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志

武威市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武威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9

出版时间: 1998年01月

目录

封面
武威市志
武威市(县)志历届编纂委员会成员
-- 办公室成员
《武威市志》编纂人员名单
-- 终审评稿委员会组成人员
图片
-- 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武威时题写“银武威”
-- 西凉市场银武威牌楼
-- 中共武威地委办公楼
-- 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办公楼
-- 中共武威市委办公楼
-- 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楼
-- 市人民法院办公楼
-- 市武装部办公楼
-- 文化广场
-- 铜奔马(国宝)
-- 城标
-- 城市一隅
-- 市花——大丽花
-- 市树——国槐
-- 沙漠公园
-- 西郊公园
-- 海藏公园
-- 祁连山涵养林
-- 南营水库
-- 梯级电站
-- 引水枢纽
-- 间作套种
-- 渠路林网
-- 二牛抬杠耕作图
-- 联合收割
-- 养鸡场
-- 防风固沙林
-- 奶牛场
-- 养猪场
-- 田庄林网
-- 濒危动物繁育
---- 羚牛
---- 野骆驼
---- 野驴
---- 金丝猴
---- 野马
-- 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办公楼
-- 农民新宅
-- 交售公粮
-- 农家小院
-- 红辣椒
-- 白瓜子
-- 无壳瓜子
-- 大蒜
-- 红萝卜
-- 大白菜
-- 武威铁路分局所在地武南镇
-- 铁路枢纽夜景
-- 武威铁路分局办公楼
-- 火车站
-- 市乡公路
-- 汽车站
-- 电信大楼
-- 葡萄酒
-- 皇台酒厂系列产品
-- 丝绸之路地毯
-- 武威酒厂系列产品
-- 飞天壁毯
-- 沙生植物饮料
-- 西凉啤酒
-- 凉州熏醋
-- 黄羊糖厂
-- 麻纺织车间
-- 地毯车间
-- 皇台酒厂
-- 武南化工厂
-- 武威酒厂
-- 建材总厂产品
-- 建材总厂陶瓷生产线
-- 金羊建筑公司施工现场
-- 荣华公司彩印车间
-- 荣华公司
-- 机械工具厂
-- 针织厂
-- 蔬菜批发市场
-- 东关农贸市场
-- 夜市
-- 商业大厦
-- 西大街新貌
-- 天马宾馆
-- 工商银行
-- 工人文化宫
-- 住宅小区
-- 武威制药厂产品
-- 地区医药公司办公楼
-- 武威师范教学楼
-- 武威教育学院教学楼
-- 市第二幼儿园
-- 武威六中
-- 武威一中教学楼
-- 市医院住院部楼
-- 群众文化活动
-- 市文化馆
-- 文庙棂星门
-- 海藏寺牌楼
-- 雷台
-- 文庙尊经阁
-- 大云寺古钟楼
-- 罗什寺塔
-- 文昌宫匾厅
-- 北凉 天梯山石窟
-- 北凉 石窟造像
-- 明 长城遗址
-- 元 白塔寺遗址
-- 唐 弘化公主墓志
-- 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西夏碑)
-- 西夏 唐喀
-- 铜火炮(西夏窖藏文物)
-- 新石器时代陶罐
-- 西夏银锭
-- 西夏 金碗
-- 清 瓷瓶
-- 汉 木牛车
-- 汉 镇墓兽
-- 东汉 铜车马仪仗俑
-- 汉简(国宝)
-- 西夏文书
-- 明 牧童铜水盂
-- 西夏木缘塔(国宝)
-- 凉造新泉
-- 唐三彩 骆驼
-- 清 侧卧童瓷枕
-- 唐 男士木俑头
-- 张清堡古槐
-- 清 杨先声 水陆画(二幅)
-- 社火
-- 四坝乡攻鼓子
-- 清 张美如 书法
-- 靳鉴 书法
-- 徐万夫 书法
-- 凉州四景 王金城 国画
-- 郭子猷篆刻(二幅)
-- 董吉泉 国画
-- 丁二丘 国画
-- 郭中藩 书法
-- 麻永忠 国画
-- 武威市区航拍照片
-- 武威市地图
-- 武威市地形地貌略图
-- 武威市城区平面示意图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一、地质发展史
------ 二、地层
------ 三、地质构造
---- 第二节 地貌
------ 一、西南部祁连山区
------ 二、北部走廊平原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状况
------ 一、光照
------ 二、温度
------ 三、降水
------ 四、其它气象要素
------ 五、气象灾害
---- 第二节 气候区划
------ 一、南部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
------ 二、中部温凉干旱区
------ 三、北部温和干旱区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一、河流概况
------ 二、主要河流
------ 三、径流的变化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山区地下水
------ 二、走廊平原地下水
---- 第三节 湖泊
------ 一、高山湖泊
------ 二、平原湖泊
-- 第四章 植被土壤
---- 第一节 植被
------ 一、山区植被
------ 二、平原植被
---- 第二节 土壤
------ 一、山区土壤
------ 二、平原土壤
-- 第五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一、地表水资源
------ 二、地下水资源
------ 三、水能资源
---- 第三节 植物资源
------ 一、种植资源
------ 二、林木资源
------ 三、草场资源
------ 四、药类资源
------ 五、花卉资源
---- 第四节 动物资源
------ 一、家畜 家禽及养殖
------ 二、野生动物
------ 三、野生鸟类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雹灾
---- 第三节 霜冻灾
---- 第四节 低温
---- 第五节 板结雪
---- 第六节 风灾
------ 一、大风
------ 二、干热风
---- 第七节 水灾
---- 第八节 病虫灾害
---- 第九节 地震
第二编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 第二节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
-- 第三章 城市演变
---- 第一节 古城历史
---- 第二节 城市现状
---- 第三节 满城修筑始末
-- 第四章 集镇简介
---- 黄羊镇
---- 武南镇
---- 清源镇
---- 永昌镇
---- 双城镇
---- 丰乐镇
-- 第五章 村庄分布
第三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武威地下党的活动
---- 第二节 建国后党的建设和发展
------ 一、组织建设
------ 二、中心工作
------ 三、干部管理
------ 四、纪律检查
------ 五、统战工作
------ 六、党校工作
---- 第三节 重大政治运动纪略
------ 一、减租反霸
------ 二、抗美援朝
------ 三、土地改革
------ 四、“三反”“五反”
------ 五、镇压反革命和取缔一贯道
------ 六、肃清反革命分子运动
------ 七、三大改造
------ 八、整风 反右派
------ 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 十一、“反右倾”
------ 十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 第一节 组织概况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五节 九三学社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五节 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 第六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七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 第八节 科学技术协会
第四编 政权司法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武威县历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简况
---- 第二节 武威市(县)历届人民代表大会简况
---- 第三节 历届人大常委会
