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巴楚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8年09月
目录
封面
巴楚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县委书记闫汾新为本书题词
--
县长买买提明·托乎提为本书题词
--
巴楚县行政区划图
--
1995年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来巴楚县视察工作。
--
1996年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到巴楚县检查工作。
--
199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在色力布亚镇视察。
--
优越地理环境
----
县境北部的柯坪山系
----
叶尔羌河沿岸绿洲景观
----
景色秀丽的夏河胡杨林区
----
境内塔克拉玛干沙漠
----
流经县境的叶尔羌河
--
县城新貌
----
中共巴楚县委员会办公楼
----
巴楚县人民政府办公楼
----
巴楚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巴楚镇街景
----
巴楚镇新城一角
----
繁荣的巴扎
--
农业生产
----
棉田机械化喷药
----
地膜植棉
----
交售新棉
----
丰收在望的麦田
--
林业 园艺
----
天然胡杨林区
----
沙漠防风林带
----
巴楚盛产的葡萄、苹果、砀山梨、哈密瓜
----
丰收的果园
----
阿纳库勒红杏
--
牧业 副业
----
牧场
----
池塘鱼跃
----
县领导检查收购工作
----
美国专家考察甘草资源
----
天然罗布麻
----
巴楚蘑菇
--
水利
----
小海子水库放水闸
----
阿勒库勒水库放水闸
----
兴修农田水利
----
1995年驻军某部帮助夏马勒乡抗洪救灾
----
民生渠水闸
--
工业
----
境内石油勘探
----
石油开采
----
电力公司变电站
----
粮油加工厂
----
良种轧花厂
----
维吾尔织毯
--
交通 邮电
----
1994年巴楚—莎车公路通车典礼
----
南疆交通要道三岔口镇
----
巴莎公路穿越南疆三大巴扎之一色力布亚镇
----
县邮电局
----
程控电话开通
--
教育
----
1997年邵逸夫先生捐建的县三中教学楼竣工
----
阿克萨克马热勒乡小学
----
县二中教研楼
----
县城幼儿园
--
卫生 体育
----
县人民医院门诊楼
----
X光室
----
民族传统体育—摔跤
----
县二中运动会
----
职工篮球赛
--
文化
----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多朗木卡姆演奏
----
多郎舞表演
----
节日里的社火
----
迎“香港回归”文艺表演
----
县电视台
----
县新华书店
----
“学雷锋、送温暖”活动
----
园林绿化先进单位—县农资公司
--
文物 古迹
----
巴楚出土的部分古代文物
----
夏河姑娘坟
----
托库孜萨来古城遗址
----
县烈士陵园
----
1989年应邀来县观光的李云扬、伍乃茵夫妇与维吾尔族妇女合影。
----
传说穆罕默德女婿阿里坐骑留下的马蹄印
----
小海子水库望海亭
----
风光旖旎的红海水库
--
民族风情
----
闻名遐尔的巴楚烤鱼
----
古尔邦节的欢聚
----
维吾尔民居
序一
序二
序二
序四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清代行政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
第四章 乡镇概况
----
第一节 巴楚镇
----
第二节 三岔口镇
----
第三节 色力布亚镇
----
第四节 阿瓦提镇
----
第五节 恰尔巴格乡
----
第六节 多来提巴格乡
----
第七节 阿纳库勒乡
----
第八节 夏马勒乡
----
第九节 阿克萨克马热勒乡
----
第十节 阿拉格尔乡
----
第十一节 琼库尔恰克乡
----
第十二节 英吾斯塘乡
------
[附]县办场筒况
--
第五章 地名考释
----
第一节 蔚头州考
----
第二节 巴尔楚克考
----
第三节 玛喇巴什地望考
卷二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 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二章 地 貌
----
第一节 地貌类型
----
第二节 山脉
--
第三章 气 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日照 气温
----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
第四节 风速 风向
----
第五节 地温 物候
--
第四章 水 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 壤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节 土壤养分
--
第六章 矿 藏
----
第一节 金属矿
----
第二节 非金属矿
--
第七章 生 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八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风灾
----
第二节 冰雹
----
第三节 病虫害
----
第四节 地震
卷三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变化
----
第一节 人口发展
----
第二节 密度与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性别
----
第三节 年龄
----
第四节 文化程度
----
第五节 职业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策与规定
----
第三节 节育措施
----
第四节 宣传教育工作
----
第五节 计划生育管理
卷四 农 业
--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剥削形式
----
第二节 减租反霸与土地改革
----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
----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
[附]发挥“两个”积极性促进农业现代化
--
第二章 农业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单位
--
第三章 种植业结构与农业分区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
----
第二节 农业分区
--
第四章 主要农作物栽培
----
第一节 粮食作物品种及栽培措施
----
第二节 棉花生产
----
第三节 油料作物生产
----
第四节 牧草与绿肥作物种植
--
第五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六章 农 垦
----
第一节 清代巴尔楚克屯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夏和尔的开发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垦事业
卷五 林 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林场
--
第二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天然荒漠林
