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地区政权志

铜仁地区政权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铜仁地区政权建立的历史以及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人民政府设置情况和各项工作情况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6年06月

目录

封面
铜仁地区志·政权志
版权页
铜仁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铜仁地区志·政权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铜仁地区地图
-- 西部名城、黔东明珠——铜仁市
-- 省人大常委会铜仁地区工委办公楼
-- 铜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楼
-- 198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右一)视察玉屏
-- 1988年9月,原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源(右二)视察铜仁卷烟厂。
-- 2001年10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前左三)到铜仁视察渝怀铁路建设,
-- 2002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部理温家宝率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在铜仁地区部分县市视察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铜仁地区。
-- 2002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民委主任、原贵州省省长王朝文在铜仁视察调研,铜仁地区人大工委主任刘东平
-- 2001年7月8日,中共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贵州省省长石秀诗出席铜机场通航仪式暨渝怀铁路开式典礼。
-- 原地委书记、现贵州省事省长肖永安慰问农村贫困户。
-- 地委书记杨玉学在基层调研。
-- 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戴振华为法律顾问颁发聘书。
-- 行署专员谌贻琴在贫困山村拔放救灾物资。
-- 铜仁地区人大工委现任领导玉子(2004年12月)
-- 铜仁地区行署现任领导班子
-- 铜仁地区选举工作座谈会人员留影
-- 松桃苗族自治县成立纪念 首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来宾和列席人员合影
-- 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
-- 苏维埃政权印章
-- 黔东特区文物
-- 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
-- 1.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楼
-- 2.思南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3.沿河长官司旧址
-- 4.沿河司关防印信
-- 恩南乌江大桥建成通车盛况
-- 铜仁大江坪大桥
-- 沿河沙坨大桥
-- 铜玉高等级公路——梵净大道
-- 玉三高速公路
-- 铜仁机场
-- 铜仁兴市桥夜景
-- 铜仁市区步行街
-- 玉屏湘黔铁路
-- 铜仁漾头水电站(2×8000千瓦)
-- 思南乌江航运港
-- 大龙火电厂(2×300000千瓦)
-- 烤烟生产基地
-- 山羊养殖基地
-- 农业综合开发——5181工程水利灌区
-- 2003年12月17日,行署副专员王昆明主持如开政权志评审会议。
-- 省志办验收会议参会人员留影

凡例
概述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篇元、明、清时期政权
-- 第一章土司
---- 第一节宣慰司(安抚司、宣抚司)
---- 第二节长官司
-- 第二章兵备道
---- 第一节分守分巡思仁道、思石道
---- 第二节贵东道
-- 第三章府、厅
---- 第一节铜仁府
---- 第二节思南府
---- 第三节石阡府
---- 第四节松桃直隶厅
-- 第四章县
---- 第一节印江县
---- 第二节铜仁县
---- 第三节安化县
---- 第四节玉屏县
---- 第五节基层组织
-- 第五章主要政务
---- 第一节改土归流
---- 第二节重要兵事
---- 第三节基本建设
---- 第四节田赋丁役
---- 第五节学校科举
---- 第六节方志撰述
第二篇中华民国时期政权
-- 第一章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第一节第六行政督察区
---- 第二节第九行政督察区
---- 第三节专员公署暨工作机构
-- 第二章县政府
---- 第一节铜仁县政府(公署)
---- 第二节江口县政府(公署)
---- 第三节玉屏县政府(公署)
---- 第四节松桃县政府(公署)
---- 第五节石阡县政府(公署)
---- 第六节思南县政府(公署)
---- 第七节印江县政府(公署)
---- 第八节德江县政府(公署)
---- 第九节沿河县政府(公署)
---- 第十节省溪县政府(公署)
---- 第十一节后坪县
-- 第三章县以下基层政权
---- 第一节铜仁县
---- 第二节江口县
---- 第三节玉屏县
---- 第四节松桃县
---- 第五节石阡县
---- 第六节思南县
---- 第七节印江县
---- 第八节德江县
---- 第九节沿河县
---- 第十节省溪县
-- 第四章议政机构
---- 第一节参议会
---- 第二节乡(镇)民代表会保民大会
-- 第五章主要政务
---- 第一节政权建设
---- 第二节基本建设
---- 第三节财经商贸
---- 第四节社会发展
第三篇黔东特区苏维埃
-- 第一章黔东苏区
---- 第一节“枫香溪会议”决策
---- 第二节黔东苏区的开辟
-- 第二章黔东特区政权
---- 第一节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区、乡苏维埃政权
---- 第三节黔东苏区党群组织建设
---- 第四节黔东苏区政权建设
---- 第五节黔东苏区土地革命运动
---- 第六节黔东苏区的民族政策
-- 第三章黔东苏区的武装斗争
---- 第一节黔东苏区工农武装
---- 第二节黔东苏区反“围剿”战役
---- 第三节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
---- 第四节黔东苏区军民的艰苦斗争
---- 第五节红二、六军团长征转战黔东
第四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
-- 第一章省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
---- 第一节省人大常委会铜仁地区联络处
---- 第二节省人大常委会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
---- 第三节人大工委工作机构
---- 第四节主要工作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铜仁专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铜仁市(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三节江口县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玉屏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 第五节松桃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 第六节石阡县人大常委会
---- 第七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 第八节思南县人大常委会
---- 第九节德江县人大常委会
---- 第十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 第十一节万山特区人大常委会
---- 第十二节区、乡(镇)人大机构
-- 第三章人大代表
---- 第一节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人大代表
第五篇人民政府
-- 第一章贵州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 第一节铜仁地区专员公署
---- 第二节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
---- 第三节铜仁地区行政公署
-- 第二章行署工作机构
---- 第一节专署工作机构
---- 第二节地革委工作机构
---- 第三节行署工作机构
-- 第三章县(市、特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铜仁市(县)人民政府
---- 第二节江口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玉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第四节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第五节石阡县人民政府
---- 第六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第七节思南县人民政府
---- 第八节德江县人民政府
---- 第九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第十节万山特区人民政府
-- 第四章县以下政府组织
---- 第一节铜仁市(县)
---- 第二节江口县
---- 第三节玉屏侗族自治县
---- 第四节松桃苗族自治县
---- 第五节石阡县
---- 第六节思南县
---- 第七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第八节德江县
---- 第九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
---- 第十节万山特区
-- 第五章主要政务
---- 第一节施政方式
---- 第二节重要政务活动
---- 第三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附录一
-- 《铜仁赋》清·徐楘
-- 《誊黄》白号军
附录二
-- 黔东苏维埃文献
附录三
-- 国务院、省政府有关行政区划变更文件
附录四
--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关于《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区工作委员会条例》实施办法
附录五
-- 铜仁地名释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