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黑河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2
出版时间:
1996年12月
目录
封面
黑河地区志
黑河地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0年5月-1996年11月)
黑河地区(市)地方志办公室(1988年8月-1996年11月)
《黑河地区志》编纂人员
省志办审定稿人员
《黑河地区志》校对人员
主要摄影人员
《黑河地区志》编纂人员分工
图片
--
黑河地区政区图
--
黑河地区交通图
--
沙俄割占中国黑龙江流域领土示意图
--
1984年胡耀邦视察黑河题词
--
1984年胡耀邦在黑河
--
1986年乔石视察黑河
--
1992年田纪云视察黑河
--
1992年李岚清视察黑河
--
中俄共建黑龙江大桥签字仪式
--
俄罗斯客人在黑河参观
--
中俄演员同台演出
--
1麦收
--
2粮仓
--
3放牧
--
4人工林
--
5黑河卧牛河水库
--
1、龙镇一黑河地方铁路通车
--
2、采金船
--
3、金砖
--
4、北安炼钢厂
--
5、宋集屯露天煤矿
--
6、西沟水电站发电车间
--
7、黑河热电厂主控室
--
1、逊克县玛瑙制品
--
2、黑河首届“二·二”龙节经贸洽谈会
--
3、黑河市“俄罗斯商品一条街”
--
4、中苏恢复边贸后首次过货
--
5、江上冬季过贷
--
6、黑河边贸贷场一角
--
7、客人在黑河选购商品
--
1、为祖国站岗
--
2、江上巡逻
--
4、抢运救灾物资
--
速滑名将宋臣
--
师专学生在试验室
--
合作区一角
--
名将张青在比赛中
--
民贸市场
--
江上游泳
--
靳继君书法作品
--
大黑河岛桥
--
1、爱辉历史陈列馆
--
2、王肃公园中的烈士塔
--
3、《中俄瑷珲条约》纪念碑
--
4、侵华日军建造的“杀人工厂”遗址
--
5、侵华日军“七三一”细菌部队孙吴支队遗址
--
鄂伦春族定居四十周年庆祝大会
--
鄂伦春族妇女射击比赛
--
篝火晚会
--
赛马
--
鳇鱼
--
飞龙
--
猴头
--
犴角、鹿角、狍角、鹿茸
--
都柿
--
榛子
--
黑河清真寺望月楼
--
新石器时期的磨制石锄
--
清时期的茶碗、花瓶
--
窦尔墩的八宝九连环瓷盘
--
清时期的荷包
--
五大连池市益身园
--
五大连池火山群与石龙
--
石猿
--
矿泉洗疗
--
俄罗斯患者在洗疗
--
春到黑龙江
--
江畔飞雪
--
黑河国际饭店
--
黑河新貌
--
黑河市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
序一
序二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目录
第一篇 建置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设治前沿革
----
第二节 设治后沿革
--
第二章 区域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境域变化
----
第三节 江东六十四屯
------
附 “江东六十四屯”长、宽考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解放前行政区划
----
第二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第二篇 县市概况
--
第一章 黑河市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城市建设
----
第四节 边境贸易
----
第五节 文教卫生
----
第六节 人民生活
--
第二章 北安市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文教卫生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三章 五大连池市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旅游
----
第四节 文教卫生
----
第五节 人民生活
--
第四章 嫩江县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文教卫生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五章 德都县
----
第一节 概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文教卫生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六章 逊克县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文教卫生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七章 孙吴县
----
第一节 概 貌
----
第二节 经 济
----
第三节 文教卫生
----
第四节 人民生活
--
第八章 黑河市边境经济合作区
----
第一节 规 划
----
第二节 启 动
第三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岩浆岩
----
第三节 构 造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特征
----
第二节 成 因
----
第三节 类 型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光 照
----
第二节 气 温
----
第三节 降 水
----
第四节 湿度 蒸发
----
第五节 霜、冻土
----
第六节 风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水 系
----
第二节 江 河
----
第三节 湖 池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类型 分布
----
第二节 特征特性
--
第六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 地
----
第二节 水
----
第三节 矿 产
----
第四节 森林
----
第五节 草 原
----
第六节 水产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洪 涝
----
第二节 干 旱
----
第三节 冰 雹
----
第四节 低温 霜冻
----
第五节 凤 灾
----
第六节 雷 击
----
第七节 地 震
第四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总量
----
第一节 发展
----
第二节 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
----
第二节 性 别
----
第三节 民族
----
第四节 职 业
----
第五节 文化
----
第六节 婚姻 家庭
--
第三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四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服务网络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生育政策
----
第五节 节制生育
----
第六节 药具管理
第五篇 方言谣谚
--
第一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 音
----
