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造船新厂志(1990-199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大连造船新厂志》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史料为依据,系统地介绍工厂生产、经营、科技、管理、基本建设、职工文化生活,以及党的工作和群团工作等各方面内容和基本情况的综合性、资料性企业志书。
内容时限:
1990-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08月
目录
封面
大连造船新厂志
《大连造船新厂志》编委会编
题词
--
199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再次视察工厂时题词
--
199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工厂时题词
贺信
图片
--
1990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首次视察工厂。
--
199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再次视察工厂。
--
1999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第三次视察工厂。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
--
1992年5月3日,国家主席杨尚昆视察工厂。
--
199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工厂。
--
1998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工厂。
--
1995年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再次视察工厂。
--
1999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全国总工会主席尉健行
--
1998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宋平再次视察工厂。
--
1999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视察工厂。
--
1994年9月9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视察工厂。
--
1990年12月3日,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部长王炳乾视察工厂,并为大船下水砍缆。
--
1992年5月8日,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工厂。
--
1994年10月16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视察工厂。
--
1999年6月24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视察工厂。
--
1996年9月15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锡铭视察工厂。
--
2000年8月3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佩云、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视察工厂。
--
1996年7月12日,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视察工厂。
--
张寿总经理和酆炳林副总经理
--
王荣生总经理和酆炳林副总经理
--
黄平涛总经理
--
于世春副总经理在债转股签字仪式上讲话
--
原厂长、大连市委副书记王有为来厂检查指导工作
--
工厂领导热烈欢迎曾为香港金山轮船国际有限公司船东的董建华先生。
--
工厂赴丹麦代表团与APMOHER船东鉴订11万吨成品油轮建造合同后留影。
--
美国前国务卿黑格将军访问工厂。
--
挪威商贸与航运大臣参加5.2万吨大舱口多用途船开工仪式。
--
为伊朗国家油轮公司建造30万吨原油轮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
15万吨油轮2号船铺底仪式。
--
l1万吨成品油轮“海皇”号交接船仪式。
--
工厂鸟瞰图
--
工厂办公大楼及厂前区(1999年)
--
船舶设计研究所办公大楼及计算机中心
--
从德国和美国引进的钢板预处理流水线
--
钢料集配中心
--
船体分段加工流水线
--
涂装厂房
--
从日本引进的光电跟踪切割机
--
从日本引进的高精度门式切割机
--
从日本引进的水下等离子切割机
--
从美国引进的数控弯管机
--
200吨型材校直机
--
大型弯管机
--
2000t×14.4m辊压机
--
从美国引进的型绘制图机
--
从意大利引进的400吨自升式平板车
--
l,000吨油压机
--
700吨肋骨冷弯机
--
10万吨级半坞式船台和15万吨散装货轮
--
20万吨级船坞和900吨龙门吊车
--
20万吨级船坞主体工程完工
--
为社会和国内外客户,以及外协职工提良好服务的新船大厦(上)、金雁公寓(中)河港务公司客滚码头(下)。
--
新船大厦
--
金雁公寓
--
港务公司——大连至烟台滚装船航线
--
第二届“新船之歌”文艺汇演
--
文化艺术节
--
庆建国五十周年建市百年文艺演出
--
职工体育运动大会
--
同船东进行足球友谊比赛
--
1990年建造的3.5万吨浅吃水经济型散货轮“沂蒙山”号
--
6.3万吨原油轮——“阳河”号
--
工厂自行设计建造被国际船舶市场誉为“中国大连型”的9.8万吨成品油轮
--
工厂建造的15万吨原油轮是中国建造出口的最大吨位船舶
--
工厂自行设计并批量建造的省级名牌和“大连市十二大名牌”产品——15万吨散装货轮,是中国建造出口的最大
--
1994-1999年工厂自行设计并批量建造的5.2万吨大舱口多用途轮,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最新型多用
--
1996年起,工厂自行设计3种船型并批量建造的出口船——11万吨成品油船。
--
10万吨级船台和580吨龙门吊车,以及正在建造的11万吨 原油轮。
--
正在建造的6.8万吨原油轮
--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生活模块
--
海上石油钻井沉箱
--
具有国际级先进水平的自升式66米气垫组合钻井平台——“港海1号”
--
1996-1999年,为挪威建筑的4座BG-9000型大型半潜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一期工程,是目前国际
--
Bingo-9000半潜式钻井平台
--
1998年工厂改装成功的国内首座大型海上油气处理平台。
--
正在坞内修理的大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勘深二号”钻井平台
