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存真求实,与时俱进,全面地记述鹿城区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目录
封面
温州市鹿城区志
序
凡例
图片
--
鹿城之春
--
江滨新姿
--
江滨旧貌
--
清乾隆二十七年温州府境全图
--
明万历三十三年温州府境图
--
清光绪八年城池坊巷图
--
民国二十六年城厢街巷图
--
温州古城历代名园示意图
--
温州市鹿城区行政区划示意图
--
鹿城区行政区规划图
--
市区交通
--
温州市区图
--
温州市中心城区图
--
温州市鹿城区瓯江渡口示意图
--
1.城区新貌(2002年)
--
2.温州老城(1975年)
--
3.老南站新貌(2002年)
--
4.老南站交叉口(1985年)
--
1.星河广场(2002年)
--
2.麻行码头(1996年)
--
3.望江路(2003年)
--
4.望江路(1980年)
--
1.鹿城路(2003年)
--
2.鹿城路(1984年)
--
3.人民路(2003年)
--
4.人民路(1992年)
--
1.府前街(2002年)
--
2.府前街(1992年)
--
3.胜利路(2002年)
--
4.胜利路(1992年)
--
1.小南路口(2002年)
--
2.小南路口(1990年)
--
3.蝉街口(2003年)
--
4.蝉街口(1992年)
--
1.公园路(2003年)
--
2.公园路(1989年)
--
3.信河街口(2003年)
--
4.信河街口(1989年)
--
1.得月小区(2003年)
--
2.小南坦前(1992年)
--
3.麻行码头(2003年)
--
4.麻行码头(1997年)
--
1.广利桥边(2003年)
--
2.广利桥边(1997年)
--
3.万里桥(2003年)
--
4.万里桥(1988年)
--
1.大南路(2003年)
--
2.大南路(1999年)
--
3.涨桥头(2003年)
--
4.涨桥头(1997年)
--
1.体育中心
--
2.江心屿
--
3.东瓯大桥飞架南北。
--
1.小南门河
--
2.帆影广场
--
3.城区建筑群
--
4.南塘大桥
--
1.温州市图书馆(2003年)
--
2.温州市图书馆(1981年)
--
3.新中国影都(2003年)
--
4.新中国电影院(1990年)
--
1.现代版婚礼
--
2.20世纪60年代婚礼
--
3.现代版服装款式
--
4.20世纪70年代服装款式
--
20世纪50年代理发方式
--
现代版发型设计
--
久远的裁缝
--
夏令电器
--
老太太尝试新玩艺
--
庭院乘凉
--
电话更新
--
算盘、计算器、电脑
--
1.灰桥数码市场
--
2.温州大厦家电展销
--
3.人民东路通信市场
--
4.住宅小区
--
5.农贸市场
--
6.沿江路夜景
--
时代广场花坛(2003年)
--
温州火车站花坛(2002年)
--
人民路、解放街交叉口花坛(2002年)
--
会展中心前花坛(2002年)
--
温州大厦西首花坛(2002年)
--
早晨放鸟
--
做健身操
--
练木兰扇
--
望江路沿江休闲景区
--
1.2003年,《香香花为媒》获全国第十三届表演唱会演创作金奖。
--
2.1998年8月,少艺校学生参加乌克兰文化节 街头巡演。
--
3.2001年,《青春情结》鼓词获全国群星金奖。
--
4.2000年8月,《童声大合唱》获全国合唱比赛金奖。
--
舞蹈表演获奖作品
----
1.1999年,《小小男子汉》获全国浙江赛区创作、表演一等奖。
----
2.1997年,《半夜鸡叫》获全国少儿舞蹈录像比赛二等奖。
----
3.2002年,《滩涂渔乐》获省少儿舞蹈一等奖。
----
4.1996年,《家乡的月亮》获第六届全国群星奖,舞台、舞蹈比赛金奖。
----
5.2001年,《白鹭我的朋友》获全国“小荷风采”舞蹈比赛一等奖和首届全国少儿电视音乐舞蹈大赛金奖。
----
6.1993年,《楠溪晚韵》获省第四届音乐舞蹈节 创作、表演一等奖。
--
2000年元旦万人健身跑
--
2002年12届省运会在鹿城召开
--
1、藤桥镇古村落
--
2、上戍乡清泉潭
--
3、岙底乡民居
--
4、临江镇西洲岛
--
5、双潮东坑云山炊烟
--
6、西坑村山水风光
--
谯楼(2002年)
--
张璁碑亭(2003年)
--
中山纪念堂(2003年)
--
铁栏井(2000年)
--
墨池(2002年)
--
江心寺(2000年)
--
天宁寺(2003年)
--
籀园(2002年)
--
白马殿(2001年)
--
民间传统民俗
----
划龙舟
----
舞龙
----
迎龙灯
----
水上台阁
--
巽山雁塔
--
松台山净光塔
--
江心屿西塔、东塔
--
1.物华天宝(钢雕建于1996年)
--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纪念碑(雕塑建于1994年)
--
3.五马驾车(钢雕建于2002年)
--
4.世纪之光(综合材料建于2001年)
--
5.工农兵(雕塑建于1958年)
--
6.爱民模范赵尔春(雕塑建于1985年)
--
寿星
--
鳌山
--
板凳龙
--
台阁
--
中秋小摆设
--
御风行
--
张大千
--
贵妃醉酒
--
瓯塑
--
黄鱼、河蟹
--
神韵
--
竹丝镶嵌
--
梅香
--
青松图
--
仕女图
--
墨蟹扇面
--
山水扇面
--
江心寺匾额
----
开天气象·朱熹书
----
极乐庄严·弘一法师书
----
江天福地·沙孟海书
--
江心寺对联
----
宋·王十朋撰、方介堪书
----
古·佚名氏撰、陈铁生书
--
暗随流水到天涯
--
澹处还他滋味多
--
笔意在萧阙云峰之间
--
剑门忽断蜀川开
--
纸上生涯春不老
--
双峰插云
--
青松岁久色跄新
--
畊石簃
--
宋代鹿城漆器
----
戗金庭园仕女图银扣朱漆奁(国家级文物)
----
戗金沽酒图长方形朱漆盒(国家级文物)
--
南宋金凤凰件
--
南宋金叶子货币
--
六朝神人禽兽面像镜(2000年双屿卧旗山出土)
--
