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金水区志

郑州市金水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金水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6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10月

目录

封面
郑州市金水区志
金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金水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金水区志审定出版
图片
-- 金水区政区图
-- 金水区市区图
-- 1960年5月1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祭城人民公社燕庄大队
-- 1958年9月14日刘少奇委员长视察郑州纺织机械厂
-- 1958年12月16日朱德副主席视察郑州纺织机械厂
-- 1960年2月17日邓小平总书记视察郑州纺织机械厂
-- 1991年2月11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金水区一瞥
-- 金水河
-- 金水路
-- 中共金水区委、金水区人民政府办公地址
-- 大河村遗址
-- 双连壶(大河村出土)
-- 商代铜方鼎(张寨南街出土)
-- 宋寨村农民股份制企业--郑州亨达企业集团
-- 郑州市奧克啤酒厂
-- 机械工业的重点企业--郑州飞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稻田
-- 莲花盛开
-- 凤凰台村
-- 万头猪场
-- 关虎屯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河南科技市场
-- 紫荆山百货大楼
-- 郑州工学院
-- 河南财经学院
-- 郑州十一中
-- 西史赵村小学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关虎屯村民住宅新区
-- 柳林乡政府办公楼
-- 省级文明单位--西史赵村
-- 金水区与日本国鹿岛台町签订友好交往协定书
-- 日本友人参观纬五路一小
-- 日本友人在金水区参观
-- 中州乐园
-- 紫荆山公园湖畔
-- 河南省体育馆
-- 郑州机场
-- 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
-- 河南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 河南省广播电视中心
-- 中共金水区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
-- 金水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 金水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
-- 政协金水区第四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 参加《金水区志》评审会的省、市、区领导及专家学者邵文杰、鲁德政、郭颖生、杨静琦、窦思忠、刘晏普、于平
-- 金水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建置区划
-- 第一章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隶属演变
-- 第三章 建置沿革
-- 第四章 行政区划
-- 第五章 街乡概况
第四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风情
---- 第四节 日照
---- 第五节 霜期
---- 第六节 地温
---- 第七节 灾害天气
-- 第三章 河流水文
---- 第一节 河流
---- 第二节 水文
-- 第四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类型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三节 植被
-- 第五章 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灾
---- 第四节 雹灾
---- 第五节 虫灾
第五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动态
---- 第一节 人口增长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年龄构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婚姻家庭
-- 第四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晚婚晚育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六篇 城区建设
-- 第一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二章 城区绿化
---- 第一节 道路绿化
---- 第二节 庭院绿化
---- 第三节 园林绿化
-- 第三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烟尘治理
---- 第二节 噪声控制
---- 第三节 污染防治
-- 第四章 地名工作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地名普查
---- 第三节 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
---- 第四节 地名管理
---- 第五节 历史地名
-- 第五章 市容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门前三包
---- 第三节 街道整治
-- 第六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产权管理
---- 第三节 房产管理
---- 第四节 租赁管理
---- 第五节 修缮管理
---- 第六节 旧房改造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土地利用
---- 第三节 建设用地
第七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铁路车站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公交线路
---- 第四节 民航机场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网点
---- 第二节 电信网点
第八篇 工业
-- 第一章 区属工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发展综述
---- 第三节 产业分类
---- 第四节 管理体制
-- 第二章 街道工业
-- 第三章 辖区市属以上工业
第九篇 商业
-- 第一章 区属商业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发展综述
---- 第三节 行业分类
-- 第二章 街道商业
-- 第三章 辖区市属以上商业
第十篇 农业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 农民个体所有制
---- 第三节 社队集体所有制
----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章 粮菜种植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蔬菜作物
---- 第三节 莲菜
---- 第四节 芦笋
-- 第四章 林果业
---- 第一节 林果分类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木保护
---- 第四节 林场苗圃果园
-- 第五章 畜禽水产
---- 第一节 畜禽
---- 第二节 水产
-- 第六章 农机农技
---- 第一节 农业机械
---- 第二节 农业技术
--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灌溉
---- 第二节 河道治理
---- 第三节 排涝治碱
----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开发项目
第十一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发展综述
-- 第三章 乡办企业
-- 第四章 村办企业
-- 第五章 联办企业
-- 第六章 个体企业
-- 第七章 企业选介
第十二篇 财税 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税种演变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储蓄贷款
---- 第二节 单位选介
第十三篇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计划
---- 第三节 统计
-- 第二章 审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四节 内部审计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物价检查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企业登记
---- 第三节 个体经济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
---- 第六节 商标管理
---- 第七节 广告管理
-- 第五章 经济技术协作
----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 第二节 技术引进
---- 第三节 传递信息