---- 第四节 人民代表的选举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一、人民代表的选举
------ 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的县参议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历代政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武威市(县)和武威地区行政机构
------ 一、市(县)人民政府与工作机构
------ 二、武威地区行政公署与工作机构
------ 三、基层政权
--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简况
---- 第三节 政协工作
------ 一、统一祖国
------ 二、工商经济
------ 三、科技
------ 四、教育
------ 五、医疗卫生
------ 六、民族宗教
------ 七、妇幼工作
------ 八、文体工作
-- 第四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公安工作
------ 一、政治保卫
------ 二、刑事侦察和打击刑事犯罪
------ 三、治安管理
------ 四、内部保卫
------ 五、看守预审
-- 第五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检察工作
------ 一、刑事检察
------ 二、经济检察
------ 三、法纪检察
------ 四、监所检察
------ 五、控告申诉检察
------ 六、税务检察
-- 第六章 法院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法院工作
------ 一、刑事审判
------ 二、民事审判
------ 三、经济审判
------ 四、案件执行
------ 五、行政诉讼
------ 六、申诉复查
------ 七、法律宣传和信访工作
-- 第七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司法行政
------ 一、法律宣传教育
------ 二、人民调解
------ 三、律师事务
------ 四、公证工作
------ 五、乡镇司法所
第五编 政务
-- 第一章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节 民政
------ 一、机构沿革
------ 二、优抚
------ 三、社会福利
------ 四、灾情救济
------ 五、社会救济
------ 六、婚姻登记
------ 七、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八、军供工作
---- 第二节 劳动
------ 一、机构设置
------ 二、劳动就业
------ 三、劳动工资
------ 四、劳动福利
------ 五、劳动保险
------ 六、劳动安全保护
------ 七、劳动技术培训
---- 第三节 人事
------ 一、干部录用和毕业生分配
------ 二、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 三、工资 福利
------ 四、干部奖惩
------ 五、干部管理与职称评定
------ 六、干部离休 退休待遇
-- 第二章 工商 物价 计量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机构沿革
------ 二、个体私营经济
------ 三、市场管理
------ 四、经济检查
------ 五、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六、合同 商标 广告管理
------ 七、工商管理费的收取及其使用
------ 八、个体劳动者协会 消费者协会及其它
---- 第二节 物价
------ 一、管理机构及职能
------ 二、物价管理
------ 三、明码标价
------ 四、物价检查
---- 第三节 计量
------ 一、管理机构
------ 二、计量单位制
------ 三、计量管理
------ 四、计量器具生产
------ 五、计量器具检定
-- 第三章 计划 统计 审计
---- 第一节 经济计划
------ 一、机构设置与职能
------ 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 第二节 统计
------ 一、机构设置与职能
------ 二、统计业务
------ 三、统计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审计
------ 一、机构与职能
------ 二、审计监督
第六编 军事
-- 第一章 历代重大战事
---- 第一节 两汉三国时期
------ 一、西汉时期少数民族在凉州的战争
------ 二、霍去病征河西
------ 三、曹魏在凉州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 第二节 两晋时期
------ 一、晋初凉州树机能反晋斗争
------ 二、前秦灭前凉之战
------ 三、后秦灭后凉之战
------ 四、南凉后秦凉州之战
------ 五、北魏灭北凉之战
---- 第三节 唐宋时期
------ 一、唐平定凉州之战
------ 二、唐平定盖庭伦之乱
------ 三、吐蕃陷凉州之战
------ 四、宋与西夏凉州之战
---- 第四节 元明时期
------ 一、蒙古军夺取西夏凉州府
------ 二、明夺取凉州之战
------ 三、李自成义军攻占凉州
---- 第五节 清朝时期
------ 一、回民米喇印抗清斗争
------ 二、凉州回民的抗清斗争
---- 第六节 民国时期
------ 一、凉州事变
------ 二、红西路军四十里堡战斗
------ 三、国民党武威保安大队起义
------ 四、国民党九十一军二四六师骑兵团投诚
-- 第二章 历代军事设施
---- 第一节 古代军事设施
------ 一、营堡
------ 二、堡寨
------ 三、烽墩
------ 四、关隘
------ 五、驿站
---- 第二节 现代军事设施
-- 第三章 历代驻军机构及兵防
----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驻军及兵防
----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驻军及兵防
---- 第三节 清朝时期的驻军及兵防
------ 一、绿营军
------ 二、凉州满营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驻军及防务
----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驻军情况
-- 第四章 新中国的兵役工作
---- 第一节 兵役制
---- 第二节 征集工作
----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 第四节 优抚工作
---- 第五节 预备役制度
-- 第五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民武装
------ 一、人民武装机构
------ 二、民兵的组建工作
-- 第六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防空
------ 一、防空组织
------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防空措施
------ 三、日机空袭武威
---- 第二节 新中国的人民防空
------ 一、任务
------ 二、机构
------ 三、工程
------ 四、人民防空专业队伍
第七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 一、封建经济体制
------ 二、土地改革
------ 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
------ 四、人民公社
------ 五、农业生产责任制
------ 六、专业户与新经济联合体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
------ 一、农业气候
------ 二、耕地 劳力 畜力
------ 三、农田基本建设
------ 四、农业机械
---- 第三节 农业区划与作物种植
------ 一、农业区划
------ 二、粮食作物
------ 三、经济作物
------ 四、果树栽培
---- 第四节 农业技术
------ 一、耕作方法
------ 二、土壤改良
------ 三、肥料施用
