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舟曲县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6年10月
目录
封面
舟曲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舟曲县行政政区图
--
舟曲县城现状图
--
县城全貌
--
上:翠峰山
--
中:二郎山公园
--
下:黑水沟神仙洞
--
大海沟
--
拱坝河谷鬼门关
--
左上:县委
--
右上:县人大,县政府
--
左下:1982年10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视察舟曲。
--
右下:县政协
--
上左:地膜覆盖
--
上右:人工育林
--
下:原始森林
--
1、梅花鹿
--
2、纹党
--
3、药材
--
4、“大红袍”花椒
--
6、改良黄牛
--
1.矿产
--
2.铁合金厂冶炼车间
--
3.锁儿头电站外景
--
4.电站机房
--
5.沙川大桥
--
上:车制地板块
--
中:织地毯
--
下:供销大楼
--
1、城关第一小学教学楼
--
2、藏族学生在上课
--
3、县医院大楼
--
4、舟曲县第一中学教学楼
--
5、出土的石器
--
6、奖杯
--
7、奖牌
--
8、光绪皇帝诰命
--
9、出土的彩陶
--
1、解放初南桥
--
2、土地房产证
--
8、《出征》李美林作
--
4、张呜凤书
--
5、城关元宵松蓬灯会
--
1、奂俊昌 书
--
2、高连三 书
--
3、王玺书
--
4、杨述椒 作
--
5、榻板房
--
1、端阳圈圈馍
--
2、罐罐酒
--
3、特味热豆腐
--
4、藏族姑娘织花带
--
5、狗头帽
--
上河式
--
南山式
--
八楞式
--
拱、铁坝式
--
武坪式
--
博峪式(采花节)
--
1、八楞寺院
--
2、黑峪寺院
--
3、武坪寺院
--
《舟曲县志》评审会议
--
《舟曲县志》评审会议全体与会者合影(1994年6月)
舟曲县地方史志历届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
《舟曲县志》办公室人员
《舟曲县志》编辑部组成人员
评审《舟曲县志》的省、州领导
审批《舟曲县志》的甘南州领导
提供资料主要人员
序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建置
--
第一章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境域变迁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代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解放以后
--
第四章 县 城
----
第一节 概 况
----
第二节 古县城简介
--
第五章 各乡简况
第二编 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构造
----
第二节 地形特征
----
第三节 山 盆地 岩洞 川坝
----
第四节 河湖瀑泉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气候
----
第二节 温度 风 云 雾 天气现象
----
第三节 降水 日照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 能
--
第四章 土壤 植被
----
第一节 土壤性质
----
第二节 植被分布
--
第五章 物产
----
第一节 动 物
----
第二节 矿 产
--
第六章 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滑 坡
----
第三节 地 震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
第二节 减租减息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章 农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农业经济结构
----
第三节 农作物布局及产量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第三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机 构
----
第三节 畜种改良
----
第四节 家禽鱼饲养及其他
----
第五节 疫病防治
----
第六节 市场检疫
--
第四章 土特产
--
第五章 林 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机构与管理
----
第三节 林木采伐经营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经济林木
----
第六节 森林保护
--
第六章 水 利
----
第一节 解放前的水利
----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第三节 水利管理
----
第四节 水土保持
--
第七章 工 业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轻工业
----
第三节 机械工业
----
第四节 建材工业
----
第五节 冶金工业
----
第六节 煤炭工业
----
第七节 电力工业
----
第八节 建筑工业
--
第八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企业形式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产品简介
--
第九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解放前的交通
----
第三节 公 路
----
第四节 桥 梁
----
第五节 运 输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公路养护
--
第十章 邮 电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邮 政
----
第三节 电 信
--
第十一章 商 业
----
第一节 经营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
----
第四节 合作店组
----
第五节 个体商业
----
第六节 联营商业
----
第七节 集市贸易
----
第八节 物 资
----
第九节 商品购销
--
第十二章 粮 油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经 营
----
第三节 仓 储
--
第十三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出口商品
----
第二节 经营方式
--
第十四章 经济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
----
第三节 经济计划工作
----
第四节 物资计划
--
第十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市场管理
--
第十六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物价演变
----
第四节 计量管理
--
第十七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节 统计工作成果
--
第十八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地籍检察
--
第十九章 城乡建设管理
----
第一节 城乡建设规划
----
第二节 县城建设
----
第三节 乡村建设
----
第四节 房产管理
--
第二十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
----
第二节 环境监测
----
第三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二十一章 税 收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工商及地方各税
--
第二十二章 财 政
----
第一节 清代财政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财政
----
第三节 解放后的财政
----
第四节 审 计
--
第二十三章 金 融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货 币
----
第三节 储 蓄
----
第四节 信 贷
----
第五节 债 券
----
第六节 保 险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舟曲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西固地下党的活动
----
第二节 中共舟曲县委员会
----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组织工作
----
第五节 宣传工作
----
第六节 统战工作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八节 党 校
--
第二章 解放后党的重大政治活动
----
第一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二节 减租反霸
----
第三节 土地改革
----
第四节 抗美援朝
----
第五节 “三反”、“五反”运动
----
第六节 农业合作化
----
第七节 肃反运动
----
第八节 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
第九节 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
----
第十节 大跃进和人民公杜化
----
第十一节 平息叛乱与反封建斗争
