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

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地记述唐山市水利的发展变化,旨在发挥资政、存史和教化作用,为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本志为《唐山市水利志》的续志,志名后加注上下限年份,以示区别。凡记述到《唐山市水利志》时均简称《前志》。

内容时限: 1987-2003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目录

封面
唐山市水利志
图片
-- 1990年7月28日,河北省省委书记邢崇智(前右一)视察丰南县花生节水灌溉
-- 2006年12月24日,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前一)为唐山市曹妃甸供水工程竣工启动通水按钮
-- 2006年12月24日,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前排右一)、代省长郭庚茂(前排左一)为唐山市曹妃甸供水
-- 2000年5月12日,水利部副部长周文智(前右一)视察陡河水库
-- 2006年8月18日,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左一)到滦河下游灌溉管理处视察
-- 2006年12月24日,河北省省委常委、唐山市市委书记赵勇主持唐山市曾妃甸供水工程通水典礼
-- 2001年7月,河北省副省长刘建生(右二)视察玉田县蓟运河防汛工作
-- 2002年7月1日,河北省副省长付双建(左二)检查乐亭县滦河段防汛工作
-- 2006年9月25日,河北省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和(前左三),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右三)在唐山市
-- 1992年8月,河北省水利厅厅长李志强(左一)视察唐山水利建设
-- 1999年8月,河北省水利厅厅长张风林(右三)视察玉田县防汛工作
-- 2003年5月,河北省水利厅厅长韩乃义(中)视察丰南区海堤
-- 1998年7月15日,唐山市市委书记白润璋(右二)检查陡河水库防汛工作
-- 1998年7月,唐山市市长张和(左三)、副市长刘印楼(左四)视察滦河防汛工作
-- 2006年6月20日,唐山市市长张耀华(中)视察陡河水库
-- 潘家口水库
-- 大黑汀水库
-- 陡河水库
-- 唐海县七农场平原水库
-- 滦县小龙潭水库
-- 遵化市龙门口水库
-- 邱庄水库
-- 滦河下游灌区岩山渠首闸
-- 滦河下游灌区孟营节制闸
-- 还乡河丰润白官屯节制闸
-- 唐山市区陡河新华闸
-- 滦河乐亭段防洪堤
-- 加固后的唐海段海堤
-- 迁安市滦河黄台湖橡胶坝
-- 丰南区孙茂庄扬水站
-- 引滦入唐工程输水渠道
-- 唐山市区小青龙河
-- 1996年,治理后的陟河市区段
-- 小青龙河道治理工程
-- 唐山市区李各庄河
-- 唐山市环城水系南湖生态渠放水闸
-- 迁安市城区滦河生态防洪工程
-- 唐山市环城水系南湖生态渠工程
-- 迁西县城区段滦河
-- 丰润区城区段还乡河
-- 丰南区城区段煤河
-- 大棚滴灌
-- 滴灌
-- 微喷灌
-- 大田喷灌
-- 防渗渠道
-- 膜下滴灌
-- 安装地下管道
-- 集雨水窖施工
-- 山区集雨水窖
-- 北部山区围山转工程
-- 小流域治理
-- 谷坊坝
-- 河北省省委常委、唐山市市委书记赵勇(左一)视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 滦南县饮水安全处理设施
-- 打饮水井现场
-- 基层闸管所办公楼
-- 灌区自动化管理设施
-- 衬砌后的输水渠道
-- 唐山市市委、市政府部署全市防汛工作
-- 防汛信息传输系统
-- 疏浚河道
-- 防汛演习1
-- 防汛演习2
-- 防汛通信塔
-- 抗洪抢险
-- 1995年11月8日,河北省副省长何少存(右三)、唐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宝林(右一)、唐山市市长张和
-- 供水控制设备
-- 1993年京唐港一期供水工程施工
-- 曹妃甸供水工程管道施工
-- 唐山市曹妃甸供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唐山市曾妃甸供水工程陡河水库取水泵站
-- 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审查会
-- 唐山市政府对全市节 水工作进行部暑
-- 唐山市“四点一带”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研究审查会
-- 唐山市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水资源论证报告为全国首个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论证项目
-- 2006年10月25日,唐山市启动市区自备水源井关停工作
-- 水功能保护区划界立桩
-- 唐海湿地
-- 唐海湿与鸟类自然保护区
--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二炼铁水处理设施
-- 大唐王滩电厂海水淡化处理设施
-- 开滦集团赵各庄矿煤矿疏干水处理设施
-- 唐山市北郊污水处理厂
--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水处理车间
-- 节水型盥洗设施
-- 节水型沐浴设施
-- 利用雨水浇灌花草树木
-- 福乐团小区楼顶雨水收集设施
-- 执法人员加强库区巡视
-- 执法培训
-- 水上巡逻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施行五周年专题文艺晚会
-- 陡河水库实行封闭管理
-- 世界水日宣传水法律知识
-- 曹妃甸供水工程自动化监控设施
-- 工农业生产用水推广IC卡技术,提高了用水管理水平
-- 滦河下游灌区实现自动化管理2004年智能水资源控制系统获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8年闸门测控装置
-- 陡河新华闸远程监控管理
-- 唐山市水务局领导慰问芦台区海北镇岭头村贫困农户
-- 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思想教育
-- 知识竞赛
-- 1993~1999年,唐山市水务局干部职工捐助河北省阜平县吴王口乡小学和迁西县喜峰口小学242名失学
-- 开展军民共建活动
-- 义务植树
-- 志愿者服务
-- 职工篮球比赛
-- 开展创文明城宣传
-- 1989~1999年,唐山市水务局连续多年在市直机关大合唱中获得第一名
-- 南湖生态城中央生态公园
-- 乐亭月坨岛
-- 大钊公园
-- 唐山市会展广场
-- 陡河水库
-- 唐山市农科院水景
-- 迁安市城区黄台湖
-- 潘家口水下长城
-- 迁安市白洋峪风景区
-- 唐山行政区划图
-- 唐山市水利工程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编纂委员会名单
<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编辑部人员
<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参加编写人员情况
