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1990年版《崇仁县志》续编。
二、本志时间跨度为16年,上限起自1985年,与前志下限1984年相接,下限截至2000年底,少数内容延伸至定稿之时。
三、本志体例、编目均以前志为基础,并按形势的发展和省人民政府对续修地方志的要求作了必要的调整。凡前志已记述的内容,续志中一般不再重复。但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掌握县情,在概述部分仍对全县的历史、自然和地理概况作了简要的介绍,在地理编对不易随时间流逝而发生变化的山川、物候情况基本沿用前志内容,同时增设经济综合及名优特产等有关编章,全面记述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在编、章、节的结构上根据需要进行了技术处理,全文除概述、大事记外,共设地理环境、综合经济管理、农业、工业、名优特产、商贸、交通邮电电力、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财税金融、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协、政法、劳动人事、人口民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生活、人物等22编,附录主要摘录地方党政重要文献,同时设专章选载县内作者的优秀艺文作品。
内容时限:
1985-2000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目录
封面
崇仁县志
图片
--
崇仁县政区图
--
中国共产党崇仁县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崇仁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崇仁县委员会
--
崇仁县城远眺
--
崇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崇仁县人民政府
--
1994年10月6日,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中)视察沙堤麻鸡养殖基地
--
1995年2月3日,江西省长吴官正(右一)在沙堤麻鸡生产基地向农户询问麻鸡养殖情况
--
2002年5月12日上午,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中)视察崇仁一中
--
2008年9月30日,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中)在崇仁视察江西艺美家具有限公司
--
2006年2月13日,江西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吴新雄(右一)在崇仁工业园区扩建工程现场指导工作
--
2009年8月20日,江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尚勇(前右三)在崇仁县马鞍镇视察工作
--
县党代会
--
县人代会
--
县政协会
--
2007年3月崇仁县四套班子全体领导合影
--
2009年1月8日崇仁县委常委全体合影
--
工业走廊
--
宝水大街
--
人民大道
--
中山路
--
县交警大队至行政中心大道
--
文天祥题字的黄洲桥
--
住宅小区
--
崇仁宾馆
--
县府西路夜景
--
电视大楼
--
广场夜景
--
新农村新气象
--
乡村水泥路
--
文艺晚会
--
机械化收割
--
观看龙舟赛
--
大棚蔬菜
--
中国名鸡-崇仁麻鸡
--
板栗
--
竹林
--
甘蔗
--
树莓
--
棉花
--
山茶子
--
铁观音茶叶
--
苎麻
--
花卉
--
水产养殖
--
工业园区一角
--
经济合作恳谈会
--
人民电器总装车间
--
麻鸡产品
--
变压器
--
电动工具
--
辐条
--
减震器
--
互感器
--
麻纱
--
商品交易会
--
商贸大楼
--
贸易市场
--
超市
--
农村超市
--
超市一角
--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
--
崇仁一中
--
崇仁二中
--
县实验小学
--
微机课
--
青少年宫
--
抚州地区第十届运动会闭幕式在县体育馆举行
--
县人民医院
--
CT检查
--
生化仪室
--
傩舞
--
太极拳表演
--
文化下乡
--
相山风光
--
老殿
--
华山寺
--
大石楼
--
老虎港瀑布
--
状元路
--
小三峡
--
石塔
--
虎毛山水库
--
“德育年”教育活动启动仪式
--
“八荣八耻”教育
--
编织人生
--
刘乐平画作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
--
黄巩江书法
--
廖文高书法
--
宝水琴韵古巴山画意新
--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
喜迎香港回归
--
《崇仁县志》审稿会
--
《崇仁县志》编写人员合影
--
荣誉
--
崇仁教育局
--
崇仁一中
--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
--
县实验小学
--
阳光幼儿园
--
崇仁建设局
--
三益服装
--
茂泰房地产
--
江重机械
--
崇仁巴山镇
--
崇仁许坊乡
--
崇仁民政局
--
崇仁国税局
--
崇仁水利局
--
崇仁邮政局
--
崇仁工商局
--
崇仁招商局
--
崇仁信用联社
--
崇仁第二医院
--
崇仁国家粮食储备
--
六七三处
--
江西变电设备
--
亚珀公司
--
明生水泥
--
澳
赣辐条
--
赣龙电动工具
--
赣东麻纺
--
国品麻鸡
--
永胜机械厂
--
长衡
公司
序
凡例
目录
崇仁县志编纂委员会1999年6月23日
崇仁县志编纂委员会2005年10月11日
崇仁县志编纂委员会2006年11月14日
崇仁县编史修志办公室
《崇仁县志》(1985~2000年)工作机构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理环境
--
第一章 政区
----
第一节 行政区划
----
第二节 乡镇
----
第三节 自然村
----
第四节 名村
--
第二章 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山川
----
第二节 气候
----
第三节 物侯
----
第四节 水文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六节 旅游资源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其他灾害
第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合
----
第一节 经济发展
----
第二节 经济结构
----
第三节 全社会固定资产
----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计划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编制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调查
----
第二节 服务与监督
--
第四章 审计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五章 物价
----
第一节 价格改革
----
第二节 市场物价
----
第三节 价格管理
--
第六章 技术质量监督
----
第一节 计量监督
----
第二节 标准化监督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市场建设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
----
第四节 广告商标管理
----
第五节 合同仲裁
----
第六节 保护消费者权益
----
第七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八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土地经营
----
第四节 土地监察
--
第九章 矿业管理
----
第一节 矿产资源开发
----
第二节 矿业秩序整顿
--
第十章 农村经济管理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农业信息
