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黄骅县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防洪工程建设、滩涂治理、水利管理、水利科技等。
内容时限:
0000-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7月
目录
封面
黄骅县水利志
《黄骅县水利志》
序一
序二
序三
图片
--
参加《黄骅县水利志》研讨会全体同志合影
--
开发区水果丰收
--
农业丰收
--
捷地减河
--
黄盐第一道扬水站
--
捷地减河高头防潮闸
--
老石碑河排碱站
--
武帝城圬工泵
--
北排河减北扬水站
--
黄南排干八里庄闸
--
黄灶水库引水闸
--
南排河李家堡桥
--
大浪淀排水渠淀北扬水站
--
六十六排干东辛庄节制闸
--
南排河道安桥
--
大浪淀小王庄节制闸
--
北排河
--
老石碑河
--
黄骅市行政区划图
--
黄骅市水利现状图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河流
--
第一节 古河流
----
一、古黄河
----
二、浮水
----
三、娘娘河(兴济减河)
--
第二节 今河流
----
一、捷地减河
----
二、子牙新河
----
三、北排水河
----
四、南排水河
----
五、沧浪渠
----
六、廖家洼排水渠
----
七、大浪淀排水渠
----
八、老石碑河
----
九、新石碑河
----
十、涟洼排干
----
十一、新黄南排干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一、降水
----
二、地表径流
----
三、客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一、浅层地下水
----
二、深层地下水
--
第三节 地下水质
----
一、浅层地下水
----
二、深层地下水
--
第四节 供需状况
第三章 灾害与抗灾
--
第一节 建国前灾情
----
一、水灾
----
二、旱灾
--
第二节 建国后灾情
----
一、水灾
----
二、旱灾
--
第三节 抗灾纪实
----
一、抗洪
----
二、抗旱
第四章 防洪工程
--
第一节 捷地减河
--
第二节 子牙新河
--
第三节 效益
第五章 除涝治碱
--
第一节 洼碱地状况
----
一、黄西大洼
----
二、滕南大洼
----
三、廖家洼
----
四、大龙洼
--
第二节 排沥河渠
----
一、南排河
----
二、北排河
----
三、沧浪渠
----
四、廖家洼排水渠
----
五、大浪淀排水渠
----
六、老石碑河
----
七、新石碑河
----
八、新黄南排干
----
九、涟洼排干
--
第三节 排水干渠
----
一、王家沟子
----
二、六十六排干
----
三、丁北排干
----
四、淀北干渠
----
五、黄北排干
----
六、黄浪渠
----
七、老黄南排干
----
八、东风干渠
----
九、减北干渠
----
十、桃园排干
----
十一、津南排干
--
第四节 田间工程
--
第五节 大洼治理
----
一、黄西大洼
----
二、廖家洼
----
三、大孟洼
--
第六节 盐碱地治理
----
一、传统治碱
----
二、沟洫围田
----
三、台条田
----
四、平整土地
----
五、圬工泵除涝治碱
--
第七节 治理效益
第六章 灌溉
--
第一节 地上水灌溉
----
一、引水渠
----
二、引水闸
----
三、水库蓄水
----
四、蓄水闸
----
五、扬水站
--
第二节 地下水灌溉
----
一、水井
----
二、提水工具
----
三、节 水措施
第七章 滩涂治理
--
第一节 滩涂概况
--
第二节 防护工程
----
一、海挡
----
二、防护林
--
第三节 海口治理
----
一、沧浪渠海口
----
二、捷地减河海口
----
三、老石碑河海口
----
四、新石碑河海口
----
五、廖家洼排水渠海口
----
六、南排河海口
----
七、新黄南排干海口
----
八、大口河海口
--
第四节 效益
----
一、盐业
----
二、养殖业
第八章 人畜饮水
--
第一节 饮水工程
----
一、机井
----
二、辐射井
----
三、砖井
----
四、供水塔
--
第二节 改水降氟
----
一、氟区分布
----
二、治理措施
----
三、效益
第九章 边界水事
--
第一节 黄骅与天津南郊
--
第二节 黄骅与沧县
--
第三节 黄骅与孟村
--
第四节 黄骅与中捷农场
--
第五节 黄骅与南水港农场
--
第六节 县内社队之间
第十章 基础工作
--
第一节 勘测设计
--
第二节 水利区划
--
第三节 浅层地下水普查
--
第四节 水文观测
第十一章 施工
--
第一节 施工组织
--
第二节 施工队伍
--
第三节 施工方法
----
一、任务分配
----
二、施工方法
--
第四节 工地食宿
----
一、工棚
----
二、食堂
第十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一、河道堤防管理
----
二、建筑物管理
----
三、机井管理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
----
一、水污染处理
----
二、水费征收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一、资金管理
----
三、投资效益
--
第五节 综合经营
----
一、经营项目
----
二、经营管理
----
三、经营效益
第十三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科技培训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三节 水利学会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第十四章 机构·人物
--
第一节 机构
----
一、水利局
----
二、根治海河指挥部
----
三、机井建设指挥部
--
第二节 人物
----
一、建国前人物
------
李柳西
----
二、建国后人物
------
马文华
----
三、人物简介
------
孙希均
------
高兴业
------
于如杰
----
四、抗洪英模
------
高树贵
------
姬长重
------
王延英
------
张治平
------
刘维新
------
宁培帮
------
于立波
----
五、获水利电力部荣誉证书人名录
第十五章 文存·艺文
--
第一节 文存
--
第二节 著述
--
第三节 古诗歌
--
第四节 当代诗歌
--
第五节 传说
--
第六节 谚语
附录
--
一、管理法规
--
二、外县施工
--
三、支援唐山抗震救灾
--
四、桥梁表
编纂始未
沧州地区水利志编审委员会
黄骅市地方志办公室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