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县志 下册(1986-2005)

肥西县志 下册(1986-200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经营以国营公司、物资局和供销合作社为主,商品实行统购统销,费用统收统支,企业没有自主权。1986年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个体、私营商业快速兴起;国有商业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加之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企业负担过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日渐萎缩,效益一路滑坡,众多企业陷入负债经营甚至资不抵债的境地,直至停业。20世纪90年代后陆续进行各种形式的改革。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目录

封面
肥西县志
目录
第二十九章 商业
-- 第一节 流通体制改革
---- 一、商贸企业“四放开”改革
---- 二、商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三、市场建设
-- 第二节 经营机构
---- 一、国有商业企业
---- 二、供销合作商业
---- 三、个体、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商品购销
---- 一、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 二、棉花购销
---- 三、黄红麻购销
---- 四、蚕茧购销
---- 五、蜂蜜购销
---- 六、生猪定点屠宰与销售
---- 七、药品购销
---- 八、出口产品销售
---- 九、计划物资销售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三十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食市场
-- 第二节 粮油购销
---- 一、收购
---- 二、销售
-- 第三节 经营机构
-- 第四节 储运
---- 一、仓储
---- 二、调运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一、县粮食局
---- 二、基层管理机构
第三十一章 金融保险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一、中国人民银行肥西县支行
---- 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肥西支行
---- 三、中国农业银行肥西支行
---- 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肥西县支行
---- 五、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肥西支行
---- 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肥西支行
---- 七、肥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八、中国银珩监督管理委员会安徽监管局肥西办事处
-- 第二节 货币金银
---- 一、货币发行
---- 二、“反假币”活动
---- 三、货币投放与回笼
---- 四、金银收兑
---- 五、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存款
---- 一、存款规模
---- 二、居民储蓄
---- 三、存款管理
-- 第四节 贷款
---- 一、信贷规模
---- 二、消费信贷
---- 三、民间信贷
---- 四、再贷款
---- 五、专项贷款
---- 六、信贷资金管理
-- 第五节 国库会计核算结算
---- 一、国库
---- 二、会计核算
---- 三、会计结算及联行清算
---- 四、账户管理
-- 第六节 金融监管
---- 一、国有商业银行监管
---- 二、农村信用社监管
---- 三、邮政储蓄监管
-- 第七节 保险
---- 一、财产保险
---- 二、人寿保险
---- 三、赔付案例
第三十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务机构
---- 一、肥西县税务局
---- 二、肥西县国家税务局
---- 三、肥西县地方税务局
-- 第二节 税制改革
-- 第三节 税种税率
---- 一、工商各税
---- 二、规费、基金
-- 第四节 税款征收
-- 第五节 税务稽查
-- 第六节 税收减免
-- 第七节 税源结构
-- 第八节 税务管理
---- 一、税务登记
---- 二、税务账簿、凭证管理
---- 三、纳税申报
---- 四、税款征收方式
---- 五、税收管理信息化
---- 六、征管改革
---- 七、税收质量管理
---- 八、税收服务
---- 九、税收队伍建设
第三十三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体制
-- 第二节 财政预决算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督管理
---- 一、财政监督
---- 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
---- 三、社会保障财务管理
