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记述江油卫生事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而立志。下限在现行行政江油市,故命名为《四川省江油市卫生志》。按卫生事业内含结构和分工,设置章节目,按时序记述,横排竖写。二、全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为存史、资政、教育、发展、改革卫生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目录
封面
江油市卫生志
图片
--
1、1986年,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在省、市领导陪同下视察江油卫生工作。
--
3、1994年,江油市市长仇义富、卫生局副局长胡修祥参加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日活动
--
4、1994年,江油市卫生局局长杨金平督导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工作。
--
5、江油市卫生局综合办公楼。
--
6、江油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
--
7、具有综合救治设施的江油市人民医院内儿科大楼。
--
8、八十年代初,江油市人民医院已开展显微外科手术。
--
9、1989年,江油市人民医院手术室使用全自动麻醉机。
--
10、江油市人民医院CCU病房使用心电监护仪设备。
--
11、1986年,江油全面推动振兴中医工作。
--
12、发展中的江油市中医院。
--
15、1987年,江油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将霉变食品销毁
--
16、江油市卫生防疫站用原子吸收仪作样品检测分析。
--
17、气相色谱仪在卫生防疫部门发挥效应。
--
18-1、18-2、七十年代,江油县血吸虫病疫区开展群众性的查灭钉螺。
--
19、1985年12月,中共中央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授予江油县血防站“全国血防工作先进集体”奖杯。
--
20、面貌一新的江油市妇幼保健所(院)。
--
21、1983年9月,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江油县妇幼保健站“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
22、江油市医学教育基地——原卫生人员进修学校,现江油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
23、1987年,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24、江油市药品检验所作药品检验分析。
--
25、发展建设中的江油市小溪坝中心卫生院。
--
26、毗邻山区的江油市永胜镇卫生院。
--
27、焕然一新的江油市武都镇卫生院。
--
28、川西北石油矿区职工医院。
--
29、花园式的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住院大楼。
--
30、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使用CT为病人检查。
--
31、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施行微机化管理。
--
32、长城特殊钢公司总医院ICU监护室。
《江油县卫生志》(1984.4~1985.4)编纂领导小组
《江油县卫生志》(1984.4~1985.4)编辑办工作人员
《江油县卫生志》(1985.4~1986.4)编辑领导小组
编辑组工作人员
特约审稿员
《江油市卫生志》(1995.6~1996.12)编辑领导小组
编纂委员会
编写组
资料员
序
概述
凡例
江油市卫生志目录
第一章 卫生行政机构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卫生行政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
第二章 卫生管理
--
第一节 医政
----
一 清末医事制度
----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医事管理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医政管理
------
(一)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单位
------
(二)集体所有制医疗卫生单位
------
(三) 社会办医和个体医生管理
--
第二节 药政
----
一 毒、麻、限药品管理
----
二 自制制剂管理
----
三 中药管理
----
四 伪劣药品管理
----
五 药材资源管理
------
(一)中药材资源的调查与开发
------
(二)引种、野生变家种
------
(三)发展中药材生产基地
------
(四)保护历史悠久的地道药材
------
(五)药品市场管理
------
(六)药品生产与加
--
第三节 政工人事
----
一 思想政治道德作风教育
------
(一)学习
------
(二)医德医风
------
(三)清政廉医
------
(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
(五)“三优一学”竞赛
------
(六)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
(七)法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八)精神文明建设
------
(九)建立联系点制度
------
(十)新闻通讯
------
(十一)政治思想工作研究
----
二 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
(一)先进单位
------
(二)先进个人
----
三 落实政策
----
四 知识分子工作
----
五 卫生工作人员
----
六 工资、福利
------
(一)工资
------
(二)福利
----
七 离休、退休
------
(一)离休
------
(二)退休
----
八 职称晋升
----
九 人民代表、政协委员
----
十 档案工作
--
第四节 卫生经济
----
一 卫生事业费
----
二 固定资产
----