第二节 词 汇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二章 谣谚
----
第一节 歌谣选
----
第二节 谚 语
第六篇 生活
--
第一章 经济收入
----
第一节 农民收入
----
第二节 职工收入
--
第二章 消费住房
----
第一节 消 费
----
第二节 住 房
第七篇 民俗
--
第一章 汉族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丧嫁娶
----
第三节 节庆日
--
第二章 鄂伦春族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丧嫁娶
----
第三节 节庆 礼仪 禁忌
--
第三章 满族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丧嫁娶
----
第三节 节庆 礼仪 禁忌
--
第四章 达斡尔族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丧嫁娶
--
第五章 鄂温克族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第二节 婚丧嫁娶
第八篇 人才
--
第一章 人才队伍
----
第一节 评聘
----
第二节 拔尖人才
--
第二章 人才结构
----
第一节 年龄结构
----
第二节 学历结构
--
第三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培训方法
--
第四章 人才交流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交流状况
第九篇 人物
--
第一章 传记
----
第一节 历史人物
------
巴尔达齐
------
萨布素
------
杨渲 杨锡履 杨锡恒
------
李金镛
------
凤翔
------
寿山 永山
------
姚福升
------
张寿增
------
胡宇翔
------
韩子和
------
张广英
------
刘福信
------
陈连悦
------
张庆波
------
张贵德
------
程延春
----
第二节 革命烈士
------
陈庆山
------
李保格利 李桂下布 李英格利
------
王肃
------
傅振林
------
杨淑云
------
附:反动匪首刘光才
--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
第一节 甲午、庚子瑷珲县阵亡官兵
----
第二节 革命烈士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劳动模范
----
第二节 历任地委书记、专员
----
第三节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篇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经济优势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条件
----
第三节 设施条件
--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 农村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工交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分配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
----
第三节 积累与消费
--
第四章 经济综合指标
----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
----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三节 国民收入
第十一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内容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物资计划与供应
----
第三节 物资仓储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章 审计
----
第一节 经营效益及财税金融审计
----
第二节 基建、专项及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
第六章 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标准化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七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价格调整
----
第三节 检查监督
--
第八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规划
----
第二节 建设用地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第十二篇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土地开发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种 子
----
第四节 肥料
----
第五节 栽培技术
----
第六节 粮食产量
----
第七节 蔬 菜
----
第八节 果树
--
第二章 作物保护
----
第一节 病害防治
----
第二节 虫害防治
----
第三节 草害防治
--
第三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具
----
第二节 机械化程度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四节 修造供应
----
第五节 农机研制
----
第六节 队伍培训
--
第四章 气象
----
第一节 网点分布
----
第二节 观测预报
----
第三节 人工降雨与防霜防雹
----
第四节 队伍
--
第五章 水利
----
第一节 防洪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水电工程
----
第四节 排灌工程
----
第五节 水土保持
----
第六节 改水工程
--
第六章 国营农场
----
第一节 北安农管局所属农场
----
第二节 九三农管局所属农场
----
第三节 地县市所属农场
第十三篇 林业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二章 林业生产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树木采伐
----
第三节 木材运输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林政管理
----
第二节 护林防火
----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第四章 森林经营
----
第一节 苗圃
----
第二节 国营林场
第十四篇 畜牧渔业
--
第一章 畜牧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畜禽种类
----
第三节 繁育改良
----
第四节 疾病防治
----
第五节 饲草 饲料
--
第二章 渔业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养鱼
----
第三节 捕鱼
----