---- 四、预算外资金管理
---- 五、国债管理
---- 六、国有资产管理
---- 七、农村财政财务管理
---- 八、农林税征收管理
---- 九、管理机构
第三十四章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计划编制与实施
---- 二、投资及重点建设项目管理
---- 三、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市场监督管理
---- 二、企业登记管理
---- 三、个体私营经济登记管理
---- 四、商标管理
---- 五、广告管理制作与发布
---- 六、合同管理
---- 七、管理机构
---- 附记:协会
-- 第三节 质量技术监督
---- 一、标准化管理
---- 二、代码管理
---- 三、计量管理
---- 四、质量技术管理
---- 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 六、行政执法
---- 七、管理机构
-- 第四节 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
---- 一、药品药械监督管理
---- 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 三、管理-机构
-- 第五节 物价
---- 一、价格改革
---- 二、商品价格
---- 三、收费管理
---- 四、价格监督检查
---- 五、价格认证与评估
---- 六、成本调查
---- 七、管理机构
-- 第六节 审计
---- 一、国家审计
---- 二、内部审计
---- 三、社会审计
---- 四、审计机构
-- 第七节 统计
---- 一、统计调查
---- 二、统计服务
---- 三、统计执法
---- 四、统计机构
第三十五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第三节 科普工作
-- 第四节 气象测报
-- 第五节 防震减灾
第三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育教学
---- 三、幼儿园选介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育教学
---- 三、小学选介
-- 第三节 初中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教育教学
---- 三、初中选介
---- 四、特殊教育
-- 第四节 高中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高中选介
---- 三、高考
-- 第五节 职业教育
---- 一、金桥职业高中
---- 二、肥西卫生职业学校
---- 三、肥西师范学校
-- 第六节 高等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高校选介
-- 第七节 成人教育
----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二、电视教育(电大、电专)
---- 三、职工教育
---- 四、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 第八节 教师队伍
---- 一、概况
----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三、继续教育
---- 四、民师队伍建设
---- 五、教师资格认定
---- 六、考核与奖惩
---- 七、全员聘用合同制改革
---- 八、工资与福利待遇
-- 第九节 民办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民办学校选介
-- 第十节 勤工俭学
---- 一、发展概况
---- 二、项目选介
-- 第十一节 教育行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教育财务管理
---- 三、教育人事管理
-- 第十二节 教育体制改革
---- 附记:“两基”达标
------ 一、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 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三、“两基”达标验收和复核验收
------ 四、巩固“两基”成果
第三十七章 卫生医疗
-- 第一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 一、卫生事业管理体制改革
---- 二、农村卫生事业费分配制度的改革
---- 三、农村防保管理体制改革
---- 四、卫生院(所)建设
---- 附记:县红十字会
---- 县农村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一、县人民医院
---- 二、县中医院
---- 三、中心卫生院
---- 四、乡镇卫生院
---- 五、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 第三节 医政管理
---- 一、医疗机构管理
---- 二、医疗质量管理
---- 三、医疗市场管理
-- 第四节 药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药品管理与监督
---- 三、特殊药品管理
-- 第五节 医疗水平
---- 一、医疗设备
---- 二、医疗技术
---- 三、医疗制度
-- 第六节 医疗卫生队伍
---- 一、人才建设
---- 二、培训进修