三 农村卫生事业重点建设
----
四 医疗收费
----
五 退休基金
----
六 财务人员
----
七 卫生统计
--
第五节 公费医疗
--
第六节 党群工作
----
— 党务工作
------
(一)整党
------
(二)党员目标管理
------
(三)创“四好”班子,当“五好”干部活动
------
(四)发展党员
------
(五)业余党校
------
(六)先进党组织和先进党员
----
二 多党合作
----
三 共青团工作
----
四 工会工作
----
五 妇女工作
第三章 卫生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
一 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
二 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
----
三 横向联合办医
----
四 精简重叠医疗机构
----
五 推行多种管理形式
----
八 实行综合目标管理
----
七 “放”、“关”结合,稳定职工队伍
----
八 加强工勤富裕人员管理
--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
一 国拨卫生事业费管理
----
二 医疗设备费管理与投入
----
三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一)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
------
(二)超劳务分成和有偿服务
----
四 改革民办卫生事业补助费的使用
----
五 完善配套措施和奖励政策
------
(一)任务、目标考核与经济挂钩
------
(二)奖励性劳务补贴
------
(三)奖励基金
------
(四)管理效益奖
------
(五)科技兴医奖
------
(六)卫生宣教、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奖
------
(七)创办经济实体效益奖
--
第三节 防保体制改革
----
一 防保体制
------
(一)机构设置
------
(二)任务、职责
----
二 儿童计划免疫和妇女围产期保健保偿
------
(一)“双保”工作
------
(二)“双保”成效
--
第四节 兴办卫生产业
第四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医疗机构
----
一 慈善团体的医疗组织
----
二 教会诊所
----
三 民间私人医馆、医院
----
四 县卫生院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医疗机构
----
江油市人民医院
------
一 建制
------
二 业务科室的发展
--------
(一)住院科室
--------
(二)门诊科室
--------
(三)医技科室
--------
(四)护理专业
------
三 医技队伍的发展与提高
--------
(一)医技队伍构成
--------
(二)培训、进修、提高
------
四 医院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技术管理
--------
(三)经济管理
--------
(四)后勤管理
--------
(五)医疗设备更新
----
江油市中医院
------
一 建制与所有制
--------
(一)城关联合诊所
--------
(二)城关联合医院
--------
(三)城关镇卫生院
--------
(四)县中医院
------
二 建设、发展
--------
(一)基本建设
--------
(二)业务科室的发展
1 住院科室
2 门诊科室
3 医技科室
4 护理
--------
(三)医技队伍的发展与提高
1 医技人员的构成
2 培训、进修、提高
------
三 医院管理
--------
(一)行政管理
--------
(二)技术管理
--------
(三)经济管理
--------
(四)后勤管理
--------
(五)设备更新
------
四 中医特色
--------
(一)中医、中药人员的构成
--------
(二)中医中药分布
--------
(三)中医专科
--------
(四)中医药科研
----
中心卫生院
------
一 建制
------
二 性质
------
三 建设
--------
(一)人员病床
--------
(二)卫生事业费
--------
(三)业务发展
--------
(四)医疗设备
----
乡镇卫生院
------
一 建制
------
二 性质
------
三 建设
--------
(一)房屋改造和新建
--------
(二)医疗器械装备
--------
(三)技术培训与提高
----
农村合作医疗
----
工矿企业医疗机构
----
其他医疗机构
------
精神病医院
------
皮肤病防治院
第五章 中医事业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医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中医
--
第三节 继承整理中医经验
--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
第五节 草药医
----
附:江油知名草医简介
第六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卫生状况及卫生防疫概述
----
一 中华民国时期的卫生状况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卫生防疫工作概述
--
第二节 卫生防疫组织
----
一 卫生防疫委员会
----
二 卫生防疫站
------
(一)机构演变
------
(二)人员增减
------
(三)房屋建设
------
(四)设备更新
------
(五)经济管理
--
第三节 卫生监督与管理
----
一 食品卫生监督
----
二 环境卫生监督
------
(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
(二)环境保护
------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
三 劳动卫生监督与职业病防治
----
四 放射卫生监督
------
(一)医用X线防护管理
------
(二)建筑材料γ射线监测
----
五 学校卫生监督
----
六 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
--
第四节 传染病防治