------ 四、良种推广
------ 五、农作物保护
---- 第五节 农技人才培训与项目推广
------ 一、农技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
------ 二、科技人才培训
------ 三、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
-- 第二章 农垦
---- 第一节 黄羊河四滩的开发
---- 第二节 吴家井滩的开发
---- 第三节 九墩滩的开发
---- 第四节 上新地滩的开发
-- 第三章 农业机具
---- 第一节 农机具发展简况
------ 一、耕作机具
------ 二、农田基本建设机具
------ 三、提灌机具
------ 四、农业植保机具
------ 五、收获机具
------ 六、场上作业机具
------ 七、粮油加工机具
------ 八、饲料加工机具
------ 九、农业运输机具
---- 第二节 农机人员培训
---- 第三节 农机科研与推广
---- 第四节 农机经营管理
------ 一、1958~1968年农业机械为国家所有
------ 二、1969~1979年农业机具为集体所有
------ 三、1980年以后逐步转为个体经营
---- 第五节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规划
------ 一、南部山地农林牧机械化区
------ 二、中部平川灌溉农业机械化区
------ 三、东部荒漠林牧机械化区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
------ 一、大家畜
------ 二、小家畜
------ 三、家禽
------ 四、其它
------ 五、濒危野生动物的养护
---- 第二节 饲养管理
------ 一、饲料资源
------ 二、饲养
---- 第三节 技术推广与科研成果
------ 一、技术推广
------ 二、科研成果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一、兽医组织
------ 二、传染病
------ 三、寄生虫病
------ 四、普通病
------ 五、中毒性疾病
---- 第五节 兽医卫生检疫
------ 一、肉品检验
------ 二、市场运输检验
------ 三、疫病监测
------ 四、兽医卫生监督
---- 第六节 畜牧业区划及其建设
------ 一、畜牧区划
------ 二、畜牧业建设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资源
------ 一、树木种类
------ 二、林业用地
------ 三、活立木蓄积量
------ 四、四旁树木
---- 第二节 林木管护
------ 一、林权
------ 二、护林
------ 三、幼林抚育
------ 四、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天然林
------ 一、上方寺林区
------ 二、西营河林区
---- 第四节 人工林
------ 一、育苗
------ 二、造林
---- 第五节 科技推广与科研成果
------ 一、科技推广
------ 二、科研成果
---- 第六节 林业基地建设与区划
------ 一、国营林场
------ 二、林业区划
------ 三、林业投资
---- 第七节 林产品利用
------ 一、木材加工
------ 二、果品生产
---- 第八节 珍贵稀有动植物
------ 一、珍贵动物
------ 二、珍稀鸟类
------ 三、珍稀古树
------ 四、名木
--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历史状况及发展
------ 一、农村副业 手工业
------ 二、社队企业
------ 三、乡镇企业
------ 四、乡镇企业的效益
---- 第二节 乡镇企业行业结构
------ 一、农业企业
------ 二、工业企业
------ 三、建筑企业
------ 四、交通运输业
------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
---- 第三节 服务体系
------ 一、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
------ 二、主要供销部门
---- 第四节 乡镇企业管理
第八编 水利 电力
-- 第一章 历代水利概略
---- 第一节 民国以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二章 机构建置
---- 第一节 局级机构
---- 第二节 基层机构
-- 第三章 水利建设
---- 第一节 水库
------ 一、黄羊河水库
------ 二、南营水库
------ 三、西营水库
------ 四、小型水库
------ 五、杂木河水库规划概况
---- 第二节 渠系
------ 一、黄羊灌区渠系
------ 二、杂木灌区渠系
------ 三、金塔灌区渠系
------ 四、西营灌区渠系
---- 第三节 打井提灌
------ 一、井灌区分布
------ 二、土井
------ 三、机井
---- 第四节 小水电
------ 一、南营水电站
------ 二、黄羊水电站
------ 三、西营总干水电站
------ 四、其它小型水电站
---- 第五节 其它小型工程
------ 一、人畜饮水工程
------ 二、防洪工程
------ 三、提灌 喷灌工程
------ 四、截引地下水
------ 五、水土保持
-- 第四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水利设施管理
------ 一、水库管理
------ 二、渠道管理
------ 三、机井管理
------ 四、小水电站管理
------ 五、其它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用水管理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五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建设
---- 第二节 电网分布
------ 一、黄羊电厂输电网
------ 二、武威电厂输电网
------ 三、永昌电网联网
------ 四、武威向市外输出35千伏线路
------ 五、武威市内35千伏输电网
------ 六、35千伏变电所
------ 七、6千伏10千伏配电线路
---- 第三节 农村用电状况
------ 一、灌溉用电
------ 二、照明用电及其它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生产管理
------ 三、安全管理
------ 四、经营管理
第九编 工交邮电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经济体制
------ 一、私营工业 个体工业
------ 二、集体工业
------ 三、国营工业
---- 第二节 主要工业门类
------ 一、采掘工业
------ 二、食品工业
------ 三、饲料工业
------ 四、纺织工业
------ 五、缝纫工业
------ 六、皮革 皮毛及其制品工业
------ 七、木材加工业
------ 八、造纸及纸制品工业
------ 九、印刷工业
------ 十、工艺美术品制造业
------ 十一、电力工业
------ 十二、化学工业
------ 十三、医药工业
------ 十四、橡胶制品工业
------ 十五、塑料制品工业
------ 十六、建材工业
------ 十七、非金属制品工业
------ 十八、金属制品工业
------ 十九、机械工业
------ 二十、冶金工业
------ 二十一、度量衡器制造业
---- 第三节 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各项管理工作
-- 第二章 交通运输
---- 第一节 交通
------ 一、驿道 大车道
------ 二、公路
------ 三、铁路
------ 四、桥涵
---- 第二节 运输
------ 一、驿道 大车道运输
------ 二、公路运输
---- 第三节 交通运输管理
------ 一、机构沿革
------ 二、公路管理
-- 第三章 邮电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一、驿站 急递铺 递运所
------ 二、邮务(政)局
------ 三、电信(报)局
------ 四、邮电局
---- 第二节 邮政
------ 一、邮路及投递
------ 二、函件
------ 三、包件
------ 四、汇兑
------ 五、报刊发行
------ 六、机要
------ 七、分拣 封发
------ 八、邮票公司 集邮协会