--
“渤海4号”“渤海12号”“自强号”三座平台修理工程同时进行
--
1999年,按当代国际最先进技术改造完工的“渤海4号”,是目前国内设备最先进、钻井服务能力最强的海洋
--
采用大连造船新厂承制的钢结构件的“世界贸易大厦”
--
为5.2万吨多用途轮制造的起锚机
--
奖状证书
序言
编辑说明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生产
--
第一章 造船产品
----
第一节 船舶产品
----
第二节 海洋工程
--
第二章 修船产品
--
第三章 非船产品
--
第四章 造船生产组织系统
----
第一节 钢材中心
----
第二节 钢料加工车间
----
第三节 内业车间
----
第四节 外业车间
----
第五节 船体车间
----
第六节 机装车间
----
第七节 船装车间
----
第八节 电装车间
----
第九节 吊装车间
----
第十节 涂装公司
----
第十一节 管件加工车间
----
第十二节 结构车间
----
第十三节 集配中心
--
第五章 修船生产组织系统
----
第一节 修船公司
----
第二节 港务公司
--
第六章 辅助生产组织系统
----
第一节 运输处
----
第二节 动力车间
----
第三节 机修车间
----
第四节 舾装分厂
----
第五节 焊条分厂
----
第六节 综合利用公司
--
第七章 厂属厂办集体企业
----
第一节 综合服务公司
----
第二节 联营七七路公司
----
第三节 新船餐厅
----
第四节 金雁公寓
----
第五节 新船大厦
第四篇 技术
--
第一章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产品开发与设计
----
第一节 船舶产品开发与设计
----
第二节 非船产品开发
--
第三章 工艺技术
----
第一节 造船工艺
----
第二节 其它工艺
----
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
--
第四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科技信息管理
--
第五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造
----
第二节 科技交流
----
第三节 科研与攻关
----
笫四节 科技出版
--
第六章 档案管理
----
第一节 理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档案管理
----
第三节 文书档案管理
----
第四节 财务档案管理
----
第五节 干部人事档案和职工档案管理
第五篇 管理
--
第一章 工厂领导体制
--
第二章 行政决策指挥
--
第三章 厂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秘工作
----
第三节 来宾接待
----
第四节 来信来访
----
第五节 客车服务
--
第四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现代化管理
----
第三节 第三产业管理
----
第四节 推进机制转换
--
第五章 经营管理
----
笫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船舶经营与产品开发
----
第三节 价格管理
----
第四节 目标成本管理
--
第六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计划与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
第三节 经济计划
----
第四节 工艺计划
--
第七章 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调度
--
第八章 质量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质量管理活动
----
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
----
第四节 产品质量创优创奖
----
第五节 外协产品质量管理
----
第六节 计量管理
----
第七节 质量检验
--
第九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成本管理
----
第三节 流动资金管理
----
第四节 固定资产管理
----
第五节 基建财务管理
--
第十章 物资供应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资计划管理
----
第三节 物资货运管理
----
第四节 物资仓储管理
----
第五节 基建物资供应管理
--
第十一章 设备工具能源及原材料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工具管理
----
第四节 能源及原材料管理
--
第十二章 安全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
第三节 安全教育培训
----
第四节 安全检查考核
----
第五节 劳动保护保健
----
第六节 消防管理
--
第十三章 监察与审计
----
第一节 监察机构
----
第二节 监察活动
----
第三节 审计机构
----
第四节 审计活动
--
第十四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一般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外来劳动力管理
----
第五节 工资管理
--
第十五章 治安保卫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保卫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护厂警卫
----
第五节 治安综合治理
--
第十六章 总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备品与文具管理
----
第三节 通勤与乘车管理
----
第四节 印刷管理
----
第五节 其它事物管理
--
第十七章 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第三节 污染治理
----
第四节 绿化美化
第六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建厂委员会选址建厂
----
第一节 组建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
----
第二节 大连造船厂建厂计划及内容概要
----
第三节 大连造船厂建厂及生产概况
----
第四节 大连造船厂建厂委员会完成历史使命
--
第二章 第一次扩建工程
--
第三章 第二次扩建工程“七五”建设部分
----
第一节 改扩建工程
----
第二节 购置自制改造设备
--
第四章 第二次扩建工程“八五”建设部分
----
第一节 改扩建工程
----
第二节 购置自制改造设备
--
第五章 规划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基建计划
