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永定县医院发展的历史以及组织机构、医疗技术、医学科研、医疗设施建设、医院管理等。
内容时限:
1938-1998
目录
封面
福建省永定县医院志
版权页
题词
--
省人大常委、原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计克良同志题词
--
福建省卫生厅厅长魏忠义同志题词
图片
--
永定县交通图
--
1938年县卫生院成立时院址(赖家祠)
--
40年代(1946年)县卫生院院址(卢家祠)
--
50年代(1954年)医院外景
--
70年代医院外景
--
50年代县老区巡回医疗队深入金丰牛牯犊基点村巡回医疗
--
一九六0年医院巡回医疗队赴金砂老区开展送医送药活动
--
省名老中医郑国良副主任医师带教医学生
--
60年代五官科开展白内障手术
--
中西医结合查房诊治疑难病人
--
70年代开展中草药采集及临床验证
--
一九九0年十一月四日,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卫生部长江一真前来医院视察
--
一九九0年二月廿七日,省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主任林鼎富一行前来医院视察基建工作
--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一日,地委书记黄小昌、李伟民副专员、县委书记汤龙光深入医院调研
--
1991年9月,县委书记罗开洪与回国观光侨胞来院考察
--
1994年10月,地委委员、县委书记黄坤明、副书记李汉槐深入医院现场办公
--
1995年4月5日,县人大黄金梧副主任和县政协马建林副主席等领导视察医疗卫生工作
--
1989年7月10日,省卫生厅长计克良深入病房检查医疗卫生工作
--
1995年7月,地区卫生局长林松海与县卫生局长吴锡包了解医院建设情况
--
院领导班子研究医院远景发展规划(自左至右:苏志平、潘贤樟、张定荣、黄金淮、罗贵钦、杨德如、邓华宝)
--
一九九四年八月十四日,省卫生厅厅长魏忠义在县府张天洲副县长陪同下前来医院调研卫生改革情况
--
一九九七年八月,医院巡回医疗队深入棉花滩水电站库区进行义诊活动
--
医院下乡巡回医疗队到全县最高边远山区天上坑基点村开展巡回医疗(九六年一月廿八日福建日报报道)
--
医院职工参政议政,参与医院民主管理
--
加强医院廉政廉医建设,接受社会监督员有效监督
--
医院关心老年人晚年生活,每年老年节院领导与离退休干部座谈
--
医院人事、财务、医疗质量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
--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四日,美国加洲心血管研究所所长桑德斯博士来县医院考察
--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日,新加坡中央医院胡强达教授来医院讲学
--
职工节日活动丰富多彩,图为「五·一」节拔河比赛
--
医院文娱活动纷呈异彩,图为「五·十二」护士节文艺演出
--
旅新加坡侨胞胡强达教授(右三)、旅美国侨胞胡光达眼科专家(右二),一九九一年八月被聘为县医院名誉院长
--
由新加坡华侨捐资引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器及经尿道膀胱碎石仪」填补了全区该项手术空白
--
内科医师运用进口纤维胃镜检查病人
--
门诊医师用进口结肠镜检查患者
--
主管检验师操作BT-二二四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进口血球计数仪
--
新引进德国产西门子DR3型CT机
--
放射科医师操作带电视X光机诊查病人
--
医务人员运用日产阿洛卡B超仪检查心脏疾患
--
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脑地形图检查
--
妇产科爱婴医院病雳
--
内科ICU监护病房
--
外科医护人员为病人做肝叶切除术
--
五官科医师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
门诊部医务人员为病人进行激光治疗
--
医务人员潜心科研活动《果糖胺测定》获省政府科技成果奖
--
1989年医院与福州协和医院建立协作医院使医院医疗技术更上一层楼
--
近10年来医务人员临床科研活跃,共撰写论文876篇,其中在全国或省市杂志发表403篇,获省地县科技成
--
80年代新建医技大楼
--
1993年落成功能齐全综合病房大楼
--
1986年新建门诊、办公大楼
--
1996年11月26日,田家炳医院正式挂牌,院领导与田家炳先生伉俪合影
--
由旅香港著名企业家田家炳先生捐建二三00M2综合病房大楼扩建工程(西侧)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三日顺利竣工
--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廿六日,旅香港著名企业家田家炳先生受到永定人民热忱欢迎
--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廿六日,田家炳先生伉俪参观永定土楼
--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廿六日,永定县田家炳医院挂牌揭幕庆典在医院隆重举行
--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廿六日,省、地、县领导及大埔县领导参加揭幕庆典
--
永定县急救中心成立、开通「120」急救专用电话,为抢救危、重急诊病人提供可靠保障
--