第四节 渔政管理
第十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经营体制
----
第一节 私营工业
----
第二节 集体工业
----
第三节 国营工业
----
第四节 中外合资企业
--
第二章 主要门类
----
第一节 煤炭
----
第二节 电 力
----
第三节 建材
----
第四节 机械修遗
----
第五节 纺 织
----
第六节 木材加工
----
第七节 食品
----
第八节 医药
----
第九节 其它工业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第十六篇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企业性质
----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
第二节 村办企业
----
第三节 联户企业
----
第四节 个体企业
--
第二章 主要门类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运输业
----
第三节 商饮业
----
第四节 建筑业
----
第五节 重点企业
----
第六节 主要产品
--
第三章 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内容
第十七篇 黄金
--
第一章 金矿沿革
----
第一节 采金兴衰
----
第二节 厂矿
--
第二章 开采方式
----
第一节 手工
----
第二节 半机械化
----
第三节 机械化
--
第三章 安全保卫
----
第一节 矿区保卫
----
第二节 黄金储运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
第四节 工 资
----
第五节 劳作制度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第十八篇 交通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路线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管理
--
第二章 铁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管理
--
第三章 航运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港站
----
第四节 管 理
--
第四章 航空
----
第一节 机场建设
----
第二节 运输
----
第三节 管 理
--
第五章 交通工业
----
第一节 船厂
----
第二节 汽车修配厂
第十九篇 邮 电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网 络
----
第二节 业 务
----
第三节 运输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第二十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民用建筑
----
第二节 公用建筑
----
第三节 街道建设
----
第四节 供水排水
----
第五节 基础设施
----
第六节 园林绿化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用地管理
----
第二节 卫生管理
----
第三节 房屋管理
----
第四节 规划
--
第三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住宅
----
第二节 道路
----
第三节 给水
--
第四章 建筑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设计
----
第三节 施工技术
----
第四节 质量管理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源
----
第二节 污染监测
----
第三节 污染治理
第二十一篇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经营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国营商业
----
第四节 公私合营商业
----
第五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
第二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采购
----
第二节 销 售
--
第三章 饮食服务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服务业
--
第四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财务管理
----
第二节 计划管理
----
第三节 劳动管理
--
第五章 粮油供应
----
第一节 粮食征购
----
第二节 粮油销售
----
第三节 粮食储运
----
第四节 粮油工业
第二十二篇 外贸
--
第一章 边境贸易
----
第一节 易货贸易
----
第二节 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三节 边境贸易企业
----
第四节 边境贸易管理
--
第二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收购
----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
第二十三篇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收入
----
第三节 支出
----
第四节 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税种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第二十四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
第二节 银行
--
第二章 货币管理
----
第一节 流 通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外汇管理
--
第三章 存款
----
第一节 单位存款
----
第二节 农村存款
----
第三节 城镇居民储蓄
--
第四章 贷款
----
第一节 农业贷款
----
第二节 工业贷款
----
第三节 商业贷款
----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
----
第五节 外汇、外贸贷款
--
第五章 保险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投保
----
第三节 理赔
第二十五篇 政党
--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黑河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领管团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黑河地方组织
----
第一节 中共黑河地委
----
第二节 党员与基层组织
----
第三节 干部管理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
第五节 统一战线
----
第六节 纪律检查
----
第七节 整党整风
----
第八节 保密
----
第九节 信访
