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沈阳市劳动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沈阳市劳动工作的发展变化,并以详今略古的原
则,全面系统地记述沈阳解放后劳动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内容时限:
1862-1996
目录
封面
沈阳市劳动志
《沈阳市劳动志》编纂委员会
《沈阳市劳动志》审定小组
编纂人员
图片
--
党组书记、局长宋海盛
--
市劳动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
--
1998年3月18日,市委书记徐文才视察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
--
1997年,市长慕绥新视察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
--
1996年10月24日,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在市委书记张国光、省市劳动局领导陪同下,参观沈阳市劳动就业
--
1997年8月15日,市长慕绥新、副市长·姜宪志视察铁西区兴工街道办事处第九居民委,与居委会主任黄凤
--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及省、市领导参加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开业典礼
--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省委副书记王怀远为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开业揭匾
--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省委副书记王怀远等领导为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开业剪彩
--
1996年1月11日,劳动部副部长朱家甄在市长张荣茂陪同下视察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时与求职者交谈
--
1996年9月8日市委书记张国光视察市劳动局工作时,在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与求职者交谈
--
1997年2月28日,沈阳市召开市市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暨96实施再就业工程总结表彰大会。市长慕绥新,市
--
1998年3月4日,副市长姜宪志参加辽宁省暨沈阳市青年志愿者为企业下岗职工服务活动日讲话
--
1998年12月23日,市长慕绥新、市委副书记田风岐在市社保卡首发仪式上,为社保卡揭卡
--
沈阳市劳动工作加速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1999年2月12日,市劳动局副局长刘秀(左二)带领安全检查团夜查沈阳矿务局红菱煤矿
--
市安全检查人员现场检测避雷针
--
市安全检查人员在车间检测起重设备
--
车工赛场局部
--
汽车修理赛场一角
--
1999年1月14日,市长慕绥新来市劳动局视察市民投诉中心,并参加市民评议政府活动座谈会
--
1995年市劳动局举办《劳动法》知识竞赛活动
--
市劳动局新建办公大楼
--
市劳动局原办公楼(1994年2月拆迁)
--
中国沈阳劳动力市场大厅一角
--
沈阳市劳动保护技术检测研究所
--
沈阳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
沈阳市高级技工学校
--
沈阳市劳动局档案室(省档案一级优秀管理单位)
--
沈阳劳动大厦
序
凡例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劳动计划与工资基金管理
--
计划管理体制
----
地方为主转为中央集权管理
----
放权与分级管理
----
条块管理
--
职工人数计划
----
职工队伍的发展变化
----
职工队伍现状
----
职工素质
----
计划外用工
--
工资计划
--
劳动生产率计划
--
工资基金管理
劳动就业
--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就业状况
----
劳动力市场
----
工夫市
----
职业介绍场所
----
从业状况
----
招用办法
----
雇佣与强制劳动
--
新中国时期的就业安置工作
----
失业救济
----
劳动力资源管理
----
就业安置
--
就业管理
----
失业职工职业介绍所
----
劳动介绍所
----
建筑工人调配处
----
劳动就业委员会
----
劳动力介绍所及劳动职业介绍所
----
劳动力市场
----
劳服企业管理
----
附件一
----
附件二
企业劳动力管理
--
用工制度
----
旧中国用工制度
----
废除封建把头制
----
固定工与临时工制度
----
合同工制度
----
改革固定工制度
----
其他用工形式
--
劳动力调配
----
劳动力节约挖潜和剥离
----
支援外地
----
调剂余缺
----
援助外国
----
异地调转
----
市内调整(调动)
----
复工复职
--
劳动定员定额
----
编制定员
----
劳动定额
--
精简职工
--
劳动纪律
职业技术培训
--
新中国以前的就业培训
--
技工学校
----
概况
----
学制与工种(专业)设置
----
招生与录取
----
毕业生考核与分配
----
教师与教学
--
就业训练
----
概况
----
学制与专业(工种)
----
经费
--
在职工人培训
----
徒工培训
----
委托培训
----
技术培训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概况
--
安置方法
----
试验安置
----
插队落户安置
----
创办知青场(厂)队安置
----
就地就近安置
----
按政策抽调回城安置
----
安置下乡知青子女回城就业就读
--
管理教育
----
带队干部
----
知青生活管理
----
知青的作用和贡献
工资
--
工资等级制度
----
旧中国的工资状况
----
供给(包干)制
----
实行以实物为计算基础的工资制度
----
实行东北地区新的工资制度
--
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改革
----
1952年工资改革
----
1956年工资改革
----
工资制度局部调整与改进
----
1985年工资改革
--
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
私营和公私合营企业工资制度改革
--
调整工资
----
企业自主调整工资
----
国家安排调整工资
----
奖励升级工资
----
经济效益挂钩升级
--
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
工资形式
----
计时工资
----
加班加点工资
----
计件工资
----
奖励工资
----
津贴制度
--
其他工资
----
学徒工待遇
----
熟练工、普通工熟练期工资待遇
----
各类学校毕业生工作后工资待遇
----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工资待遇
----
职工调动工作工资处理
劳动保险
--
劳动保险实施概况
--
劳动保险待遇
----
养老保险
------
退休养老待遇
------
在职养老待遇
------
退职待遇
------
增加离退休(职)人员待遇
------
社会养老基金统筹
----
失业保险
----
工伤保险
----
医疗保险
----
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待遇
----
死亡待遇
----
生育待遇
----
优异待遇
----
企业特困职工生活保障制度
劳动保护
--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
安全教育
----
安全检查
----
安全监察
----
东北制药总厂试行安全承包法
----
工伤事故处理
--
改善劳动条件
----
工业防尘
----
毒物危害控制
----
机械电气安全
--
矿山安全工作
----
矿山自然条件
----
矿山伤亡事故
----
矿山安全监察
--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
----
概况
----
管理机构与职能
----
设计制造安全监察
----
运行安全监察
----
事故处理
--
女职工劳动保护和工时休假制度
----
建立保护女工劳动法规
----
“四期”特殊保护
----
工时休假制度
--
保健津贴制度和防护用品
----
保健津贴制度
----
防护用品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
管理机构与职能
--
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
--
外商投资企业境外人员就业管理
--
外商投资企业工资管理
--
外商投资企业保险福利
劳动监察
劳动(资)争议及仲裁
--
旧中国劳资争议引发工人罢工斗争
--
新中国处理劳动(资)争议概况
劳动管理机构
--
新中国以前劳动机构
--
新中国成立后的劳动管理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
----
管理机构
----
所属事业单位
------
专记一沈阳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机构
------
专记二沈阳市劳动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