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米林县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力求准确、客观、系统地记述米林县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目录
封面
米林县志
此书作为米林县成立50周年庆典献礼
《米林县志》编纂委员会
《米林县志》编辑室
《米林县志》终审验收领导小组
《米林县志》总编领导小组
《米林县志》出版编辑部
《米林县志》审定委员会
题词
图片
--
米林县行政区划图
--
米林县交通图
--
2003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右一)接见西
--
2002年4月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郭金龙(右一)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胡春华(左二),自治区政协副
--
2005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杨传堂(前排中)在米林县。
--
2005年底,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左三)在米林县视察工作。
--
2001年12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林芝地委书记金喜生(右一)在米林县检查工作。
--
2005年5月31日,林芝地委书记白玛朗杰(右二)在米林县检查工作时听取汇报。
--
2004年10月,林芝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赵合(右二)在米林县检查指导工作。
--
2002年10月,米林县委书记王建多(右)深入工地检查工作。
--
2002年7月,米林县人民政府县长尼玛多吉(左)深入基层检查工作。
--
2005年11月,米林县委书记张凤清(右)深入基层慰问贫困户。
--
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
中国最美的山峰——南迦巴瓦峰
--
加拉白垒峰
--
扎贡药山
--
倾波高原草场
--
沙丘江心岛
--
江河汇流
--
南伊春景
--
南伊秋色
--
南伊冬韵
--
米林雅鲁藏布江风光
--
雪卡沟风景
--
峡谷田野
--
林间炊烟
--
油菜花香
--
米林雅鲁藏布江畔桃园
--
米林雾海
--
甘露洞
--
吞白沟风景
--
格嘎温泉
--
魔湖
--
派镇一景——“情比石坚”
--
药王石
--
魔鬼头
--
南伊原始生态林
--
天下第一坡
--
千年云杉
--
云杉四胞胎
--
野生黄牡丹
--
杜鹃花
--
孟加拉虎
--
熊猴
--
马麝
--
扭角羚
--
赤斑羚
--
小熊猫
--
岩羊
--
大绯胸鹦鹉
--
棕熊
--
燕隼
--
鸢
--
虫草
--
松茸
--
白参
--
彩菊
--
大黄
--
手掌参
--
灵芝
--
当归
--
党参
--
人参
--
红景天
--
覆盆子
--
人参果
--
雪莲
--
金樱子
--
2000年10月,中共米林县第六届党代会召开。
--
2002年11月,米林县第九届人代会召开。
--
2004年,米林县党政座谈会召开。
--
2005年8月,米林县召开全县干部职工大会。
--
2005年,米林县召开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
--
2005年,米林镇人大代表投票选举新一届镇人大、政府组成人员。
--
2001年7月,福建省第三批援藏干部赴米林县工作。
--
2003年,香港同胞庄泽锴先生(左)向县中学捐赠教学设备款。
--
2004年6月,福建省第四批援藏干部赴米林县工作。
--
2004年7月9日,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到米林县视察援藏项目。
--
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黄笑影(右三)和第四批援藏干部。
--
厦门市向米林县援赠抗击甲肝资金。
--
厦门市援赠的办公电脑
--
厦门市援赠办公设备
--
厦门市向米林县公安局援赠的巡逻车
--
厦门市援助的办公车辆
--
福州市援建的米林县客运站竣工。
--
米林县人民检察院办公楼
--
米林县公安局办公楼
--
米林县人民法院办公楼
--
县人民法院正在审理案件
--
县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
--
2005年,县委书记张凤清(左一)慰问驻地官兵。
--
县委、政府领导深入边境慰问边防部队。
--
县机关干部职工与驻地官兵开展城市环卫活动
--
县委、政府与驻地部队召开军政军民座谈会。
--
驻地部队向地方捐款,支持新农村建设。
--
驻地部队医务人员深入乡村为群众治病
--
驻地部队医务人员为群众义务看病、送药。
--
驻地部队官兵为群众铺路
--
军民抗洪
--
驻地部队官兵为群众理发
--
驻地部队官兵支援地方建设
--
小麦、油菜
--
米林苹果
--
青稞
--
农业技术人员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
--
搭建蔬菜大棚
--
农民进行种子包衣
--
葡萄
--
草莓种植
--
西红柿
--
种植果树
--
藏鸡孵化
--
西瓜种植
--
藏鸡养殖
--
藏猪养殖
--
里龙乡甲帮村养羊场
--
卧龙塘崩巴村养羊基地
--
珞巴手工艺品
--
蕨根粉加工
--
氆氇编织
--
南伊水电站
--
县供电所
--
县木工板厂
--
巴嘎大桥
--
岗嘎大桥
--
单嘎吊桥
--
乡村水泥路
--
米林县电信营业厅
--
米林县邮政局办公楼
--
米林县移动通信营业厅
--
固定电话进入百姓家
--
居民使用移动电话
--
县城旧貌
--
县城新貌
--
社区文化广场
--
白鹭文化艺术中心
--
思明科技楼
--
县城集贸市场
--
县广电局办公楼
--
县城厦门滨江路
--
县城教育路
--
县城主街道上藏式楼、人行道。
--
南伊乡才召珞巴民俗新村
--
珞巴新村民居
--
米林县小城镇建设政策咨询现场
--
米林镇多嘎村新村建设开工典礼
--
农牧民安居房
--
农房改造工程
--
现代民居
--
村民新居布置
--
派镇小集镇
--
多卡小集镇广场
--
卧龙小集镇
--
县中学厦门教学楼
--
县中心小学厦门教学楼
--
多媒体教室
--
扎西绕登乡多卡小学多功能教学楼
--
南伊民族乡小学
--
县中学学生运动会
--
县中心小学学生运动会
--
林芝地委组织部扶持品学兼优贫困生基金启动仪式
--
帮扶贫困大学生
--
珞巴民俗文化节暨黄牡丹旅游节
--
干部职工踊跃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
抱石头比赛
--
珞巴族射箭比赛
--
民间传统跳高
--
赛马
--
电视进农家
--
帮加村文化室
--
县职教中心
--
县中波台
--
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
