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志

南丹县志

格式:PDF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南丹县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974-1990

出版时间: 1994年10月

目录

封面
南丹县志 南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彩图
-- 1.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机关大门
-- 2.县政协办公楼外景
-- 3.县人大、政协办公楼
-- 拉么锌矿
-- 大厂矿务局铜坑锡矿
-- 铜坑矿一号竖井外景
-- 大厂矿务局车河选矿厂外景
-- 空中运输线
-- 1.新州锡矿
-- 2.县水泥厂外景
-- 3.小场纸厂与上海造纸公司联营投产剪彩
-- 4.小场油指厂榨油车间一角
-- 5.南丹泉酒
-- 1.中外合资南丹锑冶炼厂外景
-- 2.龙泉中心选矿厂
-- 3.龙泉中心选矿厂重选车间
-- 4.龙泉矿冶总厂空中运输线
-- 5.龙泉矿冶总厂待运出口的一号锡锭
-- 1.自治区党委书记赵富林在白裤瑶地区视察瑶民生活
-- 2.白裤瑶民粮仓
-- 3.苗族芦笙
-- 4.白裤瑶腊染画胚
-- 5.腊染原料粘膏树
-- 1.长宴度
-- 2.赛陀螺
-- 3.砍牛
-- 4.苗族姑娘刺绣
-- 5.壮族贡鸟节
-- 6.瑶族铜鼓节
-- 1.山口林场杉山林海一瞥
-- 2.优质速生杉树
-- 3.山口林场场部外景
-- 4.珍贵树种——紫檀木
-- 5.中世纪的活化石——杉椤树
-- 1.黔桂公路交界处的友谊亭
-- 2.1934年建成的原六寨汽车站
-- 3.南丹火车站
-- 4.交警大楼
-- 5.邮电局营业楼
-- 1.装机9600千瓦同贡电站厂房
-- 2.同贡电站坝首
-- 3.纳立电站坝首公路大桥
-- 4.拉希电站水库
-- 1.县党政领导欢迎志愿到南丹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 2.爱国华侨胡文虎、胡文豹捐资建校纪念碑
-- 3.县中学图书馆外景
-- 4.县高级中学教学楼
-- 5.县高级中学语音室
-- 1.南丹城关贸易市场
-- 2.原城关旧市场
-- 3.城关民行大道
-- 4.丹城夜景
-- 5.县城一角
-- 1.坡前村清代五星读书岩
-- 2.南丹近代韦氏摩岩石刻
-- 3.壮族板鞋舞
-- 4.自治区、地区领导给《南丹文学》题词
-- 5.南丹卫星电视收转台
-- 1.铜江公园
-- 2.革命烈士纪念塔
-- 3.原铜江公园北帝铜像
-- 4.公园山上的亭台塑女
-- 5.六寨龙马庄子华公园
-- 1.月里牙林达围古桥
-- 2.六寨“美女镜”
-- 3.丹炉山古营盘遗址
-- 4.恩村洞景观
-- 5.天然奇景——天生桥
-- 清顺治年间朝庭颁发的州印
-- 清代嘉庆告示
-- 南丹州印(背面)
-- 清代宣统告示
-- 南丹泥盆纪典型部面标志
-- 海生物化石——三叶虫
-- 《南丹县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县志办公室主任、编辑、工作人员合影
《南丹县志》修编人员名录
《南丹县志》编纂人员
各专志参编或采供资料人员
地区、自治区审稿人员
县志出版时四班领导成员名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建置政区志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位置
---- 第二节沿革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 元~明
----
------ 南丹土州
------ 那地土州
---- 中华民国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第三章县城 乡(镇)
---- 第一节县城
---- 第二节乡(镇)
------ 城关镇
------ 大厂镇
------ 车河镇
------ 六寨镇
------ 小场乡
------ 罗富乡
------ 吾隘乡
------ 芒场乡
------ 巴定乡
------ 八圩瑶族乡
------ 星湖瑶族乡
------ 月里乡
------ 中堡苗族乡
自然环境志
-- 第一章地质
---- 第一节地层与岩浆岩
---- 第二节地质构造
-- 第二章地貌
---- 第一节地貌类型
---- 第二节山脉 山峰
------ 山脉
------ 山峰
---- 第三节溶洞
-- 第三章气候
---- 第一节日照 太阳辐射
------ 日照
-------- 历年日照时数 单位:小时
-------- 四季日照时数分布表 单位:小时
-------- 县气象站累年各月日照时数情况表
------ 太阳辐射
-------- 城关地区太阳总辐射量表 单位:千卡/平方厘米
