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志

洪泽湖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洪泽湖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2000

出版时间: 2003年12月

目录

封面
洪泽湖志
版权页
《洪泽湖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名单
《洪泽湖志》编纂组成员名单

凡例
图片
-- 淮河流域水系及洪泽湖位置图
-- 洪泽湖卫星照片
---- 上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 下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 洪泽湖区行政区划及交通形势图
-- 洪泽湖流域防洪调度网络图
-- 南宋至清代淮河洪泽湖流域水利工程示意图
-- 解放前一次淮河洪灾,受灾难民背井离乡
-- 镇水铁犀腹部铭文
-- 1942年淮阴县顺河集南岸水灾图
-- 清道光年间冬汛周桥洪泽湖大堤形成的周桥大塘
--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题词
-- 1958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视察三河闸
--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洪泽湖周边县
-- 1985年江泽民同志在泗洪县视察
-- 2002年汛期温家宝同志视察洪泽湖大堤
-- 1951年冬至1952年春,百万人民开挖苏北灌溉总渠
-- 1953年7月,淮河流域最大节制闸——三河闸建成
-- 建国后经多次加固后的洪泽湖大堤新貌
-- 淮水北调第一关——二河闸
-- 入海水道与大运河水上立交
-- 洪泽湖避风港
-- 怀洪新河峰山切岭河床鸟瞰
-- 洪泽湖马郎岗航道灯塔
-- 高良涧复线船闸
-- 宁宿徐高速公路盱眙淮河特大桥
-- 宁连一级公路立交路口
-- 湖区110千伏变电所
-- 作业渔民正在使用移动电话
-- 洪泽湖水产
---- 洪泽湖大闸蟹
---- 洪泽湖甲鱼
---- 洪泽湖大青虾
---- 洪泽湖龙虾
---- 洪泽湖鸡头米
---- 洪泽湖莲子芯
---- 洪泽湖银鱼
---- 洪泽湖珍珠蚌
---- 洪泽湖鳜鱼
-- 水产养殖加工
---- 人欢鱼跃
---- 壮观的鹅群
---- 水产科技人员潜心工作
---- 水产品冷冻加工
---- 围网养殖场
---- 一望无际的湖滩鱼蚌养殖
-- 城头林场鸟类自然资源保护区一角
-- 淮河入洪泽湖口
-- 英国社会学家考察洪泽湖
-- 联合国粮食计划处官员考察洪泽湖援建项目
-- 20世纪80年代末的洪泽湖渔民新村
-- 归帆夕照
-- 水风梳柳
-- 湖畔山城
-- 风涛帆影
-- 港汊深处
-- 老子山一角
-- 龟山古碑
-- 盱眙第一山
-- 洪泽湖大墩岛
-- 荷田千顷
-- 双沟醉猿复原模型
-- 江淮宽齿猿复原模型
-- 泗洪出土汉画像石
-- 盱眙出土吴委札会盟铜匜
-- 盱眙出土战国陈璋圆壶及金兽、金币
-- 东阳出土彗星运行图
-- 秦汉东阳城遗址
-- 明代洪泽湖石工堤
-- 洪泽湖大堤上的乾隆御碑
-- 泗洪县半城雪枫墓园
-- 明祖陵神道石刻群
-- 陈墩汉墓边厢揭示状况
-- 东阳小云山5号汉墓发掘现场
-- 泗阳大青墩汉泗水王陵主墓室发掘场景
-- 洪泽湖湖滨浴场
-- 洪泽湖旅游度假村
-- 老子山安淮寺大雄宝殿
-- 洪泽朱坝活鱼锅贴城
-- 2002年第四届泗洪螃蟹节开幕式一瞥
-- 盱眙城龙虾雕塑
-- 2003年第三届中国龙虾节万人龙虾宴
-- 第三届中国龙虾节演出盛况
-- 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的成河渔民子弟全寄读小学
-- 渔民在船头唱卡拉OK
-- 高良涧港鱼市
-- 船家嫁女新礼仪
-- 洪泽湖渔民举行水上体育活动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地形 地质
---- 第一节位置 面积 容积
---- 第二节地质地貌
-- 第二章湖塘演变
---- 第一节筑塘屯垦
---- 第二节蓄清刷黄
-- 第三章水系水文
---- 第一节水系
---- 第二节水位
---- 第三节湖水动力学特征
---- 第四节湖水物理学性质
-- 第四章气候 灾异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洪涝灾害
---- 第三节旱灾 蝗灾
------ 附:湖区灭蝗
---- 第四节湖区近5000年主要灾异综录
-- 第五章土壤植被
---- 第一节土壤
---- 第二节植被
第二篇自然资源
-- 第一章浮游生物
---- 第一节浮游植物
---- 第二节浮游动物
-- 第二章水生植物
---- 第一节种类
---- 第二节分布
---- 第三节植被类型
---- 第四节资源利用
-- 第三章动 物
---- 第一节底栖动物
---- 第二节鱼类
---- 第三节鸟禽类
-- 第四章矿产
---- 第一节非金属矿
---- 第二节金属矿
---- 第三节矿泉水
-- 第五章湖滩
-- 第六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总量
---- 第二节水质
---- 第三节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四节水资源管理
