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市水利志

偃师市水利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偃师市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工作、水利管理、水利科技、水利机构等。

出版时间: 199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偃师市水利志
版权页
图片
-- 题词1
-- 题词2
-- 1960年4月20日,国家主席刘少奇视察东寺庄机井灌区麦田
-- 1997年秋,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视察邙岭牛庄节水灌溉工程
-- 周总理视察纪念馆
-- 关窑滴灌区
-- 邙岭喷灌
-- 市委书记蒋益民(前排左2)、市长桂玉强(前排右1)陪同省、市领导、专家视察节水灌溉示范田
-- 美国夏威夷大学吴义伯教授夫妇考察关窑滴灌工程
-- 日本国际协办事业团团长安田昭彦先生(右4)等考察关窑滴灌工程
-- 解决人、畜饮水的山张供水站
-- 陶花店水库
-- 水库溢洪道
-- 九龙角水库
-- 东1干渠口孜渡槽
-- 东1干渠铁窑渡槽
-- 中南山提灌工程的百泉渡槽
-- 整修渠道
-- 南山打井
-- 伊东渠水长
-- 洛河风光好
-- 水库养鱼
-- 领导班子学《水法》
-- 局领导集体
-- 河道测量
-- 技术人员在工作
-- 市区街道
-- 市区俯瞰
-- 偃师火车站
-- 小麦丰产方
-- 丰收在望
-- 省委副书记宋照肃题词
-- 荣获的奖状、奖杯
-- 偃师市水利工程布置图
-- 偃师市土壤图
偃师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偃师市水利志编纂室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环境概况
-- 第一节 地域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地质
-- 第四节 气象
-- 第五节 河、泉
-- 第六节 土壤植被
-- 第七节 社会经济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
--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
-- 第三节 水质
-- 第四节 水资源特征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抗灾纪实
第四章 农用井
-- 第一节 农用井建设
-- 第二节 凿井工具
-- 第三节 提水机具
-- 第四节 物探测井
-- 第五节 机井改造
第五章 提灌站
-- 第一节 千亩以上提灌站
-- 第二节 千亩以下提灌站
-- 第三节 技术改造
第六章 水库
-- 第一节 陶花店水库
-- 第二节 九龙角水库
-- 第三节 小型一类水库
-- 第四节 小型二类水库
第七章 自流灌区
-- 第一节 陆浑东一干渠灌区
-- 第二节 伊东渠灌区
-- 第三节 陶花店水库灌区
-- 第四节 九龙角水库灌区
-- 第五节 小型灌区
第八章 喷、滴、管灌
-- 第一节 管道输水灌溉
-- 第二节 喷灌
-- 第三节 滴灌
第九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河道概况
-- 第二节 堤防建设
-- 第三节 险工治理
-- 第四节 裁弯取直与清障
-- 第五节 除涝
第十章 人、畜吃水
-- 第一节 缺水地区分布
-- 第二节 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人、畜吃水抗灾纪实
-- 第四节 工程选例
-- 第五节 旱区陂池与茶庵
第十一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治理措施
-- 第三节 治理效果
第十二章 渔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渔业发展
-- 第三节 养殖
-- 第四节 渔业经营管理
-- 第五节 渔业技术推广
第十三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法规建设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 第四节 水行政执法
第十四章 乡(镇)水利
第十五章 水利效益
-- 第一节 农业灌溉效益
-- 第二节 工业供水效益
-- 第三节 水费征收效益
-- 第四节 人、畜吃水工程效益
-- 第五节 水土保持效益
-- 第六节 防洪除涝效益
第十六章 水利机构
-- 第一节 县(市)水利机构
-- 第二节 局属二级机构
-- 第三节 县(市)级指挥机构
-- 第四节 党群组织
第十七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
-- 第二节 科学研究
-- 第三节 科技论文
-- 第四节 科技培训
-- 第五节 水利学会
第十八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经营项目
-- 第二节 生产效益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十九章 水利人物事迹
-- 第一节 治水名人
---- 黄守才
-- 第二节 水利人物
---- 王环
---- 崔鸣鸾
---- 宋大山
---- 任照鲁
---- 籍文锦
---- 李静良
---- 许忠厚
---- 王玉振
---- 吉庆三
---- 董成干
---- 朱政文
---- 张运都
-- 第三节 先进工作者
-- 第四节 科技人员
第二十章 水文化
-- 第一节 古迹名胜
-- 第二节 水利古碑
-- 第三节 地名
-- 第四节 诗赋故事
-- 第五节 水信仰
文存

编后记
《偃师市水利志》评审会代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