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上镇志

泉上镇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泉上镇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85

目录

封面
宁化县 泉上镇志
序言
图片
-- 中共泉上镇委员会 泉上镇人民政府
-- 镇领导合影
-- 泉上镇一暼
-- 泉上街一角
-- 泉上镇政区图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地理位置
-- 第二节建置隶属
-- 第三节境域
-- 第四节行政区划
第二章自然地理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气候
-- 第四节溪涧
-- 第五节土壤
-- 第六节植被
-- 第七节自然资源
-- 第八节自然灾害
第三章人口
-- 第一节人口变化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分布
-- 第四节计划生育
第四章乡村建设
-- 第一节集市建设
-- 第二节水利建设
-- 第三节电力建设
第五章农业
-- 第一节农业资源
-- 第二节农业经济体制
-- 第三节农业生产
-- 第四节农业技术
-- 第五节农业机具
第六章林业
-- 第一节森林资源
-- 第二节营林
-- 第三节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四节山林权属与经营体制
-- 第五节林木保护
-- 第六节林业管理机构
第七章牧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品种与改良
-- 第三节饲料
-- 第四节饲养方法
-- 第五节疫病防治
第八章副业
-- 第一节造纸业
-- 第二节石灰业
-- 第三节砖瓦业
-- 第四节野生动植物狩猎、采集业
第九章渔业
-- 第一节人工养鱼
-- 第二节溪鱼捕捞
第十章镇办工业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主要厂矿
第十一章交通
-- 第一节古道
-- 第二节桥梁
-- 第三节公路建设
-- 第四节公路养护
-- 第五节陆路运输
-- 第六节水上运输
-- 第七节安全管理
第十二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设置
-- 第二节邮政
-- 第三节电信
第十三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税种
-- 第三节税收优惠
第十四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货币
-- 第三节借贷
-- 第四节储蓄
-- 第五节公债、国库券
第十五章商业、供销
-- 第一节体制沿革
-- 第二节商业网点
-- 第三节商品购销
-- 第四节饮食服务
-- 第五节供销企业管理
-- 第六节供销管理组织
第十六章粮食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购销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加工
第十七章人民生活
-- 第一节人民经济收入
-- 第二节人民经济支出
-- 第三节生活水准
第十八章政党
-- 第一节国民党组织活动
-- 第二节中共泉上地方组织
-- 第三节中共活动纪要
第十九章政权
-- 第一节乡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公民选举
第二十章政府
-- 第一节宋代至民国机构沿革
-- 第二节苏维埃政府
-- 第三节人民政府
-- 第四节政事纪要
第二十一章群众团体
-- 第一节农民协会
-- 第二节工会
-- 第三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四节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五节妇女联合会
-- 第六节个体劳动协会泉上镇分会
-- 第七节卫协(红十字)会泉上镇分会
第二十二章军事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地方武装
-- 第三节兵役制度
-- 第四节重大军事纪略
第二十三章社会治安
-- 第一节司法
-- 第二节公安派出所
第二十四章民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优抚
-- 第三节救济、双扶、福利生产
-- 第四节拥军支前
-- 第五节婚姻登记
第二十五章教育
-- 第一节私塾、书院
-- 第二节幼儿园
-- 第三节小学
-- 第四节中学
-- 第五节中小学教学工作、思想品德教育
-- 第六节业余教育
-- 第七节教师待遇
-- 第八节教育经费
第二十六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设施
-- 第二节文艺团体
-- 第三节民间艺术
-- 第四节民间歌谣
第二十七章卫生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卫生组织
-- 第三节卫生防治
-- 第四节妇幼保健
第二十八章体肓
-- 第一节群众体育
-- 第二节学校体育
第二十九章文物
-- 第一节古遗址
-- 第二节古建筑
-- 第三节重要文物古迹
-- 第四节革命文物
第三十章民俗
-- 第一节生活习俗
-- 第二节岁时习俗
-- 第三节婚丧庆吊
-- 第四节陋习
-- 第五节社会新风
第三十一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基督教
第三十二章人物
-- 李世熊
-- 李静崖
-- 邱义
-- 官远松
-- 李咸益
-- 杨嗣蕃
-- 李子向
-- 邱衍海
-- 马益魁
-- 附国营矿场
编后记
编纂镇志机构及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