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金区志

镇金区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镇金区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2

目录

封面
镇金区志领导小组及编修人员
图片
-- 简阳疆域沿革示意图
-- 牛鞞县疆域示意图
-- 简阳县行政区划图
-- 镇金区疆域图
-- 镇金区行政区辖图
-- 镇金区疆域图
-- 附图
序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述
第三篇 建置沿革
-- 第一章 镇金桥受县辖考
-- 第二章 镇金桥由来考
-- 第三章 清、民国时期的镇金桥
-- 第四章 位置疆域
---- 第一节位置疆域
---- 第二节面积
---- 第三节人口
-- 第五章 建置演变概况
---- 第一节清末行政设置
---- 第二节宣统元年区保划分
---- 第三节民国八年行政区变革
---- 第四节民国十三年团区更易职称
---- 第五节民国二十年调整保辖境
---- 第六节民国二十五年改区保并联保
---- 第七节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调整区乡镇及联保
---- 第八节民国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更行政区名
---- 第九节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二年区乡设置概况
---- 第十节废农会建立区乡人民政府
---- 第十一节一九五五年合区并乡
---- 第十二节乡建立公社
---- 第十三节调整区社疆境域
---- 第十四节调整区社域更易社名
-- 第六章区社址的变迁
---- 第一节区址变迁
---- 第二节乡场由来及变迁
-- 第七章镇金区社政权机构设立
---- 第一节镇金区委和镇金区公所
---- 第二节乡社
第四篇自然地理
-- 第一章位置、面积、人口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面积
---- 第三节人口
-- 第二章 地形地势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地质
---- 第三节土壤分布
---- 第四节山脉
---- 第五节嘴
---- 第六节坳、岩、洞、坪、埝、石
---- 第七节地质资源
-- 第三章水道河流
---- 第一节水道
---- 第二节河流
---- 第三节沟
---- 第四节滩
---- 第五节渠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气温
---- 第二节日照
---- 第三节无霜期
---- 第四节雨量
-- 第五章 动物
---- 第一节野兽
---- 第二节家畜
---- 第三第野禽
---- 第四节家禽
---- 第五节爬行动物
---- 第六节两栖动物
---- 第七节水产动物
---- 第八节昆虫
-- 第六章 植物
---- 第一节植物概况
---- 第二节珍贵树木
---- 第三节建设木材树名录
---- 第四节经济树木
---- 第五节水果树
---- 第六节花树
---- 第七节花名录
---- 第八节蔬菜
---- 第九节农作物
---- 第十节树竹花草
-- 第七章 灾异
---- 第一节风灾
---- 第二节雹灾
---- 第三节旱灾
---- 第四节水灾
---- 第五节虫灾
---- 第六节雷击
第五篇 农业
--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私有制
---- 第二节公有制
-- 第二章生产方式
---- 第一节雇工
---- 第二节自耕
---- 第三节换工
---- 第四节大兵团
---- 第五节机器生产
---- 第六节 大寨式
---- 第七节承包制
-- 第三章 生产工具
---- 第一节手工
---- 第二节半机械
---- 第三节机械
-- 第四章 农作物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第三节油料作物
-- 第五章 耕作技术
---- 第一节土地利用
---- 第二节种籽
---- 第三节肥料
---- 第四节裁培
---- 第五节植保
---- 第六节棉花座谈纪要
---- 第七节种棉能手辜多良
---- 第八节种棉能手陈国权
---- 第九节棉花裁培溯源
---- 第十节罂粟
---- 第十一节红花
-- 第六章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一节改田改土
---- 第二节坡改梯
---- 第三节兴修水利
---- 第四节条田化
---- 第五节改良土壤
-- 第七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分配方式
---- 第二节物质生活
---- 第三第文化生活
第六篇 林牧付
-- 第一章 林业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主要林木
--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
---- 第一节森林概况
---- 第二节林业管理机构
---- 第三节林业管理
---- 第四节引进和改良新品种及落实林权
---- 第五节落实林业责任发展竹子和树林
---- 第六节防护林
---- 第七节林业法规
