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凡 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史实为依据进行记述,体现时代特点、地方特色、专业
特点,力求做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
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体例,采用章、节、木结构,按财政业务分类设章,横排门类,纵述
史实。全志由首例财政概述、大事记,中间正文,末缀附录组成。正文共21章。
三、本志断限,本志为首轮《上饶市财政志》续志,上限为1986年,下限为
2010年。为体现记述事项的完整性,部分章节内容适当上溯。
四、本志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五、本志体裁,包含述、记、志、表、录等,以志为主体。
六、本志行文,执行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0年8月29日制发的《江西
省续修地方志行文通则》的规定。文体采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文中简称,机
关、单位等名称初用全称,其后用简称,如信州区财政局简称为区财政局;金额以
现行人民币为单位。
七、本志中所涉及行政区划、机构、职务等名称,按不同历史时期实际称谓记
述。2000年10月,上饶市撤市设区,故本志中记述事项范围涵盖2000年10月的,
一律用信州区称谓。
八、本志资料来源于信州区财政局自存档案和信州区档案局档案,部分资料来
源于乡镇(街道)财政所档案、书籍、报刊,统计数据以统计部门公布的为准,非
统计部门管理的采用区财政系统的统计数。
内容时限:
1986-2010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编纂委员会
图片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党群组织
第二章 财政队伍
--
第一节 行政领导人更迭情况
--
第二节 局属单位局长、主任更迭情况
--
第三节 1986年在职人员名单
--
第四节 2010年底在职人员名单
--
第五节 1986-2010年曾在本局工作过人员名单
--
第六节 1986-2010年在本局退休人员名单
第三章 财政体制
--
第一节 上饶市与信州区财政体制
--
第二节 信州区与乡(镇)、街道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转移支付制度
第四章 财政收入
--
第一节 工商税收收入
--
第二节 农业税收收入
--
第三节 企业收入
--
第四节 非税收入
--
第五节 国家预算调节 基金
--
第六节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
第七节 政府性基金收入
--
第八节 预算外资金收入
第五章 财政支出
--
第一节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
第二节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
第三节 政府性基金支出
--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支出
第六章 预算管理
--
第一节 预算编制
--
第二节 预算执行
--
第三节 国家金库
--
第四节 财政决算
--
第五节 财政信用资金管理
第七章 非税收入管理
--
第一节 “收支两条线”管理
--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账户管理
--
第三节 财政票据管理
第八章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第一节 行政单位财务管理
--
第二节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第三节 统发工资改革
--
第四节 清理规范津贴补贴
--
第五节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章 农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
--
第二节 农业发展资金管理
--
第三节 支农周转金管理
第十章 企业财务管理
--
第一节 参与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
--
第三节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
第一节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
第二节 失业保险基金
--
第三节 医疗保险基金
--
第四节 工伤保险基金
--
第五节 生育保险基金
--
第六节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
--
第七节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
--
第八节 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资金
第十二章 会计事务管理
--
第一节 财务会计人员培训
--
第二节 会计专业资格管理
--
第三节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
第十三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纪律检查工作
--
第二节 行政监察工作
--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
第十四章 财政监督
--
第一节 财政监察
--
第二节 财政驻厂员工作制度
--
第三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
第四节 财经监督检查
第十五章 政府采购
--
第一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
第二节 政府采购
第十六章 财政信息化管理
--
第一节 财政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财政业务系统软件应用
--
第三节 财政收入分析系统
第十七章 乡(镇)街道财政管理
--
第一节 乡(镇)街道财务管理
--
第二节 乡镇涉农资金管理
--
第三节 建立”村财乡代管”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一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
--
第十九章 国债
--
第一节 国债的发行
--
第二节 国债销兑
第二十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建立国有资产管珲新体系
--
第二节 产权登记和清产核资
--
第三节 资产评估和资产经营
--
第四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十一章 住房资金管理
--
第一节 财政成立房改配套机构
--
第二节 坚持财政专户储存管理模式
--
第三节 住房资金融通借款
--
第四节 建立新住房公积金制度
附录
--
一、先进个人
--
二、先进集体
--
二、捐赠、扶贫
--
四、重要文稿刊登
--
五、文存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