---- 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 四、执业医师、护士注册
---- 五、工资与福利待遇
-- 第七节 疾病预防控制
---- 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二、卫生防疫网络
---- 三、传染病管理
---- 四、传染病防治
---- 五、初级卫生保健
-- 第八节 卫生监督
---- 一、监督机构
---- 二、食品卫生
---- 三、饮水卫生
---- 四、学校卫生
---- 五、劳动卫生
-- 第九节 妇幼保健
---- 一、县妇幼保健所
---- 二、基层保健网络
---- 三、妇女保健
---- 四、儿童保健
-- 第十节 爱国卫生运动
---- 一、除“四害”
---- 二、改水改厕
第三十八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一、传统体育
---- 二、职工体育
---- 三、农民体育
---- 四、全民健身运动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一、体育课
---- 二、课外活动
---- 三、体育锻炼达标活动
---- 四、业余体校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一、运动会
---- 二、竞赛成绩
---- 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一、场地
---- 二、器材
---- 三、县体育场
-- 第五节 体育彩票发行
第三十九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馆、站
---- 一、县文化馆
---- 二、三河文化分馆
---- 三、乡镇文化站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一、民间艺术
---- 二、民间故事
---- 三、民间传说
---- 四、名胜、寺庙楹联选录
---- 五、肥西民间传统对联
-- 第三节 民谚俗语游戏
---- 一、谚语
---- 二、歇后语
---- 三、新“民谣”
---- 四、童谣
---- 五、儿童游戏
-- 第四节 戏剧电影
---- 一、戏剧
---- 二、电影放映
---- 三、影剧院
-- 第五节 图书
---- 一、图书阅览
---- 二、图书发行
-- 第六节 文化市场与管理
---- 一、文化市场
---- 二、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七节 文艺创作
---- 一、文学艺术创作
---- 二、文艺社团
-- 第八节 文物
---- 一、考古发掘
---- 二、文物收藏
---- 三、文物保护
---- 四、革命纪念地
-- 第九节 家谱纂修
第四十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一、肥西人民广播电台
---- 二、乡镇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一、肥西电视台
---- 二、乡镇有线电视
---- 三、电视覆盖工程
-- 第三节 广播电视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综合业务管理
---- 三、广告创收
第四十一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一、重要旅游资源概况
---- 二、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
---- 三、三河历史文化名镇
---- 四、山南镇小井庄
---- 五、上派镇“三岗花木”农家乐
-- 第二节 旅游开发
---- 一、紫蓬山旅游开发
---- 二、三河镇旅游开发
-- 第三节 旅游管理
---- 一、旅游规划
---- 二、机构
第四十二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一、少数民族人口
---- 二、少数民族政治地位
---- 三、民族村、居委会
---- 四、民族经济
---- 五、民族教育
-- 第二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伊斯兰教
---- 三、基督教
---- 四、道教
-- 第三节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第四十三章 风俗方言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一、服饰
---- 二、饮食
---- 三、居住
---- 四、旅行
---- 五、生活器具
---- 六、社会生活
-- 第二节 婚丧喜庆
---- 一、婚姻
---- 二、生育
---- 三、生日寿庆
---- 四、丧葬
---- 五、其他喜庆
-- 第三节 节日时令
---- 一、春节
---- 二、其他节令
-- 第四节 陋习
---- 一、赌博
---- 二、“走后门”
---- 三、“假冒伪劣”
---- 四、其他
-- 第五节 方言
第四十四章 乡镇简介
第四十五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张冀牖
---- 李梦白
---- 张元和
---- 张允和
---- 张兆和
---- 吴诲功
---- 沈烈胜
---- 朱滋厚
---- 王寿如
---- 吴昌华
---- 周本湘
---- 郭崇毅
---- 周本淳
---- 周治平
---- 倪运熙
---- 卢业秉
---- 吴泽霖
---- 孙道模
---- 周本濂
---- 汤茂林
---- 方忠常
---- 吴永安