---- 第二节气温
------ 历年各月气温变化表 单位:℃
------ 各地累年各月平均气温表 单位:℃
---- 第三节降雨
------ 1952~1990年各月降雨量表 单位:mm
------ 各地各时段雨量表
---- 第四节风 湿度 蒸发
------
------ 温度、蒸发
-------- 历年逐月温度、蒸发量
---- 第五节霜 雪 雹
------
------
------
-------- 全县历年寒露风及霜期
-- 第四章水文
---- 第一节地表水
---- 第二节地下水
------ 地下水分布及特征表
-- 第五章土壤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组合
------ 砂页岩山地侵蚀构造谷地
------ 砂页岩、石灰岩中低山、丘陵谷地
------ 侵蚀洪积谷地
------ 石灰岩溶蚀峰丛地貌
---- 第三节利用分区
------ 罗富车河砂页岩山地——潜育性水稻土
------ 八圩一里湖硅质灰岩山棕泥土、石砾土
------ 六寨——月里缺磷钾土壤
------ 中堡石灰岩土
-- 第六章植被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分区
------ 西北部峰丛洼地天然林、灌草和人工油桐经济林
------ 北部石山地天然林及灌丛、蕨草类和人工经济林、防护林
------ 东部峰丛洼地天然林、矮禾草、蕨类和人工植被
------ 中部山地天然林、灌丛、 灌草丛和人工植被
------ 南部谷地天然林稀树灌林、灌草丛和人工植被
-- 第七章自然资源
---- 第一节矿产
---- 第二节土地
---- 第三节水
------ 地表水
------ 地下水
------ 水能
------ 供水需水量
-------- 1980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立米
---- 第四节生物
------ 植物
------ 野生动物
-- 第八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水灾
---- 第二节旱灾
---- 第三节风 雹灾
------ 雹灾
------ 风灾
---- 第四节寒冻害
------ 寒露风
------ 低温寒害
---- 第五节虫灾
人口志
-- 第一章人口数量及分布
---- 第一节历代人口
------ 1950~1990年全县人口数 单位:人
------ 各乡镇人口及其增长情况 单位:人
---- 第二节人口分布
------ 1990年人口分布情况表
-- 第二章人口变动
---- 第一节自然变动
------ 全县历年人口变动情况 计算单位:人
---- 第二节机械变动
-- 第三章人口构成
---- 第一节性别
------ 1990年各乡镇人口及性例 单位:人
---- 第二节年龄
---- 第三节民族
------ 1990全县各民族人口比重表 单位:人
------ 各乡镇1990年民族人口数 单位:人
---- 第四节行业职业
---- 第五节文化
-- 第四章居民生活
---- 第一节职工
---- 第二节农民
------ 主要年份农民收入情况表
-- 第五章计划生育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晚婚晚育
---- 第三节节制生育
------ 1979~1990年计划生育情况表
民族志
-- 第一章族源 语言
---- 第一节族源
------ 白裤瑶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汉族
---- 第二节语言
------ 苗语
------ 瑶语
------ 水语
------ 壮语
-- 第二章社会习俗
---- 第一节居住
------ 瑶族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第二节饮食
------ 瑶族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第三节服饰
------ 瑶族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第四节祭祀
------ 瑶族
------ 水族
------ 壮族
------ 苗族
-------- 附图
---- 第五节婚姻
------ 瑶族
-------- 瑶族少年
------ 苗族
------ 水族
------ 汉族
------ 壮族
---- 第六节丧葬
------ 瑶族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第七节节日
------ 瑶族
------ 苗族
------ 水族
------ 壮族
---- 第八节禁忌
------ 苗族
------ 壮族
------ 瑶族
------ 水族
---- 第九节其他
------ 瑶族
------ 苗族
------ 壮族
