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2008)

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2008)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一.2008)》(以下简称《院志》)记事上起1953年3月(个别情况追溯到解放初期),下迄2008年5月,共55年。 二、《院志》材料,主要采自《北京教育学院院志(1956—1996)》。《院志》编辑委员会的同志同时到北京市档案馆、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教育部、国家图书馆等单位、学院档案室、人事档案室、图书馆及各部门查阅了大量材料,走访了许多老同志和知情者。参阅了《北京教育年鉴》《中国教育年鉴》等相关资料集、著作和报刊。在对大量材料进行筛选、核实、查证的基础上。编写出本《院志》。

内容时限: 1953-2008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

目录

封面
北京教育学院志
《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2008)》顾问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2008)》编纂委员会
《北京教育学院志(1953—2008)》编辑委员会
题词
--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为学院55周年院庆题词
-- 1986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院题写校名
-- 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为学院题词
-- 1996年,国务院总理李鹏为学院题词
-- 199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为学院题词
-- 200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对学院教师培训工作的批示
图片
-- 位于宣武门顺城街的北京教师进修学院校址
-- 原北京教师进修学院分院,“文革”后改为北京教育学院,现为学院文兴街校区
-- 原北京教育学院二部校址
-- 原北京教育行政学院校址
-- 原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校址
-- 北京教商学院黄化门校区
-- 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校园一角
-- 建设中的教师人厦新楼外景(原北京实验大学校址,现为学院中轴路校区)
-- 北京教育学院院部黄寺校区校园新貌
-- 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右一)与来学院参加迎奥运阳光体育培训活动的中小
-- 2004年,学院和《北京教育从书》有关领导看望一直关心学院建没的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前排
-- 2003年,教育部长周济(前排左一)参观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展评北京教育学院展台,教商部师范教育司司
-- 2004年,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右四)参加学院与钓鱼台国宾馆合办大专班开班典礼,并与学院领导和教师合影
--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艾买提(左一)和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
-- 1992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中)为学院题词
-- 2004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中)与学院领导合影
-- 2007年,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前排左七)、北京市副市长孙安民(前排左六)出席学院与钓鱼台国宾馆合作办
-- 2007年,教商部副部长陈小娅(左四)出席学院参与承办的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国家级培训启动仪式
-- 1992年,北京市市长李其炎(右二)来学院参加教师节大会
-- 1986年教师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中(左三)、北京市副市长孙孚凌(左五)、中共北京市委教育
-- 1996年,北京市政协主席白介夫(前排中)参加学院院庆并与院领导亲切交谈
-- 1996年,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李志坚(中)参加学院院庆活动
-- 2004年,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中)到学院训研
-- 2004年,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左四),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左二)出席第一期中英合作英语教
-- 2006年,北京市副市长赵凤桐(右一)规看学院首都基础教育名家长廊
-- 2008年,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左二)米学院训研
-- 1996年学院历届书记、院长新春团拜会合影
-- 1993年底,学院综合楼奠基,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李晨、陈大白、陶西平、胡昭广等同志出席
-- 2006年,北京市教育系统老领导陶西平、徐锡安等同志出席学院教师大厦奠基典礼
-- 2008年,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序二)视察学院敦师大厦施工现场
-- 1996年,国家教委柃查验收北京教育学院,教育部师范敦商司司长马市(中排右四)和专家组组长金昌泽(中
-- 2002年,教育部督导组山组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前排左四)带队检查学院继续教育工作
-- 2005年,学院第一次党代会代表介影
-- 2007年,学阮通过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达标检查
-- 1982年,北京教育学院复院后首届物理大专班毕业留念
-- 1979年,原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第一期干训班结业合影
-- 1987年,北京教育学院政史系政教专业首届本科毕业生合影
-- 老教师在北京教帅进修学院门前合影
-- 1979年复院初期,北京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室部分教师合影
-- 1953年《北京日报》关于北京教师进修学院的报道
-- 复院初期,学院历史教研室部分敦师考察圆明园
-- 地理继教中级班赴山东禹城考察
-- 1992年,学院被北京市政府评为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
-- 1992年,中文系首期高级敫帅继教研修班赴西安、延安、成都考察
-- 1995年,生物系高研班学员在上显微摄影课
-- 2008年,学院培训高中“通川技术”课程教师
-- 心理课堂实验
-- 1997年至1998年,学院英语教育、汉语言文学教商、数学教育、物理教育等专业获北京市成人高等学校特
-- 1997年,学院第一期校长高研班论文答辩会
-- 2004年8月13日《北京日报》报道学院“绿色耕耘行动”
-- 2005年,敦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右)、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刘建(左)为学院建设的首都基
-- 2007年,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陶西平(左三)等专家被聘为导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
-- 2003年“非典”时期,学院拍摄“空中课堂”系列讲座在北京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
--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右三)来学院与师生畅谈中国教育发展,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张和平(
-- 2006年,“奋风化雨培训行动”启动,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做动员
-- 2007年,中国舆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左二)参加学院举办的迎奥运体育教师培训启动仪式并授予学院“奥运
-- 2005年,学院举只、“京华桃李园”美术教师作品展,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朱善璐(的排中
-- 2008年,学院举办“唱响北京,志愿奥运”演唱会,奥运村常务副村长邓亚萍与在院学习的市级骨干英语教师
-- 2008年,学院举办奥运和我——“希望杯”迎奥运英语演讲大赛
-- 2004年,学院举办首期小学德育校长高研班