---- 黄胜田
---- 王本浩
---- 张圣峰
---- 周开国
---- 萧群
---- 刘万杰
---- 卫平健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干仲儒
---- 张充和
---- 鹿伦道
---- 许兴中
---- 马力
---- 黎岚
---- 武崇祥
---- 王映澄
---- 赵保先
---- 董常云
---- 王国华
---- 何真理
---- 常振英
---- 陈硕峰
---- 汪瑞久
---- 王恩文
---- 张明良
---- 陈运伯
---- 王成
---- 张小璋
---- 吴万才
---- 马克
---- 谭寿荣
---- 李春芳
---- 文良斌
---- 王学洲
---- 冯建华
---- 汪自恒
---- 刘一章
---- 张白云
---- 张文题
---- 李尚德
---- 纪元
---- 唐家声
---- 杨本海
---- 鲁玉宏
---- 李文章
---- 赵玉森
---- 解正连
---- 孟培浩
---- 刘逸非
---- 张俊传
---- 高先礼
---- 李大明
---- 王问源
---- 郭其侨
---- 许坤
---- 王庆元
---- 段启淮
---- 彭钧举
---- 王广友
---- 邓平
---- 陈康
---- 张振中
---- 窦汉东
---- 赵理珊
---- 周先高
---- 倪友才
---- 孙邦藻
---- 高定法
---- 姚大德
---- 胡庆长
---- 武克宽
---- 余恕诚
---- 戴克诚
---- 解正福
---- 范先荣
---- 王兴业
---- 夏崇震
---- 左昌蕴
---- 朱贵甫
---- 施道周
---- 马永兰
---- 李祖中
---- 窦本仁
---- 吴大珊
---- 张凤芝
---- 靳仲权
---- 汪昌祥
---- 王学泉
---- 高万佳
---- 张以永
---- 朱守荣
---- 王祥莹
---- 张维端
---- 李义全
---- 叶厚荣
---- 徐邦银
---- 何庆霞
---- 李忠胤
---- 胡益厚
---- 张韧
---- 黎少鸣
---- 陶先友
---- 王本祥
---- 刘继潮
---- 杨其铮
---- 刘学宣
---- 魏先一
---- 高家泉
---- 何世斌
---- 马正乐
---- 曹自和
---- 解光胜
---- 李碧传
---- 黄松泉
---- 彭本祥
---- 董万才
---- 王茂林
---- 杨慧芬
---- 王本忠
---- 吴先广
---- 翟荣华
---- 解正荣
---- 靳仲云
---- 花飞侠
---- 李宗应
---- 颜文传
---- 马骐
---- 戴永良
---- 魏霞林
---- 何其年
---- 周宗仁
---- 戴照银
---- 夏明华
---- 王明杰
---- 余林明
---- 孙贵早
---- 张玉岚
---- 李长才
---- 李旭
---- 李德保
---- 周本银
---- 卫平华
---- 李文贵
---- 姚金华
---- 贾进山
---- 梅润武
---- 郭本道
---- 王登平
---- 李泽华
---- 谢刚
---- 梁华中
---- 丁竹君
---- 戴健
---- 戴昭运
---- 马驿
---- 孙明权
---- 王贵青
---- 王德工
---- 程功明
---- 李明阳
---- 卫先毓
---- 张书芳
---- 李晓勤
---- 任振强
---- 刘朝臣
---- 金启健
---- 吴秀杰
---- 汪晴
---- 释宏学
---- 韩先聪
---- 吴兆应
---- 沈宏柱
---- 李家洋
---- 俞能宏
---- 严德敏
---- 王道宇
---- 马友文
---- 刘成典
---- 朱玉洋
---- 丁常菊
---- 张海峰
---- 沙帮荣
---- 章道劲
---- 李工
---- 张飞飞
---- 汪达升
---- 葛茯苓
---- 凌士彬
---- 张炜
---- 浦启华
---- 张显宝
---- 姚和平
---- 孙永仓
---- 束从轩
---- 查凯
---- 郭中一
---- 卢仕仁
---- 夏伦平
---- 刘义兰
---- 汪家才
---- 偶正涛
---- 夏伦好
---- 张家泉
---- 江洪
---- 史咏竹
---- 胡朝荣
---- 周家胜
---- 王文章
---- 刘信
---- 朱从玖
---- 倪友葵
---- 粟亮
---- 王强
---- 张奎
---- 王文浩
---- 桑林兵
---- 朱守荣
---- 梁昌政
---- 谢春贵
---- 吴启金
---- 王丰保
---- 朱列玉
---- 王敏
---- 汤大立
---- 胡平
---- 陈孝云
---- 孔德云
---- 释界心
---- 韦剑平
---- 周诗华
---- 顾厚武
---- 张其好
---- 王林
---- 解砚
---- 王忠
---- 周兴陆
---- 陈军
---- 葛基明
-- 第三节 人物表
---- 一、肥西县革命烈士表
---- 二、肥西县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受省部级以上表彰先进人物登记表
---- 三、军界人物一览表
---- 四、肥西县各系统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 第四节 肥西地区淮军将领名录
附录
-- 一、重要文件选编
-- 二、肥西县“十一五”期间发展成就概述
-- 三、肥西县及各单位2006年以来获得市级以上表彰统计表
-- 四、限后大事辑录
-- 五、限后人物传
---- 董寅初
---- 唐德刚
---- 马培升
---- 高韵柏
---- 谭云
---- 张伦德
-- 六、肥西地区家谱调查登记表
索引
-- 一、人名索引
-- 二、表格索引
编后记
审定单位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