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绥芬河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出版时间:
2000年06月
目录
封面
绥芬河市志
编委会
绥芬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绥芬河夜景
--
领导视察
----
一九八四年八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右二)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六年九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前左四)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四年,国家政协主席刘澜涛(左)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八年七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前左)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三年,中顾委副主任王首道视察绥芬河市时题词
----
一九八五年七月,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前右)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四在三月,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前中)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四年八月,黑龙江省省长侯捷(左二)视察绥芬河市
----
一九八八年四月,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前左)视察绥芬河市
--
友好往来
----
一九八四年,苏联驻华使馆商务代表团团长库间克夫(中)访问绥芬河时与市长刘海涛在酒会上
----
一九八四年,日本日中政经肯谈会会长山冈律次郎(右二)访问绥芬河
----
一九八六年八月,苏联哈巴罗夫斯克苏中友协代表团访问绥芬河时在外事处办公楼前与市长刘海涛、副市长纪庆福
----
一九八七年十月,联合国国际电视研讨会主席姚西(左)等参观绥芬河电视台
----
一九八七年四月,苏联远东贸易代表团由团长拉扎沃伊(右二)率领参观绥芬河
----
一九八八年六月,美国国会代表团团长、美国前驻苏联大使哈特曼(前左)来绥芬河市参观考察
--
领导机构
----
绥芬河市委办公大楼
----
绥芬河市政府办公大楼
----
绥芬河市人大、政协办公大楼
--
涉外部门
----
口岸委办公楼
----
外事处办公楼
----
边检检查
----
边防检查站办公楼
----
商检办公楼
----
动植检办公楼
----
外运公司办公楼
----
中苏边境线上的会晤厅(中方)
----
海关检查
----
海关办公楼
----
卫生检疫检查
----
卫检办公楼
--
对外贸易
----
首届灯节商品展销会
----
从苏联进口的木材
----
一九八八定十月公路口岸首批过货----十五台星光车
----
出国劳务人员在苏联建牛棚
----
出国劳务人员在苏联种的蔬菜长势良好
--
交通邮电
----
中苏贸易路开通剪彩
----
邮电局营业楼
----
绥芬河火车站
----
通往俄罗斯的铁路隧道
--
工业
----
啤酒厂生产车间
----
餐具厂生产车间
----
啤酒厂大楼
----
塑料产品
----
棉织厂织布车间
----
针织厂车间
--
商业
----
百货商店
----
山城市场
----
国际旅行社
--
科技·教育
----
一九八五年,牡市豆制品专家李贵来绥传授技术
----
黄牛改良的肉牛二代
----
玫瑰试验园
----
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绥芬河分部开学典礼
----
市第一中学
----
市第一小学
--
文化
----
在绥芬河市举办的中苏摄影美术展
----
《末代皇帝》电影剧组在绥芬河站拍摄的镜头之一
----
《末代皇帝》剧组部分群众演员在试镜头
----
灯节秧歌舞
----
苏联客人加入秧歌队伍
----
新华书店
----
玫瑰影剧院
----
电视发射塔
----
电视台夜景
--
城市风光
----
俄式建筑
----
原俄罗斯铁路员工宿舍
----
原苏联领事馆
----
原赤查果夫茶庄(后为日本领事馆)
----
原协达亚·尼古拉教堂
----
中心广场
----
八十年代绥芬河全貌
----
站前公园
--
自然风光
----
盛开的达子香
----
铁路沟春景
----
边关晨雾
----
九曲寒葱沟
----
红花岭秋色
----
天长山水库
----
站前路雪景
--
丰收在望
----
附图
----
边陲沃土
凡例
序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侵入岩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
第四节 矿藏
--
第二章 地貌
----
第一节 特征·类型
----
第二节 山脉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气候
----
第一节 特点
----
第二节 要素
----
第三节 农业气候区
--
第五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分类·分布·面积
----
第二节 土壤类型
----
第三节 土壤利用
----
第四节 植被
--
第六章 野生植物、动物资源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干旱
----
第二节 洪涝
第二编 建置
--
第一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区划
--
第二章 乡村概况
----
第一节 乡
----
第二节 村
--
第三章 地名考述
----
第一节 市名
----
第二节 沟名
----
第三节 街巷
第三编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市政工程·房屋建筑
----
第一节 投资
----
第二节 项目·数量
----
第三节 建筑技术与环境艺术
----
第四节 施工队伍
--
第二章 水电暖供应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供暖
--
第三章 城建与房地产管理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街路园林
----
第三节 建筑工程
----
第四节 房地产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污染
----
第二节 治理
----
第三节 管理
第四编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铁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车站
----
第三节 运输工具
----
第四节 运输
--
第二章 公路
----
第一节 线路
----
第二节 运输工具
----
第三节 运输
----
第四节 交通管理
--
第三章 航空
--
第四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政
----
第二节 电信
----
第三节 管理
第五编 口岸管理
--
第一章 口岸管理体制
