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绥棱县水利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力求志书达到思想陛、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宗旨,且达到“资政、教育、存史”之作用。二、本志书上限从1928年起,下限至1985年。本着详今略古、详主略次之原则,记述重点放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目录
封面
绥棱县水利志
绥棱县水利志编审领导小组
题词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水源资
--
第一节 河流
----
一 努敏河
----
二 克音河
----
三 泥尔根河
--
第二节 地表水
----
一 降水
----
二 径流
----
三 蒸发
----
四 泡沼
--
第三节 地下水
----
一 分布
----
二 特征
----
三 埋藏及资源量
--
第四节 水质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第五节 水能
----
一 河流
----
二 水渠
--
第六节 开发利用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第二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洪涝灾害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抗灾
--
第四节 防汛
----
一 防汛组织
----
二 防汛工作
第三章 涝区
--
第一节 泥尔河涝区
----
一 概况
----
二 涝区治理
----
三 渠系工程
----
四 建筑物
--
第二节 其他涝区
----
一 克音河涝区
----
二 双岔河涝区
----
三 阁山涝区
第四章 水库
--
第一节 中型水库
----
一 红旗水库
----
二 向阳水库
--
第二节 小型水库
----
一 前头水库
----
二 北三水库
----
三 双岔河水库
----
四 后头水库
----
五 教师水库
----
六 吉长水库
----
七 向荣水库
----
八 宋家水库
----
九 客属水库
--
第三节 停缓建水库
----
一 阁山水库
----
二 民兵水库
第五章 灌区
--
第一节 阁山灌区
----
一 一号坝
----
二 一号闸
----
三 干渠
----
四 建筑物
----
五 支渠
----
六 排水工程
----
七 二号坝渠系
----
八 二号引水口
----
九 二道桥子坝
--
第二节 上集灌区
----
一 一号渠首
----
二 一号坝
----
三 一号闸
----
四 一号渠
----
五 一号渠建筑物
----
六 二号坝
----
七 二号闸
----
八 二号渠
----
九 二号渠建筑物
----
十 地下沟干渠
----
十一 排水工程
--
第三节 其他灌区
----
二 双岔河灌区
----
二 沿江灌区
----
三 铁西灌区
----
四 泥尔根河灌区
----
五 马家店灌区
----
六 蓄水灌区
--
第四节 提水灌区
----
一 井灌
----
二 抽水站
第六章 小水电
--
第一节 木结构水电站
----
一 永和水电站
----
二 粉坊水电站
----
三 新兴水电站
--
第二节 永久性水电站
----
一 星火电站
----
二 共合水电站
----
三 三合水电站
----
四 阁山水电站
----
五 农场水电站
第七章 其他水利建设
--
第一节 堤防
----
一 克音河堤防
----
二 泥尔根河堤防
----
三 努敏河防洪堤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一 治理
----
二 典型区治理
--
第三节 防病改水
----
一 地方病
----
二 改水与防治
----
三 效果
第八章 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
----
一 涝区
----
二 水库
----
三 灌区
----
四 改水工程
----
五 堤防
----
六 水保工程
----
七 砂石
--
第二节 财经管理
--
第三节 人事管理
第九章 水利经费
--
第一节 投资
--
第二节 水费
--
第三节 效益
第十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综合服务
----
一 排灌公司
----
二 钻井队
----
三 水泥制品厂
----
四 采石场
----
五 砂场
--
第二节 林业
----
一 灌区
----
二 水库
----
三 堤防
--
第三节 农副渔业
----
一 红旗水库
----
二 向阳水库
第十一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勘测设计
--
第二节 施工
--
第三节 灌溉试验
--
第四节 队伍
--
第五节 学会
--
第六节 科技成果
第十二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水利局(科)
----
一 沿革
----
二 历届局(科)长
----
三 站股
--
第二节 指挥机构
----
一 防汛指挥部
----
二 水利建设委员会
----
三 民兵水库司令部
----
四 红旗水库指挥部
----
五 阁山灌区配套工程指挥部
----
六 上集灌区配套工程指挥部
----
七 农建指挥部
----
八 引诺指挥部
----
九 农建团
--
第三节 基层单位
----
一 设计队
----
二 施工队
----
三 红旗水库
----
四 向阳水库
----
五 阁山灌区
----
六 上集灌区
----
七 沿江灌区
----
八 星火电站
----
九 采石场
----
十 河道管理站
----
十一 钻井队
----
十二 排灌公司
----
十三 水泥制品厂
----
十四 堤防站
第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先进集体与个人
----
一 先进集体
----
二 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 治水人物
----
一 李炳龙
----
二 郭耀礼
----
三 金德一
----
四 孙定基
----
五 郑文振
----
六 南宅洛
----
七 高占禄
----
八 杨树春
第十四章 水利轶事
--
第一节 事故
----
一 马文成事件
----
二 王金事件
----
三 万福渡槽事故
----
四 冻砂塌方事故
----
五 胜利枢纽事故
----
六 张文才事件
--
第二节 纠纷与协议
----
一 吴长海事件协议
----
二 东边水库占地协议
--
第三节 境外协作
----
一 八三工程
----
二 北引工程
----
三 金沟桥工程
--
第四节 民谣壮语
----
一 民谣
----
二 壮语
--
第五节 传说轶闻
----
一 阁山
----
二 半截河
----
三 十八井塌崖
--
第六节 琐记
----
一 大青观引水记
----
二 运河
----
三 五七大学
----
四 四海店水库勘查
----
五 红旗灌溉站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