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昭平县自明季至民国,曾五修县志,但却没有风物志之类专著见之于世。近年来,我们乘盛世修志的东风,组织力量编写了这部《昭平风物志》。从而不仅填补了本县历史这个空白,而且它将以新型的地方志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部新型的地方志,把昭平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奇珍特产,多采的民族风情以及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面貌介绍给广大读者,冀望有助于激发热爱桑梓,振兴昭平之热忱,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这部新型地方志,分设地理概况,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民族风情,风物传说,文苑话故,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2年01月
目录
封面
彩插
书名页
编委会
前言
目录页
地理概况
--
地形
--
名山
--
河川
--
气候
历史沿革
--
昭平先民
--
古百越地
--
桂林郡地
--
临贺县地
--
马援开江
--
静州建置
--
富州兴废
--
县名之始
--
重新置县
--
昭平解放
--
乡镇得名
名胜古迹
--
桂江胜景
--
县城古榕
--
桂江大桥
--
凌宵塔
--
马三家瀑布
--
松林飞虹
--
烟缴瀑布
--
桂江滩王
--
“百蛮逯道”摩崖石刻
--
黄国材摩崖石刻
--
黄姚古镇
--
黄姚石板街
--
黄姚古戏台
--
文明阁
--
宝珠观
--
饯兴烈士塑像
--
带龙桥
--
兴宁庙
--
聚仙岩
--
天然桥
--
读书岩
--
中洞风窟
--
中洞吊岩
--
九如口奇洞
--
北莱银牛
--
北陀古城
--
热水窝
--
黄仲拙墓
--
五指山出气岩
--
接官坪古道
民族风情
--
长鼓舞
--
盘王舞
--
猴鼓舞
--
捉龟舞
--
西坪炮期
--
柚子灯
--
庙会打醮
--
山民守猎
--
装山老鼠
--
春江围鱼
--
春节调马
--
锣鼓催耕
--
打陀螺
--
吹木叶
--
新年买水
--
盘瑶茶碗歌
--
牛王节
--
除夕习俗
--
歌堂过夜
--
庆百罗
--
瑶族草标
--
汉族黄茅结
--
送日课
--
过彩礼
--
髻手妈吟咏歌
--
瑶族婚礼
--
北陀婚俗
--
婚礼仪式歌
--
上门婚俗
--
踩生
--
出门禁忌
--
瑶家酸鲊
--
春节糖环
--
重阳习俗
风物传说
--
大救平恩观音
--
牛屎髻
--
大小龙塘
--
塘瓮奇闻
--
关锁仙门
--
万宝山金鱼的故事
--
六公佛子
--
由马还山
--
猴子捧碗
--
白石鸳鸯
--
歌仙棋石
--
思神江
--
五妇江
--
万钱村
--
葫芦岩
--
鸳鸯树
--
马江龙门
--
大垌石人
--
南池奇荷
--
六内山传说
--
白虎金鸡
--
牛躏蕉树
--
豹子怕漏
--
端午说艾
--
虎头鸭嘴
--
桂兴大田
--
华陀背药箩的传说
文苑话故
--
唐代诗人罗隐游昭平
--
邹洁及其《别元光》诗
--
李商隐及其《异俗》诗
--
潘锦出题考秀才
--
杨恩寿笔下的昭平
--
黄姚“吴氏宗祠”壁画
--
黄国儒与昭平八角
--
罗继春著书立说
--
砂子吴氏联语
--
黎膺藩两口水烟成诗
--
高士其在黄姚镇
--
昭平影业忆旧
--
在昭平的两次京剧演出
--
广西艺术馆在黄姚举办文艺晚会
--
文化名人云集昭平
--
创办发行《广西日报》昭平版
--
莫乃群与黄姚龙麟树
--
徐悲鸿的七箱画在昭平
--
良风街上的抗日标语
--
在昭平举办丰于恺漫画展
--
一块刻有中英文字的墓碑
--
桂江河畔尊师碑
--
桂林道学生运动会忆旧
--
昭平桂剧史话
--
昭平茶调溯源
--
民国时期的昭平报刊
--
民国时期的嘤鸣诗社
--
孙中山在昭平演讲
--
黄国儒与北山公园
--
欧阳予倩在昭平的文化活动
--
千家驹首任黄姚中学校长
--
罗竞秀终身不嫁为教育
--
西坪戏剧小史
--
“五月十三”与县艺术节”
--
范友昌高吟“喝粥歌”
--
韦瑞霖及其二十三乡镇诗
文物集锦
--
石铲
--
陶屋陶囷陶灶
--
陶鼎
--
陶釜
--
豆卮
--
熏炉和博山炉
--
“位至三公”镜和“长宜高官”镜
--
铜人吊灯
--
兽形锅笔座
--
玻璃耳珰
--
鸡首壶
--
青花花鸟瓷瓶
--
釉下彩绘鸟纹瓷壶
--
景泰蓝双龙戏珠瓶
--
铅弹丸
--
书墨联
特产奇珍
--
黄皮糖
--
黄姚豆豉
--
薏米饼
--
奇香斋与猪油饼
--
黄精酒
--
红烧香竹鼠
--
油柑子
--
矮瓜酿
--
酿菜
--
及第粥
--
绿豆糕
--
昭平饺子
--
黄姚豆腐
--
笋酿
--
象棋山与象棋茶
--
桂花竹纸
--
沙田柚
--
松香
--
鳄蜥
--
娃娃鱼
--
古榕兰花
--
鸳鸯桂
后记
版权页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