----
第二节 农区人工林
--
第三章 林业区划
--
第四章 育苗 造林
----
第一节 育苗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抚育
--
第五章 森林保护和利用
----
第一节 防火
----
第二节 防盗伐 滥伐
----
第三节 林木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 开发利用与林业科研
--
第六章 经营管理与效益
----
第一节 经营管理
----
第二节 效益
卷六 园 艺
--
第一章 气候资源
----
第一节 光能资源
----
第二节 热量资源
----
第三节 水份资源
--
第二章 果瓜资源
----
第一节 果树资源
----
第二节 瓜类资源
--
第三章 果瓜生产
----
第一节 果品生产
----
第二节 瓜类生产
--
第四章 果树栽培技术
----
第一节 技术改进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五章 甜瓜 西瓜栽培技术
----
第一节 传统栽培技术
----
第二节 栽培技术改进
----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
----
第四节 主要病虫害
--
第六章 瓜果贮藏
----
第一节 传统贮藏
----
第二节 贮藏技术改进
--
第七章 瓜果产品加工
----
第一节 杏干加工
----
第二节 其他果产品加工
--
第八章 园艺科研
----
第一节 科研活动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附]巴楚县园艺场
卷七 畜牧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饲草料与草场
----
第一节 饲草料
----
第二节 草场保护
----
第三节 草场建设
--
第三章 畜禽品种及改良
----
第一节 畜禽品种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四章 牲畜饲养管理
----
第一节 马牛的饲养管理
----
第二节 其他牲畜的饲养管理
--
第五章 畜禽疫病
----
第一节 传染病
----
第二节 中毒病
--
第六章 畜牧业规划与科研
----
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方向
----
第二节 畜牧业分区
----
第三节 畜牧业科研
卷八 农业机具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三节 企业机构
--
第二章 农机队伍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文化构成
----
第三节 技术职称
--
第三章 机械化水平
----
第一节 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机械水平
卷九 水 利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水电局
----
第二节 水管总站
----
第三节 县水利工程施工队
--
第二章 水利工程
----
第一节 引水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附]苏库恰克水库
----
第三节 防病改水
--
第三章 防洪抗旱
----
第一节 防洪
----
第二节 抗旱
--
第四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分水 灌溉管理
----
第二节 水费征收
----
第三节 水政
--
第五章 水 产
----
第一节 水产资源
----
第二节 水产养殖
卷十 工 业
--
第一章 国营工业
----
第一节 建材工业
----
第二节 印刷工业
----
第三节 粮油加工工业
----
第四节 食品加工工业
----
第五节 饲料加工工业
----
第六节 电力工业
----
第七节 企业简介
--
第二章 二轻工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三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企业简介
卷十一 交 通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企事业机构
--
第二章 道 路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桥涵
--
第三章 运 输
----
第一节 运输工具
----
第二节 国营运输
----
第三节 集体和个体运输
--
第四章 路 政
----
第一节 运输管理
----
第二节 公路管理
----
第三节 交通监理
卷十二 邮 电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烽燧 军台 邮驿
----
第二节 邮政局
----
第三节 电信局
----
第四节 邮电局
----
第五节 支局所
--
第二章 邮 政
----
第一节 业务种类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运
----
第四节 分拣封发
----
第五节 邮政业务资费
----
第六节 城乡投递
----
第七节 邮政设施
--
第三章 电 信
----
第一节 业务种类
----
第二节 电信网络
----
第三节 电报投递
----
第四节 电信设施
--
第四章 邮电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邮政管理
----
第三节 电信管理
----
第四节 经济管理
卷十三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 政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 务
----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税收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税收
卷十四 金 融
--
第一章 中国人民银行巴楚县支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现金管理
----
第四节 存款
----
第五节 信贷
----
第六节 稽核
--
第二章 中国工商银行巴楚县支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工商信贷
----
第四节 债券
--
第三章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巴楚县支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重点项目管理
----
第三节 建设资金管理
----
第四节 存款
----
第五节 信贷
----
第六节 其他金融业务
--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巴楚县支行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信贷
--
第五章 信用合作社
卷十五 商 业
--
第一章 私营商业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私营商业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私营商业
--
第二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专业公司
--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专业公司
----