第三篇环境保护
-- 小序
-- 第一章环境质量
---- 第一节污染源
---- 第二节水环境质量
---- 第三节洪泽湖营养状况
-- 第二章环境监测
---- 第一节监测机构
---- 第二节环境监测
-- 第三章环境监理
---- 第一节监理机构
---- 第二节污染源调查
---- 第三节污染防治
-- 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湖湿地保护状况
---- 第二节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
第四篇管理机构和周边县
-- 小序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民国以前沿革
---- 第二节民国时期沿革
-- 第二章环湖县
---- 第一节淮阴县
---- 第二节洪泽县
---- 第三节盱眙县
---- 第四节泗洪县
---- 第五节泗阳县
第五篇环湖乡镇场圃
-- 第一章淮阴县乡镇
---- 第一节赵集镇
---- 第二节韩桥乡
---- 第三节码头镇
---- 第四节南陈集镇
-- 第二章洪泽县乡镇
---- 第一节高良涧镇
---- 第二节蒋坝镇
---- 第三节老子山镇
---- 第四节三河镇
---- 第五节西顺河镇
---- 第六节东双沟镇
---- 第七节朱坝镇
-- 第三章盱眙县乡镇场圃
---- 第一节盱城镇
---- 第二节官滩镇
---- 第三节管镇镇
---- 第四节鲍集镇
---- 第五节河桥镇
---- 第六节淮河乡
---- 第七节明祖陵镇
---- 第八节铁佛乡
---- 第九节三河农场
-- 第四章泗洪县乡镇场圃
---- 第一节双沟镇
---- 第二节半城镇
---- 第三节临淮镇
---- 第四节界集镇
---- 第五节龙集镇
---- 第六节孙园镇
---- 第七节太平镇
---- 第八节城头乡
---- 第九节曹庙乡
---- 第十节陈圩乡
---- 第十一节石集乡
---- 第十二节洪泽农场
-- 第五章泗阳县乡镇
---- 第一节高渡镇
---- 第二节裴圩镇
---- 第三节卢集镇
---- 第四节中扬镇
---- 第五节新袁镇
---- 第六节城厢镇
第六篇洪泽湖大堤
-- 小序
-- 第一章修筑
---- 第一节明代修筑
---- 第二节清代和民国年间修筑
---- 第三节新中国成立后修治
-- 第二章堤工技术
---- 第一节石工
---- 第二节消能防冲
---- 第三节防浪
---- 第四节圈堤
---- 第五节埽工
---- 第六节生物护岸
---- 第七节堤坝历史隐患检测及防渗加固工程
-- 第三章堤防管理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以前管理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以后管理
第七篇水利
-- 小序
-- 第一章河道
---- 第一节淮河
---- 第二节分流入湖工程
---- 第三节淮河支流
---- 第四节淮河入江水道
---- 第五节苏北灌溉总渠
---- 第六节淮沭新河
---- 第七节黄河故道 归仁堤
---- 第八节张福河与淤废引河
---- 第九节老三河 草泽河 浔河
-- 第二章涵闸泵站
---- 第一节三河闸
---- 第二节高良涧进水闸、水电站
---- 第三节二河闸
---- 第四节输水涵洞
---- 第五节湖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 第六节引水上岗工程
-- 第三章灌 区
---- 第一节淮阴市境灌区
---- 第二节其他市境灌区
---- 第三节洪泽湖周边机电排灌建设
-- 第四章蓄洪垦殖工程
---- 第一节蓄洪圈堤
---- 第二节典型圩区
-- 第五章防汛防旱
---- 第一节组织领导
---- 第二节抗洪选记
---- 第三节抗旱选记
第八篇交通 邮电 供电
-- 第一章交通
---- 第一节水上交通
---- 第二节环湖陆上交通
-- 第二章邮 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邮路
---- 第三节业务
---- 第四节邮政编码
-- 第三章电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电报
---- 第三节电话
---- 第四节移动通信
---- 第五节数据通信
-- 第四章供电
---- 第一节环湖电网建设
---- 第二节湖区用电
第九篇水产
-- 小序
-- 第一章渔业生产关系
---- 第一节个体渔业
---- 第二节渔业互助合作
---- 第三节渔业人民公社
---- 第四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捕捞渔业
---- 第一节渔船
---- 第二节渔具渔法
---- 第三节渔区 渔汛
-- 第三章养殖渔业
---- 第一节鱼苗鱼种
---- 第二节成鱼养殖
---- 第三节特种水产品养殖
---- 第四节鱼虾良种引进
-- 第四章渔 场
---- 第一节国营渔场
---- 第二节集体渔场
---- 第三节商品鱼基地渔场
---- 第四节养鱼专业户、重点户
-- 第五章水生植物生产
---- 第一节莲藕 菱角
---- 第二节茭白 芡实 芦苇 蒲
-- 第六章渔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渔船渔港监督
---- 第三节水产资源增殖保护
---- 第四节安全设施
---- 第五节湖上灾害救援
-- 第七章水产科技
---- 第一节水产科学研究机构