东汉博局纹镜(1978年双屿出土)
--
瑞兽鸾鸟镜(1978年杨府山出土)
--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杭州镜(1957年妙果寺千佛塔出土)
--
南宋湖州石家盾形镜(1984年鹿城化工厂出土)
--
新石器时代晚期好川文化陶盘(2003年上(戊)老鼠山出土)
--
东晋瓯窑青釉点彩鸡首壶(1958年双屿雨伞寺出土)
--
东晋瓯窑黑釉系盘口壶(1958年双屿雨伞寺出土)
--
西晋瓯窑青釉辟邪烛台(1960年太平岭山出土)
--
东汉晚期瓯窑五联罐1978年杨府山出土)
--
西周云雷纹硬陶壶(1978年双屿卧旗山出土)
--
明隆庆二年项思尧夫妇墓出土陶器(1995年仰义陈村出土)
--
2002年老鼠山遗址出土约5000年前的玉石器
----
玉管
----
锥形器
----
石箭镞磨制石器
----
玉锥形器
----
锥形器
总述
上册目录
大事记
卷一 建置
--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历代区划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
第三节 建区后区划
--
第三章 街道乡镇
----
第一节 五马街道
----
第二节 黎明街道
----
第三节 洪殿街道
----
第四节 蒲鞋市街道
----
第五节 绣山街道
----
第六节 江滨街道
----
第七节 南浦街道
----
第八节 南门街道
----
第九节 莲池街道
----
第十节 水心街道
----
第十一节 广化街道
----
第十二节 黄龙街道
----
第十三节 七都镇
----
第十四节 南郊乡
----
第十五节 双屿镇
----
第十六节 仰义乡
----
第十七节 上戍乡
----
第十八节 临江镇
----
第十九节 藤桥镇
----
第二十节 岙底乡
----
第二十一节 双潮乡
--
第四章 街巷
----
第一节 宋至民国街巷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巷
卷二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底层及构造
----
第二节 环境地质
--
第二章 地形地貌
----
第一节 山地
----
第二节 平原
----
第三节 岛屿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气压和风
----
第四节 日照和云雾
----
第五节 湿度和蒸发
----
第六节 物候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瓯江 戍浦江
----
第二节 河流 湖泊
----
第三节 地下水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壤的种类与分布
----
第二节 主要土壤
----
第三节 土壤改造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海洋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害性天气
----
第二节 地震
----
第三节 虫灾
卷三 土地
--
第一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农用地
----
第二节 建设用地
----
第三节 未利用地
----
第四节 岛屿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地籍管理
----
第三节 用地管理
----
第四节 土地执法
卷四 人口
--
第一章 历代人口
----
第一节 清代以前人口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人口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建区前人口
----
第四节 建区后人口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增减
----
第二节 迁徙流动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
第二节 性别
----
第三节 年龄
----
第四节 少数民族
----
第五节 行业 职业
----
第六节 农业与非农业人口
--
第四章 人口素质
----
第一节 身体素质
----
第二节 文化素质
----
第三节 思想素质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
----
第三节 组织实施
----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
卷五 市政建设
--
第一章 街巷
----
第一节 布局
----
第二节 构筑
--
第二章 排水排污
----
第一节 排水
----
第二节 排污
--
第三章 路灯
----
第一节 灯型
----
第二节 管理
卷六 城市建筑
--
第一章 勘察设计
----
第一节 工程测量
----
第二节 工程地质
----
第三节 工程设计
--
第二章 建筑施工
----
第一节 土建
----
第二节 材料
----
第三节 机械
----
第四节 装饰
--
第三章 建筑队伍与管理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行业管理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第四章 主要建筑
----
第一节 早期建筑
----
第二节 现代建筑
--
第五章 城雕 地标
----
第一节 城雕
----
第二节 地标
卷七 城市规划
--
第一章 古城沿革
----
第一节 城墙演变
----
第二节 城池街坊
--
第二章 规划编制
----
第一节 编制沿革
----
