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文化志

泾县文化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泾县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文化行政机构、群众文化、戏剧、图书、电影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87年12月

目录

封面
泾县文化志
图片
-- 李先念题词
-- 文化大楼
-- 泾川电影院
-- 人民剧场
-- 榔桥影剧院
-- 1985年9月3日,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开馆。9月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四军老战士举行联欢晚会。
-- 代表们参观新四军旧址陈列馆
-- 联欢晚会上,何士德指挥大合唱
-- 泾县图书馆少年儿童阅览室
-- 彭德明个体文化站因地制宜开展业余文化活动
-- 龙舟竞渡
-- 孤峰中心文化站举办农民篮球赛
-- 宣城地区首届“宣州之声”群众音乐会泾县代表队
-- 首届「校园之春」音乐会
-- 文化馆小乐队
-- 泾县黄梅戏剧团《皇帝媒》剧照
-- 泾县黄梅戏剧团《向阳商店》剧照
-- 张学寅纸塑
-- 《云岭》期刊
-- 新四军司令部旧址
-- 新四军大会堂旧址
-- 王稼祥故居
-- 抗敌报
-- 桃花潭
-- 大观塔
-- 西阳万年台
-- 踏歌岸阁
-- 文昌阁
-- 西周·青铜编钟
-- 战国·青铜方壶
-- 清·翟金生制泥活字及泥版《翟氏宗谱》
-- 朱尊(一)金石
-- 清·潘骏德菊蟹
-- 清·包世臣草书中堂
-- 郭沫若题词
-- 清·章介眉山水
-- 宣纸
-- 宣笔
-- 泾县文化情况示意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文化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沿革与设置
-- 第二节 负责人更迭
第二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活动
---- 一、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 二、抗战文化宣传活动
---- 三、建国后文化活动
-- 第二节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 一、泾县民众教育馆
---- 二、泾县文化馆
---- 三、文化站
第三章 戏剧
-- 第一节 剧种
---- 一、京剧
---- 二、黄梅戏
---- 三、皖南花鼓戏
---- 四、皮影戏
---- 五、傀儡戏
---- 六、目莲戏
-- 第二节 剧团
---- 一、戏曲班社
---- 二、泾县黄梅戏剧团
---- 三、泾县文艺工作团
---- 四、民间职业剧团
第四章 演出场所
-- 第一节 戏台
---- 一、西阳万年台
---- 二、城隍庙万年台
---- 三、云岭关圣殿万年台
---- 四、云岭陈氏宗祠戏台
-- 第二节 城隍庙剧场
-- 第三节 泾县人民剧场
---- 一、沿革与设施
---- 二、历年演出实绩
---- 三、负责人更迭
-- 第四节 乡镇(影)剧场
第五章 图书
-- 第一节 私家藏书
---- 一、万卷堂
---- 二、培风阁
---- 三、松竹轩
---- 四、小万卷斋
---- 五、绍衣堂
---- 六、板桥书屋
---- 七、绿竹山房
---- 八、约园
---- 九、三山园风玉堂
---- 十、香雪山庄
-- 第二节 学校藏书
---- 一、尊经阁
---- 二、兰坡图书馆
---- 三、建国后学校藏书
-- 第三节 公共图书馆(室)
---- 一、泾县图书馆
---- 二、泾县总工会图书室
-- 第四节 其它图书室
---- 一、机关图书室
---- 二、工矿图书室
---- 三、农村图书室
第六章 电影
-- 第一节 电影队
---- 一、国办电影队
---- 二、工矿电影队
---- 三、乡办电影队
---- 四、民办电影队
-- 第二节 电影院
---- 一、人民电影院
---- 二、泾川电影院
---- 三、乡镇影(剧)院
-- 第三节 电影公司
---- 一、沿革
---- 二、放映设备
---- 三、影片
---- 四、历年放映、发行实绩
---- 五、负责人更迭
第七章 文物胜迹
-- 第一节 历史文物
---- 一、古遗址
---- 二、古墓葬
---- 三、古建筑
---- 四、碑刻
---- 五、馆藏历史文物
-- 第二节 革命文物
---- 一、革命旧址
---- 二、馆藏革命文物
-- 第三节 风景名胜
---- 一、桃花潭
---- 二、茂林村
---- 三、水西
---- 四、大蓝山
---- 五、台泉山
---- 六、琴高山
---- 七、马头矶
---- 八、狮子山溶洞
-- 第四节 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 一、沿革与活动
---- 二、负责人更迭
第八章 文艺
-- 第一节 文艺杜团
---- 一、泾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二、泾川书画会
---- 三、泾川书画院
---- 四、泾川摄影协会
-- 第二节 文艺期刊
---- 一、《光芒》
---- 二、《云岭》
-- 第三节 文艺作品
---- 一、古代作品存目
---- 二、当代作品选目
第九章 文化用品
-- 第一节 宣纸
-- 第二节 宣笔
第十章 人物
-- 许棠
-- 汪遵
-- 汪伦
-- 崔十五
-- 包整
-- 汪(氵解)
-- 吴份
-- 徐昞
-- 倪水西
-- 郭雷焕
-- 郑澜
-- 董纲
-- 董杰
-- 章嵩
-- 王廷干
-- 左镒
-- 朱苞
-- 吴子扬
-- 王廷考
-- 王士勤
-- 郑廷任
-- 郑过
-- 赵善政
-- 张一卿
-- 徐榜
-- 董国
-- 张应泰
-- 查三聘
-- 俞文
-- 赵崇礼
-- 翟尚忠
-- 胡世及
-- 洪维翰
-- 洪载
-- 王微
-- 万应隆
-- 赵司直
-- 左冕
-- 赵瑞开
-- 胡蛟龄
-- 赵青藜
-- 赵獬
-- 郑相如
-- 翟大程
-- 朱棠
-- 吴芳培
-- 吴廷选
-- 吴振麟
-- 赵绍祖
-- 朱理
-- 朱珔
-- 翟金生
-- 胡承珙
-- 包世臣
-- 潘锡恩
-- 胡蜄龄
-- 赵帅
-- 吴文炳
-- 胡元辉
-- 赵廷辉
-- 赵守勋
-- 潘骏德
-- 章介眉
-- 王绥之
-- 王廷佐
-- 赵实
-- 赵环
-- 胡承谱
-- 马继登
-- 王教
-- 王改
-- 包青
-- 包眉龄
-- 肖如龙
-- 吴希文
-- 吴之志
-- 吴抡
-- 吴捧纶
-- 陈孝
-- 郑文桂
-- 郑文鉴
-- 非台
-- 郑瑾娥
-- 查春如
-- 赵良尉
-- 俞抡文
-- 吴鉴
-- 吴大绅
-- 胡照
-- 倪度
-- 章翔凤
-- 胡承福
-- 翟绅
-- 翟廷魁
-- 翟思晊
-- 翟思鍪
-- 翟泰臣
-- 翟永檀
-- 翟梦青
-- 吴祖培
-- 吴广霈
-- 胡朴安
-- 胡怀琛
-- 翟坤
-- 查秉钧
-- 朱尊一
-- 汪正根
-- 吴玉如
-- 吴则虞
后记
《泾县文化志》编写领导组名单
《泾县文化志》编写组名单
版权页
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