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志 粮食志

贵州省志 粮食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贵州省粮食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粮油生产、粮食贸易、粮油运输、粮油储运等。

内容时限: 1368-1985

出版时间: 1992年12月

目录

封面
贵州省志 粮食志
版权页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贵州省志·粮食志》编纂委员会
《贵州省志·粮食志》编辑人员
图片
-- 贵州省粮油机构、企业经营网点分布
-- 审稿会
---- 在粮食志审稿会上、部分历任粮食厅、局长在进行审稿。
---- 省地方志召开《贵州省志·粮食志》审定会,从左至右为何永康、何仁仲、秦天真、王虎文、王民三。
-- 领导关怀
---- 1976年中共贵州省委常委李庭桂(左一)、省委副书记苏钢(中)、省粮食局副局长王民三(右一)参观贵阳
---- 1986年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中)视察贵阳市面条食品春节展销情况。
---- 1986年贵州省、市邻居参观贵阳市粮油食品展览会,何仁仲(右三)夏页文(右四)
---- 1989年省长王朝文(中排右二)省粮食局局长何永康(后捧右一)到凯里市凯棠乡,检查生活安捧工作,与州
---- 1989年商业部部长胡平(左一)到贵阳面粉厂视察工作。
---- 商业部副部长傅立民(中)和省粮食局局长何永康(左一)1990年到贵阳市牛郎关储备库检查工作。
---- 1991年春节期间副省长张树魁(中)省粮食局副局长徐显义(左一)到贵阳市省府路粮店向职工拜年。
---- 1991年元月贵省人大副主任冉砚农(右三)到贵阳面粉厂了解精粉车间情况。
---- 1991年省粮食局局长何永康(左一)、省政府副秘书长杨通华(右一)、与全国“十佳营业员”清镇县城关粮
-- 粮食商业活动
---- 一、名优食品
------ 贵阳市粮食部门生产的金穗面条获一九九一年群众喜爱的贵州新产品「杜鹃杯」金奖。
------ 绥阳县粮食局生产的银丝空心面在一九八八年首届由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银奖。
------ 贵阳制面二厂生产的赖氨酸系列挂面、茄汁挂面获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名优产品铜奖。
------ 纳雍县粮食部门生产的腐竹在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二等奖。
------ 镇宁县粮食局生产的波波糖1988年荣获贵州省群众喜爱的产品“杜鹃杯”奖
------ 凯里市面粉厂生产的膨松面粉荣获1989年至1990年优秀产品三等奖。
------ 贵州省粮食局科研所研制的不淘洗米获198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 贵阳市面条厂生产的香味蛋面荣获一九九一年群众喜爱的贵州新产品「杜鹃杯」金奖。
------ 贵阳市粮食部门生产的骨泥肉挂面一九九一年获中国十年(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优秀新产品奖
---- 二、优质服务
------ 曾两次被全国妇联评为“三八”红旗单位的贵阳市环西粮店。图为粮店职工热情为离休老红军送粮。
-- 发展养殖业
---- 绥阳县温泉区粮管所养猪场之一角。
---- 从江县粮食局养鸭场之一角。
-- 发展种植业
---- 绥阳县温泉区粮管所宽阔粮站杜仲林场之一角。
---- 从江县粮食局柑桔果木林场之一角。
-- 发展油桐油茶生产
---- 正安县龙江大队大力发展桐子生产1958年获国务院奖状。
---- 龙岗公社龙江大队桕树坪生产队社员采运桐果支援国家建设。
---- 正安县龙江大队1958年获全国油脂增产奖旗,并有周恩来总理“户有万株桐,幸福永无穷”题词。这是该队桐
---- 获国务院奖状“油茶之乡”的玉屏县茶山之一角。
-- 建设成就
---- 贵阳市粮贸大楼
---- 贵阳市粮油食品综合大楼
---- 贵州省浓缩饲料厂年班产浓缩饲料2.4万吨。
---- 贵阳面粉厂
---- 图为绥阳县粮食局油脂化工厂精炼油车间。
---- 贵阳市牛郎关大型储备粮仓。
---- 贵阳市牛郎关仓库运粮铁路专用线。
---- 贵州省粮食局汽车场之一角。
---- 1.开阳县油脂化工厂。
---- 2.遵义县南白油厂浸出车间平转浸出器。
---- 3.遵义县粮食转运站储油罐。
-- 学会
---- 1987年3月15日贵州省粮食经济学会成立。图为名誉会长、顾问等在进行学术交流。
---- 1990年5月18日四省(区)二市粮食经济协作研讨会在贵阳市召开
-- 学校
---- 贵州省粮食学校实验室
---- 电化教学编辑室。
-- 农村 土圆 粮仓粮油加工工具民国时期 解放初期
---- 土圆仓
---- 少数民族地区储粮的罈子仓
---- 解放前民间加工粮食工具之一——人踩碓
---- 水辗
---- 石磨
---- 土磨
---- 民国时期的量具
---- 蒸菜子用的土甑
---- 包饼
---- 土榨