第二节 规划要点
----
第三节 分类规划
--
第三章 测绘
----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
----
第二节 高程控制测量
----
第三节 基本地形测量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建设用地审批
----
第二节 建筑管理
----
第三节 测绘管理
卷八 房地产
--
第一章 房屋建设
----
第一节 民居房
----
第二节 公用房
----
第三节 名人故居
----
第四节 典型民居
----
第五节 纪念性用房
--
第二章 旧城改建
----
第一节 拆迁与安置
----
第二节 典型事例
--
第三章 房屋管理
----
第一节 产籍管理
----
第二节 私房
----
第三节 公房
----
第四节 房屋维修
----
第五节 房地产纠纷仲裁
----
第六节 物业管理
--
第四章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
----
第二节 经济适用住房
----
第三节 廉租住房
卷九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质量
----
第一节 水环境
----
第二节 大气环境
----
第三节 声环境
----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
----
第五节 电磁辐射及放射性污染物
----
第六节 重大污染事故
--
第二章 污染源
----
第一节 工业污染源
----
第二节 农业污染源
----
第三节 交通污染源
----
第四节 生活污染源
----
第五节 其他污染源
--
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水源保护
----
第二节 城内河道及塘河保护
----
第三节 人海河流保护
----
第四节 生态保护
----
第五节 城区环境保护
--
第四章 环境监测与科研
----
第一节 环境监测
----
第二节 环保科研
--
第五章 环境整治与管理
----
第一节 环境整治
----
第二节 环境管理
----
第三节 防治措施
卷十 交通
--
第一章 陆路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隧道
--
第二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节 码头
----
第四节 渡口
--
第三章 陆路运输
----
第一节 汽车运输
----
第二节 铁路运输
----
第三节 公共交通
----
第四节 其它机动运输
----
第五节 非机动运输
----
第六节 陆路运输企业
--
第四章 水路运输
----
第一节 外海运输
----
第二节 内河运输
----
第三节 水路运输企业
--
第五章 空运
----
第一节 永强机场
----
第二节 温州航空运输公司
--
第六章 交通运输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运输管理
----
第三节 公路路政管理
----
第四节 交通监理
----
第五节 航运管理
卷十一 邮电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
第三节 邮件运递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有线电报
----
第三节 无线电报
----
第四节 有线电话
----
第五节 无线电话
----
第六节 互联网
----
第七节 其他业务
卷十二 园林绿化
--
第一章 园林
----
第一节 历代名园
----
第二节 现代公园
----
第三节 风景山
--
第二章 绿化
----
第一节 城乡绿化
----
第二节 古树名木
----
第三节 花卉盆景
----
第四节 植物引种
卷十三 环境卫生
--
第一章 设施
----
第一节 公厕 化粪池
----
第二节 垃圾箱 亭 场 厂
--
第二章 管理
----
第一节 粪便处理
----
第二节 道路清扫
----
第三节 垃圾收运
----
第四节 爱国卫生
卷十四 旅游
--
第一章 旅游景区
----
第一节 江心屿景区
----
第二节 西洲岛旅游度假区
----
第三节 岩雅山风景区
----
第四节 七都岛旅游度假区
----
第五节 名胜古迹
--
第二章 旅游形式
----
第一节 山水风光游
----
第二节 经济探秘游
----
第三节 节庆休闲游
--
第三章 旅游机构
----
第一节 国际旅行机构
----
第二节 国内旅行机构
--
第四章 旅游商品
----
第一节 工艺品
----
第二节 土特产品
----
第三节 风味小吃
----
第四节 旅游商场
卷十五 农业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二节 双层经营和农业社会化
----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
--
第二章 粮食生产
----
第一节 水稻
----
第二节 薯类 大小麦 玉米
--
第三章 蔬菜生产
----
第一节 产区布局
----
第二节 品种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章 土壤肥料和植物保护
----
第一节 土壤肥料
----
第二节 植物保护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
----
第一节 耕作 播插机械化
----
第二节 排灌 植保机电化
----
第三节 收获 运输机电化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卷十六 林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资源分布