第三节 管理形式
----
第四节 供销合作业务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卷十六 粮 食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二章 粮油征购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油料征购
--
第三章 粮油供销
----
第一节 城镇供应
----
第二节 农村供应
----
第三节 粮食集市贸易
--
第四章 粮油储运
----
第一节 仓储
----
第二节 粮油调运
卷十七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 划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计划编制
----
第三节 计划执行
--
第二章 统 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范围
----
第三节 统计手段与服务
--
第三章 物 价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物价
----
第三节 物价监督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监督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四节 个体登记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七节 经济检查工作
--
第五章 标准计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度量衡的演变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六章 审 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审计监督
卷十八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
----
第二节 城建局下辖单位
----
第三节 其他建筑企业
--
第二章 县城及乡村建设
----
第一节 城区房屋工程建设
----
第二节 市政基础工程建设
----
第三节 街道
----
第四节 供水 供电
----
第五节 环境卫生设施与管理
----
第六节 园林绿化
----
第七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八节 乡村建设
卷十九 政党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巴楚
----
第一节 整饬腐败倡导民主政治
----
第二节 开展经济建设 改革财税制度
----
第三节 发展教育事业
------
[附]抗日战争时期在巴楚工作的中共党人简介
--------
李云杨
--------
伍乃茵
--------
罗乃堂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巴楚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巴楚县委员会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巴楚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 团少先队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农民组织
----
第五节 工商组织
--
第五章 重大政事纪略
----
第一节 抗美援朝
----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 “三反”、“五反”
----
第四节 “肃反”、“审干”
----
第五节 整风“反右”
----
第六节 大跃进
----
第七节 纠正“共产风”
----
第八节 反“右倾”与甄别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十一节 农业学大寨
----
第十二节 “揭批查”和“双打”
----
第十三节 平反冤假错案
卷二十 政权 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县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 政 府
----
第一节 伯克 直隶厅(州)
----
第二节 县公署 县政府
----
第三节 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县人民政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卷二十一 民 政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事业机构
--
第二章 救济、扶贫与福利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三节 扶贫工作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三章 优抚 安置
----
第一节 优抚
----
第二节 安置
--
第四章 婚姻及其他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管理
----
第二节 其他管理
------
[附]巴楚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卷二十二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劳动人事局
----
第二节 县编制委员会
----
第三节 县劳动就业保险管理局
--
第二章 工 人
----
第一节 工人状况
----
第二节 工人录用
----
第三节 职业培训
--
第三章 干 部
----
第一节 干部状况
----
第二节 干部录用
----
第三节 干部任免
--
第四章 工 资
----
第一节 工资制度
----
第二节 调资升级
--
第五章 劳保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护
----
第二节 伤残病死待遇
----
第三节 退休离休待遇
----
第四节 职工福利
--
第六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
----
第二节 待业青年安置
卷二十三 政 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四类分子”监督改造及摘帽
----
第四节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特种行业管理
----
第六节 枪支弹药管理
----
第七节 危险物品管理
----
第八节 交通管理
----
第九节 消防管理
--
第二章 检 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第三节 审查批捕
----
第四节 审查起诉
----
第五节 侦查和审判监督
----
第六节 经济检察
----
第七节 法纪检察
----
第八节 控申检察
----
第九节 监所监督
--
第三章 审 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申诉复查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民事调解
----
第三节 公证
----
第四节 律师
----
第五节 乡镇法律服务
----
第六节 法律教育
卷二十四 军 事
--
第一章 驻 军
----
第一节 清代及民国驻军
------
