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志 上

南平市志 上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南平市自然与经济领域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09月

目录

封面
南平市志(上)
版权页
《南平市志》编纂委员会
《南平市志》审稿验收组
图片
-- 南平市政区图
-- 南平市(中心)区图
-- 南平市地形图
-- 20世纪30年代的南平城景
-- 20世纪50年代的南平城景
-- 20世纪90年代的南平城景
-- 城乡建设
---- 旭日破晓双剑潭
---- 火树银花不夜城
---- 南平市花——百合
---- 节日的山城之夜
---- 滨江路竣工庆典
---- 滨江路竣工庆典彩门
---- 日新月异的市中心区
---- 华灯竞放十里长街
---- 市政设施维修的机械化作业
---- 轻巧雅致的环卫设施
---- 别具一格的公交站点
---- 昼锦坊库区移民安置小区
---- 南平城市库区搬迁前的虚脚楼
---- 南平市库区防护工程纪念碑
---- 1987年4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317舰命名为“南平舰”
---- 古镇樟湖迁址前全貌
---- 迁址后的樟湖新镇建设
---- 南平火车站站前公园
---- 闽江木排放流
-- 交通 邮电
---- 全省第一条城市公交隧道——虎头山隧道
---- 全国同类桥单跨最长的九峰悬索桥
---- 九峰悬索桥夜景
---- 水南大桥
---- 水东大桥
---- 全省最长的铁路桥——南平双塔闽江大桥
---- 全省最大的内河港口码头水南货运码头
---- 电信机房
---- 闽北邮电枢纽——滨江邮电大楼
---- 老农与大哥大
-- 宾馆 酒家 市场
---- 水上酒楼——九峰酒家
---- 综合性服务的南平饭店
---- 绿树丛中的南平宾馆
---- 豪华典雅的人民大酒楼餐厅
---- 水东市场外景
---- 被省政府授予企业管理优秀单位的南平百货商场
---- 火车站站前农贸市场
---- 全国十个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测报点之一的胜利市场
---- 南平商业城
-- 工业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倪志福于1989年视察南平造纸厂时与有关领导合影
---- 南平造纸厂,是全国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朱德、宋庆龄、胡耀邦、王震、彭冲、叶飞,倪志福、罗瑞卿等先后
---- 南平造纸厂二抄车间
---- 装机容量30万千瓦的沙溪口水电站
---- 沙溪口水电站装机场面
---- 南平电线电缆厂生产车间
---- 华盛针织工贸集团大圆机生产车间
---- 华盛集团生产的产品精致、美观,出口量居全省同行之首
---- 南平纺织厂细纱车间
---- 南纺气流纺车间的产品“PU”革基布系国内首创
---- 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给南平电机厂颁发的证书
---- 南平电机厂获国优金奖产品
---- 南平化纤厂丝纺机
---- 1986年12月郝建秀到南平化纤厂视察
---- 南平拖拉机厂生产的手扶拖拉机
---- 南平铝厂为全省唯一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铝型材生产线具国际先进水平
---- 曾以“波特兰”牌水泥荣获国优金奖的南平水泥厂
-- 农林 畜牧 水产
---- 粮丰林茂的高山农业
---- 阶梯式茶园
---- 大风段木灵芝生产
---- 炉下乡蔬菜基地
---- 1956年10月14日朱德视察安槽下丰产林
---- 安槽下杉木速生丰产林
---- 王台乡杉木速生丰产林
---- 竹林
---- 杉木王
---- 篁路伐木场首创五层桥深山集材,曾获苏联林业专家和国务院林业部好评
---- 我国南方最大的木材贮运中心——大洲贮木场
---- 南平夏道种鸡场一人养鸡千万只
---- 西芹观音坑立体农业种养并举
---- 鸭肥瓜坠
---- 振兴湾网箱养鱼
-- 乡镇 企业
---- 樟湖仿古家具的传统工艺
---- 夏道茶厂生产车间
---- 峡阳清水笋厂生产的产品远销日本等国
---- 大风乡传统酿酒工艺
-- 体育 卫生 教育 科技
---- 打破世界纪录的国家健将级举重运动员胡玉梅
---- 传统武术
---- 南平市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
---- 延平湖龙舟赛
---- 南平天然游泳场
---- 流传于民间的郑成功军乐战胜鼓
---- 樟湖正月十九闹蛇灯
---- 南平市立医院利用死婴鼓膜进行聋人复聪的显微手术,系全国首创
---- 南平市立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创全国县市级医院首例
---- 南平市中医院研究慢性气管炎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 南平市立医院1983~1986年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医疗单位
---- 百岁寿星余团风老人在绣锦旗
---- 八闽第一寿星黄如泉老人110岁时仍会扫地
---- 南平市人口普查宣传日
----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于1990年4月视察南平市
---- 福建林学院的杉木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 福建林学院大门
---- 南平师专校园
---- 南平师专大门
---- 南平工业学校教学楼
---- 南平一中实验楼
---- 福建林业学校40周年校庆
---- 南平师范学校教学楼
---- 南平实验小学少先队活动
---- 碑文拓片
---- 国家一级文物郑和铜钟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碑亭
-- 文化 旅游
---- 明代松鹤纹盘
---- 元代古墓壁画
---- 明代樟湖古戏台
---- 四贤堂内的“延平四贤”(杨、罗、李、朱)塑像
---- 清代彩象耳尊
---- 九峰山公园内的四贤堂
---- 始建于五代梁开平四年的开平寺
---- 因“程门立雪”而扬名的游定夫祠
---- 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的溪源庵
---- 始建于唐大中三年的林重寺
---- 仿古建筑延寿门楼
---- 彭德怀率东方军入延时的总部王台八角楼
----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于1989年12月视察南平文化旅游设施
---- 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先进单位的南平文化馆