----
第二节 树种资源
----
第三节 名木古树
--
第二章 植树造林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绿化造林
----
第三节 全民义务植树
--
第三章 林木产品
----
第一节 经济林
----
第二节 花卉生产
--
第四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经营体制
----
第二节 林政管理
----
第三节 护林防火
----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
卷十七 畜牧业
--
第一章 主要畜禽
----
第一节 猪
----
第二节 牛
----
第三节 羊
----
第四节 兔
----
第五节 鸡
----
第六节 鸭
----
第七节 鹅
--
第二章 其他经济动物
----
第一节 蜜蜂
----
第二节 鹌鹑
----
第三节 鸵鸟
----
第四节 梅花鹿
--
第三章 饲料
----
第一节 饲料资源
----
第二节 草山 草场
----
第三节 饲料经营与加工
--
第四章 畜禽疫病防治
----
第一节 疫病种类
----
第二节 综合防治
卷十八 渔业
--
第一章 渔业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生物资源
----
第三节 苗种资源
----
第四节 名贵水生生物资源
--
第二章 渔业捕捞
----
第一节 海洋捕捞
----
第二节 淡水捕捞
--
第三章 水产养殖
----
第一节 淡水养殖
----
第二节 海水养殖
----
第三节 名特优水生动物和观赏鱼养殖
----
第四节 增殖放流
----
第五节 水产养殖企业
--
第四章 水产加工
----
第一节 传统加工
----
第二节 现代加工
--
第五章 水产流通
----
第一节 水产经营
----
第二节 水产市场
----
第三节 购销政策
----
第四节 水产品价格
--
第六章 渔政管理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执法管理
卷十九 水利
--
第一章 江河
----
第一节 瓯江
----
第二节 戍浦江
----
第三节 内河
----
第四节 浦
--
第二章 河道治理
----
第一节 河道整治
----
第二节 河道清障
----
第三节 温瑞塘河清淤
----
第四节 其他小河道治理
----
第五节 仰义小流域治理
----
第六节 戍浦江流域治理
----
第七节 西向排洪工程
--
第三章 防汛抗台
----
第一节 江堤
----
第二节 保滩围垦
----
第三节 山区防洪堤
----
第四节 水闸
----
第五节 防台抗灾纪实
--
第四章 城市供水
----
第一节 饮用水源
----
第二节 水厂建设
----
第三节 管道设施
----
第四节 水质监护
----
第五节 用水管理
--
第五章 农田水利
----
第一节 仰义水库
----
第二节 小型库塘和小水电
----
第三节 提水引水
----
第四节 中低产田改造
----
第五节 蔬菜基地水利建设
--
第六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二节 水行政执法
卷二十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体制
----
第一节 区街工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
第三节 工业企业机制
--
第二章 经济管理
----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
第二节 行业协会
----
第三节 服务与指导
--
第三章 特色产业
----
第一节 鞋业
----
第二节 服装
----
第三节 烟具
----
第四节 剃须刀
----
第五节 眼镜
----
第六节 五金
--
第四章 普通产业
----
第一节 机械
----
第二节 化工
----
第三节 印刷包装
----
第四节 制革
----
第五节 电器电工
----
第六节 电子仪表
----
第七节 电镀
----
第八节 模具
----
第九节 家具
----
第十节 纺织
----
第十一节 文教用品
--
第五章 驻区工业
----
第一节 轻工
----
第二节 纺织
----
第三节 化工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机械
----
第六节 电子仪表
----
第七节 汽车 船舶
卷二十一 工业园区
--
第一章 鹿城工业开发区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
第二章 鹿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
第三章 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炬光分园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
第四章 鹿城区沿江工业区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
第五章 温州中国鞋都产业园区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
第六章 温州(鹿城)轻工特色园区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投资环境
----
第三节 优惠政策
----
第四节 主要企业与产品
卷二十二 电力
--
第一章 供电水平
----
第一节 电网
----
第二节 供电量
----
第三节 线损管理
----
第四节 供电质量
--
第二章 用电水平
----
第一节 负荷
----
第二节 用电量