-- 第三章 牧业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业务范围
---- 第三节科学饲养
-- 第四章 付业
---- 第一节养殖业
---- 第二节水养殖业
---- 第三节其他养殖业
---- 第四节种殖业
---- 第五节黑水苗圃
第七篇 水利电力
-- 第一章 水电机构
---- 第一节水电站
---- 第二节农电所
-- 第二章水利
---- 第一节开发
---- 第二节利用
---- 第三节效益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发电站
---- 第二节输电设备
---- 第三节供电用电
第八篇 区社企业
-- 第一章区企业
-- 第二章经营企业
---- 第一节农机站
---- 第二节铁器社
---- 第三节缝纫社
---- 第四节木器社
---- 第五节修缮社
---- 第六节运输社
---- 第七节酿酒厂
---- 第八节纤维厂
-- 第三章 镇金区社队供销分公司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 第四章 社队企业
---- 第一节社队企业概述
---- 第二节雷家纸厂
---- 第三节辜多金砖瓦厂
第九篇 商业
-- 第一章个体商业
---- 第一节场镇逢期
---- 第二节店铺
---- 第三节摊贩
-- 第二章集体商业
---- 第一节个体商业
---- 第二节公私合营
---- 第三节农贸市场
---- 第四节作坊
-- 第三章国营商业
---- 第一节镇金粮站
---- 第二节食品站
---- 第三节物资站
---- 第四五采购站
---- 第五节煤站
---- 第六节糖酒公司批发站
-- 第四章 合作事业
---- 第一节合作事业的由来
---- 第二节区合作事业
---- 第三节民主管理
---- 第四节社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理监事会
---- 第六节双代店
---- 第七节盈亏
第十篇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税
---- 第一节税收体制
---- 第二节工商行政管理所
---- 第三节地方税的组成
-- 第二章金融
---- 第一节币制演变
---- 第二节高利贷
---- 第三节佃当
---- 第四节金融机构
---- 第五节公债的发行
第十一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要道
---- 第二节公路
---- 第三节桥梁
---- 第四节交通工具
-- 第二章 邮电
---- 第一节邮电概况
---- 第二节电讯
---- 第三节邮政
第十二篇 政治军事
-- 第一章 党团及群团组织
---- 第一节国民党
---- 第二节民社党
---- 第三节青年党
----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
---- 第五节团的组织
---- 第六节妇女联合会
---- 第七节贫下中农协会
-- 第二章 地方政权机构
---- 第一节乡保制
---- 第二节代表大会
---- 第三节区乡政府
-- 第三章 政治
---- 第一节治安
---- 第二节法制
---- 第三节法庭
---- 第四节公役
-- 第四章 民政、劳动
---- 第一节民政
---- 第二节劳动
-- 第五章 军事
---- 第一节地方武装
---- 第二节兵役制度
第十三篇 教育
-- 第一章 学校
---- 第一节私塾
---- 第二节小学
---- 第三节中学
---- 第四节幼儿教育
---- 第五节群众教育
-- 第二章 教师
---- 第一节来源
---- 第二节素质
---- 第三节培训
---- 第四节福利
-- 第三章 教材教法
-- 第四章 起澜、曲折、回升
-- 第五章 经费
---- 第一节束脩
---- 第二节学田
---- 第三节国家拨款
---- 第四节助学金
---- 第五节教育工会
---- 第六节教师负担
---- 附:各届领导花名
第十四篇 医药卫生
-- 第一章 组织机构
---- 第一节药王会
---- 第二节医卫协会
---- 第三节区卫生院
---- 第四节乡卫生院
---- 第五节医疗站
-- 第二章 医生
---- 第一节中医
---- 第二节西医
---- 第三节赤脚医生
---- 第四节民间医生
---- 第五节巫医
-- 第三章 疾病防治
---- 第一节村镇医生
---- 第二节免疫
---- 第三节传染病防治
---- 第四节中西医结合
---- 第五节典型病例
---- 第六节痼疾
---- 第七节疑难病症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接生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三节妇女卫生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晚婚节育
---- 第二节节育措施
---- 第三节附赵家公社计划生育奖惩条例
---- 第四节镇金区计划生育成效(附表)
-- 第六章 名医验方
第十五篇文化艺术
-- 第一章文学艺术
---- 第一节文学
---- 第二节戏曲
---- 第三节美术书画
-- 第二章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电影
-- 第三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球类
---- 第二节棋类
---- 第三节游泳
---- 第四节武术
---- 第五节田径
-- 第四章文物