----
第三节 村级经济建设
第三编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蔬菜
----
第四节 种子
----
第五节 植物保护
----
第六节 土壤肥料
----
第七节 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二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牧业
----
第二节 水产
--
第三章 林业垦殖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造林育林
----
第三节 森林经营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垦殖
--
第四章 农业开发
----
第一节 综合开发
----
第二节 赣中南开发
----
第三节 红壤开发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应用
----
第二节 农机技术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四节 农用柴油管理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工程建设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防汛抗旱
----
第四节 水利经济
----
第五节 水利科技
第四编 工业
--
第一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体制结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行业结构
----
第四节 固定资产
----
第五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县办工业
----
第一节 机械工业
----
第二节 纺织工业
----
第三节 轻化工业
----
第四节 采掘工业
----
第五节 电力工业
----
第六节 建材工业
--
第三章 乡镇工业
----
第一节 行业布局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四章 私营与个体工业
----
第一节 发展状况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五章 工业小区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园区建设
--
第六章 省市驻县工业
----
第一节 发展变化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第五编 名优特产
--
第一章 工业产品
----
第一节 变压器
----
第二节 互感器
----
第三节 减震器
----
第四节 辐条
----
第五节 麻纱
----
第六节 纸品
----
第七节 其他工业产品
--
第二章 农业产品
----
第一节 崇仁麻鸡及系列产品
----
第二节 钳蝎及系列产品
----
第三节 白路果蔗
----
第四节 石庄板栗
第六编 商贸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章 粮油
----
第一节 经营
----
第二节 储运
----
第三节 加工
--
第三章 食品药品
----
第一节 肉食
----
第二节 糖烟酒
----
第三节 食盐
----
第四节 药品
--
第四章 日用工业品
----
第一节 针织百货
----
第二节 五金交电化工品
----
第三节 燃料
----
第四节 日用杂品
--
第五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六章 生产资料
----
第一节 工交建材
----
第二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三节 废旧物资
--
第七章 农副产品购销
----
第一节 棉麻
----
第二节 土产
--
第八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进出口商品
----
第二节 国内贸易产品
----
第三节 商品生产基地
第七编 交通 邮电 电力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渡口
----
第四节 桥梁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六节 铁路运输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移动通信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建设
----
第二节 电力供应
----
第三节 用电管理
第八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城乡规划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村镇建设
----
第四节 建筑业
----
第五节 建设管理
--
第二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房产管理
----
第二节 落实私房政策
----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与旧城改造
----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质量
----
第二节 环境监理
第九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六节 国债
----
第七节 乡镇财政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国税
----
第三节 地税
----
第四节 农业四税
----
第五节 税收征管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存款
----
第四节 信贷
--
第四章 保险证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险种及收入
----
第三节 理赔
----
第四节 证券
第十编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县委会
----
第一节 县党代会
----
第二节 重要会议与决议
----
第三节 组织
----
第四节 宣传
----
第五节 统战
----
第六节 政法
----
第七节 党校
----
第八节 政策研究
----
第九节 机要保密
----
第十节 信访
----
第十一节 涉台事务
----
第十二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十三节 党史资料征集
----
第十四节 机关党建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纪委全委会
----
第二节 案件查处
----
第三节 廉政与党风建设
----
第四节 纠正不正之风
第十一编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次会议
----
第二节 县人大常委会工作
----
第三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
第二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领导更迭
----
第三节 重要决议
----
第四节 主要政绩
----
第五节 经济协作
----
第六节 行政监察
----
第七节 法制工作
--
第三章 县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历次会议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六节 主要工作
第十二编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政治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二章 专业团体
----