---- 第四节 物资协进
第十四篇 政党群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基层组织和党员
----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 第六节 统一战线
---- 第七节 纪律检查
---- 第八节 决策纪要
-- 第二章 民主党派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作
-- 第四章 驻辖区省市党群组织
第十五篇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代表选举
----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政务纪要
---- 第三节 人事编制
---- 第四节 体制改革
---- 第五节 机关事务管理
-- 第三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常委会
-- 第四章 驻辖区省市政权政协机关
第十六篇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户籍管理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治保组织
---- 第五节 刑事侦察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检察和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控告申诉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执行和申诉
---- 第六节 行政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律师事务
第十七篇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征兵
---- 第三节 民兵训练
-- 第二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工事构筑
---- 第三节 维修和利用
第十八篇 社会保障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就业安置
---- 第三节 待业管理
---- 第四节 上山下乡
-- 第二章 工资
---- 第一节 工资调整
---- 第二节 工资改革
-- 第三章 民政福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拥军优抚
---- 第四节 救济救灾
---- 第五节 福利生产
第十九篇 教育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学制
---- 第二节 课程
---- 第三节 教材教法
---- 第四节 教师队伍
----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 第三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学校体制
---- 第二节 学制
---- 第三节 学校管理
---- 第四节 教材教法
---- 第五节 第二课堂
---- 第六节 品德教育
---- 第七节 体育保健
---- 第八节 少年先锋队
---- 第九节 业务培训
---- 第十节 教学设备
---- 第十一节 小学选介
-- 第四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普通中学
---- 第二节 中等专业学校
---- 第三节 技工学校
---- 第四节 职业学校
---- 第五节 中学选介
-- 第五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院校选介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工农业余教育
---- 第二节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 第三节 成人高等院校
---- 第四节 扫盲教育
第二十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科技队伍
-- 第三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咨询
---- 第二节 科技信息
---- 第三节 科技交流
-- 第四章 科学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青少年科普活动
-- 第五章 科技成果
-- 第六章 辖区市以上科研机构
第二十一篇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设施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文化站
---- 第三节 影剧院俱乐部
---- 第四节 文化市场
-- 第二章 社区文化
---- 第一节 馆办活动
---- 第二节 院校文化
---- 第三节 专业文化
---- 第四节 民间文艺
-- 第三章 文艺团体
-- 第四章 新闻出版
---- 第一节 新闻出版单位
---- 第二节 报刊
-- 第五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广播站
---- 第二节 广播电台
---- 第三节 电视台
-- 第六章 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
-- 第七章 图书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八章 纪念地
-- 第九章 历史胜迹
第二十二篇 卫生
-- 第一章 卫生医疗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区属医院
---- 第三节 私立诊所
-- 第二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肠道疾病防治
---- 第三节 疟疾病防治
---- 第四节 肺结核病防治
---- 第五节 营养性不良疾病防治
---- 第六节 计划免疫
---- 第七节 食品卫生
---- 第八节 学校卫生
-- 第三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妇女疾防治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街道清扫
---- 第三节 垃圾清运
---- 第四节 粪便处理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城区除害灭病
---- 第三节 四乡改水改厕
-- 第六章 临床医学
-- 第七章 辖区医疗机构
第二十三篇 体育
-- 第一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小学体育
---- 第二节 中学体育
---- 第三节 大专院校体育
---- 第四节 业余体校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三章 竞技体育
-- 第四章 体育设施
第二十四篇 文明区建设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文明单位标准
-- 第三章 文明单位命名和管理
-- 第四章 创建活动
-- 第五章 建成文明单位
第二十五篇 民情习俗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道教
---- 第二节 佛教
---- 第三节 伊斯兰教
---- 第四节 天主教
---- 第五节 基督教
-- 第二章 民俗
---- 第一节 衣着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婚嫁
---- 第四节 丧葬
-- 第三章 节庆礼仪
---- 第一节 传统节日
---- 第二节 法定节日
-- 第四章 方言谚语
---- 第一节 方言
---- 第二节 谚语
-- 第五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生活
---- 第二节 市民生活
第二十六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刘瑞麟
---- 孙成志
---- 翟化鹏
---- 赵文义
---- 崔国庆
---- 时从夏
---- 王一兵
---- 藏尧民
---- 曹泽
---- 苏景州
---- 杜秋喜
---- 张健
---- 朱世勇
---- 贾骥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谢瑞阶
---- 姚文明
---- 杨兰春
---- 常香玉
---- 陈天然
---- 白西川
---- 杜廷贵
---- 阴焕林
---- 王基笑
---- 刘米兰
---- 丁福森
---- 吴其亮
---- 李瑞荣
---- 陈松良
---- 朱淑娴
---- 吴殿久
---- 花合聚
---- 周长运
---- 宋丰年
---- 高兴祥
---- 王百顺
---- 葛新爱
---- 任金河
---- 侯菊花
-- 第三章 英烈名录
---- 胡少杰
---- 尹成太
---- 刘世俊
---- 李登山
---- 康老黑
---- 石如彬
---- 胡孬妮
---- 白小年
---- 张启明
---- 王乃成
---- 张绍先
---- 宋瑞文
---- 朱广宾
---- 李汉青
---- 任之富
---- 朱长富
---- 李庚申
---- 杨茂齐
---- 顾逸先
---- 王守义
---- 杨爱民
---- 赵金玉
---- 海守忠
---- 罗金聚
---- 张月顺
---- 朱狗妮
---- 孟文学
---- 宋长河
---- 张宝才
---- 裴老银
---- 陈国民
---- 马保平
---- 许国涛
---- 刘天成
-- 第四章 人物名表
附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