----
第十二节 “反右倾”运动
----
第十三节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西固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党务活动
----
第三节 县党部历任负责人
----
第四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五节 国民党在西固县的特务组织及其活动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第五节 工商科学教育组织
----
第六节 其他群众组织
--
第六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第一节 西固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舟曲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七章 地方行政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关沿革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
第八章 参政议政机关
----
第一节 民国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县人民政协
--
第九章 公 安
----
第一节 解放前的警政机构
----
第二节 人民公安
----
第三节 政治侦察
----
第四节 刑事侦察
----
第五节 禁 毒
----
第六节 治安管理
----
第七节 看 守
----
第八节 舟曲林业局公安工作
--
第十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第十一章 审 判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审判
----
第二节 人民法院沿革
----
第三节 审判制度
----
第四节 审判工作
--
第十二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司法工作
--
第十三章 民 政
----
第一节 拥军优抚
----
第二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三节 生产救灾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婚 姻
--
第十四章 劳动人事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第二节 劳动待遇
----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四节 人事管理
第五编 军事
--
第一章 历代军事
----
第一节 古代军事设置
----
第二节 民国地方武装
----
第三节 军事设施
--
第二章 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民兵建设
----
第三节 民兵作用
--
第三章 兵 役
----
第一节 兵役制度
----
第二节 征 兵
--
第四章 驻 军
----
第一节 军阀和惯匪部队
----
第二节 中央军 自卫军
----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
--
第五章 重大军事纪略
----
第一节 古代重大战事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
----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
----
第四节 剿 匪
第六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 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兴学堂前的教育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第四节 初等教育
----
第五节 中等教育
----
第六节 成人教育
----
第七节 中等职业教育
----
第八节 民族教育
----
第九节 教 师
----
第十节 教育经费
----
第十一节 学校建设
--
第二章 文化事业
----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
第四节 民间文艺
--
第三章 科 技
----
第一节 科技组织
----
第二节 农村科技实验
----
第三节 地震测报
----
第四节 科技普及
----
第五节 科技培训
----
第六节 科研成果
--
第四章 新闻广播
----
第一节 新闻报道
----
第二节 广播事业
----
第三节 电视事业
----
第四节 报刊发行
--
第五章 文物 胜迹
----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
第二节 古墓葬
----
第三节 古城寨堡
----
第四节 石 陶 金
----
第五节 古建筑
----
第六节 名 胜
--
第六章 卫 生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防疫灭病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节 医生 医术
--
第七章 医 药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经营
----
第三节 药品生产
--
第八章 体 育
----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
第二节 现代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活动
----
第四节 裁判运动员培养
----
第五节 运动项目 运动比赛
--
第九章 旧志编修
----
第一节 清编西固志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修志概况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人口规模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计划生育
----
第五节 姓 氏
--
第二章 民族
----
第二节 藏族社会政治经济
----
第三节 民族关系
----
第四节 藏族风俗习惯
----
第五节 藏语方言
--
第三章 宗 教
----
第一节 苯 教
----
第二节 藏传佛教
----
第三节 汉传佛教
----
第四节 道 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职工生活
--
第五章 社会风俗
----
第一节 家 庭
----
第二节 生产习俗
----
第三节 生活习俗
----
第四节 节令习俗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陈规陋习
----
第七节 禁 忌
--
第六章 方 言
----
第一节 语 音
----
第二节 语 法
----
第三节 词 语
----
第四节 生活谚语
----
第五节 农业气象谚语
----
第六节 歇后语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黄顿珠嘉措
------
冯爚
------
尚勖
------
毛文炳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沈澍霖
------
张万杰
------
房西苓
------
杨俊德
------
陈生荣
------
孙铁峰
------
王玺
------
郭四十九
------
香巴才让
------
张志远
------
鲁庆昌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古代人物
------
张俊臣
------
苗彦茂
------
汪完者帖木耳
------
赵梁
------
种勋
------
种奎
------
郭琥
------
郭邦
------
奂纬
------
程梓
------
张济
------
张绅
------
白玉彬
------
阿什浑
------
房暄
------
彭殿元
------
李多馥
----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
马昭南
------
张尚仁
------
沈如渊
------
刘昌
------
杨廷翠
------
李志刚
------
周书
------
吴微
------
杨菁莪
------
谈生新
------
房吉
------
张万魁
------
张仲魁
------
刘兴元
------
黄帕姆
------
杨梓春
------
韩承谟
------
闵思贤
------
刘克仁
------
李品芳
------
赵国祥
------
张仲衡
------
杜年有
------
房存义
------
杨淑
------
尚佐周
------
李春森
------
韩经明
------
王永珍
------
张哲民
------
薛金荣
------
杨培清
------
张鸣凤
------
杨材美
------
桑有兰
------
王尧德
------
李美林
------
杜春梅
------
杨秋云
------
尹买拉
------
刘维国
------
仇克珍
------
王宗朝
------
刘继业
------
赵和
------
刘继德
------
闵光琼
------
张池
------
闵有德
------
郭黄家
------
任进舟
------
张涓
--
第三章 人物表
附录
--
一、碑碣墓志
--
二、著述概录
--
三、图谕 谕 诰命
--
四、家谱选录
--
五、契 约
--
六、古今地(县)名考
舟曲县志编纂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