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水利环境、洪旱灾害、农田水利、城市水利、江河治理、水利经济等篇。
出版时间:
2001年10月
目录
封面
成都市志·水利志
版权页
图片
--
成都市水系与水利工程分布图
--
1995年,四川省副省长张中伟(右二)、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厅长敬正书(右一)、成都市水利电力局局长周烈
--
1999年,成都市市长王荣轩(右)在成都市水利电力局局长周烈勋陪同下视察工作
--
孕育、哺育成都平原的母亲河——岷江
--
九龙滩电站栏河闸上游的九龙长湖
--
邛崃市天台山区的瀑布
--
彭州市湔江上游的银厂沟景区
--
水果满园
--
沃野千里
--
麦浪滚滚
--
山峦叠翠
--
层层梯田
--
1981年7月洪水,金堂县城赵镇被淹
--
子弟兵在崇州抗洪
--
1981年7月洪水,府河沿江被淹
--
双流县人民金马河抢险
--
1984年7月洪水,新津县水电局职工涉水报汛
--
严阵以待
--
省市领导及相关干部参加岷江治理义务劳动
--
温江县开发治理岷江后的鲁家滩湖区
--
都江堰市幸福堤
--
崇州市西河新貌
--
古堰雄姿
--
宝瓶口
--
李冰塑像
--
江外闸
--
玉溪河引水工程枢纽
--
团结堰分干渠
--
蒲江河白马堰
--
五面山支渠上的解放渡槽
--
东风渠总干渠渠首
--
人民渠渠首枢纽
--
新都县的U形渠道
--
青白江区山中渡槽
--
郫县友爱乡六斗渠
--
金堂县九龙滩电灌站干渠上的乌木沱渡槽
--
1.崇州市向阳水库(白塔湖)
--
2.大邑县金阳水库
--
3.邛崃市小柏树水库(竹溪湖)
--
4.金堂县红旗水库
--
5.龙泉驿区宝狮口水库
--
6.蒲江县长滩水库
--
彭州市坡改梯水土保持工程
--
双流县永安镇护林公约
--
双流县牧马山区的人造林
--
大邑县山丘区的梯田
--
提水上山
--
水池养鸭
--
各式各样的微型蓄水池
--
龙泉山上的果园微喷灌溉
--
岷江水厂鸟瞰
--
岷江水厂外景
--
西南航空港供水公司
--
府河夜景
--
合江亭
--
望江楼
--
成都市渔场
--
水库养鱼喜获丰收
--
崇州市生力渔场
--
金牛区养殖金鱼
--
成华区养虾成功
--
龙泉驿区的网箱养鱼
--
九龙滩水电厂拦河枢纽
--
草坝火电厂
--
官仓水电厂外景
--
都江堰市崇义模式变电站
--
西河水库电站半露天式厂房
--
电力调度室
--
水政队伍
--
知识竞赛
--
水政执法(新都县)
--
节水宣传(都江堰市)
--
水政执法(青白江区)
--
水法宣传(郫县)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审查验收小组
《成都市志》总编室
《成都市志·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水利志》编辑部
总序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
备考
----
治水兴蜀 为民造福 (焦自励)
----
深化水利改革 促进水利发展 (周烈勋)
第一篇水利环境
--
第一章地理条件
----
第一节自然地理
----
第二节自然资源
----
第三节气候特征
----
第四节水文测验
--
第二章岷江水系
----
第一节干流
----
第二节支流
--
第三章沱江水系
----
第一节干流
----
第二节支流
--
第四章都江堰水系
----
第一节内江
----
第二节外江
--
第五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量
----
第二节水质
----
第三节水能资源
----
第四节水面资源
----
第五节水运资源
第二篇水政
--
第一章水行政机构沿革
----
第一节历代水行政机构
----
第二节当代水行政机构
----
备考
------
清代成都水利同知名录
------
民国时期水利知事(水利委员)名录
------
成都市水行政机构负责人名录
------
温江地区水行政机构负责人名录
--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
第一节局级机构
----
第二节处室机构
----
第三节下属机构
----
备考
------
成都市水利电力局局级负责人名录
------
成都市水利电力局处室负责人名录
------
成都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沿革
--
第三章水政建设
----
第一节法规
----
第二节执法
----
第三节水资源管理
----
备考
------
金堂县堰沟管理规则
------
四川省政府都江堰流域各县地方水利工程进行办法
------
华阳县民堰管理章程暂行办法
------
成都市民堰管理委员会暂行组织办法
------
成都市乡水利委员会组织暂行办法
------
彭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用水管理的布告
------
崇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河道、堤防管理的布告