--
县医疗服务中心
--
医务人员正在进行化验
--
医疗人员为农牧民检查身体、赠送药品。
--
藏医为病人诊断
--
医务人员在检修医疗设备
--
扎西绕登寺
--
羌纳寺
--
结果石碑
--
工布王雕像
--
千尊佛像
--
绸缎刺绣的毛泽东题词
--
丹娘石碑
--
藏医鼻祖宇妥·云丹贡布壁画
--
工布妇女服饰
--
珞巴男子服饰
--
工布狩猎男子服饰
--
门巴族女子服饰
--
珞巴女子服饰
--
工布舞蹈
--
珞巴舞蹈
--
门巴舞蹈
--
工布传统神舞
--
2008年8月11日,《米林县志》志稿初审会议在县城召开。
--
2008年12月16日,《米林县志》志稿复审会议在八一镇召开。
--
2009年5月12日,《米林县志》志稿终审、验收会议在县城召开。
--
《米林县志》终审验收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合影。
--
2009年,中共米林县委书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刘金柱在审阅《米林县志》志稿。
--
2009年,米林县人大主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大易在审阅《米林县志》志稿。
--
2009年,米林县人民政府县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达瓦在审阅《米林县志》志稿。
--
2009年,米林县政协主席、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多布杰在审阅《米林县志》志稿。
--
2009年,米林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县方志办主任王东升(中)与县志编
总序
序言
凡例
概述
目录
第一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与水文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河流水文
--
第三章 土壤与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植被与草原
--
第四章 动植物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地质灾害
----
第二节 气象灾害
第二篇 政区建置
--
第一章 境域与建置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米林镇
----
第二节 南伊珞巴民族乡
----
第三节 里龙乡
----
第四节 卧龙镇
----
第五节 扎西绕登乡
----
第六节 羌纳乡
----
第七节 丹娘乡
----
第八节 派镇
第三篇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共米林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纪检监察
----
第四节 政法协调
----
第五节 组织工作
----
第六节 宣传
----
第七节 统战
----
第八节 档案与编史修志
--
第二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联
----
第四节 其他团体
第四篇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区乡(镇)政府
----
第三节 施政
--
第三章 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会议
----
第三节 履行职能
第五篇 民政人事劳动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救灾救济与扶贫
----
第三节 优抚安置与支前双拥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勘界管理
----
第七节 基层政权建设与村民自治
----
第八节 陵园管理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机构编制
--
第三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保障
第六篇 巡视与援助
--
第一章 巡视
----
第一节 中央领导视察
----
第二节 自治区领导视察
----
第三节 地区领导视察
--
第二章 受援工作
----
第一节 援助政策及措施
----
第二节 人才援助
----
第三节 项目援助
----
第四节 援助效益
第七篇 公检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查
----
第四节 看守管理
----
第五节 “110”建设
----
第六节 户籍管理
----
第七节 交通管理
----
第八节 消防管理
----
第九节 边防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民事行政与经济检察
----
第四节 法纪与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与林业检察
----
第六节 立案监督与抗诉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与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与行政审判
----
第四节 案件执行与复查
--
第四章 司法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法律服务
----
第三节 法制宣传
第八篇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第二节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县(乡)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章 兵役与战事
----
第一节 兵役
----
第二节 战事
--
第四章 支援地方建设
----
第一节 拥政爱民
----
第二节 抢险救灾
第九篇 农牧林水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业体制
----
第三节 生产条件
----
第四节 农作物及农业技术推广
----
第五节 病虫害及防治
----
第六节 农垦
----
第七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草场
----
第二节 畜禽及畜产品
----
第三节 饲养与改良
----
第四节 疫病与防治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第三节 森林资源
----
第四节 森林采伐与加工
----