---- 第三节 电信
------ 一、电报
------ 二、电话
---- 第四节 邮电管理
------ 一、质量管理
------ 二、劳动工资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物资供应管理
第十编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历代商业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商业发展
------ 一、国营商业
------ 二、集体商业
------ 三、个体商业
------ 四、单位兴办商业
-- 第二章 供销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合作社概况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一、财务管理
------ 二、资金管理
------ 三、物价管理
---- 第四节 销售
------ 一、生产资料供应
------ 二、生活资料供应
---- 第五节 收购
------ 一、农副产品
------ 二、畜产品
------ 三、废旧物资
-- 第三章 粮油
---- 第一节 机构设置和沿革
---- 第二节 粮食征购
------ 一、征收阶段(1950~1952)
------ 二、统购统销初期阶段(1953~1954)
------ 三、三定(定产定购定销)阶段(1955~1964)
------ 四、一定三年不变和一定五年不变阶段(1965~1981)
------ 五、征购 销售 调拨包干阶段(1982~1984)
------ 六、合同定购阶段(1985~1987)
---- 第三节 粮食供应
------ 一、粮食统销
------ 二、城镇供应
---- 第四节 食油购销
------ 一、食油收购
------ 二、食油供应
---- 第五节 粮油议购议销
---- 第六节 储运
------ 一、粮食仓储
------ 二、储油设备
------ 三、粮油保管
------ 四、调运
-- 第四章 物资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一、金属材料公司
------ 二、木材公司
------ 三、机电建化公司
------ 四、物资交易中心
------ 五、黄羊物资站
------ 六、农村物资建设供应公司
------ 七、综合服务公司
-- 第五章 外贸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能和经营方式
---- 第三节 出口商品
------ 一、土畜产品类
------ 二、粮油食品类
------ 三、医药化工类
------ 四、轻工纺织类
------ 五、工艺旅游类
---- 第四节 进口商品及引进机器设备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民国前财政概述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财政概况
------ 一、田赋
------ 二、丁赋
------ 三、田赋附加
------ 四、各项税捐收支情况
------ 五、财政管理与监督
---- 第三节 建国后的财政
------ 一、财政体制
------ 二、财政收支
------ 三、财务管理
------ 四、财务监督检查
------ 五、企业留利和利改税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民国前税务概况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税务
------ 一、税务征收机构
------ 二、税捐种类
---- 第三节 建国后的税务工作
------ 一、机构沿革
------ 二、税制与税收
------ 三、征收管理
------ 四、发货票管理
------ 五、利润监交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武威货币流通史
------ 一、建国前货币流通概况
------ 二、建国后人民币流通状况
---- 第二节 金融机构沿革
------ 一、建国前的金融机构概况
------ 二、建国后的金融机构设置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储蓄
------ 一、储蓄发展概况
------ 二、储蓄种类和政策原则
------ 三、储蓄利率与储蓄效益
---- 第五节 保险事业
---- 第六节 债券发行与兑付
------ 一、民国时期债券发行与兑付情况
------ 二、建国后历年债券发行与兑付情况
第十二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构设置沿革
---- 第一节 建国前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的管理机构
------ 一、行政管理机构
------ 二、事业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街巷道路及主要建筑物
------ 一、建国前的城区概貌
------ 二、城区街道及主要建筑
------ 三、环城路及四城关
------ 四、新开拓的道路
---- 第三节 住宅建设及房地产管理
------ 一、住宅建设
------ 二、房产管理
------ 三、土地管理
---- 第四节 公共设施
------ 一、交通
------ 二、路灯
------ 三、供水
------ 四、排水
------ 五、照明
------ 六、供暖
------ 七、园林
------ 八、绿化
------ 九、环境卫生
------ 十、市容整治
-- 第三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村庄建设
---- 第三节 建制镇建设
------ 一、黄羊镇
------ 二、武南镇
---- 第四节 村镇规划管理
------ 一、建制镇规划管理
------ 二、村镇规划管理
------ 三、乡村住宅土地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队伍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第四节 建筑施工管理
------ 一、勘察设计
------ 二、施工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水质污染监测与防治
------ 一、水质监测
------ 二、水质污染源
------ 三、水质污染的治理
----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与防治
------ 一、大气监测
------ 二、大气污染源
------ 三、大气污染防治
---- 第三节 噪音监测与防治
------ 一、噪音监测
------ 二、噪音污染源
------ 三、噪音防治
----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
------ 一、工业废渣
------ 二、生活垃圾
第十三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儒学 书院 义学 社学 私塾
------ 一、儒学
------ 二、书院
------ 三、社学
------ 四、义学
------ 五、私塾
---- 第三节 幼儿教育
------ 一、幼儿园设备
------ 二、幼儿园的课程与教材
------ 三、重点幼儿园
---- 第四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
------ 三、教学方法改革
------ 四、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五、重点小学
---- 第五节 中等教育
------ 一、发展概况
------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
------ 三、教学方法改革
------ 四、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五、重点中学
---- 第六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七节 师范教育
---- 第八节 高等教育
---- 第九节 职业教育
---- 第十节 成人业余教育
------ 一、农(市)民业余教育
------ 二、职工教育
------ 三、成人自学考试
---- 第十一节 教师队伍建设
------ 一、坚持理论学习 提高政治素质
------ 二、加强业务进修 提高文化水平
------ 三、生活待遇及福利
