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太湖治理、农田水利、排灌工程、区界工程、城镇水利、防汛防旱、工程管理等章。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1997年12月
目录
封面
苏州水利志
图片
--
苏州市行政区域图
--
苏州市水利图
--
吴江太浦河节制闸
--
常熟望虞河节制闸(1995年拆除改建成水利枢纽)
--
太仓浏河节制闸
--
常熟白茆节制闸
--
江堤海塘工程
--
常熟野猫口险工段桩石、抛石和砌石护岸工程
--
太仓道堂庙险工段块石护坡和砌石挡墙工程
--
太仓阅兵台块石挡土墙、护坡加消浪墩工程
--
长江堤防保坍段丁坝
--
长江堤防绿化林带
--
太湖
--
太湖大堤挡墙
--
吴县茭白港套闸
--
太湖大堤碑亭
--
常熟市大义光明村方整化良田
--
昆山巴城横泾纯排站套闸
--
吴县渭南村农田基本建设
--
昆山千灯浦闸
--
1955年建成的常熟金家大圩机械排灌站
--
1956年建昆山同心电灌站(现已改建为机电两用站,左旁红砖瓦平房即当年站址)
--
太仓岳王镇岳西电灌站
--
郊区虎丘喷灌
--
吴县东山轩辕宫翻水站
--
吴县东山乡引水上山管道
--
郊区长青乡富强站闸
--
吴江盛泽镇东排水站
--
昆山娄江拓宽后新貌(原玉山镇东水段)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自然概况
--
第一节境域 位置
--
第二节地形地貌
--
第三节土壤 植被
--
第四节气象 水文
--
第五节水资源
--
第六节水旱年及灾害
第二章水系
--
第一节太湖水系
--
第二节分区水系
--
第三节吴淞江与江南运河
第三章长江堤防
--
第一节江岸线的变迁
--
第二节堤塘修建
--
第三节护岸保坍
--
第四节并港建闸
第四章太湖治理
--
第一节流域规划
--
第二节太湖大堤
--
第三节太浦河
--
第四节望虞河
第五章地区性水利调查与规划
--
第一节“一五”、“二五”水利规划
--
第二节水旱保收水利规划
--
第三节高产稳产农田及吨粮田建设规划
--
第四节“六五”水利建设规划
--
第五节“七五”水利建设规划
第六章区域性骨干河道整治
--
第一节浏河工程
--
第二节娄江工程
--
第三节白茆塘工程
--
第四节七浦塘工程
--
第五节杨林塘工程
--
第六节常浒河工程
--
第七节十一圩港工程
--
第八节张家港工程
第七章农田水利
--
第一节圩区治理
--
第二节平原治理
--
第三节山丘治理
--
第四节农田治渍
第八章排灌工程
--
第一节三车排灌
--
第二节机电排灌
--
第三节灌区工程
--
第四节农用输变电工程
第九章区界工程
--
第一节望虞河东岸控制工程
--
第二节吴江拆圩工程
--
第三节太仓“三大塘”配套工程
--
第四节昆山千东、千西大联圩工程
第十章城镇水利
--
第一节苏州城区防汛工程
--
第二节盛泽镇治洪除涝工程
第十一章防汛防旱
--
第一节指挥机构
--
第二节预防工作
--
第三节非常措施
--
第四节抗灾记略
----
附:1991年大水与防汛抗灾记实
第十二章工程管理
--
第一节长江堤闸管理
--
第二节太湖堤闸管理
--
第三节河道湖荡管理
--
第四节联圩管理
--
第五节机电排灌管理
--
第六节水利工程水费
第十三章综合经营
--
第一节发展历程
--
第二节生产经营
--
第三节经济效益
第十四章科技教育
--
第一节机构 队伍
--
第二节人才培养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第四节水文技术
--
第五节测绘钻探
--
第六节水利学会
第十五章水政人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负担政策
--
第三节碑记
--
第四节人物
----
于(由页)
----
范仲淹
----
郏亶
----
单锷
----
郏侨
----
邱与权
----
夏原吉
----
沈 启
----
归有光
----
耿橘
----
顾士琏
----
徐兆玮
----
李庆云
----
金松岑
附录
--
一、地方性水利法规
----
苏南区堤塘管理养护办法
----
关于检发《苏州专区用水管理办法(草案)》的通知
----
苏州专区江堤、海塘管理规范(草案)
----
江苏省苏州地区行政公署水利局、财政局、农业银行《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费使用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收交水利工程水费》的通知
----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收交工程水费的补充通知》
----
苏州市人民政府批转水利局制订的《苏州市联圩工程管理办法》
----
苏州市机电排灌站(船)安全操作规程
----
苏州市人民政府制发《苏州市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
--
二、水利学会章程
----
苏州地区水利学会章程(草案)
----
苏州市水利学会章程
编后记
《苏州水利志》编纂机构、成员及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