[附]县国民兵团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
第二章 机 构
----
第一节 兵役局
----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三章 兵 役
----
第一节 征兵制
----
第二节 志愿与义务兵役制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章 民 兵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训练
----
第三节 思想建设
--
第五章 兵事纪略
----
第一节 赛亦德·阿里打败羽奴思汗
----
第二节 呼尔满大捷
----
第三节 平定张格尔、玉素甫和卓叛乱
----
第四节 平定七和卓叛乱
----
第五节 巴尔楚克保卫战
----
第六节 巴楚军民英勇抗击阿古柏侵略
----
第七节 马仲英兵败巴楚
----
第八节 民国26年(1937)南疆事变
卷二十五 教 育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二章 普通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三章 专业与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扫盲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补习
----
第三节 其他形式教育
--
第四章 教 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培训
--
第五章 经费 设施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教学设备
----
第三节 勤工俭学
卷二十六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第二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三节 其他科技机构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三章 科技普及
----
第一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二节 农村科技普及
--
第四章 科技成果
卷二十七 卫 生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医疗机构
--
第二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慢性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节 计划免疫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病防治
----
第二节 新法接生
----
第三节 幼儿保健
--
第四章 医疗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
----
第二节 合作医疗
--
第五章 卫生工作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第三节 学校和劳动卫生
--
第六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医药公司
----
第二节 药政
卷二十八 文 化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文化局
----
第二节 县档案局(馆)
----
第三节 县广播电视局(站)
----
第四节 县文化馆 图书馆 文物管理所
----
第五节 电影放映 艺术表演单位
----
第六节 新华书店
--
第二章 文学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第二节 文学创作
----
第三节 书法 美术 摄影
----
第四节 电影
--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四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五章 文物 古迹
----
第一节 文物
----
第二节 古迹
------
[附]一、“图木休克语”之谜
------
二、外国“探险家”在县境盗窃文物活动
卷二十九 体 育
--
第一章 机构 设施
----
第一节 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
第二节 体育协会
----
第三节 业余体校
----
第四节 体育设施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农牧民体育
卷三十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
----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
--
第二章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
----
第二节 民族团结先进事迹
--
第三章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四章 清除精神污染
--
第五章 开展“三优一学”活动
----
第一节 优质服务
----
第二节 优美环境
----
第三节 优良秩序
----
第四节 学习先进人物
卷三十一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机 构
----
第一节 县民族宗教局
----
第二节 县伊斯兰教协会
--
第二章 民 族
----
第一节 维吾尔族
----
第二节 汉族
----
第三节 回族
----
第四节 其他民族
--
第三章 宗 教
----
第一节 伊斯兰教
----
第二节 佛教 道教
----
第三节 宗教管理
卷三十二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阿孜伯克(1402~1472)
----
阿吾提·喀扎胡努木(~1919)
----
尧乐博斯(1889~1971)
----
苏皮尼牙孜
----
阿不都热合曼喀孜·阿胡努木(1898~1962)
----
邢金顿(1919~1995)
----
马存德(1920~1990)
----
杨玉明(1921~1990)
----
吾甫·阿西木(1930~1988)
----
吾拉英·巴克(1932~1988)
----
买买提·吾守尔(1933~1966)
----
朱马·艾衣提(1933~1995)
----
哈德尔·艾孜木(1934~1965)
----
哈的·卡斯木(1934~1995)
----
韩其慧(1937~1991)
----
阿木提·买买提(1939~1960)
----
卡的尔·买买提(1940~1990)
----
刘源兴(1940~1997)
----
阿不都外力·依明(1962~1985)
--
第二章 人物表
----
巴楚县离休干部情况表
----
巴楚县受国务院部委表彰的劳模、先进工作者名表
----
巴楚县受国家和自治区表彰的先进集体统计表
----
巴楚县受自治区表彰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表
----
巴楚县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表
----
巴楚县著名运动员表
附录
--
一、1991~1997年巴楚县大事记
--
二、1991~1997年巴楚县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三、轶事 传说
--
四、地方文献辑存
修志始末
《巴楚县志》编审机构及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