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市土地志

凭祥市土地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凭祥市土地资源与土地管理的历史与现状。二、本志贯串古今,详今明古。记事上溯源事物发端,下限至2001年止,个别内容适当下延。三、本志由概述、大事记、正文各章及附录组成。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横排门类,纵写始末。四、本志中的“解放前(后)”一词,是指1949年12月11日凭祥市边境解放前(后)。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凭祥市土地志
图片
-- 凭祥市行政区划图
-- 凭祥城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 国土资源部李元副部长(前中)到凭祥市检查指导工作。
--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黄方方厅长(前左一)到凭祥市检查指导工作。
-- 凭祥市委、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关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经常召开各种会议,研究解决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
-- 凭祥市1995年完成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并制定各项保护制度,2001年完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调整工作。
-- 凭祥市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消除安全生产隐患。图为市国土资源局领导陪同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曹国生副厅
--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田凤鸣(左一)在凭祥市具体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 团结进取的凭祥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正在商讨工作计划。
-- 第一、第三任土地管理局局长赵子胜
-- 第二任土地管理局局长覃多民
-- 第二任国土资源局局长许多欢
-- 第四任土地管理局局长邓宗廷
-- 第五任土地管理局局长韦都波
-- 第六任土地管理局局长第一任国土资源局局长朱运全
-- 凭祥市国土资源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在征地现场认真勘查、核对地类面积。
-- 2007年9月30日,凭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评审验收。图为凭祥市领导在评
-- 凭祥市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图为举行的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会会场。
-- 凭祥市1995年完成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市共划为4个基本农田保护区、32个保护片、158个保护块。
-- 凭祥市坚持建设用地与土地整理同时并举,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图为在夏石镇榴利村举行的土地整理项目开工
-- 1992年11月16日凭祥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奠基典礼。
-- 浦寨边民互市点易货场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3333.4平方米。2001年,进入浦寨互市点参加交易
-- 凭祥市国土资源局征地工作人员与农户核实征地面积。
-- 拆除违章建筑
-- 开展形式多样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图为市国土资源局与凭祥镇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纪念第十四个“土地日
-- 《凭祥市土地志》2007年1 1月16日通过自治区国土资源史志编纂委员会和崇左市国土资源局的评审验收
-- 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图为凭祥市国土资源局组队参加崇左市国土资源系统第一届“国土杯”篮球运动会
-- 凭祥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图为国土资源局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 图为凭祥市国土资源局荣获的部分奖状和荣誉证书。
-- 60年代征收土地契约
-- 60年代用地批文
-- 凭祥县行政区划图 民国22年(1933年)
-- 凭祥镇地图(1955年)
-- 凭祥市行政区划图(1985年)
凡例
序言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政区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第二章 土地自然环境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水文
-- 第四节 气候
-- 第五节 植被
第三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土地总面积
-- 第二节 耕地
-- 第三节 林地
-- 第四节 园地牧草地
-- 第五节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第六节 交通用地
-- 第七节 水域
-- 第八节 未利用土地
第四章 土地资源质量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理化性状
-- 第三节 土地分等定级及分布
-- 第四节 “四低”、“四荒”土地
第五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农民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集体土地所有制
-- 第四节 国家土地所有制
-- 第五节 土地使用制度
第六章 土地赋税费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其他税
-- 第四节 土地管理费
第七章 土地市场
-- 第一节 土地典当买卖
-- 第二节 土地一级市场
-- 第三节 土地二级市场
-- 第四节 清理整顿隐形土地市场
-- 第五节 地价
第八章 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勘界立碑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第三节 土地变更调查
-- 第四节 城镇地籍调查
-- 第五节 土地登记发证与土地证年检
第九章 土地规划
--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
-- 第三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 第四节 农业区划
第十章 征拨用地
-- 第一节 国家建设征地的审批
-- 第二节 征地、拨地面积与征地实务
-- 第三节 补偿安置
-- 第四节 征拨用地管理
第十一章 土地保护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工程措施护地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挖掘土地利用潜力
-- 第五节 清理闲置撂荒土地
-- 第六节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十二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耕地开发
-- 第二节 林地开发
-- 第三节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
-- 第四节 公路铁路用地开发
-- 第五节 浦寨、弄怀边贸互市点开发
-- 第六节 边境经济合作区开发
-- 第七节 边境旅游用地开发
第十三章 土地监察
-- 第一节 监察机制
-- 第二节 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
-- 第三节 清查“三违”建私房
-- 第四节 经常性查处违法用地
-- 第五节 清查被占铁路用地
-- 第六节 调处土地权属纠纷
-- 第七节 创建“三无”乡镇
-- 第八节 信访办理议(提)案
第十四章 宣传档案财务
-- 第一节 土地宣传
-- 第二节 土地档案
-- 第三节 土地财务
第十五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土地管理队伍建设
附录
编后记
编审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