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北港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644-1983
目录
封面
北港乡志
前言
凡例
图片
--
题词
--
武进县北港乡全图
--
北港市镇现状图
--
清末民初怀北乡政区图
--
北港镇新姿一瞥
--
北港桥
--
北港乡人民政府办公大楼
--
武进驼绒厂办公楼一角
--
北港幸福院
--
北港中心小学教学大楼
--
北港卫生院
--
北港砖瓦厂
--
武进石粉厂
--
村民住宅
--
常北公路
--
银杏树
--
汉墓
--
诸葛瑾墓葬出土文物之一
--
中共北港乡委员会人员
--
北港乡人民政府全体干部
--
北港乡志编写组人员
目录
大事年表
第一编概 况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位置、区域
----
第二节地名由来
----
第三节行政设置
--
第二章北港镇
----
第一节解放前北港镇概况
----
第二节解放后北港镇建设
--
第三章自然环境
----
第一节水系河道
----
第二节土壤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自然灾害
----
第五节物产
--
第四章民族户籍
----
第一节民族和宗教信仰
----
第二节户籍、人口变化
----
第三节姓氏
--
第五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解放前人民生活概况
----
第二节解放后人民生活的改善
第二编政 治
--
第一章共产党组织
----
第一节解放前党的地下组织活动
----
第二节解放后党组织状况
----
第三节负责人更迭
----
第四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
附:纪律检查工作守则
--
第二章政权沿革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清末、民国年间官员更迭
----
第三节解放后乡政府、公社负责人更迭
----
第四节大队负责人更迭
----
第五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党派社团
----
第一节农民团体
----
第二节工会组织
----
第三节共青团
----
第四节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农工民主党
----
第六节国民党和三青团
--
第四章民政工作
----
第一节优抚工作
----
第二节拥军优属
----
第三节社会救济
----
第四节民事调解
----
第五节人民陪审员
--
第五章治安、兵役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兵役
----
第三节民兵
--
第六章日、伪、顽罪行纪实
----
第一节日军暴行
----
第二节草寇四起横行乡里
----
第三节强迫征兵
第三编农业
--
第一章农业生产状况和分配形式
----
第一节解放前农业生产状况
----
第二节解放后农业生产发展
----
第三节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分配形式
------
一、互助组时期
------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
------
四、人民公社化时期
------
五、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时期
--
第二章农业技术改造
----
第一节品种改革
----
第二节耕作制度改革
----
第三节耕作技术改革
----
第四节增积自然肥料
----
第五节施肥技术改革
----
第六节植物保护
----
第七节农业管理机构及农技队伍
--
第三章农机事业
----
第一节农具改革及农业机械的发展
----
第二节农机具管理机构
--
第四章沼气
--
第五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种植业
----
第二节养殖业
----
第三节家庭副业
--
第六章特产“红萝卜”
----
第一节红萝卜的种植及管理
----
第二节红萝卜的加工和腌制
第四编工业
--
第一章解放前的地方工业、手工业状况
----
第一节粮油加工业
----
第二节历史悠久的烧窑业
----
第三节手工业
--
第二章社队工业的兴起及发展
----
第一节社办工业
----
第二节队办工业
----
第三节技术革新与外贸产品
----
第四节社、队(乡村)工业的地位及贡献
--
第三章工业经营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经营管理
----
第三节职工工资福利
第五编财 贸
--
第一章商业
----
第一节解放前商业概况
----
第二节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
第三节供销社的建立和发展
----
第四节服务性行业
----
第五节食品组
--
第二章金融、税务
----
第一节金融
----
第二节税务
--
第三章信贷
--
第四章粮油管理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粮油征购情况
----
第三节粮油供应情况
----
第四节集体粮食储备情况
第六编水 利
--
第一章河道概况
----
第一节大运河
----
第二节童子河
----
第三节鹤溪河
----
第四节海子河
----
第五节仕河
----
第六节创新河
------
附 小河道概况
--
第二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公社境内的河道建设
----
第二节援外工程
--
第三章排灌设施
--
第四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第五章桥梁
第七编文化教育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解放前的群众文化
----
第二节解放以来的群众文化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教育概况
----
第二节解放后中、小学教育
----
第三节农业中学
----
第四节幼儿教育
----
第五节工农业余教育
第八编医药、卫生、计划生育
--
第一章解放前医疗状况
----
第一节国药店
----
第二节解放前后民间医生
--
第二章解放后医疗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联合诊所
----
第二节保健站
----
第三节公社医院
----
第四节公社卫生院
----
第五节合作医疗
--
第三章卫生事业
----
第一节爱国卫生
----
第二节预防接种
----
第三节妇幼保健
--
第四章计划生育
第九编交通、邮电、供电
--
第一章交通运输
----
第一节水路运输
----
第二节陆路运输
----
第三节大 道
--
第二章邮电
----
第一节发展及隶属
----
第二节邮务工作
----
第三节电话电讯
--
第三章供电
----
第一节发展情况
----
第二节机构和电工队伍
----
第三节规章制度
第十编人 物
--
第一章革命烈士传略
----
杨菊如
----
王文忠
--
第二章部份已故人物
----
一、吕宫
----
二、谈焕生
----
三、杨富炳
----
附:部分清代名人表
第十一编社 会
--
第一章知名人士和科技人员
----
第一节部分党、政、军干部简表
------
附:其他人物
----
第二节部分知名人士简表
----
第三节部分科技人员简表
--
第二章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先进集体
--
第三章社会新风尚
----
第一节侍候瘫痪妻子二十年
----
第二节三退错款
----
第三节百岁老人的寿辰
----
第四节慈善事业
--
第四章风俗
----
第一节年庆
----
第二节婚嫁
----
第三节丧葬
--
第五章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俗语
----
第二节谚 语
----
第三节歇后语
--
第六章祠堂、寺庙
----
第一节祠堂
----
第二节寺庙
--
第七章文物古迹
--
第八章民间轶事、神话传说
----
一、一只大河蚌八斤六两半
----
二、银杏树
----
三、姜氏家谱真传
----
四、三月二十五——“田螺节”
----
五、漫话放生河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