------
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保护水利工程的布告
------
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保护水资源、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的布告
--
第四章水事纠纷及调解
----
第一节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水事纠纷及调解
----
第二节当代水事纠纷及调解
----
备考
------
民国26年崇庆县马桑等堰与大邑县青山等堰水事纠纷的两个文件
------
民国35年彭县政府关于湔江堰水事纠纷的布告
第三篇洪旱灾害
--
第一章洪灾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典型
----
备考
------
金堂峡洪水崖刻考证(汪永杰)
------
卅六年七月成都一带水灾酿成原因调查报告书(邓祥云 程仁武)
--
第二章旱灾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典型
----
备考 1994年旱后的反思(周烈勋)
--
第三章山地灾害
----
第一节特征
----
第二节典型
----
备考 成都地区山地灾害的基本特点和分布规律(肖玉律)
--
第四章防汛抗旱
----
第一节方针政令
----
第二节组织机构
----
第三节防御措施
----
备考 金堂县的防洪指挥调度(邓体泉)
--
第五章抗灾纪实
----
第一节抗洪纪实
----
第二节抗旱纪实
----
备考 “81·7”洪水袭击下的龙泉驿(汤芳铭)
第四篇农田水利
--
第一章水利建设
----
第一节发展历程
----
第二节基础工作
----
第三节设计施工
----
备考 四川大邑县(出阝)江水库查勘回忆(黄万里)
--
第二章都江堰
----
第一节历史演变
----
第二节当代新工
----
第三节灌区扩展
----
第四节渠系改造
----
备考 记解放初期抢修都江堰(张先仕)
--
第三章通济堰和玉溪河引水工程
----
第一节通济堰
----
第二节玉溪河引水工程
----
备考
------
民国时期一项跨流域引水工程的勘查始末(陈渭忠)
------
玉溪河引水灌溉工程的两次重要会议(巩坚壁)
--
第四章中小型渠堰
----
第一节中小型渠堰
----
第二节历史名堰
--
第五章蓄水工程
----
第一节传统蓄水工程
----
第二节小(二)型水库
----
第三节小(一)型水库
----
第四节中型水库
----
备考 金堂县征工凿塘规则十六条
--
第六章提水工程
----
第一节传统提水工程
----
第二节水轮泵
----
第三节机械提灌
----
第四节电力提灌
----
第五节喷灌与雾灌
----
第六节沉井与机井
----
备考 双流县改造牧马山五大电灌站情况调查(苏羽传 卢建纲)
--
第七章供水工程
----
第一节人畜饮水工程
----
第二节水库供水工程
----
第三节乡镇供水工程
----
备考 供水供到航空港
--
第八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资源与水土流失状况
----
第二节水土保持的启蒙探索阶段
----
第三节水土保持的初期治理阶段
----
第四节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阶段
----
第五节水土保持的依法进行阶段
----
备考
------
“水土保持”这个名词诞生在成都(阎文光 赵平)
------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
第九章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系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灌溉管理
----
备考
------
成都市基层水利管理站现状调查与分析(陈章贤 陈渭忠)
------
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都江堰灌区管理(谭徐明)
第五篇城市水利
--
第一章工程设施
----
第一节上古时代的工程设施
----
第二节唐宋时期的工程设施
----
第三节明清时期的工程设施
----
第四节民国时期的工程设施
----
第五节当代工程设施
--
第二章功能效益
----
第一节历代城市水利功能
----
第二节当代城市水利功能
--
第三章城市水利专题
----
第一节府河、南河综合整治工程
----
第二节水质监测工作
----
备考
------
成都市古代水利设施的发现(王毅)
------
金水河的兴疏废(马贵权)
------
1950年成都市河道整治追记(陈宝枢)
第六篇江河治理
--
第一章江河治理措施
----
第一节治河方略
----
第二节工程技术
----
第三节施工组织
----
备考 蜀王开明治理金堂峡考(沈定忠)
--
第二章主要江河治理
----
第一节金马河治理
----
第二节西河治理
----
第三节南河治理
----
