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扶绥县土地资源及土地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力求做到资料性、科学性、思想性相统一。
二、本志上限尽量上溯事物的发端,下限截至1999年。
出版时间:
2002年04月
目录
封面
扶绥县土地志
图片
--
扶绥县行政区划图
--
扶绥县土地利用现状图(1996年)
--
1994年竣工使用的扶绥县土地管理局办公大楼。
--
扶绥县土地管理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
--
扶绥县县城一角
--
由扶绥县土地管理局主办的第二次全县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现场。
--
组织宣传车上街巡回宣传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
由扶绥县土地管理局、共青团扶绥县委、县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土地日”万人签字活动。
--
1989年,扶绥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全面铺开。
--
1995年,扶绥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结束,并顺利通过验收。
--
1995年,县土地管理局组织实施完成了扶绥县城区10平方公里的土地定级及基准地价评估工作。
--
扶绥县人民政府颁发的部分土地证书
--
县土地管理局测绘技术人员对征用集体土地面积及界址进行勘测。
--
在全县范围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良田沃地实行严格保护。
--
1999年1月6日,扶绥县举办首次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并获成功。
--
1987年以来,扶绥县重视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图为成片开发土地种植水果。
--
县土地管理局领导深入农村基层调处土地权属纠纷。
--
对违法用地“钉子户”申请县人民法院对其违法建筑物进行强制拆除。
--
扶绥县土地管理局重视土地档案工作,建立了专门的土地档案室,并配置专门档案管理人员。
--
扶绥县土地管理局重视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工作,以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
--
扶绥县土地管理局获得的部分荣誉证书。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政区
--
第一节 位置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 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水文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矿藏
第三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土地总面积
--
第二节 耕地
--
第三节 园地
--
第四节 牧草地
--
第五节 林地
--
第六节 交通、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第七节 水域
--
第八节 未利用土地
第四章 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五章 土地赋税费
--
第一节 田赋
--
第二节 农业税
--
第三节 农林特产税
--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
第五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
第六节 土地增值税
--
第七节 土地管理费
第六章 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土壤普查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概查
--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
第四节 “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
第五节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
第六节 县城地籍调查
--
第七节 土地登记发证
--
第八节 土地证书年检
第七章 地价
--
第一节 县城区土地定级
--
第二节 县城区基准地价评估
--
第三节 土地评估活动
第八章 土地规划
--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第二节 综合农业区划
--
第三节 县城建设总体规划
第九章 新增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一节 审批程序与权限
--
第二节 征拨用地
--
第三节 补偿 安置
第十章 土地保护
--
第一节 改造中低产田地
--
第二节 水土保持
--
第三节 退耕还林
--
第四节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十一章 土地开发
--
第一节 农林用地开发
--
第二节 县城土地开发
--
第三节 村镇开发建设
第十二章 土地监察
--
第一节 监察机制
--
第二节 查处违法占地用地案件
--
第三节 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
--
第四节 调处“三大”纠纷
--
第五节 土地信访
--
第六节 创建“三无”乡镇活动
第十三章 宣传 档案 财务
--
第一节 土地宣传
--
第二节 档案管理
--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十四章 机构 队伍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附录
--
一 重要政策文件
--
二 土地纠纷案判决书
编后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史志编纂委员会
《扶绥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扶绥县土地志》编纂人员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