---- 第十二节 教育经费与学校建设
------ 一、教育经费
------ 二、学校基本建设
------ 三、教学设备和固定资产
---- 第十三节 勤工俭学与集资办学
------ 一、勤工俭学
------ 二、集资办学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领导机构与活动概况
---- 第二节 科技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科研单位与活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第五节 科技普及
------ 一、科技培训
------ 二、科技讲座
------ 三、印发科技资料
------ 四、举办科技展览和科普画廊
------ 五、组织科技市场
------ 六、科技广播宣传
------ 七、开展“四一”燎原活动
------ 八、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 九、科技电影队
---- 第六节 地属科研机构
---- 第七节 省属驻武科研单位
第十四编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化事业机构
---- 第三节 群众文学
------ 一、民歌
------ 二、民间创作
------ 三、故事
---- 第四节 群众文艺活动
------ 一、社火
------ 二、铁芯子
------ 三、腰鼓队
------ 四、元宵灯会
------ 五、器乐合奏
------ 六、歌咏
---- 第五节 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 第六节 民间工艺
-- 第二章 电影
---- 第一节 建国前的电影
---- 第二节 建国后的电影事业
---- 第三节 电影发行
---- 第四节 电影放映
-- 第三章 戏剧 曲艺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戏剧班社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剧团
---- 第三节 戏剧演出场所
------ 一、建国前的庙台和戏场
------ 二、建国后的戏剧演出场所
---- 第四节 剧种 剧目
------ 一、秦腔
------ 二、歌剧 话剧
------ 三、半台戏
---- 第五节 曲艺
---- 第六节 皮影 木偶
-- 第四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文学刊物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 一、美术
------ 二、书法
------ 三、摄影
--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阅览
---- 第二节 图书发行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第六章 新闻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报纸
---- 第二节 新闻报道
---- 第三节 广播
------ 一、广播机构
------ 二、有线广播
------ 三、调频广播
---- 第四节 电视
------ 一、冬青顶电视差转台
------ 二、卫星地面收转站
------ 三、武威电视台(筹)
------ 四、电视差转台
------ 五、卫星电视地面站
第十五编 文物
-- 第一章 文物管理
---- 第一节 文物管理机构
------ 一、建国前的文物管理状况
------ 二、建国后的文物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文物普查
---- 第三节 文物的发掘清理与征集
------ 一、地下文物的发掘清理
------ 二、民间文物的征集
---- 第四节 古建筑维修
------ 一、建国前的古建筑维修
------ 二、建国后的古建筑维修
---- 第五节 文物修复与复制
------ 一、文物修复
------ 二、文物复制
-- 第二章 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一节 石窟
------ 一、天梯山石窟
------ 二、石佛崖石窟
------ 三、亥母洞石窟
---- 第二节 碑刻
------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四、文物保护点
---- 第三节 古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物
------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文物保护点
---- 第四节 铜钟 铜炉 铜造像
------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节 古墓葬
------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文物保护点
---- 第六节 古遗址 古树
------ 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三、文物保护点
------ 四、古树
-- 第三章 馆藏文物
---- 第一节 金银铜铁器
------ 一、金器
------ 二、银器
------ 三、铜器
------ 四、铁器
---- 第二节 玉石陶瓷器
------ 一、玉器
------ 二、石器
------ 三、陶器
------ 四、瓷器
---- 第三节 木骨漆器
------ 一、木器
------ 二、骨器
------ 三、漆器
---- 第四节 丝织刺绣 草编 钱币
------ 一、丝织刺绣品
------ 二、草编
------ 三、钱币
---- 第五节 古籍书画
------ 一、古籍
------ 二、明版《大藏经》
------ 三、书画
第十六编 卫生 医药 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与演变
---- 第二节 医疗机构与设施
------ 一、城区医疗机构简介
------ 二、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 三、村级医疗组织建设与变革
------ 四、地区所属医院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一、疾病预防
------ 二、食品卫生管理
------ 三、劳动卫生保护
---- 第四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五节 妇幼保健
------ 一、新法接生
------ 二、幼儿保健
------ 三、妇女病防治
---- 第六节 肿瘤防治研究
---- 第七节 药品监督检验
------ 一、药品监督
------ 二、药品检验
------ 三、淘汰药品与假药处理
---- 第八节 公费医疗
---- 第九节 医学发展
---- 第十节 医学著作
------ 附 锦方集八例
-- 第二章 医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医药事业的发展
------ 一、医药机构的建立与沿革
------ 二、私营中西药商业的改造
------ 三、医药经营
------ 四、省地驻武医药机构
---- 第三节 中药资源普查
---- 第四节 制药厂简介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群众体育
---- 第三节 学校体育
---- 第四节 主要项目成绩
------ 一、田径
------ 二、篮球
------ 三、足球
------ 四、排球
------ 五、乒乓球
------ 六、航模表演
------ 七、手球
------ 八、武术
---- 第五节 体育赛事活动纪略
---- 第六节 业余体校与业余训练
---- 第七节 体育设施
第十七编 社 会
-- 第一章 风情习俗
---- 第一节 日常生活习俗
------ 一、饮食
------ 二、居住
------ 三、服饰
------ 四、交通工具
------ 五、炊具和用具
------ 六、室内家具与卧具
---- 第二节 岁时节俗
------ 一、除夕
------ 二、春节
------ 三、上元节
------ 四、权把会
------ 五、二月二
------ 六、清明节
------ 七、四月八
------ 八、端午节
------ 九、六月六
------ 十、乞巧节
------ 十一、中元节
------ 十二、中秋节
------ 十三、下元节
------ 十四、冬至节
------ 十五、腊八
------ 十六、腊月二十三