---- 第二节主要科研活动
---- 第三节水产科技推广
-- 第八章水产供销
---- 第一节鱼行
---- 第二节国营水产供销机构
---- 第三节水产品购销、调拨和出口
---- 第四节渔需物资供应
---- 第五节水产品保鲜加工
第十篇风景名胜
-- 第一章第一山
---- 第一节秀岩景区
---- 第二节瑞岩景区
---- 第三节西域寺景区
---- 第四节淮河风光带
---- 第五节其他景点
-- 第二章明祖陵
---- 第一节陵区
---- 第二节休闲度假区
-- 第三章老子山 龟山
---- 第一节老子山
---- 第二节龟山
-- 第四章大堤胜迹
---- 第一节高家堰
---- 第二节三河闸
-- 第五章其他景观
---- 第一节自然景观
---- 第二节历史遗迹
第十一篇文物
-- 第一章古遗址
---- 第一节石器时代遗址
---- 第二节商周时代遗址
---- 第三节秦汉时代遗址
---- 第四节南北朝隋唐宋遗址
---- 第五节明清时代遗址
-- 第二章古墓葬
---- 第一节东周墓
---- 第二节汉墓
----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墓葬
---- 第四节隋以后墓葬
-- 第三章石刻 摩崖题刻
---- 第一节明祖陵神道石刻
---- 第二节碑刻
---- 第三节摩崖题刻
-- 第四章湖区出土馆藏文物
---- 第一节石器 玉器
---- 第二节陶瓷器
---- 第三节青铜器
---- 第四节杂器
-- 第五章革命纪念地
---- 第一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
---- 第二节雪枫墓园
---- 第三节朱家岗烈士陵园
---- 第四节其他陵园
-- 第六章文物保护管理
---- 第一节文物管理机构
---- 第二节文物调查发掘
---- 第三节文物管理和安全保卫
第十二篇旅游
-- 小序
-- 第一章旅游规划
---- 第一节洪泽县规划
---- 第二节盱眙县规划
-- 第二章旅游服务
---- 第一节宾馆饭店
---- 第二节旅游线路
---- 第三节导游
---- 第四节餐饮
---- 第五节旅游购物
-- 第三章旅游节庆活动
---- 第一节泗洪螃蟹节
---- 第二节盱眙龙虾节
---- 第三节其他旅游观光活动
第十三篇艺 文
-- 第一章洪泽湖及有关黄淮运治理著作
---- 第一节文集
---- 第二节地方志
---- 第三节奏疏 上谕
---- 第四节论文
-- 第二章歌谣神话传说
---- 第一节渔民草民歌谣
---- 第二节神话传说
-- 第三章古今诗文
---- 第一节诗选
---- 第二节文选
第十四篇湖区社会
-- 第一章居 民
---- 第一节历代人口规模
---- 第二节渔民 草民
-- 第二章渔民生活
----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渔民生活
---- 第二节新中国成立后渔民生活
-- 第三章渔民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中学教育
---- 第三节职业教育
---- 第四节成人教育
-- 第四章渔民文化
---- 第一节文化组织和活动
---- 第二节文艺表演
-- 第五章渔民卫生体育
---- 第一节渔民卫生
---- 第二节渔民体育
-- 第六章宗教 风俗
---- 第一节湖区宗教
---- 第二节渔民风俗
-- 第七章水上治安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剿匪
---- 第三节镇压反革命
---- 第四节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五节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 第六节治安行政管理
第十五篇洪泽湖革命根据地专记
-- 小序
-- 第一章抗日战争时期
---- 第一节洪泽湖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 第二节湖西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第三节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 第四节军事组织的建立
---- 第五节主要战斗
---- 第六节刘少奇、陈毅在洪泽湖地区
---- 第七节洪泽湖区抗日根据地建设
-- 第二章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一节巩固民主政权
---- 第二节坚持洪泽湖地区的斗争
---- 第三节洪泽湖地区的收复
---- 第四节解放区各项事业的恢复
---- 第五节洪泽湖地区支前工作
第十六篇洪泽湖综合开发专记
-- 小序
-- 第一章联合国援助项目工程
---- 第一节工程组织领导
---- 第二节工程实施
---- 第三节工程效益
-- 第二章洪泽湖综合开发
---- 第一节开发规划
---- 第二节主要开发措施
---- 第三节开发利用状况
---- 第四节存在问题及二期规划
第十七篇人物
-- 陈登
-- 潘季驯
-- 常三省
-- 杨一魁
-- 爱新觉罗·玄烨
-- 靳辅
-- 陈潢
-- 张鹏翮
-- 黎世序
-- 郭大昌
-- 张謇
-- 布可夫
-- 李长源水文世家
-- 方福均
第十八篇洪泽湖方言岛
-- 小序
-- 第一章洪祥村地理、人文、方言概况
-- 第二章洪祥方言语音系统
---- 第一节语音分析
---- 第二节语流音变
---- 第三节比较音韵