----
一 传染病管理
------
(一)疫情报告
------
(二)疫点处理
------
(三)医院消毒监测
------
(四)防治知识宣传
----
二 计划免疫与冷链建设
------
(一)生物制品接种
------
(二)冷链建设与运转
----
三 传染病流行与控制
------
(一)天花
------
(二)霍乱、副霍乱
------
(三)伤寒 副伤寒
------
(四)麻疹
------
(五)痢疾
------
(六)白喉
------
(七)百日咳
------
(八)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九)流行性感冒
------
(十)脊髓灰白质炎
------
(十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
(十二)病毒性肝炎
------
(十三)钩端螺旋体病
------
(十四)狂犬病
------
(十五)炭疽病
------
(十六)布氏杆菌病
------
(十七)猩红热
------
(十八)斑疹伤寒
------
(十九)回归热
------
(二十)流行性出血热
----
四 其它疾病的防治
------
(一)性病
------
(二)麻风病
------
(三)头癣
------
(四)肿瘤
------
(五)水肿病
--
第五节 健康教育
--
第六节 结核病防治世界银行贷款
----
一 世界银行控制传染病项目贷款
----
二 组织机构
----
三 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
第七章 地方病防冶
--
第一节 防治机构
----
一 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
----
二 专业防治机构
------
(一)房屋建设
------
(二)设备更新
------
(三)防治经费
----
三 基层防治队伍
--
第二节 血吸虫病防治
----
一 血吸虫病流行及危害
----
二 血吸虫病防治综合措施
------
(一)查灭钉螺
------
(二)查治血吸虫病人
------
(三)查治血吸虫病牛
------
(四)粪便管理
------
(五)饮用水管理
----
三 消灭血吸虫病
------
(一)基本消灭血吸虫病
------
(二)消灭血吸虫病的考核验收
----
四 血防监测与巩固
------
(一)螺情监测
------
(二)病情监测
--
第三节 其他地方病防治
----
(一)疟疾
----
(三)钩虫病
----
(四)克山病
----
(五)地氟病
----
(六)肝吸虫病
----
(七)肺吸虫病
----
(八)大骨节病
----
(九)碘缺乏病
--
第四节 世界银行贷款
第八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一 市妇幼保健机构
------
(一)机构演变
------
(二)人员构成
------
(三)房屋建设
------
(四)设备更新
------
(五)经费
----
二 基层妇幼保健组织
--
第二节 妇幼保健工作
----
一 普及新法接生
----
二 计划生育手术
----
三 妇女劳动保护
------
(一)农村妇女“五期”劳动保护
------
(二)女职工“五期”保健工作
----
四 防治妇女病
----
五 儿童保健
第九章 爱国卫生和初级卫生保健
--
第一节 爱国卫生
----
一 爱国卫生组织
----
二 爱国卫生工作
------
(一)除害灭病
------
(二)两管五改
------
(三)治理环境
------
(四)参与创卫生城市活动
--------
附:《江油市卫生合格单位标准》
--
第二节 初级卫生保健
----
一 机构设置
----
二 目标、任务
----
三 实施效果
第十章 医学教育与科技
--
第一节 家传师授与集体带徒
----
一 家传师授
----
二 集体带徒
--
第二节 短期培训、函授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
一 短期培训
------
(一)中医、草医、针灸短训班
------
(二)乡村医生短训班
------
(三)省、地医疗单位和解放军医疗队为江油举办短训班
----
二 带教实习与接受委培
----
三 函授教育
------
(一)中医函授斑
------
(二)中医函授大学
------
(三)中专函授
----
四 继续医学教育
--
第三节 学校教育
----
江油市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
一 思想政治、组织管理
------
二 房屋及教学设备
------
三 教学计划设置
------
四 招生
------
五 毕业生安排及待遇
------
六 教学经费
--
第四节 医学科技管理与科技成果
----
一 医学科技管理
----
二 医学科技成果
------
(一)先进集体与先进工作者
------
(二)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
三 江油市发表在全国、省级医学刊物上的学术文章
----
四 江油在全国、省、地医学学术会上交流的文章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和医学团体
--
第一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医学团体
----
一 医学研究会
----
二 国医公会
------
(一)彰明县国医公会
------
(二)江油县医医公会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社会救助组织和医学团体
----
一 江油市红十字会
------
(一)组织机构
------
(二)职责和任务
------
(三)红会活动
----
二 江油市卫生工作者协会
------
(一)组织和任务
------
(二)活动
----
三 江油市医药卫生学会
------
(一)章程及任务
------
(二)组织机构
------
(三)活动
第十二章 医林人物
--
吴卜年
--
朱少奇
--
王良堂
--
张大庸
--
傅仲耘
--
姜世荣
--
龙卓夫
--
岳道周
--
李隆惠
--
江治平
--
柳佐君
--
许丁南
--
曾光益
--
徐子伦
--
杨杰夫
--
王大德
--
彭宝卿
--
蒋炎如
--
王丹塶
--
杨必润
--
朱康民
--
杨德贵
第十三章 大事记要
--
第一节 机构年表
--
第二节 大事记述
第十四章 卫生谚语
结束语
编后记
《江油市卫生志》各章撰稿人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