---- 雷公榨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粮油生产、分配、余缺
-- 第一章粮油生产
---- 第一节粮食生产
---- 第二节食用油(料)生产
---- 第三节桐油(料)生产
-- 第二章粮食分配
---- 第一节分配办法和原则
---- 第二节国家征购
---- 第三节集体提留
---- 第四节口粮分配
-- 第三章粮食余缺
---- 第一节社会粮食余缺
---- 第二节农民占有粮食
第二篇粮赋、积谷、储备粮
-- 第一章粮赋
---- 第一节田制
---- 第二节粮赋
---- 第三节军粮
-- 第二章积谷、储备粮
---- 第一节积谷
---- 第二节储备粮
第三篇粮食贸易
-- 第一章集市粮食贸易
---- 第一节粮食市场
---- 第二节集市粮食贸易
-- 第二章农村粮食收购
---- 第一节统购
---- 第二节计划定购
---- 第三节换购、超购
-- 第三章农村粮食供应
---- 第一节口粮
---- 第二节种子粮
---- 第三节饲料粮
---- 第四节补助粮
---- 第五节奖售粮
-- 第四章少数民族地区、周转粮、国营农场粮食购销
---- 第一节少数民族地区粮食购销
---- 第二节周转粮经营
---- 第三节国营农场粮食购销
-- 第五章市镇粮食供应
---- 第一节口粮供应标准
---- 第二节定量人口管理
---- 第三节补助粮
---- 第四节行业用粮
---- 第五节饲料用粮
---- 第六节票证管理
---- 第七节粮店
-- 第六章粮食议价经营
---- 第一节粮食议价经营
---- 第二节议价经营管理
-- 第七章粮食价格
---- 第一节收购价
---- 第二节销售价
---- 第三节差、比价、生产成本
---- 第四节粮价管理
第四篇植物油脂(料)经营
-- 第一章食用植物油(料)经营
---- 第一节食用油(料)收购
---- 第二节食用油销售
---- 第三节食用油调拨
---- 第四节油饼经营
-- 第二章桐油(料)经营
---- 第一节桐油(料)收购
---- 第二节桐油销售
---- 第三节桐油(料)调拨
-- 第三章油脂议价经营
---- 第一节菜、茶子(油)议价经营
---- 第二节桐子(油)议价经营
-- 第四章油脂(料)价格
---- 第一节菜油(料)价格
---- 第二节茶油(料)价格
---- 第三节桐油(料)价格
---- 第四节差、比价、生产成本
第五篇粮油运输、储存、质量检验
-- 第一章粮油运输
---- 第一节统一调拨
---- 第二节合理运输
---- 第三节安全运输
---- 第四节运力、运费、义运
---- 第五节装具
-- 第二章粮油储存
---- 第一节粮仓管理
---- 第二节粮油保管
---- 第三节粮油虫害防治
---- 第四节四无粮仓
-- 第三章粮油质量检验
---- 第一节粮油收购标准
---- 第二节粮油加工、调拨标准
---- 第三节粮油质量检验
第六篇粮油工业、基本建设
-- 第一章粮油工业
---- 第一节粮食加工
---- 第二节油脂加工
---- 第三节饲料加工
---- 第四节粮油机械工业
---- 第五节粮油食品生产
---- 第六节副产品综合利用
---- 第七节企业管理
-- 第二章基本建设
---- 第一节粮油仓库建设
---- 第二节粮油加工厂建设
---- 第三节饲料加工厂建设
---- 第四节粮店、住宅建设
---- 第五节学校建设
---- 第六节基建投资
第七篇综合管理
-- 第一章组织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网点
---- 第三节职工队伍
-- 第二章粮油计划
---- 第一节计划管理体制
---- 第二节粮油流转计划
---- 第三节商品粮油变化
---- 第四节专项用粮、油
---- 第五节中价粮
-- 第三章粮油统计
---- 第一节统计制度、报表、口径
---- 第二节统计质量
-- 第四章财务会计
---- 第一节财务体制
---- 第二节资金管理
---- 第三节费用管理
---- 第四节会计核算
---- 第五节盈亏、补贴
-- 第五章粮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节粮商改造
---- 第二节油商改造
---- 第三节私营粮油工业改造
-- 第六章粮油科技
---- 第一节科研机构
---- 第二节科技管理
---- 第三节科研成果
-- 第七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粮食学校、干部学校、技工学校
---- 第二节干部职工教育
---- 第三节中专、技校教育
-- 第八章支援工农业生产
---- 第一节支援农业生产
---- 第二节支援工业生产
大事记要
-- 一、明代
-- 二、清代
-- 三、中华民国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附录:
-- 一、1986年至1990年的粮油工作
-- 二、《贵州省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 三、《贵州省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草案)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