------ 汉族
------ 水族
-- 第三章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 第一节民族关系
---- 第二节民族政策
------ 县人民政府给瑶、苗地区有偿扶助款项分类表(1980年-1990年) 单位:万元
农业志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革
---- 第一节土地占有与地租
------ 土官时期的土地制度
------ 土司制度下的剥削
------ 改土归流后的土司制度
-------- 土改前各阶层土地占有状况
---- 第二节土地改革
---- 第三节互助合作化
------ 互助组
------ 农业生产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三面红旗”运动
------ 整风整社、调整恢复
---- 第五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生产条件
---- 第一节农业区划
---- 第二节耕地
------ 历年耕地面积统计表
---- 第三节劳动力
------ 历年农业人口、劳动力(含半劳动力)统计表 单位:人
---- 第四节农业机械
------ 耕作机具
------ 插秧机具
------ 排灌机具
------ 植保机具
------ 运输机具
-- 第三章耕作技术
---- 第一节耕作制度
------ 作物耕作制
------ 土壤耕作制
---- 第二节土壤改良
---- 第三节肥料施用
------ 历年各种化肥使用情况表 单位:吨
---- 第四节作物品种
------ 历年杂交水稻制种产量表
------ 历年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表
---- 第五节栽培技术
------ 水稻栽培
------ 玉米栽培
------ 小麦栽培
------ 油菜栽培
---- 第六节作物保护
-- 第四章作物生产
---- 第一节粮食作物
------ 水稻
-------- 历年水稻产量统计表 单位(亩产)公斤(总产)万公斤
------ 玉米
------ 麦类
------ 豆类
------ 荞麦
------ 小米(粟)
------ 薯类
------ 历年其它粮食作物产量统计表 单位:(亩产)公斤(总产)万公斤
---- 第二节经济作物
------ 油菜
------ 花生
------ 火麻
------ 芝麻
------ 甘蔗
------ 烟叶
------ 辣椒
-------- 六寨长角辣椒
------ 棉花
------ 茶叶
---- 第三节园艺作物
------ 蔬菜
------ 水果
-------- 园艺场柑桔
-- 第五章经营管理
---- 第一节计划
------ 生产计划
------ 收支计划
------ 劳动计划
------ 分配计划(年初概算)
---- 第二节 劳力
------ 组织分配
------ 劳动定额评工记分
------ 检查验收和监督
---- 第三节财务
------ 财务公开、经济民主
------ 现金管理
------ 财会制度
------ 记账方法
---- 第四节收益分配
------ 分配方式
------ 会计铺导(员)和经营管理队伍
-- 第六章农业机构
---- 第一节行政
---- 第二节直属
------ 农业技术推广站
------ 种子站(公司)
------ 农科所
------ 蚕种站(场)
------ 病虫测报(植物检疫)站
------ 土肥站
------ 经济作物站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社(乡、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
林业志
-- 第一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林地资源
---- 第二节林木种类
---- 第三节面积 蓄积量
-- 第二章造林
---- 第一节采种育苗
------ 采种
------ 育苗
------ 育苗投资
---- 第二节人工造林
---- 第三节飞播造林
------ 1951~1990年人工造林施工面积统计表 单位:亩
-- 第三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护林防火机构组织
------ 森林火灾
------ 护林防火公约
------ 封山育林
---- 第二节制止乱砍滥伐
---- 第三节病虫害防治
---- 第四节水源林保护区
-- 第四章木材生产
---- 第一节林木采伐
------ 采伐设备
------ 采伐量
---- 第二节木材贮运
---- 第三节木材购销
---- 第四节木材市场管理
------ 待运木材
-- 第五章山林权属
---- 第一节林权变化
---- 第二节林业“三定”
-- 第六章林场
---- 第一节国营
------ 山口林场