---- 第三节 婚嫁
---- 第四节 殡葬
------ 一、正停
------ 二、报丧
------ 三、披麻戴孝
------ 四、入硷
------ 五、守灵
------ 六、祭奠
------ 七、糊扎纸货
------ 八、发丧
------ 九、殡葬
---- 第五节 其它习俗
------ 一、待人礼仪
------ 二、酒俗
------ 三、留须
------ 四、祝寿
------ 五、备棺
------ 六、穿红袄
------ 七、送奶
------ 八、洗三
------ 九、过满月
------ 十、过百禄
------ 十一、拜干亲
------ 十二、祭神习俗
------ 十三、禁忌习俗
---- 第六节 革除陋习
------ 一、禁烟(鸦片)
------ 二、禁毒
------ 三、禁娼
------ 四、破除迷信
---- 第七节 树立新风
-- 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
------ 一、历代人口变迁
------ 二、民国时期人口概况
------ 三、建国后人口状况
---- 第二节 计划生育
------ 一、管理机构沿革
------ 二、工作实施
------ 三、主要成果
-- 第三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一、古代少数民族
------ 二、现代少数民族历史概况与现状
---- 第二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伊斯兰教
------ 四、天主教
------ 五、基督教
-- 第四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言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声调
---- 第二节 词汇
-- 第五章 谚语 歇后语 歌谣
---- 第一节 谚语
------ 一、气候 节气类
------ 二、农事类
------ 三、生活类
---- 第二节 歇后语
------ 一、谐音类
------ 二、喻意类
---- 第三节 歌谣
------ 一、民谣
------ 二、民歌
第十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历代人物(1912年前)
---- 第一节 历代人物传略
------ 金日碑
------ 段颎
------ 段煨
------ 贾诩
------ 贾疋
------ 宗敞
------ 孟祎
------ 贾秀
------ 阴铿
------ 段韶
------ 贾思伯
------ 贾思同
------ 姚辩
------ 阴寿
------ 阴世师
------ 段达
------ 李轨
------ 契苾何力
------ 李抱玉
------ 李益
------ 李抱真
------ 段秀实
------ 余阙
------ 达云
------ 李栖凤
------ 张宗孟
------ 张俊哲
------ 高上达
------ 唐希顺
------ 孙诏
------ 贾攀鳞
------ 张玿美
------ 张尔戬
------ 苏璟
------ 王化南
------ 孙俌
------ 杨鹏举
------ 张翙
------ 刘作垣
------ 李蕴芳
------ 尹绾
------ 张美如
------ 张澍
------ 潘挹奎
------ 刘述武
------ 牛鉴
------ 李夔生
------ 李铭汉
------ 陈炳奎
------ 杨成绪
------ 刘开第
------ 赵元普
------ 李于锴
------ 陆福基
------ 齐振鹭
---- 第二节 历代人物简介
---- 第三节 历代官吏简介
------ 窦融
------ 孔奋
------ 梁统
------ 任延
------ 窦林
------ 郑众
------ 冯豹
------ 孟云
------ 张奂
------ 毋丘兴
------ 徐邈
------ 范粲
------ 张轨
------ 张寔
------ 张茂
------ 张骏
------ 张重华
------ 张祚
------ 张天锡
------ 张琠
------ 阴澹
------ 张淳
------ 马鲂
------ 索泮
------ 梁熙
------ 吕光
------ 谢艾
------ 杜进
------ 王尚
------ 尉聿
------ 樊子盖
------ 李大亮
------ 郭震
------ 丁惟清
------ 濮英
------ 刘杰
------ 苏铣
------ 范仕佳
------ 武廷适
------ 何廷圭
------ 郭朝祚
------ 傅树崇
------ 郑松龄
------ 梁彬
------ 欧阳永椅
------ 陈才芳
------ 苏文炳
------ 铁珊
---- 第四节 历代客居人物简介
------ 班彪
------ 刘般
------ 司马顺
------ 杜耽
------ 宋纤
------ 鸠摩罗什
------ 段业
------ 江琼
------ 王横
------ 浮陀跋摩
------ 昙无谶
------ 常爽
------ 胡叟
---- 第五节 历代进士录
---- 第六节 明 清举人录
-- 第二章 现代人物
---- 第一节 现代人物传略
------ 李膺基
------ 贾坛
------ 唐发科
------ 段永新
------ 权爱棠
------ 潘珩
------ 严令德
------ 李闽学
------ 席梁丞
------ 窦伯清
------ 郭中藩
------ 徐高堂
---- 第二节 现代人物简介
------ 一、党政军人物
-------- 王月亭
-------- 杨依峰
-------- 李振华
-------- 段源
-------- 张振堂
-------- 李登桂
-------- 邰喜信
-------- 王文年
-------- 杨宗林
-------- 徐国友
-------- 张正甲
-------- 郭长生
-------- 窦武奎
-------- 段焕
-------- 曹万年
-------- 王化成
-------- 彭伦
-------- 蔡潮
-------- 蔡保新
-------- 王化育
-------- 张桐
-------- 卢鸿章
-------- 张文富
-------- 施多庆
-------- 龚夫
-------- 李福山
-------- 王正远
-------- 钱万祯
-------- 盛日恒
-------- 郑玉成
-------- 王兴发
-------- 陈泰年
-------- 叶述祖
-------- 权少文
-------- 达安国
-------- 柴永世
-------- 王钧
-------- 王长寿
-------- 范忠元
-------- 刘恭
-------- 毛如英
-------- 刘宗正
-------- 杨作良
-------- 李治
-------- 刘兴
-------- 刘廷槐
-------- 唐光如
-------- 刘发礼
-------- 赵鹤龄
-------- 芦开文
-------- 张百川
-------- 杨守仁
-------- 马子琪
-------- 毛如针
-------- 齐康然
-------- 贾昉
-------- 白晶文
-------- 杨光斗
-------- 严庆成
-------- 刘鹏生
-------- 郝续祖
-------- 张效年
-------- 张应宗
-------- 王永泉
-------- 王桐
-------- 王寿天
-------- 段静容
-------- 孙文山
-------- 王钰
-------- 王化行
-------- 张树汉
-------- 陈作臣
-------- 徐光明
-------- 翟玉春
-------- 徐积德
-------- 陆佩
-------- 李德龙
-------- 李光辉
-------- 赵长海
-------- 潘俊
-------- 宁平
-------- 李镜
-------- 周光恩
-------- 杨长年
-------- 邸生荣
-------- 殷禄生
-------- 张克俊
-------- 李越
-------- 李衡昌
-------- 刘辉年
-------- 周大寿
-------- 王志辉
-------- 赵长洋
-------- 王锡
-------- 杨生浩
-------- 俞存乃
-------- 邱登龙
-------- 张柏
-------- 赵祖文
-------- 金禄年
-------- 孟乐年
-------- 张长泰
-------- 王录
-------- 蔡国永
-------- 李宗桂
-------- 贾生福
-------- 唐福永
-------- 明福年
-------- 赵长全
-------- 李生永
-------- 张永山
-------- 韩殿斗
-------- 何吉元
-------- 金有年
-------- 赵得举
-------- 赵光寿