----
第三节 基建技术
----
第四节 基建工程
----
第五节 基建质量
第七篇 生活福利
--
第一章 职工住宅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笫二节 住宅管理
----
第三节 住宅分配
--
第二章 生活福利设施
----
第一节 饮食设施
----
第二节 职工宿舍
----
第三节 浴池
----
第四节 商店
----
第五节 托幼设施
--
第三章 福利待遇
----
第一节 困难补助
----
第二节 社会保险
----
第三节 健康疗养
第八篇 文化教育卫生
--
第一章 教育机构
--
第二章 教育设施
--
第三章 职工培训
----
第一节 工人技术
----
第二节 干部业务培训
--
第四章 船舶技术学校
--
第五章 子弟中学
--
第六章 文化艺术活动
--
第七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职工体育运动大会
----
第二节 职工体育活动与竞赛
--
第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职工医疗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工业卫生
----
第四节 女工保健
--
第九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十章 计划生育
第九篇 党的工作
--
第一章 党委工作
----
第一节 临时党委的工作
----
第二节 党委建立后的工作
--
第二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党务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文秘工作
----
第三节 保密工作
--
第四章 组织工作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三节 民主评议党员与党组织及“三先两优”评比
----
第四节 党员发展
----
第五节 厂级与中层干部任免
----
第六节 中层干部培训
----
第七节 中层干部管理考核
----
第八节 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
第五章 宣传工作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普法教育
----
第四节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第五节 造船新厂报
----
第六节 广播站
--
第六章 纪律检查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三节 纪检监察工作
--
第七章 统战工作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民主党派及统战对象
----
第三节 组织开展统战活动
--
第八章 党校工作
--
第九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组织
----
第三节 军事训练
----
第四节 组织民兵维护工厂治安
----
第五节 征兵优抚
--
第十章 高休干部管理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第十篇 群团工作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工厂工会筹备组的工作
----
第二节 第一届职工代表暨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工会组织工作
----
第五节 民主管理
----
第六节 工会宣传教育
----
第七节 劳动竞赛
----
第八节 女工管理
----
第九节 工会财务
----
笫十节 退休职工管理
----
第十一节 职工技术协会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工作
----
第一节 工厂团委筹备组的工作
----
第二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生产技术活动
----
第七节 文体活动
----
第八节 社会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
--
第三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工厂科协筹备组的工作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代表大会及科学技术大会
----
第三节 工作机构
----
第四节 科学技术活动
第十一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记
----
张在勇
----
丛菊红
--
第二章 名录
----
第一节 工厂党、政、工负责人名录
------
一 工厂党委书记、副书记,党委员
--------
王连有
--------
战斌声
--------
庄学勤
--------
刘长平
--------
王仁生
------
二 工厂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厂长助理
--------
王有为
--------
梁浩新
--------
李占一
--------
沙均刚
--------
胡继寅
--------
孙振烈
--------
董强
--------
孙波
--------
顾永建
--------
朱学成
--------
殷明荣
--------
李曰然
--------
王根生
--------
慈维德
--------
朱善良
--------
沈闻孙
--------
李传全
--------
李文波
--------
宋玉江
--------
潘月英
--------
杨健
------
三 工厂工会主席
--------
王桂凤
----
第二节 科技人物名录
------
刘宝钧
------
陈德潜
------
隋东
------
郭程新
----
第三节 民主党派负责人名录
------
汪丰斌
------
庄田
--
第三章 名表
----
第一节 市级以上人大、政协、工会、共青团大会代表及委员
----
第二节 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
第三节 1990年至1995年行政与党群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
第四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第五节 授予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附录
--
一、工厂历年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
二、工厂历年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