---- 第二节联营
------ 纳色沟林场
---- 第三节集体
------ 乡镇(社)林场
------ 村队林场
畜牧水产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行政
---- 第二节局直
-- 第二章畜牧业
---- 第一节畜禽品种 产量
------ 家畜
------ 家禽
------ 养蜂及其它
-------- 1950-1990年畜牧生产情况表
---- 第二节饲养 繁殖
------
------
------ 马、羊
------ 家禽
---- 第三节良种推广
------
-------- 中堡黄牛
------
------
------ 厂场简介
---- 第四节疫病 防治
-- 第三章水产
---- 第一节资源及种类
------ 水资源
------ 鱼种类
---- 第二节养殖
------ 放养面积
------ 鱼苗培育
------ 渔业生产
-------- 解放后历年渔业生产情况
---- 第三节江河捕捞
---- 第四节渔政管理
水利志
-- 第一章工程
---- 第一节蓄冰
------ 蓄水工程基本情况表
---- 第二节引水
------ 引水工程基本情况表
------ 南丹县水利水电现状图
---- 第三节提水
---- 第四节防洪排涝
------ 蚊虫山排洪道
------ 接龙滩防洪水库
---- 第五节人畜饮水
------ 1956-1990年间人畜饮水程统计表
------ 历年水利投资效益表
---- 第六节水土保持
-- 第二章管理
---- 第一节行政
---- 第二节工程
---- 第三节经营
工业志
-- 第一章国营
---- 第一节机械
------ 汽车修理厂
-------- 1981~1990年南丹县汽修厂产值利润统计表
------ 农机修造厂
-------- 1981~1990年南丹县农机厂产值利税统计表
---- 第二节建材
------ 县水泥厂
-------- 1977~1990年南丹县水泥厂产值产量利税表
---- 第三节林化
------ 县软木厂
-------- 1971~1990年南丹县软木厂产品产量利税表
-------- 南丹产软木砖质量测检表
---- 第四节电力
------ 1957~1990年南丹县电力工业生产经营情况表
---- 第五节食品
------ 南丹酒厂
-------- 1956~1990年县酒厂产值产量利税表
------ 南丹县食品厂
-------- 1970~1990年南丹县食品厂产品产量产值利税统计表
------ 吾隘糖酒厂
-------- 1962~1990年吾隘糖酒厂产值产量利税统计表
---- 第六节印刷
------ 1968~1989年县印刷厂产量产值利税统计表
---- 第七节其它
------ 南丹县化工厂
-------- 1970~1983年南丹县化工厂产值产量利税统计表
-- 第二章二轻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行业
------ 食品
------ 缝纫、皮革
------ 五金、木器、铁锅
------ 油脂加工
------ 矿产冶炼
------ 建材
-------- 1971~1990年二轻工业产值利税统计表
-- 第三章乡镇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矿产品采选加工业
------ 1976~1981年集体矿队统计表
------ 黎东明总经量与美国锑业公司经理伯·那亲切交谈
---- 第三节农林副产品加工业
------ 造纸
-------- 1981~1990南丹造纸厂产品产量产值利税统计表
------ 植物油加工
------ 化肥
---- 第四节产品及销售
-- 第四章企业管理
---- 第一节地方国营
---- 第二节二轻
---- 第三节乡镇
矿业志
-- 第一章地质勘探
---- 第一节勘查
------ 外国地质专家在境考察
---- 第二节矿床
---- 第三节矿种 储量 分布
------ 矿种
------ 储量
------ 分布
-- 第二章矿产开发
---- 第一节锡
---- 第二节锑
---- 第三节锌
---- 第四节铅
---- 第五节其它矿产
------ 煤矿
------ 汞矿
-------- 含锡、锑、铅等多种元素矿石
------ 铜矿
------ 银矿
------ 萤石矿
------ 砷矿
-- 第三章采选冶
---- 第一节采矿
---- 第二节选矿
------ 人工
------ 机械
-------- 南丹县集体采选厂情况表
---- 第三节冶炼
------ 有色金属冶炼
-------- 1992年冶炼厂情况表
------ 黑色金属冶炼
-- 第四章矿山企业
---- 第一节国营矿山
------ 中央矿业
-------- 车河大型选矿厂
------ 自治区、地区矿山
------ 县办矿山
---- 第二节民矿
------ 解放前各矿公司、庄开采锡、钨情况表
-- 第五章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经营
