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民政志

尚志市民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本志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 资料性的统一。 二、编纂原则:实事求是,详今略古,突出系统特点,体现民政工作广泛 的群众性、社会性。 三、上下时限:上自1922年(中华民国II年)乌珠河设治时起,因行政 机构的设立,必有地域的划分。行政区划部分至2001年。其它下限均为2005 年。 四、内容编排:按其工作性质分门别类,共设14篇41章 60节 ,附录14 篇。章 节 下不设目,标题黑体字,以示区别。内容前的开篇设概述、大事记、 使读者概略了解本志内容。

内容时限: 1922-2005

出版时间: 2007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尚志市市民政志》编委会
图片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尚志市(县)级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乡镇区划
---- 第一节 建国前
---- 第二节 建国后
---- 第三节 统一调整
-- 第三章 乡镇概况
-- 第四章 区划管理
---- 第一节 审批权限
---- 第二节 地名更改
---- 第三节 县级界线勘定
---- 第四节 边界争议处理
---- 第五节 地名管理
第二篇 基层政权
-- 第一章 乡镇政权
-- 第二章 政权建设
第三篇 群众性自治组织
-- 第一章 居民委员会
-- 第二章 村民委员会
---- 第一节 村委会选举
---- 第二节 村务公开
---- 第三节 民主管理
第四篇 拥军优属
-- 第一章 拥军支前
---- 第一节 拥军慰问
---- 第二节 军转供应
---- 第三节 战勤动员
-- 第二章 优待补助
---- 第一节 群众优待
---- 第二节 国家补助
-- 第三章 国家抚恤
---- 第一节 牺牲病故抚恤
---- 第二节 残废抚恤
-- 第四章 抗联根据地优待
-- 第五章 烈士褒扬
---- 第一节 陵园碑塔
第五篇 复员安置
-- 第一章 复员军人安置
---- 第一节 回乡生产
---- 第二节 安置就业
-- 第二章 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一节 农村安置
---- 第二节 城镇安置
-- 第三章 残废军人安置
---- 第一节 荣军学校
---- 第二节 残废军人休养院
-- 第四章 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
---- 第一节 接收安置
---- 第二节 服务管理
第六篇 救灾救济
-- 第一章 自然灾害救济
---- 第一节 政府救济
---- 第二节 举办义仓
---- 第三节 生产自救
---- 第四节 群众互助
-- 第二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临时救济
---- 第二节 定期救济
---- 第三节 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 第四节 供给补助
-- 第三章 扶贫
---- 第一节 国家扶持
---- 第二节 社会扶持
-- 第四章 农村养老保险
-- 第五章 最低保障
---- 第一节 城镇最低保障
---- 第二节 农村最低保障
第七篇 社会福利
-- 第一章 乡、镇敬老院
-- 第二章 福利生产
-- 第三章 社会募捐
-- 第四章 残疾人福利
---- 第一节 聋儿教育
---- 第二节 残疾人机构分立
第八篇 老龄委工作
-- 第一章 老龄工作
-- 第二章 老年人协会
-- 第三章 助老帮困
-- 第四章 维护老年人权益
第九篇 婚姻登记
-- 第一章 婚姻登记制度
---- 第一节 结婚登记
---- 第二节 离婚登记
---- 第三节 涉外婚姻登记
-- 第二章 婚姻登记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机关
---- 第二节 婚姻登记人员
---- 第三节 婚姻证书
---- 第四节 婚姻档案
第十篇 殡葬改革
-- 第一章 改革土葬
---- 第一节 土葬习俗
---- 第二节 平坟深葬
-- 第二章 实行火葬
---- 第一节 提倡火葬
---- 第二节 普及火葬
---- 第三节 设施建设
第十一篇 社团管理
-- 第一章 社团管理
第十二篇 社会救助
-- 第一章 收容遣送
-- 第二章 救助管理
第十三篇 民政事业费
-- 第一章 预决算管理
-- 第二章 事业费投放
---- 第一节 抚恤事业费
---- 第二节 社会救济费
---- 第三节 救灾款
---- 第四节 离退休费
---- 第五节 其他民政事业费
第十四篇 机构编制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编制
-- 第三章 主要领导任职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