----
第十节 政事纪略
----
第十一节 县市委
--
第三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黑河地方组织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黑河地方组织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黑河地方组织
第二十六篇 政权政协
--
第一章 省人大常委会黑河地区工委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工作纪略
----
第三节 代表联系制度
----
第四节 转办代表提案
----
第五节 县市人大常委会
--
第二章 旧官署
----
第一节 瑷珲副都统衙门
----
第二节 黑河兵备道
----
第三节 黑河道尹公署
----
第四节 伪黑河省公署
----
第五节 黑河临时治安维持会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沿 革
----
第二节 内设机构
----
第三节 施政方式
----
第四节 县市人民政府
--
第四章 省政协黑河地区工委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工作纪略
----
第三节 县市政协委员会
第二十七篇 群众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活动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活动
----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活动
--
第四章 工商联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五章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活 动
--
第六章 文学艺术联合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七章 新闻工作者协会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八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九章 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活动
--
第十章 中苏人民友好协会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 动
第二十八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治保卫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刑事侦察
----
第五节 羁押看守
----
第六节 交通管理
----
第七节 消防管理
----
第八节 边防管理
----
第九节 警察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检察
----
第三节 经济、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 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纠纷审判
----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
----
第二节 律师 公证
----
第三节 人民调解
----
第四节 劳功改造
----
第五节 干部培训
第二十九篇 军 事
--
第一章 机构驻军
----
第一节 瑷珲副都统衙门
----
第二节 黑河警备司令部
----
第三节 日本关东军第四军司令部
----
第四节 黑河军分区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八旗制
----
第二节 募兵制
----
第三节 志愿制
----
第四节 义务制
----
第五节 预备役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组 织
----
第三节 训 练
----
第四节 地方战备
----
第五节 民兵代表大会
--
第四章 防空建设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组织指挥
----
第三节 人防工程
----
第四节 防空教育
--
第五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抢险救灾
----
第二节 排困解难
----
第三节 驻营训练
--
第六章 战事
----
第一节 雅克萨战争
----
第二节 “庚子俄难”中与沙俄侵略军的斗争
----
第三节 闹达罕遭遇战
----
第四节 苏联红军解放黑河
----
第五节 四嘉子战斗
----
第六节 黑河保卫战
第三十篇 外事
--
第一章 重大外事活动
----
第一节 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
第二节 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
第三节 签订中苏航政协议
----
第四节 中苏国境河流航行例会
--
第二章 边境斗争
----
第一节 反蚕食斗争
----
第二节 索还失地的斗争
----
第三节 同苏军挑衅的斗争
----
第四节 岛屿斗争
--
第三章 地方外事交涉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主要事件
--
第五章 口岸
----
第一节 口岸建设
----
第二节 检查 检疫 检验
----
第三节 运输 代理 代办
----
第四节 口岸综合管理
第三十一篇 民政
--
第一章 优抚安置
----
第一节 拥军优属
----
第二节 烈士褒扬
----
第三节 双退安置
--
第二章 救灾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困难救济
----
第三节 扶贫扶优
--
第三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老人福利
----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
第三节 福利企业
--
第四章 社会管理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
第三节 收容遣送
----
第四节 移民安置
第三十二篇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就业
----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第三节 职工培训
--
第二章 人事
----
第二节 任 免
----
第三节 编 制
----
第四节 考 核
----
第五节 奖 惩
--
第三章 待遇
----
第一节 劳动报酬
----
第二节 福利
--
第四章 退休离休
----
第一节 退休
----
第二节 离休
--
第五章 精简下放
----
第一节 精 简
----
第二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三十三篇 教育
--
第一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园 所
----
第二节 教 学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制