-------- 刘正银
-------- 王运天
-------- 刘宝年
-------- 何相元
-------- 赵长保
-------- 张恒才
-------- 刘彦夫
-------- 张象元
-------- 蒲大才
-------- 张延年
-------- 李泉
-------- 裴生范
-------- 白玉珍
-------- 任延祖
-------- 严祥德
-------- 沙原
-------- 高雪樵
-------- 马景忠
-------- 陈其祯
-------- 袁生栋
-------- 温金成
-------- 侯映甲
-------- 何天成
-------- 张柱年
-------- 张开甲
-------- 蔡云山
-------- 贾(日韦)
-------- 胡祥荣
-------- 赵金城
-------- 魏福年
-------- 翟松天
-------- 王世茂
-------- 席作民
-------- 董永和
-------- 王兵
-------- 潘福
-------- 赵士通
-------- 赵群
-------- 张铢
-------- 董永浩
-------- 魏瑜年
-------- 傅伯泉
-------- 王兴忠
-------- 刘吉银
-------- 王有权
-------- 潘虎仁
-------- 张德生
-------- 王占龙
-------- 徐云香
-------- 牛兆虎
-------- 赵永庆
-------- 马俊
-------- 唐炜
-------- 李本深
-------- 王峰
-------- 李忠海
-------- 刘遵义
-------- 王兴盛
-------- 杨林
-------- 张登祥
-------- 楚兴元
-------- 李积德
-------- 陆茂林
-------- 刘会林
-------- 沈建新
-------- 刘舜基
-------- 孙宗
-------- 徐文善
-------- 李国元
-------- 张佰福
-------- 孙升元
-------- 王仁基
-------- 张林文
-------- 王建新
------ 二、科教文卫人物
-------- 李英复
-------- 李鼎文
-------- 张永锡
-------- 赵万章
-------- 赵敦生
-------- 王裕先
-------- 张源
-------- 姚文斌
-------- 王福
-------- 赵寿年
-------- 陈明文
-------- 武寿林
-------- 张伟声
-------- 甘绍祖
-------- 陈大学
-------- 赵济川
-------- 傅有恒
-------- 叶生源
-------- 靳鉴
-------- 张其明
-------- 杨万福
-------- 杜仲寿
-------- 蔡永林
-------- 张钧
-------- 顾安仁
-------- 李桂云
-------- 李继福
-------- 王锦国
-------- 曹希珍
-------- 王克荣
-------- 赵廷昌
-------- 洪铠
-------- 李国钧
-------- 张钧
-------- 陈昭
-------- 杨简青
-------- 权志兰
-------- 李双桂
-------- 王大文
-------- 张福
-------- 张兴钧
-------- 李光普
-------- 杨惇节
-------- 宁浩荣
-------- 冯光翰
-------- 张文虎
-------- 何福元
-------- 姚世贵
-------- 王积夫
-------- 李铠
-------- 周大贤
-------- 王淑珍
-------- 赵乐山
-------- 李又新
-------- 李国丰
-------- 郝光炯
-------- 何辉元
-------- 安立盛
-------- 墨魁
-------- 王守谦
-------- 谢正德
-------- 彭儒
-------- 窦涌
-------- 杨泰林
-------- 李永长
-------- 刘兴元
-------- 师立德
-------- 严天禄
-------- 苏治
-------- 张福甲
-------- 张辉辰
-------- 邢发元
-------- 李凤源
-------- 陈兴祖
-------- 董正义
-------- 冯朝元
-------- 马亮
-------- 黄科年
-------- 黄炳勋
-------- 张廷学
-------- 盛崇德
-------- 董正和
-------- 王清德
-------- 韩立山
-------- 张恒
-------- 郭天金
-------- 张永钟
-------- 刘洋江
-------- 徐万夫
-------- 黄志明
-------- 杨廷祥
-------- 李生祥
-------- 郝关中
-------- 党寿山
-------- 李田夫
-------- 张秋慧
-------- 纪天材
-------- 陆元国
-------- 蔡国隆
-------- 纪天智
-------- 胡亚权
-------- 胡延清
-------- 宋志义
-------- 刘子和
-------- 王海如
-------- 权修文
-------- 张辉
-------- 赵炎声
-------- 陈善卿
-------- 田希彭
-------- 赵德基
-------- 张承诰
-------- 邵袭德
-------- 何裕勤
-------- 严森林
-------- 张国禧
-------- 李万有
-------- 徐文兴
-------- 周万永
-------- 张学文
-------- 滕玉堂
-------- 刘玉珍
-------- 李郁英
-------- 李祯
-------- 邱永年
-------- 张宗勋
-------- 罗进儒
-------- 胡国有
-------- 叶兴久
-------- 杨学礼
-------- 傅万祯
-------- 王子源
-------- 王籍
-------- 郭廷寿
-------- 陈克发
-------- 翟书元
-------- 刘延炤
-------- 李明世
-------- 赵述文
-------- 秦惠元
-------- 霍永录
-------- 冯雪梅
-------- 顾心兰
-------- 马万寿
-------- 顾淑贞
-------- 王则林
-------- 邸生寿
-------- 龚爱元
-------- 李润元
-------- 杨录山
-------- 张福
-------- 柴希萍
-------- 魏芝
-------- 张承正
-------- 陆峻
-------- 刘炳文
-------- 张星辰
-------- 张国祺
------ 三、企业人物
-------- 赵长年
-------- 徐国彪
-------- 梁涌泉
-------- 王坤
-------- 陆裕汉
-------- 苏华
-------- 王志成
-------- 臧宏仁
-------- 徐镗
-------- 刘瑾
-------- 张应谦
-------- 景柏元
-------- 冯国礼
-------- 王永
-------- 杨生勇
-------- 赵国柱
-------- 王国增
-------- 吴希儒
-------- 张其林
-------- 刘林年
-------- 何奎元
-------- 郝光隆
-------- 孙维祖
-------- 张振忠
-------- 窦世云
-------- 韩元
-------- 秦丰山
-------- 张景发
-------- 朱成
-------- 田福祥
-------- 苏天明
-------- 张科元
-------- 徐然
-------- 桑玉明
-------- 唐国生
-------- 梁毓德
-------- 张贵生
-------- 张延武
-------- 黄旭东
-------- 张元
-------- 吕生喜
-------- 张开全
------ 四、其他人物
-------- 赵士达
-------- 赵生谟
-------- 丁旭载
-------- 于竹山
-------- 孙文山
-------- 孟忠义
-------- 丁二兵
-------- 文拙
-------- 蔡林
---- 第三节 英雄模范录
------ 郭玉琴
------ 金玉英
------ 禚惠珍
------ 祁永丰
------ 韩宝林
------ 胡月妹
------ 赵玉兰
------ 蔡林
------ 李兰英
------ 张桂娥
------ 刘生财
------ 梁复元
------ 单德元
------ 李满仓
------ 李俊盛
------ 高殿申
------ 谢桂英
------ 赵玉山
------ 王得栋
------ 刘向东
------ 李基
------ 赵其福
------ 李忠
------ 陈国华
------ 张淑芳
------ 张生武
------ 刘全国
------ 刘生善
------ 刘兴隆
------ 陈沛
------ 李成元
------ 董明先
------ 祁孝先
------ 景光福
------ 梁应基