第五节 植树造林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工程建设
第十篇 工商粮贸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民族手工业
----
第三节 电力工业
--
第二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第三节 土特产品收购
----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管理
----
第二节 盐粮交换
----
第三节 粮油购销
----
第四节 储运与加工
--
第四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四节 家禽养殖业
第十一篇 交通城建旅游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桥梁与渡口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二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乡镇建设
--
第三章 旅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旅游资源
----
第三节 旅游线路与项目开发
----
第四节 旅游服务
第十二篇 邮电金融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路与业务办理
----
第三节 邮政资费
--
第二章 电信与移动
----
第一节 电信
----
第二节 移动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储蓄与信贷
----
第三节 存贷利率
第十三篇 财税管理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预、决算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税务征收及管理
第十四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项目管理
----
第四节 统计与普查
----
第五节 物价管理
--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节 计量管理
--
第三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土地规划与征管
----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十五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文化站(室)建设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二章 曲艺
----
第一节 舞蹈
----
第二节 文艺演出
--
第三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
----
第二节 民间谚语
----
第三节 民间歌谣
--
第四章 影视广播
----
第一节 电影
----
第二节 广播电视
第十六篇 教育体育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管理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初级中学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育教学
----
第七节 “两基”攻坚
----
第八节 教师队伍
----
第九节 教育设施建设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民族体育
----
第四节 群众体育
第十七篇 科技卫生
--
第一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科技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推广与应用
--
第二章 气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台站建设
--
第三章 卫生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三节 医疗体制
----
第四节 藏医与西医
----
第五节 藏药材
----
第六节 卫生防疫
----
第七节 公共卫生
----
第八节 妇幼保健
第十八篇 人口与民族宗教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四节 人口构成
----
第五节 人口普查
----
第六节 人口政策
----
第七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宗教
第十九篇 民俗
--
第一章 服饰
----
第一节 米林藏族服饰
----
第二节 珞巴族服饰
----
第三节 门巴族服饰
--
第二章 饮食与居住
----
第一节 饮食
----
第二节 居室
--
第三章 婚俗与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婚姻习俗
----
第二节 丧葬习俗
--
第四章 节庆礼仪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礼仪
--
第五章 禁忌
----
第一节 藏族禁忌
----
第二节 珞巴族禁忌
----
第三节 门巴族禁忌
第二十篇 语言
--
第一章 藏语
----
第一节 藏语方言
----
第二节 藏语文工作
--
第二章 珞巴语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人物
--
一、传
----
宇妥·云丹贡布
----
阿吉
----
江中·扎西多吉
----
巴嘎·索朗旺久
--
二、简介
----
高传义
----
孙国祯
----
范淑俭
----
冀连琨
----
扎西
----
邹全寿
----
央金
----
彭正明
----
李才让
----
叶康勇
----
涂振锟
----
王建多
----
张凤清
----
旺扎
----
次仁措姆
----
罗布次仁
----
扎西多吉
----
扎西旺秋
----
加措
----
江村
----
尼玛多吉
----
康珠
----
达波
----
达杰
----
常胜
----
边崩
----
晓红
--
三、录
--
四、表
大事记
考
专记
--
一、十年援藏工作纪实
--
二、护林灭火英雄班
--
三、“驼峰航线”
--
四、矿石之泉
--
五、面斥印度侵略军
--
六、我任嘎尔恰谿堆期间印度军队占白恰西绕地区真相
--
七、回忆我同印度侵略军之间的一场争论
附录
--
一、重要文献
--
二、乡镇及村名汉藏文对照表
索引
英文目录
编后记
总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