---- 受文化部表彰的南平市图书馆
---- 南平青少年官
---- 依山临水的老寿肪
---- 九峰公园中的儿童乐园
---- 天湖泛舟
---- 乡间童趣
---- 九峰公园冷风阁
---- 茫荡山晴雨树被称为“植物之谜”
---- 一弘碧水卧山间——茫荡天湖
---- 被誉为“福建的庐山”的省级风景区茫荡山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卷首
-- 总述
-- 大事记
卷一 建 置
-- 第一章 隶属境域
---- 第一节 隶属沿革
---- 第二节 境域变动
-- 第二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唐至清时期区划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划
卷二 地 名
-- 第一章 政区地名
---- 第一节 乡镇
---- 第二节 街道办事处
---- 第三节 村委会
---- 第四节 居委会
-- 第二章 聚落地名
---- 第一节 自然村
---- 第二节 街巷(地片)
---- 第三节 路岭
卷三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构造
---- 第二节 地层
---- 第三节 矿藏
---- 第四节 地震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地势
---- 第二节 类型
---- 第三节 峰岭
--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日照
---- 第四节 湿度
---- 第五节 霜雪
---- 第六节 风
---- 第七节 云雾
---- 第八节 气压蒸发量
-- 第四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客水
---- 第四节 主要河流
-- 第五章 土壤
---- 第一节 成土母岩
---- 第二节 类型
---- 第三节 分布
--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三寒
---- 第二节 洪涝
---- 第三节 干旱
---- 第四节 冰雹
卷四 生 物
-- 第一章 植物
---- 第一节 孢子植物
---- 第二节 种子植物
-- 第二章 动物
----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 第二节 脊椎动物
-- 第三章 利用保护
---- 第一节 资源利用
---- 第二节 资源保护
卷五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演变
---- 第一节 源流
---- 第二节 数量
---- 第三节 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性别构成
---- 第二节 民族姓氏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宣传
---- 第三节 措施
---- 第四节 成果
卷六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总体规划
----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第二节 乡镇规划
-- 第二章 市政建设
---- 第一节 城垣街巷
---- 第二节 桥梁隧道
---- 第三节 供水排水
---- 第四节 供电照明
---- 第五节 环境卫生
---- 第六节 园林绿化
-- 第三章 乡镇建设
---- 第一节 公共设施
---- 第二节 民居建设
-- 第四章 建筑工程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建筑材料
---- 第三节 建筑施工
-- 第五章 建设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监察管理
---- 第四节 资金管理
卷七 库区建设
-- 第一章 库区工程
---- 第一节 基础工程
---- 第二节 防护工程
---- 第三节 旧城改造
-- 第二章 搬迁安置
---- 第一节 移民安置
---- 第二节 单位搬迁
-- 第三章 开发生产
---- 第一节 山地开发
---- 第二节 水域利用
---- 第三节 兴办企业
-- 第四章 资金物资
---- 第一节 库区补偿
---- 第二节 资金筹措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五章 工程指挥
---- 第一节 指挥机构
---- 第二节 组织实施
卷八 房地产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基层单位
-- 第二章 产权
---- 第一节 私有房屋
---- 第二节 公共用房
---- 第三节 征地收税
-- 第三章 修建
---- 第一节 居民住宅
---- 第二节 非住宅房
---- 第三节 房屋维修
-- 第四章 经营
---- 第一节 租赁
---- 第二节 交易
-- 第五章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普查分类
---- 第二节 提租发券
---- 第三节 公房出售
---- 第四节 房改资金
卷九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状况
---- 第一节 大气环境
---- 第二节 水体环境
---- 第三节 声学环境
----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
---- 第五节 生态环境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常规监测
---- 第二节 污染源监测
-- 第三章 环境治理
---- 第一节 废气治理
---- 第二节 废水治理
---- 第三节 噪声治理
---- 第四节 废弃物治理
---- 第五节 综合治理
-- 第四章 环境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政措施
---- 第三节 法律手段
---- 第四节 经济措施
---- 第五节 宣传教育
卷十 交 通
-- 第一章 陆路
---- 第一节 古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铁路
-- 第二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港口
-- 第三章 桥渡隧涵
---- 第一节 桥梁
---- 第二节 渡口
---- 第三节 隧涵
-- 第四章 运输
---- 第一节 人畜运输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铁路运输
---- 第四节 水路运输
---- 第五节 水陆联运
---- 第六节 装卸搬运