------ 张治成
------ 刘发德
------ 张典义
------ 窦金花
------ 赵其武
------ 王正铎
------ 王胜
------ 严志
------ 齐洪昌
------ 辛国璠
------ 陈玉发
------ 张蓉山
------ 李兴发
------ 徐超
------ 魏烈正
------ 马进才
------ 马殿祺
------ 路延平
------ 王镛
------ 李玉成
------ 杨生新
------ 蔡登福
------ 齐加雪
------ 张玉仁
------ 徐才年
------ 王大祯
------ 马国斌
------ 褚军
------ 杨德宏
------ 王兴发
------ 贺建军
------ 董祥
------ 裴国武
------ 丁天祯
------ 李锦
------ 白万林
------ 马子海
------ 王子悟
------ 韩湘
------ 鲁敏贤
------ 尚国泰
------ 王进汉
------ 李景银
------ 骆男
------ 唐志文
------ 陈其泰
------ 黄炳林
------ 金万禄
------ 陈彩英
------ 谭培蔚
------ 达文全
------ 蒲龙
---- 第四节 烈士英名录
------ 王孟桥
------ 范炳文
------ 郭成
------ 陈积录
------ 单生全
------ 盛殿才
------ 韩国雄
------ 徐守元
------ 王锡珍
------ 赵天录
------ 马国忠
------ 张积德
------ 张本铭
------ 马天才
------ 赵开虎
------ 刘玉国
------ 贾魁
------ 赵开虎
------ 蔺百成
------ 尚祜太
------ 陆加英
------ 贺长有
------ 尚山太
------ 桑发文
------ 李兴仁
------ 李进孝
------ 刘双年
------ 徐应财
------ 徐子成
------ 王英雄
------ 张生芳
------ 杨保智
------ 韩俊林
------ 任全福
------ 李秀如
------ 钱万海
------ 王永基
------ 张汉林
------ 李金
------ 郑祥元
------ 李正先
------ 李智
------ 刘福寿
------ 裴成多
------ 康钧
------ 唐士云
------ 王得元
------ 张国忠
------ 李贵贤
------ 翟明生
------ 陈兴明
------ 陈吉仁
------ 张生禄
------ 程国海
------ 陈登浩
------ 朱成娃
------ 王福寿
------ 孟军辉
------ 于鹤年
------ 秦德
------ 赵国忠
------ 牛耀山
------ 傅辉德
------ 张克发
------ 达裕国
------ 汪怀川
------ 党发地
------ 李登全
------ 孙成元
------ 唐生发
------ 齐德玉
------ 查端午
------ 王荣
------ 王顺
------ 齐福元
------ 周多
------ 李庆发
------ 白长仁
------ 张守业
------ 杨天同
------ 王延年
------ 李庆柱
------ 蔡万璋
------ 刘之祥
------ 王举科
------ 顾贵文
------ 李海
------ 胡永生
------ 王国治
------ 张保利
------ 秦本善
------ 赵克胜
------ 孙生泉
------ 刘国龙
------ 李长盛
------ 郭伯生
------ 李廷寿
------ 宋任山
------ 马占义
------ 朱延成
------ 陈国录
------ 贾万福
------ 滕光先
------ 王发年
------ 张太山
------ 郭德怀
------ 周录堂
------ 张其生
------ 严德祖
------ 赵振堂
------ 张登泰
------ 蔡元
------ 赵桃元
------ 刘国元
------ 王源元
------ 徐福基
------ 于生奎
------ 俞天龙
------ 田海
------ 李正元
------ 马振林
------ 李菊庆
------ 巴润
------ 张发基
------ 康永忠
------ 胡国财
------ 张寿
------ 卢文旗
------ 韩玉竹
------ 蔡万元
------ 陈生林
------ 刘顺基
------ 张百年
------ 施万太
------ 张明
------ 丁朋友
------ 苏百发
------ 丁正生
------ 杨学珍
------ 李存智
------ 王青
------ 吴生水
------ 陈军
------ 李贵
------ 刘德俊
------ 宁发生
------ 张龙吉
------ 严宗成
------ 傅金奎
------ 徐明如
------ 孔希仁
------ 杨万祯
------ 王兴
------ 陈发祯
------ 蔡有忠
------ 陈延礼
------ 李国兴
------ 马文席
------ 马玉海
------ 陈德元
------ 马发基
------ 龚兴茂
------ 赵文伯
------ 达兴昌
------ 安维有
------ 刘登弟
------ 杨开金
------ 杨文生
------ 张祥
------ 苏福永
------ 白永祯
------ 王祯年
------ 刘国仁
------ 骆禄基
------ 骆会山
------ 周泰昌
------ 徐正贵
------ 万里昌
------ 蔡万年
------ 李忠全
------ 孟军辉
------ 宣清元
------ 曹宗林
------ 吴忠林
------ 褚岚音
附录
-- 一、碑记
---- 前秦梁舒墓表
---- 凉州大云寺古刹功德碑
---- 西夏天佑民安碑又名<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
---- 高昌王世勋碑
---- 重修凉州白塔志
---- 凉州卫修文庙暨儒学碑记
---- 御敕修海藏寺碑记
---- 敕赐清应禅寺碑记
---- 增修大云寺碑记
---- 罗什寺碑
---- 凉庄道宪武廷适创建书院碑
---- 武威兴文社当商营运生息碑记
---- 武禹亭碑记
---- 高沟堡水利判案碑
-- 二、文献
---- 张轨遗令
---- 张寔令
---- 张茂令
---- 明英宗颁赐大藏经圣旨
---- 修凉州城记
---- 重刊《凉镇志》序
---- 《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前序
---- 国务院关于甘肃省撤销武威县设立武威市的批复
---- 武威市城标落成记
---- 武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加强文物保护的决议
---- 武威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选定市树市花的议案的决定》
---- 《武威市志》审定意见
---- 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同意出版《武威市志》的批复
-- 三、诗歌
---- 凉州乐歌
---- 塞上
---- 凉州词
---- 凉州词二首
---- 凉州郊外游望
---- 凉州赛神
----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
----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
----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 河西春暮忆秦中
---- 登凉州尹台寺
---- 戏问花门酒家翁
----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凉州词
---- 陇头行
---- 凉州行
---- 西凉伎
---- 西凉伎
---- 凉州词
---- 梦从大驾亲征
---- 凉州行
---- 凉州词二首
---- 凉州行
---- 咏塔寺
---- 狄台
---- 双塔
---- 鱼池
---- 咏塔
---- 凉州词
---- 武威绝句
---- 凉州
---- 凉州紫葡萄
---- 天山
---- 天梯山
---- 夏五游莲花山四首
---- 凉州八景
---- 凉州赠谢笃生
---- 武威道中
---- 凉州
---- 凉州怀古
---- 凉州怀古
---- 梦乡偶成
---- 凉州怀古十首
---- 游海藏寺
---- 忆海藏寺
---- 凉州葡萄酒
---- 过灵渊池感赋
---- 田家杂兴
---- 兽文石歌
---- 腊八粥
---- 立夏日偕友人郊游
---- 过凉州
---- 雪山歌
---- 辛丑端阳偕友人登大云寺钟楼
---- 登灵钧台
---- 宿凉州
---- 河西道中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