----
第三节 用电结构
----
第四节 农电建设
--
第三章 营业服务
----
第一节 用电业务
----
第二节 电能计量
----
第三节 电价电费
----
第四节 用电服务
----
第五节 用电监察
卷二十三 商业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第三节 股份合作商业
----
第四节 私营个体商业
--
第二章 经营方式
----
第一节 商业街
----
第二节 专业大卖场
----
第三节 超市
----
第四节 连锁专卖店
--
第三章 商品经营
----
第一节 百货业
----
第二节 服装 鞋帽
----
第三节 粮油
----
第四节 副食品
----
第五节 药店
----
第六节 家电
----
第七节 五金 化工
----
第八节 燃料
----
第九节 钟表业
----
第十节 汽车 摩托车
----
第十一节 信息电子产品
----
第十二节 礼品和花艺
卷二十四 供销合作
--
第一章 机构变迁
----
第一节 温州市近郊区供销社联合社
----
第二节 温州市鹿城区供销合作总社
----
第三节 社员与社员代表大会
--
第二章 经营网点
----
第一节 基层供销社
----
第二节 专业合作社
--
第三章 供销业务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二节 废旧物资回收
----
第三节 生活资料供应
卷二十五 对外贸易
--
第一章 出口进口
----
第一节 出口
----
第二节 进口
--
第二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 引进外资
----
第二节 境外投资
--
第三章 外经贸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外经贸社团
卷二十六 市场
--
第一章 集贸市场
----
第一节 农副产品集贸市场
----
第二节 工业消费品集贸市场
----
第三节 生产资料集贸市场
----
第四节 典型事例
--
第二章 监督管理
----
第一节 监管服务
----
第二节 建章立制
----
第三节 创优评先
卷二十七 服务业
--
第一章 饮食业
----
第一节 酒店
----
第二节 快餐店
----
第三节 茶楼
----
第四节 小吃
--
第二章 旅馆业
----
第一节 宾馆
----
第二节 旅舍
----
第三节 客栈
--
第三章 照相业
----
第一节 婚纱摄影
----
第二节 人像摄影
----
第三节 景区摄影
----
第四节 照相扩印
--
第四章 美体业
----
第一节 沐浴业
----
第二节 美发业
----
第三节 美容业
--
第五章 维修业
----
第一节 家用电器维修
----
第二节 电子产品维修
----
第三节 汽车维修
----
第四节 摩托自行车维修
--
第六章 家政服务业
----
第一节 洗染业
----
第二节 文印业
----
第三节 清洁业
----
第四节 搬迁业
--
第七章 中介代理业
----
第一节 信息咨询服务业
----
第二节 事务代理
----
第三节 拍卖业
卷二十八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及业务
----
第一节 金融监管
----
第二节 主要银行业机构及业务
----
第三节 保险
----
第四节 证券
--
第二章 金融改革
----
第一节 利率试点改革
----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股本改造
----
第四节 外汇管理试点改革
----
第五节 贷款营销
--
第三章 民间金融
----
第一节 民间信用
----
第二节 民间利率监测
----
第三节 典当
----
第四节 典型事例
卷二十九 财税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二章 地税
----
第一节 税收收入
----
第二节 税收管理
----
第三节 税务稽查
----
第四节 税收服务
--
第三章 国税
----
第一节 税收收入
----
第二节 税收管理
----
第三节 税务稽查
----
第四节 税收服务
卷三十 计划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职能
--
第二章 计划编制
----
第一节 中长期计划
----
第二节 年度计划
--
第三章 计划执行
----
第一节 “七五”计划
----
第二节 “八五”计划
----
第三节 “九五”计划
----
第四节 “十五”计划
卷三十一 统计
--
第一章 统计报表
--
第二章 统计调查
----
第一节 普查
----
第二节 抽样调查
----
第三节 重点调查
--
第三章 服务监督
----
第一节 统计服务
----
第二节 统计监督
--
第四章 统计基础建设
----
第一节 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计算技术和信息传输现代化
卷三十二 审计
--
第一章 国家审计
----
第一节 本级预算执行审计
----
第二节 行政事业审计
----
第三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二章 社会审计
卷三十三 物价
--
第一章 管理体制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物价变革
--
第二章 商品与非商品价格
----
第一节 商品价格
----
第二节 非商品收费
--
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
----
第一节 价格与收费管理
----
第二节 监督与检查
----
第三节 价格服务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