--
第二章 领导协调机构
----
第一节 军政委员会
----
第二节 外事委员会
----
第三节 口岸管理委员会
--
第三章 监管查验
----
第一节 边防检查
----
第二节 海关监管
----
第三节 卫生检疫
----
第四节 动植物检疫
----
第五节 商品检验
--
第四章 对外运输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业务
第六编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外贸收购
----
第二节 边境贸易
----
第三节 民间贸易
--
第二章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合作项目
第七编 外事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外事机构
----
第二节 涉外机构
--
第二章 边界事务
----
第一节 中俄(苏)边界
----
第二节 边界争端
--
第三章 领事·侨务
----
第一节 外国领事侨民机构
----
第二节 外国侨民
----
第三节 护照签证
--
第四章 对外往来
----
第一节 官方、军方往来
----
第二节 民间团体往来
--
第五章 重大涉外事项
----
第一节 中东路事项
----
第二节 国际联运
----
第三节 中长铁路合办事项
----
第四节 防火线事项
----
第五节 中苏联合护林防火事项
----
第六节 其他事项
第八编 农业
--
第一章 体制
----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及经营结构
----
第二节 生产经营单位
--
第二章 农具·农机
----
第一节 旧式农具
----
第二节 新式农具
----
第三节 动力机械和机引农具
----
第四节 役畜
----
第五节 生产效率与机械化程度
----
第六节 农机管理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工程设施
----
第二节 兴利与免灾面积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农田建设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田间管理
----
第四节 作物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畜牧业·渔业
----
第一节 役畜饲养
----
第二节 商品畜生产·渔业生产
----
第三节 畜禽繁殖改良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饲料资源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林业
----
第一节 木材蓄积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森林保护
----
第四节 采伐生产
----
第五节 企业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农村副业
----
第一节 劳力、收入与固定资产
----
第二节 主要经营项目
第九编 工业
--
第一章 成分·部门
----
第一节 所有制
----
第二节 部门归属
--
第二章 工厂·产品
----
第一节 酿酒厂
----
第二节 食品厂
----
第三节 机械、修造、印刷厂
----
第四节 棉织、针织、服装厂
----
第五节 木材、木器加工厂
----
第六节 建材制品厂
----
第七节 化工、制药、电器厂
----
第八节 发电厂
--
第三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财务、供销管理
----
第二节 设备、物资管理
第十编 商业·粮食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网点建设
----
第二节 商品流通
----
第三节 服务
----
第四节 企业
--
第二章 粮食
----
第一节 民间粮食贸易
----
第二节 统购统销
----
第三节 机构
第十一编 金融·保险
--
第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货币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储蓄·债券
----
第四节 结算
----
第五节 信用合作
----
第六节 机构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业务
----
第二节 机构
第十二编 财政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税务机构
--
第二章 收入
----
第一节 税收
----
第二节 企业收入
----
第三节 省补收入
----
第四节 其他收入
--
第三章 支出
--
第四章 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收支征管
----
第三节 税管
----
第四节 财税大检查
--
第五章 徭役与义务工
第十三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经济综述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调查 报表
----
第三节 服务
----
第四节 监督
--
第四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体 制
----
第二节 查账
----
第三节 鉴证
--
第五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物资分配
--
第六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开发利用
----
第三节 行政执法
--
第七章 标准计量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备
----
第三节 监管
--
第八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集市管理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四节 其他管理
--
第九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价
----
第三节 管理
第十四编 人事与劳动管理
--
第一章 人事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编制
----
第三节 任免制度
--
第二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体制
----
第二节 就业与社会劳动力管理
----
第三节 职工权益
第十五编 政党社团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绥芬河市地方暨中省直驻绥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组织生活与党员教育
----
第三节 党纪
----
第四节 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
第五节 历史问题纪略
--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绥芬河地方组织
--
第三章 社会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