-- 2008年,学院丌展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震灾心理干预辅导讲座”
-- 学院每年举办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 2008年1月,北京教商学院附属中学成立
-- 1996年,学院与北京七中、五十六中、五路通小学、文兴街小学共建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字仪式
-- 学院主办的《中小学管理》杂志和《北京教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
-- 2005年“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进行年度总结
-- 2003年,北京市中小幼教师继续教商联合体第一次会议,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作重要讲话
-- 2005年,学院举办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班结业
-- 2005年,学院举办拉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教育部民族教育司领导出席结业典礼
-- 2004年,挪威卑尔根大学来访的教师在学院举办“挪威日”活动
-- 2005年,瑞典斯德哥尔摩教育学院组织校长教师来学院考察
-- 2008年,学院领导接待美国联邦教育部访问团
-- 2007年,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 2005年,第二期中英北京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合影
-- 2007年,学院举办第一期法国汉语教师培训班
-- 2007年,学院举办首届老师培训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第12届中美教育研讨会
-- 学院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图为55周年院庆前夕领导班子合影。
-- 学院注重民主管理。图为1991年党委书记祖二春(前中)主持召开敦代会
-- 2008年,召开第五届教代会暨工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 学院很多老领导、老同志热心公益事业.图为2007年老院长温寒江(左一)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 2007年,院领导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干部卒淡
-- 1990年,学院参加北京市迎业运首届“昆明捌杯”龙舟赛获奖
-- 2008年,学院举办迎奥运倒计时100天教职工健步行比赛活动
-- 学院艺术团迎新年演出
-- 2006年,学院承担“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应用推广项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张国华(左四)等领导出席
-- 链接于学院校园网上的北京教育学院电子院报,旨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信息,交流经验,为教职工
总序
目录
前言
凡例
综述
第一编 建制沿革、基本功能与主要任务
-- 第一章 初创、建设与被迫停办(1953—1977)
---- 第一节 北京教育背景与学院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院的功能、任务与特色
---- 第三节 管理体制与领导构成
---- 第四节 “文革”期间,学院被迫停办
-- 第二章 复院重建与开拓发展(1978-1993)
---- 第一节 北京教育背景与学院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院的功能、任务与特色
---- 第三节 管理体制与领导构成
-- 第三章 功能拓展与院际融合(1994-2000)
---- 第一节 北京教育背景与学院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院的功能、任务与特色
---- 第三节 管理体制与领导构成
-- 第四章 融入院校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北京教育行政学院的建立与发展(1979-1993)
---- 第二节 北京市成人教育学院的建立与发展(1984-2000)
---- 第三节 北京实验大学的建立与发展(1984-2000)
-- 第五章 新世纪与新发展(2001—2008)
---- 第一节 北京教育背景与学院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学院的功能拓展、任务转型与特色创新
---- 第三节 管理体制与领导构成
第二编 教学与科研
-- 第一章 复院后的学历教育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办学规模
---- 第二节 教学管理与制度建设
---- 第三节 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
---- 第四节 教学研究工作
---- 第五节 学员德育管理
-- 第二章 复院后的校长、教师培训
---- 第一节 校长培训
---- 第二节 教师继续教育
---- 第三节 统筹协调与管理服务
---- 第四节 服务全国教师教育
--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学术出版
---- 第一节 科研方向、重点课题与成果
---- 第二节 重要科研活动
---- 第三节 《北京教育丛书》的沿革与成果
---- 第四节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的沿革与成果
---- 第五节 《中小学管理》杂志的沿革与成果
---- 第六节 教材与学术著作出版
-- 第四章 对外交流和对外汉语教学及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合作交流
---- 第一节 主要国际合作项目
---- 第二节 合作院校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 第三节 国际合作培训及其主要成果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学
---- 第五节 港澳台合作院校与学术交流
第三编 教学院系与专业发展
-- 第一章 教师教育人文学院
---- 第一节 中文系
---- 第二节 社会科学系
------ 附:人口教育教研室
------ 德育教研室
---- 第三节 初等教育系
-- 第二章 教师教育数理学院
---- 第一节 数学系
---- 第二节 物理系
---- 第三节 生化环境系
---- 第四节 实验中心
-- 第三章 校长研修学院
---- 第一节 教育管理系
---- 第二节 教育心理系
-- 第四章 体育与艺术学院
---- 第一节 体育系
---- 第二节 音乐系
---- 第三节 美术系
---- 第四节 艺术设计系
-- 第五章 职业教育学院
---- 第一节 财经管理系
---- 第二节 旅游管理系
-- 第六章 信息与远程教育学院
---- 第一节 计算机系
-- 第七章 国际语言与文化学院
---- 第一节 外语系
------ 附: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心
---- 第二节 对外汉语系
-- 第八章 图书馆与社会培训机构
---- 第一节 图书馆
---- 第二节 社会培训机构
第四编 管理与组织建设
-- 第一章 行政管理与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依法办学,落实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
---- 第二节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和谐发展
---- 第三节 强化制度建设与创新,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 第二章 基础建设、校企沿革和后勤改革
---- 第一节 基础建设
---- 第二节 校企沿革
---- 第三节 后勤改革
-- 第三章 人才队伍建设
-- 第四章 党的建设
---- 第一节 历次党员(党代表)大会概况
----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五章 工会、教代会、共青团与民主党派工作
---- 第一节 工会、教代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民主党派
-- 第六章 主要职能处室
---- 第一节 学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外事办公室)
---- 第二节 党委组织部
---- 第三节 教务处
---- 第四节 党校与干部培训办公室
---- 第五节 教师培训办公室(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办公室)
---- 第六节 科研处
---- 第七节 人事处
---- 第八节 财务处
---- 第九节 国有资产管理处
---- 第十节 总务处
---- 第十一节 纪监审处
---- 第十二节 安全保卫处
---- 第十三节 离退休工作部(处)
附录一 大事记
附录二 历任中层干部任免情况
附录三 历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果
附录四 历年先进个人评选情况
附录五 教职工名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