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志

王屋山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王屋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道教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1996年10月

目录

封面
王屋山志
版权页
《王屋山志》编纂委员会
《王屋山志》编纂人员
题词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理位置
-- 第二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地震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主要气象要素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水系
---- 第二节 水文地质
---- 第三节 水质
-- 第五章 植物
---- 第一节 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
---- 第二节 群落结构与分布
---- 第三节 植物种类
---- 第四节 珍稀植物
---- 第五节 观赏植物
---- 第六节 药用植物
-- 第六章 动物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珍稀动物
------ 附:猕猴自然保护区
第二编 胜景
-- 第一章 奇峰峻岭
---- 第一节 奇峰
---- 第二节 峻岭
-- 第二章 幽谷秀坪
---- 第一节 幽谷
---- 第二节 秀坪
-- 第三章 洞穴
-- 第四章 灵泉·飞瀑·碧潭
---- 第一节 灵泉
---- 第二节 飞瀑
---- 第三节 碧潭
-- 第五章 季相·古树
---- 第一节 群落季相
---- 第二节 名木古树
-- 第六章 天象奇观
-- 第七章 奇石及其它
---- 第一节 奇石
---- 第二节 其它景观
第三编 道教
-- 第一章 历史沿革
-- 第二章 教派
-- 第三章 主要尊神
-- 第四章 仪礼
-- 第五章 道术
-- 第六章 仙真高道
---- 黄帝
---- 老子
---- 列子
---- 王子晋
---- 河上公
---- 王褒
---- 赵叔期
---- 于吉
---- 甘始
---- 魏华存
---- 孙思邈
---- 司马承祯
---- 张探玄
---- 李含光
---- 玉真公主
---- 薛希昌
---- 焦真静
---- 张果老
---- 麻姑
---- 二鲁真人
---- 王琮
---- 杜光庭
---- 燕真人
---- 刘海蟾
---- 贺兰栖真
---- 王重阳
---- 马钰
---- 丘处机
---- 宋德方
---- 赵道坚
---- 王志坦
---- 张志谨
---- 秦志安
---- 解志通
---- 王志瑞
---- 苗道一
---- 完颜德明
---- 陈性常
---- 张太素
---- 李道人
---- 田守忠
---- 赵复阳
---- 伍守阳
---- 王常月
---- 许士元
第四编 古今建筑·碑碣·墓葬
-- 第一章 宫观庙院
-- 第二章 洞窟建筑
-- 第三章 愚公移山群雕
-- 第四章 古碑碣
-- 第五章 古墓葬
第五编 景区建设·旅游
-- 第一章 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保护与建设
-- 第二章 旅游
---- 第一节 游客
---- 第二节 旅游线路
---- 第三节 游程安排
---- 第四节 旅游服务
-- 第三章 游山名人
---- 夏禹
---- 四皓
---- 张道陵
---- 葛洪
---- 陶弘景
---- 唐太宗
---- 李峤
---- 唐玄宗
---- 李颀
---- 王维
---- 李白
---- 高适
---- 杜甫
---- 岑参
---- 司空曙
---- 韩翃
---- 戎昱
---- 卢纶
---- 李益
---- 权德舆
---- 王建
---- 张籍
---- 韩愈
---- 白居易
---- 刘禹锡
---- 姚合
---- 元稹
---- 马戴
---- 裴休
---- 卢仝
---- 杜牧
---- 李群玉
---- 李商隐
---- 刘沧
---- 荆浩
---- 陈尧咨
---- 文彦博
---- 司马光
---- 苏轼
---- 黄庭坚
---- 宋徽宗
---- 元好问
---- 薛碹
---- 于谦
---- 唐寅
---- 李梦阳
---- 何塘
---- 何景明
---- 李攀龙
---- 谢榛
---- 吴国伦
---- 王铎
---- 金农
---- 卫哲治
---- 刘敦桢
---- 李准
---- 杨成武
---- 李德生
---- 谢凝高
---- 穆青
-- 第四章 景区管理体制
第六编 重大兵事纪略
-- 第一章 古代兵事
-- 第二章 现代兵事
第七编 艺文
-- 第一章 散文
-- 第二章 诗词
-- 第三章 赋
-- 第四章 楹联
-- 第五章 寓言·神话·传说
附录
-- 王屋山部汇考
-- 唐《王屋山志》卷上
-- 古代帝王诏书
-- 《王屋山志》评稿会参加人员名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