-- 第三章洪祥方言同音字汇
-- 第四章洪祥方言词汇
---- 第一节特点概述
---- 第二节重点词语
-- 第五章洪祥方言语法
---- 第一节虚词
---- 第二节重叠
---- 第三节结构
第十九篇汇考
-- 成湖考
-- 汉代泗水入淮处的演变
-- 汇流安河洼、溧河洼的古河道
-- 射水与古射阳县考
-- 直渎·禹王河·遇明河
-- 广济新渠和十八里河镇考
-- 盱眙直河考
-- 沙河、洪泽新河和龟山运河
-- 古临淮郡城和徐国都城考
-- 盱眙故城考
-- 石鳖考
-- 洪泽镇考
-- 泗州城考
附录
-- 文告
---- 淮阴县政府批老子山乡农会长韩作明详请修浚官圩沟文
---- 洪泽县救济委员会为全县二万灾民捐募寒衣的启事
---- 邓子恢、刘瑞龙为解决水陆纠纷给洪泽、泗阳县委信
---- 皖北宿县行政区专员公署王烽舞专员关于转知渔行佣金不得高于百分之三的函
----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浮山、萧嘴两地渔民打鱼问题的通知
---- 淮阴县人民政府关于沿湖抗灾问题的布告
---- 国务院关于设置江苏省洪泽县的决定
----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置洪泽县的通知
---- 江苏省淮阴专员公署抄转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置洪泽县的通知
---- 洪泽县人民委员会关于洪泽湖大堤护林保苗的布告
---- 洪泽县人民委员会关于保护堤防的命令
---- 洪泽县革命委员会关于批转《洪泽湖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及渔业生产管理细则》的通知
---- 洪泽县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及渔业生产管理细则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陈庄”等二十四个大队更名的通知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组织赴长江口捕捞蟹苗的紧急通知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洪泽湖禁捕银鱼、保护毛刀鱼的通知
---- 淮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将高良涧、盐河、活动坝水电站收归市管的通知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洪泽湖禁捕期间封湖禁渔的布告
---- 洪泽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关于洪泽湖水产资源增殖保护工作的规定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水产品管理确保完成国家派购任务的通告
---- 洪泽县人民政府关于洪泽湖封湖禁渔的布告
---- 关于处理一九四六年华中七地委撤退时洪泽湖地区疏散隐蔽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的报告
----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处理一九四六年华中七地委撤退时洪泽湖地区疏散隐蔽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批复
---- 淮阴市人民政府关于报送洪泽湖综合开发项目的报告
---- 《洪泽湖综合开发规划》论证报告
---- 韩培信、李绶章关于洪泽湖综合开发情况向胡耀邦同志的汇报
----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洪泽湖行政区划的批复
---- 洪泽县人民政府与淮阴市洪泽湖管理局交接书
---- 洪泽湖综合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纪要
---- 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关于洪泽湖综合开发安排情况的报告
---- 淮阴市人民政府关于要求解决我市洪泽湖周边防洪排涝降渍问题给省人民政府的报告
---- 王恒山关于洪泽湖综合开发规划前三年实施情况考察报告
---- 中共淮阴市委、淮阴市人民政府关于洪泽湖综合开发“七五”计划执行情况及“八五”计划意见给省委、省政府的
---- 淮阴市政府、宿迁市政府关于编纂《洪泽湖志》的通知
---- 中共淮安市委办公室淮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洪泽湖大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 文选
---- 中共淮北区委员会 淮北区行政公署 新四军第四师兼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祭彭雪枫文
---- 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概况
---- 盱眙中国龙虾节及其影响
---- 洪泽县老子山镇张嘴村调查
索 引
-- 图表索引
-- 人名索引
-- 地名索引
编后记
《洪泽湖志》验收审定单位
《洪泽湖志》评审组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