<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评审委员会组成人员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水利环境
-- 第一章 自然概况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土壤植被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湿地
--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大气降水
----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
----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
---- 第四节 水资源总量
---- 第五节 水资源可利用量
---- 第六节 水利工程历年供水量
---- 第七节 水质
-- 第三章 水系河流
---- 第一节 滦河水系
---- 第二节 冀东沿海水系
---- 第三节 蓟运河水系
第二编 自然灾害与抗灾
-- 第四章 水灾
---- 第一节 灾情
---- 第二节 防汛抢险
-- 第五章 旱灾
---- 第一节 灾情
---- 第二节 抗旱
---- 第三节 抗旱服务组织
---- 第四节 稻田改造
-- 第六章 风暴潮
---- 第一节 灾情
---- 第二节 防御风暴潮
第三编 农村水利
--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
---- 第一节 实施过程
---- 第二节 农业项目开发
---- 第三节 分区水利建设
-- 第八章 灌区工程
---- 第一节 灌区现状
---- 第二节 滦河下游灌区续建配套和节 水改造
---- 第三节 陡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 水改造
---- 第四节 引滦供水调度
---- 第五节 引滦入唐输水工程维修
-- 第九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平原建闸
---- 第二节 集雨水窖
---- 第三节 平原水库
-- 第十章 节水灌溉
---- 第一节 节水模式与效果
---- 第二节 节水项目区
---- 第三节 农用机井
-- 第十一章 农村人畜饮水
---- 第一节 农村饮水现状
---- 第二节 饮水解困
---- 第三节 氟病区改水
第四编 防洪除涝
-- 第十二章 河道防洪与防潮工程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第二节 河防岁修
---- 第三节 海口治理
---- 第四节 海堤工程
---- 第五节 分洪区安全建设
-- 第十三章 除涝工程
---- 第一节 泵站建设
---- 第二节 泵站更新改造
---- 第三节 渠道清淤
-- 第十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与开发
---- 第三节 预防监督
---- 第四节 城镇水土保持
第五编 水库
-- 第十五章 水库工程
---- 第一节 桃林口水库
---- 第二节 龙门口水库续建
---- 第三节 除险加固
-- 第十六章 水力发电
---- 第一节 小水电发展
---- 第二节 500千瓦以上水电站
---- 第三节 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 第十七章 水库移民
---- 第一节 桃林口水库移民安置
---- 第二节 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处理
---- 第三节 移民生活
第六编 城市水利
-- 第十八章 供水设施
---- 第一节 市区供水
---- 第二节 开发区供水
---- 第三节 县域城区供水
-- 第十九章 城市节 水
---- 第一节 城市用水管理
---- 第二节 科技节水
---- 第三节 节水型企业、社区创建活动
-- 第二十章 排水设施
---- 第一节 雨水排放
---- 第二节 污水排放
---- 第三节 污水处理
第七编 水利管理
-- 第二十一章 水政水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保护
---- 第三节 水政执法
---- 第四节 水法规宣传
-- 第二十二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规范化管理
---- 第二节 信息化建设
---- 第三节 确权划界
---- 第四节 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 第六节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七节 水事纠纷
-- 第二十三章 财经管理
---- 第一节 水利投入
---- 第二节 水费计收
---- 第三节 水利行政事业性收费
---- 第四节 综合经营
---- 第五节 清产核资
-- 第二十四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水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引滦工程管理机构
---- 第三节 临时工程施工机构
---- 第四节 局属单位
第八编 水利科教
-- 第二十五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第二十六章 职工教育
---- 第一节 学历教育
---- 第二节 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岗位培训
---- 第四节 技术工人等级培训
-- 第二十七章 水利基础工作
---- 第一节 水文站网设置与测报
---- 第二节 规划设计
---- 第三节 水利档案
---- 第四节 史志编修
-- 第二十八章 水利学会
---- 第一节 学会组织
---- 第二节 学术活动
---- 第三节 科学普及
第九编 水利精神文明
-- 第二十九章 创建文明单位
----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
---- 第二节 争创文明职工活动
---- 第三节 军民共建活动
---- 第四节 文明单位建设
-- 第三十章 讲文明树新风
---- 第一节 树新风活动
---- 第二节 行风建设
-- 第三十一章 环境整治
---- 第一节 治理脏乱差
---- 第二节 创建花园式单位
-- 第三十二章 先进集体与人物
---- 第一节 治水人物
------ 韩东征
------ 张一萍
------ 李润芝
------ 李树发
------ 赵庆先
------ 郭文英
------ 周其辉
------ 张兴文
------ 张贵顺
------ 武俊杰
------ 董作庭
---- 第二节 先进人物
---- 第三节 先进集体
第十编 水利文化
-- 第三十三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词
---- 第二节 散文特写
---- 第三节 故事传说
---- 第四节 歌曲
---- 第五节 治水碑记
---- 第六节 水利书刊
-- 第三十四章 景观
---- 第一节 名胜古迹
---- 第二节 水利风景区
附录
-- 一、水利法规、重要文件
-- 二、支援外地抗洪抢险’
-- 三、《前志》补遗、勘误
-- 四、《唐山市水利志(1987-2006)》评审意见
参考文献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