节 地区分布
---- 第二节 产业构成
第二篇 工人组织
-- 第一章 自发组织
---- 第一节 哥老会
---- 第二节 同乡会
---- 第三节 行会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工会
---- 第一节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工会)
---- 第二节 萍矿总工会
---- 第三节 株萍铁路总工会
---- 第四节 安源市总工会
---- 第五节 萍乡县总工会
---- 第六节 上埠瓷业工会
---- 第七节 芦溪炮业工会
---- 第八节 其他行业工会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
---- 第一节 市(县)总工会
---- 第二节 县、区工会
---- 第三节 产业(局)工会
---- 第四节 直属基层工会
第三篇 工人革命运动
-- 第一章 自发斗争
---- 第一节 参加哥老会活动
---- 第二节 反对经济剥削
---- 第三节 准备参加萍浏醴起义
---- 第四节 驱逐德国工头
-- 第二章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第一节 罢工起因
---- 第二节 罢工准备
---- 第三节 罢工经过与结果
-- 第三章 巩固和发展大罢工成果
---- 第一节 健全俱乐部组织
---- 第二节 全面实现十三条协议
---- 第三节 发展经济事业
---- 第四节 繁荣教育文化事业
---- 第五节 援助外地工人斗争
---- 第六节 促进全国工团联合
---- 第七节 九月惨案
-- 第四章 上埠瓷业和芦溪炮业工人斗争
---- 第一节 上埠瓷业工人斗争
---- 第二节 芦溪炮业工人斗争
-- 第五章 开展武装斗争
---- 第一节 秋收暴动
---- 第二节 萍安总暴动
---- 第三节 武装割据与支援井冈山斗争
-- 第六章 迎接解放
---- 第一节 求生存斗争
---- 第二节 护矿(厂、路)斗争
第四篇 工会工作
-- 第一章 群众生产
---- 第一节 劳动竞赛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第三节 职工技协
---- 第四节 班组工作
---- 第五节 劳模管理
-- 第二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二节 文化科技教育
---- 第三节 文娱体育活动
---- 第四节 市职工学校
---- 第五节 市工人文化宫
-- 第三章 生活保险
---- 第一节 劳动保险
---- 第二节 劳动工资
---- 第三节 职工生活
---- 第四节 退休职工管理
---- 第五节 疗养休养
---- 第六节 物价监督
-- 第四章 女工家属
---- 第一节 女职工组织
---- 第二节 建功立业竞赛
---- 第三节 “四自"教育
---- 第四节 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
---- 第五节 托幼工作
---- 第六节 家属工作
-- 第五章 财务财产
---- 第一节 经费收入
---- 第二节 管理使用
---- 第三节 工会财产
---- 第四节 经费审查
---- 第五节 经济实体
-- 第六章 信访信息书刊
---- 第一节 来信来访
---- 第二节 信息工作
---- 第三节 书刊出版
-- 第七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建“家”活动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五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重要工运人物名录与简介
------ 毛泽东
------ 刘少奇
------ 李立三
------ 朱少连
------ 黄静源
------ 毛泽民
------ 刘昌炎
------ 陈潭秋
------ 蒋先云
------ 李求实
------ 蔡以忱
------ 王新亚
------ 周怀德
------ 郭炳坤
------ 黄五一
------ 谢怀德
------ 贺昌
------ 石作珍
------ 胡德荣
------ 袁德生
------ 朱绳武
------ 彭寿范
------ 兰豫兴
------ 林寿高
------ 傅振维
------ 刘义
------ 陆沉
------ 朱锦堂
------ 宁迪卿
------ 宋侃夫
---- 第二节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简介
------ 邓文益
------ 郭清泗
------ 彭光贤
------ 黎日生
------ 傅炳云
------ 李德纯
------ 曾兰生
------ 楼子珍
------ 容碧珍
------ 易瑞生
------ 林涛
------ 陈花秀
------ 彭永辉
------ 方湘云
------ 李幼年
------ 郑根良
------ 段承鑫
------ 颜龙安
------ 沈杞生
------ 杨和平
------ 李洪定
---- 第三节 市(县)总工会历任主席简介
------ 赵元方
------ 于福祥
------ 熊今春
------ 王明显
------ 文良平
------ 郑金山
------ 顾济明
------ 赵凯
------ 殷逸仙
------ 王显标
------ 刘人俊
------ 邬芬源
------ 古育萍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部分工运烈士表
---- 第二节 先进职工表
---- 第三节 优秀工会干部(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表
附录
编后记
编纂委员会委员、编辑人员名单
本志书各篇章执笔撰写人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