运用现代高科技电脑技术与通讯系统建立远程电话心电监护系统,24小时为心脏病患者提供监护服务
--
1994年9月,县府张天洲副县长和卫生局昊锡包局长授予医院创“爱婴医院”牌匾
--
1995年11月,县府李伟春副县长代表省卫生厅授予“二级乙等”医院牌匾
--
省卫生厅于一九八六年授予“文明医院”牌匾
--
地委、行署于1988年授予医院“文明单位”牌匾
序言
永定县医院志编纂领导小组
《永定县医院志》编辑人员名单
概述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二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党支部
--
第二节 院务委员会
--
第三节 医院工会
--
第四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 妇女组织
第三章 技术队伍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护理
第四章 床位设置
第五章 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临床科室
----
一、内科
----
二、外科
----
三、妇产科
----
四、小儿科
----
五、中医科
----
六、传染科
----
七、五官科
----
八、骨伤科
----
九、手术麻醉科
----
十、康复理疗科
----
十一、痔疮科
----
十二、皮肤科
----
十三、急诊科
--
第二节 医技科室
----
一、西药科
----
二、中药科
----
三、检验科
----
四、放射科
----
五、CT中心
----
六、病理科
----
七、功能检查科
------
1、A超
------
2、B超
------
3、心电图
------
4、肺功能
------
5、纤维胃镜
------
6、纤维结肠镜
------
7、脑电图
------
8、脑血流图
------
9、脑地形图
------
10、胃肠电图
------
11、电测听仪
------
12、食道调博仪
------
13、心功能仪
------
1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器
第六章 护理
--
第一节 护理业务体制
--
第二节 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
第三节 病房护理
--
第四节 门诊、急诊护理
--
第五节 手术室护理
--
第六节 供应室
--
第七节 护理消毒与隔离
--
第八节 护士培养与考核
--
第九节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
第十节 护士节 纪念活动
第七章 中西药
--
第一节 中药
--
第二节 西药
--
第三节 地产药材
--
第四节 药品监督管理
第八章 人才培养
--
第一节 在职教育
--
第二节 外出进修学习
--
第三节 带教实习进修生
--
第四节 职称晋升
第九章 医学科研
--
第一节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
第二节 医学论文
--
第三节 科研成果
第十章 医疗设施
--
第一节 病房设施
--
第二节 医疗仪器
第十一章 防疫保健
--
第一节 保健科
--
第二节 传染病的管理
--
第三节 职工与家属保健
--
第四节 院内感染控制
第十二章 制度与职责
--
第一节 医院工作制度(见国家卫生部1982年3月编印发小册子)
--
第二节 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见国家卫生部1982年3月编印发小册子)
--
第三节 医院自行制订有关制度
--
第四节 医院制订护理制度
第十三章 医院管理
--
第一节 组织管理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制度管理
--
第四节 医疗管理
--
第五节 护理管理
--
第六节 设备管理
--
第七节 建筑管理
--
第八节 总务管理
--
第九节 财务管理
第十四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创建文明医院
--
第二节 创建爱婴医院
--
第三节 创建等级医院
第十五章 医林轶事
--
第一节 医林人物
----
陈荣山
----
郑毅内
----
张定荣
----
潘贤樟
----
郑智明
----
郑国良
----
胡雪斐
----
杜凤娇
----
章素心
----
赖锡钦
----
欧迪光
----
林爵荣
----
黄金淮
----
郑菁
----
胡更英
----
赖艳萍
----
沈良秀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
熊梅兰
----
章素心
----
张定荣
----
潘贤樟
----
苏妙德
----
欧迪光
----
胡更英
--
第三节 先进集体
--
第四节 历届领导简介
----
冯忠寿
----
洪凤美
----
周书田
----
游卓兴
----
曾宪群
----
翁树连
----
曾太山
----
赖锡钦
----
罗贵钦
----
林逢善
----
邓华宝
----
苏志平
----
李玉勋
----
王长喜
----
郑勉
----
池寒刚
----
沈明
----
陈荣山
----
郑毅
----
张培元
----
鞠守本
----
陈万良
----
胡雪斐
----
廖初梅
----
张定荣
----
黄金淮
----
欧迪光
----
潘贤樟
----
杨德如
第十六章 华侨及社会兴医
--
第一节 田家炳先生捐资
--
第二节 本县侨胞捐资
--
第三节 社会兴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