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捡察志1910-1995

桂林市捡察志1910-1995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桂林市检察志》为专业志,以翔实的史实记述桂林检察制度的建_x000D_立与发展变化及机构的演变过程,反映桂林市检察机关的历史和现状。_x000D_二、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_x000D_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则,以法律监督为主线记述检_x000D_察工作的得失规律。_x000D_三、本志详今略古,着重记述建国后桂林市检察工作。_x000D_四、本志上限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下限断于1995年。_x000D_五、本志采用志、述、记、图、表、录,按业务横分门类,以实体列目,用_x000D_章、节、目,撰写始末。_x000D_六、本志使用数据,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编写的《当代中国检察制度》_x000D_确定的原则,在各项检察工作中使用绝对数字放宽,凡公开过的全局数字_x000D_可以引用,过去虽未公开的数字现在已无保密必要的必须用的全局数字可_x000D_以引用,用局部数字能说明问题的不用全局数字。_x000D_七、人物称谓,直书姓名,不加尊称,忌用官名,属于资料引用,仍依其_x000D_旧。_x000D_八、人物简介,另列历任检察长简历。_x000D_九、本志采用的度量衡单位,遵照国务院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_x000D_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有关规定。_x000D_十、历史记年,采用当时年代,加注公元纪年。

内容时限: 1910年-1995年

目录

封面
图片
《桂林市检察志》编纂领导小组及顾问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清末时期的桂林检察机关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桂林检察机关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桂林市人民检察机关
--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
-- 第五节 驻桂林市的其他检察机关
第二章 刑事检察
-- 第一节 审查批捕
-- 第二节 审查起诉
-- 第三节 出庭支持公诉
-- 第四节 备案审查
-- 第五节 复议复核
-- 第六节 对公安机关侦查活动的监督
-- 第七节 对法院审判裁定活动的监督
-- 附:案例
第三章 经济检察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查处贪污案件
-- 第三节 查处贿赂案件
-- 第四节 查处偷漏税抗税案件
-- 第五节 查处其他经济案件
-- 附:案例
第四章 法纪检察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查处重大责任事故案件
-- 第三节 查处渎职案件
-- 第四节 查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案件
第五章 监所检察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对判决、裁定执行的检察
-- 第三节 对又犯罪案件的检察
-- 第四节 对监管改造场所执法检察
-- 第五节 对监管改造场所干警违法犯罪的检察
-- 第六节 对不服判决、裁定的检察
-- 第七节 特赦检察
第六章 控告申诉检察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控告检举案件
-- 第三节 申诉检察
-- 第四节 建立经济、法纪罪案举报中心(站)
-- 第五节 复查免予起诉和劳动教养案件
-- 第六节 建立检察通讯员
第七章 民事行政诉讼检察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民事诉讼检察
-- 第三节 行政诉讼检察
-- 第四节 抗诉
第八章 刑事技术侦查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文件检验
-- 第三节 痕迹检验
-- 第四节 法医学检验
-- 第五节 视听技术检察
-- 第六节 司法会计检察
第九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检察人员的任命
-- 第二节 历任检察长简历、名录,历任副检察长、检察委员名录、正副科长、副处级检察员名录,1995年已离
-- 第三节 人员编制
-- 第四节 检察人员的待遇
-- 第五节 干部培训
-- 第六节 奖惩
第十章 调查研究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综合性调查研究
-- 第三节 专题调查研究
-- 第四节 法制宣传
-- 第五节 调研刊物
第十一章 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简述
-- 第二节 印鉴
-- 第三节 办公地点变迁及住房建设
-- 第四节 装备
-- 第五节 办公设备
-- 第六节 档案
-- 第七节 财务经费
第十二章 县、区人民检察院
-- 第一节 阳朔县人民检察院
-- 第二节 临桂县人民检察院
-- 第三节 象山区人民检察院
-- 第四节 秀峰区人民检察院
-- 第五节 叠彩区人民检察院
-- 第六节 七星区人民检察院
-- 第七节 郊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