----
第三节 课程
----
第四节 教法
----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制
----
第三节 课程
----
第四节 教 法
----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
第四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卫生学校
----
第三节 农业学校
----
第四节 艺术学校
----
第五节 技工学校
--
第五章 职业教育
----
第一节 农业中学
----
第二节 职业中学
--
第六章 高等教育
----
第一节 北安开拓医学院
----
第二节 东北军政大学
----
第三节 北安农学院
----
第四节 工业、农业大学
----
第五节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黑河分校
--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市民教育
----
第二节 职工干部教育
--
第八章 特殊教育
----
第一节 聋哑学校
----
第二节 随班就读
--
第九章 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 鄂伦春族教育
----
第二节 朝鲜族教育
----
第三节 达斡尔族教育
----
第四节 蒙古族教育
----
第五节 满族教育
----
第六节 回族教育
----
第七节 俄罗斯族教育
--
第十章 教育科研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成果
----
第四节 期刊
--
第十一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待遇
----
第三节 进修培训
--
第十二章 经费设施
----
第一节 经 费
----
第二节 设施
第三十四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机构
--
第二章 科技工作
----
第一节 科技普及
----
第二节 科技情报
----
第三节 科技市场
----
第四节 抗震防震
----
第五节 科教兴区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成果统计
----
第二节 部分科技成果简介
--
第四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成果管理
----
第三节 经费管理
第三十五篇 文化
--
第一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馆站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文化专业户
--
第二章 文艺团体
----
第一节 专业团体
----
第二节 业余团体
--
第三章 文学艺术创作
----
第一节 文学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节 其 它
--
第四章 电影
----
第一节 电影院
----
第二节 放映队
----
第三节 发行
--
第五章 图书
----
第一节 书店
----
第二节 图书馆
--
第六章 档案方志
----
第一节 档 案
----
第二节 地方志
--
第七章 文物名胜
----
第一节 文物古迹
----
第二节 名胜
第三十六篇 卫 生
--
第一章 医疗机构
----
第一节 地区医疗机构
----
第二节 县市医疗机构
----
第三节 乡镇村医疗机构
----
第四节 其它系统医疗机构
----
第五节 私人诊所
--
第二章 预防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
第四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食品卫生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第三节 劳动卫生
--
第五章 医疗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技术
----
第三节 设备
--
第六章 医疗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
----
第二节 合作医疗
--
第七章 药政管理
----
第一节 药品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经营机构
第三十七篇 体育
--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幼儿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农民体育
----
第五节 老年人体育
----
第六节 少数民族体育
--
第二章 竞赛成绩
----
第一节 竞技队伍
----
第二节 区内比赛
----
第三节 省级比赛
----
第四节 国家比赛
----
第五节 国际比赛
--
第三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专业培训
----
第二节 业余培训
--
第四章 体育交流
----
第一节 国内交往
----
第二节 国际交往
--
第五章 体育场馆
----
第一节 地区体育场馆
----
第二节 县市体育场馆
第三十八篇 新闻
--
第一章 报纸
----
第一节 私办报纸
----
第二节 公办报纸
--
第二章 广播
----
第一节 有线广播
----
第二节 无线广播
----
第三节 转播台
--
第三章 电视
----
第一节 电视台
----
第二节 转播台 差转台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宣传
----
第二节 事业
----
第三节 音像
----
第四节 微波
第三十九篇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
第一节 文明城镇建设
----
第二节 文明村建设
----
第三节 文明单位建设
----
第四节 军警民“共建”活动
--
第二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舍己救人
----
第二节 民族情深
----
第三节 雷锋精神
----
第四节 无私奉献
第四十篇 宗教
--
第一章 道教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三节 庙 观
--
第二章 佛教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三节 寺庵
--
第三章 伊斯兰教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清真寺
--
第四章 天主教
----
第一节 组 织
----
第二节 活动
----
第三节 教堂
--
第五章 基督教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 动
----
第三节 教堂
附录
--
一、文献辑存
--
二、日本关东军罪行纪实
修志始末
跋
《黑河地方志》初稿主要编写人员(按姓氏笔划为序)
黑河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1981年3月-1990年4月)
黑河地区史志办公室人员(1981-1988年)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