第一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四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五节 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
第六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七节 红十字会
第十三编 军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县武装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国防动员委员会
----
第三节 县人民武装部
----
第四节 驻军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政工作
----
第三节 参与经济建设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征兵
----
第二节 预备役登记
第十四编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刑事侦查与“严打”斗争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政治经济文化保卫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狱政管理
----
第六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七节 消防
----
第八节 重大案例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与反贪污贿赂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法律政策研究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经济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告诉申诉审判
----
第六节 执行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公证
----
第二节 律师
----
第三节 普法
----
第四节 基层法律服务
--
第五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群众性安全创建活动
----
第二节 整治与专项斗争
----
第三节 表彰见义勇为
第十五编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第四节 社会保险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干部与人才管理
--
第三章 职称评聘
----
第一节 技术干部职称
----
第二节 技术工人职称
--
第四章 工资福利
----
第一节 企业工资
----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
----
第三节 工资基金管理
----
第四节 福利
--
第五章 编制管理
----
第一节 机构管理
----
第二节 人员管理
--
第六章 老龄工作
----
第一节 离退休
----
第二节 老年活动
第十六编 人口 民政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结构
----
第四节 人口控制
--
第二章 民政
----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社会救济
----
第五节 移民工作
----
第六节 婚姻登记
----
第七节 地名管理
----
第八节 社团管理
----
第九节 农村养老保险
第十七编 教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二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崇仁县职业教育中心
----
第二节 教师进修学校
----
第三节 崇仁师范
----
第四节 江西机械电子技工学校
--
第三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函授教育
----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
--
第四章 教师队伍
----
第一节 人员结构
----
第二节 教师任用
----
第三节 教师待遇
----
第四节 教师培训
--
第五章 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研组织
----
第二节 教研活动
--
第六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育经费
----
第三节 教育设施
----
第四节 招生考试
第十八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政策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政策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普及
----
第二节 科技计划
----
第三节 科技交流与市场
----
第四节 科技情报
----
第五节 科技承包与扶贫
----
第六节 人才培训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获奖科技成果
----
第二节 专利
----
第三节 科技著述
第十九编 文化艺文
--
第一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专业文艺
----
第三节 文艺创作
----
第四节 电影
----
第五节 文物博物
----
第六节 图书
----
第七节 文化市场
--
第二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档案
----
第一节 档案管理
----
第二节 档案收藏
----
第三节 档案利用
--
第四章 编史修志
----
第一节 区域志
----
第二节 专志
----
第三节 志书利用
--
第五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歌
----
第二节 小说
----
第三节 散文
----
第四节 报告文学
----
第五节 杂文及其他
第二十编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与网点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节 医药管理
----
第七节 公费医疗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竞技体育
第二十一编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水平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三节 文化生活
----
第四节 陋习
--
第二章 宗教 民族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章 精神文明创建
----
第一节 优质服务活动
----
第二节 群众性创建活动
----
第三节 文明单位创建
----
第四节 文明城镇建设
----
第五节 新风尚
第二十二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乐史
----
陈才用
----
黄育贤
----
黄毛毛
--
第二章 人物表
----
一、历代文武举人以上人物
----
二、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
----
三、崇仁籍在外地工作的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
四、高级职称人员
----
五、崇仁籍在外地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
附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