---- 第一节江公桥碑记
-- 第五章报刊
---- 第一节报纸
---- 第二节刊物
第十六篇名胜古迹
-- 第一章 名胜
---- 第一节黑水寺
---- 第二节万缘祠
---- 第三节灵泉寺
---- 第四节乾封庙
---- 第五节二郎庙
---- 第六节龙神庙
---- 第七节东岳庙
---- 第八节三清庙
---- 第九节通泉寺
---- 第十节文武宫、和乩坛
-- 第二章古迹
---- 第一节牛头嘴
---- 第二节滴水岩
---- 第三节一门三牌坊
---- 第四节石狮子
---- 第五节鲢鱼挣滩
---- 第六节珠琏寺大钟鼓
---- 第七节龙神庙大钟
第十七篇社会风貌
-- 第一章道教
---- 第一节遥池道
---- 第二节祖师教
-- 第二章社会组织
---- 第一节建安
---- 第二节信诚
---- 第三节袍哥
---- 第四节叙荣乐
-- 第三章 生活习俗
---- 第一节传统节日
---- 第二节新节日
---- 第三节婚丧寿
---- 第四节迷信活动
---- 第五节赶会
---- 第六节陋习
---- 第七节其他习俗
-- 第四章 新风尚
---- 第一节社会救济
---- 第二节社会安置
---- 第三节劳动就业
---- 第四节福利小学
---- 第五节敬老院
---- 第六节破除封建迷信
---- 第七节婚姻自由
---- 第八节喜事新办
---- 第九节晚婚、晚育、计划生育
---- 第十节火葬
---- 第十一节“五讲”“四美”
---- 第十二节送子参军
---- 第十三节送夫参军
---- 第十四节拥军优属
---- 第十五节尊老爱幼
-- 第五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 第一节方言
---- 第二节谚语
---- 第三节歇后语
第十八篇 人物
-- 第一章 殉难战士
---- 第一节军队殉难战士
---- 第二节“二三”暴动阵亡战士
---- 第三节简灌工程殉难战士
-- 第二章 闻人
---- 第一节进仕
------ 付辉之
------ 付为霖
------ 苟芝兰
---- 第二节举人拔贡
------ 王玉恭
------ 汪柳桥
------ 陈殿儒
---- 第三节秀才
------ 汪玉堂
------ 陈作周
------ 陈仕春
------ 胡九波
------ 王正龙
------ 王寿芄
------ 付孟炎
------ 严治平
------ 付伯炜
------ 李享之
---- 第四节县长(知事)
------ 付吉侯
------ 付光辉
------ 曾常伯
------ 陈大伦
------ 贾尚测
------ 付鲁唯
------ 陶厚(鈺)
---- 第五节军队营、团长
------ 陈畴九
------ 陶璞
------ 刘存厚
------ 吴建成
------ 徐建材
------ 付直夫
------ 付君爱
------ 陶雪尧
------ 付绍云
------ 付伯英
------ 付铁须
------ 邓云昌
---- 第六节科局长新目录项
------ 付见语
------ 李子章
------ 李梦九
------ 巫育三
------ 李南方
---- 第七节专家学者
------ 付树义
------ 曾枣壮
------ 张立生
------ 李中良
------ 付云凯
---- 第八节留学生
------ 姜毓云
---- 第九节新民主主义研究学会名录
---- 第十节大学生名录
---- 第十一节工程师厂长
---- 第十二节人民功臣
------ 叶大荣
---- 第十三节模范
------ 辞多良
------ 游正君
---- 第十四节参加北京农展会名录
---- 第十五节能工巧匠
------ 鄢富廷
------ 吕玉楼
------ 陈大师
------ 吴双兴
------ 梅崇
------ 黄子建
------ 麻大师
---- 第十六节名医
------ 辞大安
------ 王殿臣
------ 王永年
------ 胡明雪
------ 王吉才
---- 第十七节杰出的园丁
------ 王翰才
------ 夏乾峰
------ 王敦夫
------ 李亨之
------ 付仲枚
------ 刘孟如
------ 邓松波
------ 刘从虎
---- 第十八节名厨
------ 汪云光
------ 辞学文
-- 第三章 长寿老人
第十九篇 杂记
-- 第一章 民间传说
---- 第一节二寸观音出驾
---- 第二节清风闹神水
---- 第三节祖师出驾
---- 第四节棺材装金银
---- 第五节龙神请剧团
---- 第六节卓炳田买地葬坟
-- 第二章趣闻轶事
---- 第一节陈大伦丢官
---- 第二节日本机坠落双桥
---- 第三节同福袍哥和叙荣乐一场战斗
---- 第四节半月乡长汪永言
---- 第五节付鲁唯竞选“国大”
---- 第六节肥主付玉赓拖至眉州
-- 第三章 人物轶事
---- 第一节王丞成被砍头
---- 第二节杨楝材
---- 第三节付鲁唯
---- 第四节老龙场杨郭争乡长
---- 第五节盗布盗麦被枪杀
---- 第六节陶千总毒死王述猷
---- 第七节徐魁“三·五”被杀事
---- 第八节雷治国被杀事
---- 第九节蔡香山被杀事
---- 第十节周抗为匪
---- 第十一节戢临渊镇金卖烟风波
---- 第十二节李梦九
---- 第十三节李梦九枪毙十土匪
---- 第十四节贤媳妇张戢氏
---- 第十五节逆子罗成速
---- 第十六节羊吃棉花致人命
---- 第十七节手锤砸死亲夫
-- 第四章 名特产
---- 第一节黄土镇(火巴)葫豆
---- 第二节乾封镇(火巴)豌豆
---- 第三节老龙场(火巴)豌豆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