-- 第五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运输市场
---- 第三节 交通安全
---- 第四节 规费征收
卷十一 邮 电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邮驿
---- 第二节 民信局
---- 第三节 邮局
---- 第四节 电信局
---- 第五节 电话局
---- 第六节 邮电局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报
---- 第二节 电话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卷十二 工业
-- 第一章 机械
---- 第一节 水电机械
---- 第二节 轻工机械
---- 第三节 运输机械
---- 第四节 通用机械
-- 第二章 针纺
---- 第一节 纺织
---- 第二节 针织
---- 第三节 化纤
---- 第四节 服装
---- 第五节 鞋帽
-- 第三章 冶金
---- 第一节 炼铝
---- 第二节 熔铜
---- 第三节 冶铁
---- 第四节 炼钢
-- 第四章 化工
---- 第一节 原料
---- 第二节 化肥
---- 第三节 橡胶
---- 第四节 塑料
-- 第五章 建材
---- 第一节 水泥
---- 第二节 砖瓦
---- 第三节 石灰石料
---- 第四节 陶瓷玻璃
---- 第五节 制品
-- 第六章 电子
---- 第一节 元器件
---- 第二节 通信导航
---- 第三节 广播电视
---- 第四节 仪器仪表
---- 第五节 专用设备
-- 第七章 食品
---- 第一节 酒饮料
---- 第二节 糕饼糖果
-- 第八章 日用轻工
---- 第一节 陶器
---- 第二节 火柴
---- 第三节 电器
---- 第四节 印刷
---- 第五节 金属制品
---- 第六节 竹木藤制品
---- 第七节 棉麻棕制品
---- 第八节 工艺美术品
-- 第九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销售管理
卷十三 造纸工业
-- 第一章 生产规模
---- 第一节 私营作坊
---- 第二节 集体工厂
---- 第三节 国有企业
-- 第二章 生产工艺
---- 第一节 原料选择
---- 第二节 手工抄造
---- 第三节 机械制造
-- 第三章 产品销售
---- 第一节 土纸
---- 第二节 新闻纸
---- 第三节 其它
卷十四 电力工业
-- 第一章 发电
---- 第一节 水电
---- 第二节 火电
---- 第三节 其它
-- 第二章 输电
---- 第一节 35千伏线路
---- 第二节 110千伏线路
---- 第三节 220千伏线路
---- 第四节 输电线路维修
-- 第三章 变电
---- 第一节 35千伏变电站
---- 第二节 110千伏变电站
---- 第三节 220千伏变电站
---- 第四节 运行和维修
-- 第四章 配电
---- 第一节 网络
---- 第二节 维护
-- 第五章 用电
---- 第一节 水平
---- 第二节 结构
---- 第三节 营业
---- 第四节 监察
-- 第六章 调度
---- 第一节 调度中心
---- 第二节 继电保护
---- 第三节 通信监控
卷十五 农 业
-- 第一章 生产条件
---- 第一节 农业用地
---- 第二节 水利设施
---- 第三节 农具农机
---- 第四节 农业区划
-- 第二章 种植生产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蔬菜
---- 第三节 茶叶
---- 第四节 瓜果
---- 第五节 其它作物
-- 第三章 农业技术
---- 第一节 耕作制度
---- 第二节 良种选制
---- 第三节 栽培技术
---- 第四节 肥料施用
---- 第五节 作物保护
-- 第四章 农业体制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减租土改
---- 第三节 互助组
---- 第四节 合作社
---- 第五节 人民公社
----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五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生产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卷十六 林 业
-- 第一章 森林资源
---- 第一节 林地
---- 第二节 树种
---- 第三节 分布
---- 第四节 蓄积量
-- 第二章 营林生产
---- 第一节 林木种苗
---- 第二节 造林绿化
---- 第三节 森林抚育
---- 第四节 封山育林
---- 第五节 育林基金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护林防火
----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 林政管理
-- 第四章 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木材采运
---- 第二节 木材经营
---- 第三节 木材加工
---- 第四节 林副特产
-- 第五章 林区建设
---- 第一节 林区道路
---- 第二节 林业设备
---- 第三节 林区房屋
-- 第六章 林业体制
---- 第一节 山林权属
---- 第二节 经营方式
卷十七 畜牧水产
-- 第一章 家畜
---- 第一节 主要种类
---- 第二节 饲养规模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二章 家禽
---- 第一节 主要种类
---- 第二节 饲养规模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水产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养殖
---- 第三节 防疫
---- 第四节 采捕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牧业管理
---- 第二节 渔业管理
-- 第五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营单位
卷十八 乡镇企业
-- 第一章 体制
---- 第一节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第二节 社队企业
---- 第三节 乡镇企业
-- 第二章 行业门类
---- 第一节 农业企业
---- 第二节 工业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企业
---- 第四节 运输企业
---- 第五节 商业企业
-- 第三章 生产经营
---- 第一节 生产规模
---- 第二节 技术装备
---- 第三节 产品销售
----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