----
第五节 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七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八节 红十字会
----
第九节 消费者协会
----
第十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十一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十二节 其他团体
第十六编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绥芬河镇(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绥芬河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绥芬河市政分局
----
第二节 绥芬河市政公所
----
第三节 绥芬河市公署
----
第四节 绥芬河区革命委员会
----
第五节 绥芬河市革命委员会
----
第六节 绥芬河市人民政府
----
第七节 基层政权
--
第三章 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历届政治协商会议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第十七编 民政·信访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社会福利
----
第二节 双扶工作
----
第三节 拥军优属·优抚安置
----
第四节 其他工作
--
第二章 信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投诉与受理
第十八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公安部门
----
第二节 检察机关
----
第三节 审判机关
----
第四节 司法行政机关
--
第二章 惩治刑事犯罪
----
第一节 办案
----
第二节 打击犯罪与帮教运动
--
第三章 民事调解与审判
----
第一节 纠纷概况
----
第二节 非诉讼调解
----
第三节 审理
--
第四章 社会治安与公共安全
----
第一节 治安
----
第二节 安全
--
第五章 司法服务
----
第一节 普法
----
第二节 公证
----
第三节 律师
第十九编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
----
第一节 清军、北洋军、东北军
----
第二节 沙俄护路军、苏联红军
----
第三节 日本非法驻军与侵略军
----
第四节 国民党“挺进军”
----
第五节 朝鲜人民军机构
----
第六节 人民军队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民团武装组织
----
第二节 人民武装机构
--
第三章 兵制
----
第一节 自愿制
----
第二节 义务制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战勤
----
第三节 训练
--
第五章 人防战备
----
第一节 人防
----
第二节 战备
--
第六章 重大兵事记略
第二十编 教育
--
第一章 办学
----
第一节 办学者
----
第二节 学校
----
第三节 师资
----
第四节 经费与设施
----
第五节 管理体制
--
第二章 学生 学员
----
第一节 学生
----
第二节 学员
----
第三节 考核与成绩
----
第四节 管理
--
第三章 教学
----
第一节 课程
----
第二节 授课
----
第三节 教学研究
----
第四节 教学管理
--
第四章 教育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地方政策
----
第三节 人事管理
第二十一编 科技·气象·地震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队伍
----
第三节 活动
----
第四节 成果
----
第五节 科技行政
--
第二章 气象·地震
----
第一节 气象
----
第二节 地震
第二十二编 文化
--
第一章 机构
--
第二章 文学艺术活动
----
第一节 戏剧
----
第二节 文学
----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
第四节 曲艺
----
第五节 美术
----
第六节 摄影
----
第七节 书法 篆刻
--
第三章 电影放映
----
第一节 放映
----
第二节 发行
--
第四章 图书
----
第一节 发行
----
第二节 借阅
--
第五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设施
----
第三节 节目
--
第六章 档案·文物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文物
--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第二十三编 体育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第三节 业余体育学校
--
第二章 设施
--
第三章 群众体育活动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竞赛
--
第四章 学校体育活动
----
第一节 训练
----
第二节 竞赛
第二十四 编医药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主要医疗机构
----
第三节 技术
--
第二章 药品
----
第一节 经营
----
第二节 药政
--
第三章 医疗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
----
第二节 劳保医疗
----
第三节 减免费医疗
----
第四节 合作医疗
--
第四章 预防·保健
----
第一节 卫生防疫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第五章 卫生监管
----
第一节 饮水监测
----
第二节 食品检验
----
第三节 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五编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结构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政策法规
----
第四节 节育技术
第二十六编 宗教与民俗
--
第一章 宗教·帮会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东正教
----
第四节 伊斯兰教
----
第五节 帮会
--
第二章 风俗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其他习俗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俗语·歇后语
第二十七编 人物
--
万福华
--
张宗昌
--
王林
--
赵采青
--
赵长华
--
李双举
--
巩义昌
--
刘立山
--
李升
--
孙素珍
--
白文惠
附录
修志始末
《绥芬河市志》审定稿人员
历届编审委员会名单
版权页
绥芬河市地图
绥芬河市街区图
绥芬河市地理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