第四节杨柳河治理
----
第五节湔江治理
----
第六节府河(郊区河段)治理
----
备考
------
杨柳河边看天府(《人民日报》记者)
------
崇庆县领导积极为群众办实事(罗茂城)
------
害河变成“聚宝盆”(联合调查组)
--
第三章江河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和机构
----
第二节管理规章
----
第三节基础工作
----
备考 新津县城区河段的“三线”划定(彭顺清)
第七篇地方电力
--
第一章开发历程
----
第一节前代情况
----
第二节当代开发
----
备考
------
玉虹桥水电厂兴废记略(严志尧)
------
邓治安与崇庆县早期小水电站(游开明)
------
成都市联办电站情况调查(袁秀清)
--
第二章电站建设
----
第一节市属电站
----
第二节岷江水系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沱江水系的水电开发
----
第四节都江堰河(渠)系的水电开发
----
第五节玉溪河水系的水电开发
----
第六节骨干火电厂
--
第三章电网建设
----
第一节地方电网建设综述
----
第二节成都市地方电网建设
----
第三节县(市)电网建设
--
第四章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一节大邑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二节灌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三节彭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四节邛崃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五节崇庆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六节郫县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七节温江县柳城镇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五章地方电力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
----
第二节农村供电管理
----
第三节用电安全管理
----
第四节电力技术改造
----
备考
------
成都市农电管理的几种形式(雷正良)
------
蒲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安全供、用电的通告
第八篇渔业
--
第一章渔业资源
----
第一节水面资源
----
第二节鱼类资源
----
第三节饵料资源
--
第二章发展历程
----
第一节历代渔业
----
第二节当代渔业
----
备考 解决成都市吃鱼难的浅见(黄际潭)
--
第三章渔业生产
----
第一节鱼苗鱼种生产
----
第二节渔场建设
----
第三节稻田养鱼
----
第四节水库养鱼
----
第五节江河养鱼
----
第六节养鱼新技术
----
备考 百工堰渔场史话(余代田 刘定义)
--
第四章渔业管理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管理内容
----
第三节鱼病防治
第九篇水利经济
--
第一章投资与效益
----
第一节水利投资组成
----
第二节单位投资分析
----
第三节效益分析
--
第二章水费征收与综合经营
----
第一节水费征收
----
第二节综合经营
第十篇科技与教育
--
第一章科技
----
第一节科学试验
----
第二节技术推广
----
第三节科技成果
----
备考 成都市下湿田现状与鼠道排水推广运用(朱兰春)
--
第二章教育
----
第一节水利院校
----
第二节职工教育
--
第三章学术活动
----
第一节学术团体
----
第二节学会活动
----
第三节援外支边
----
备考
------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都分会成立大会纪录
------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都分会章程
------
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成都分会成立经过纪实(熊达成)
大事辑要
附录
--
地方法规
----
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办法
----
成都市水资源管理条例
----
成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
成都市农业灌排设施保护条例
--
洪旱灾害年表
----
洪灾部分
----
旱灾部分
--
治水人物
--
水文化集粹
----
诗词
----
辞赋
----
楹联
----
碑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