------ 国营矿业管理
------ 民矿管理
------ 矿产价格
-------- 解放前庆云公司锡矿产量及购销价格情况表 单位:斤、银元
------ 民矿工资分配
-------- 解放后地方国营矿山企业产量产值利税统计表 单位:吨、万元
-------- 解放后地方乡镇集体、个体矿山企业产量产值利税统计表 单位:吨、万元
------ 附录
-------- 南丹县矿产分布图
交通志
-- 横跨公路的铁路桥
-- 第一章古道 古桥
---- 第一节古道
------ 干线
------ 支线
---- 第二节古桥
-- 第二章公路修筑
---- 第一节国道
------ 丹池公路
---- 第二节省道
------ 车厂公路
------ 车田公路
------ 丹峨公路
------ 小场公路
---- 第三节县道
------ 六月公路
------ 小里公路
-------- 1990年地方公路情况表
---- 第四节乡村道
------ 1990年乡村公路情况表
---- 第五节专用道
------ 1990年专用公路情况表
---- 第六节环城道
---- 第七节桥梁
-- 第三章公路运输
---- 第一节通车里程
------ 1950~1990年通车公路情况表 单位:公里
---- 第二节车辆设施
---- 第三节客运
---- 第四节货运
------ 1965~1990年国营车辆运输情况表
------ 南丹县交通图
------ 1980~1990年社会车辆运输情况表
-- 第四章公路养护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国道
---- 第三节省道
------ 车田公路
------ 丹峨公路
---- 第四节县道
------ 常年养护
------ 季节性养护
-- 第五章铁路运输
---- 第一节线路修筑
---- 第二节破坏与修复
---- 第三节火车站
---- 第四节桥梁 隧道
------ 桥梁
-------- 黔桂铁路南丹县境内桥梁长度表
------ 隧道
-------- 黔桂铁路南丹县境内隧道长度表
---- 第五节客货运输
------ 解放前客货运输
-------- 民国30~33年黔桂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表
------ 解放后客货运输
-------- 1958~1990年南丹县铁路运量表
-- 第六章水路运输
---- 第一节航道
---- 第二节码头 渡口
------ 码头
------ 渡口
---- 第三节运输
-- 第七章交通事故
---- 第一节公路
------ 监理机构
------ 交通事故
-------- 1972~1990年公路交通事故损失统计表
---- 第二节铁路
---- 第三节水路
邮电志
-- 第一章邮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 函件
------ 包裹
------ 汇兑
------ 报刊
-------- 1990年主要报刊发行量(期发数)情况表
------ 邮政储蓄 保险
-------- 几个年度邮政储蓄情况表 单位:元
------ 集邮
------ 网路
-- 第二章电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 电报
-------- 民国22~23年南丹电报局的业务收支情况表 单位:国币、元
-------- 民国29~31年南丹各电报支局收支情况表 单位:国币、元
-------- 民国30~31年南丹、六寨电报支局业务量情况表
-------- 1954~1990年电报通信情况表
------ 电话
-------- 1954~1990年长话业务情况表
-------- 纵横制自动交换机房
-------- 1953~1990年市话业务情况表
-------- 1953~1990年农村电话经营情况表 单位:元
-- 第三章管理
---- 第一节体制
---- 第二节经营
---- 第三节定员及用工制度
------ 定员
------ 用工制度
---- 第四节工资及津贴
------ 工资
------ 津贴
---- 第五节财务
商业志
-- 第一章经济类型
---- 第一节个体 私营商业
------ 清、民国个体、私营商业
-------- 解放前城关各商号经营情况表 货币单位:银元
-------- 解放前六寨主要商号及经营情况表 货币单位:银毫
-------- 解放前月里商业经营情况表
------ 解放后个体、私营商业
-------- 个体、私营商业基本情况调查综合表 1953~1955年1~2月
-------- 纯商业的批、零额公私比重表 金额:百元
-------- 1980~1990年个体和私营工商业户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第二节公私合营商业
---- 第三节合作商业
------ 1980~1990年综合商业公司营业情况表 单位:元
------ 1980~1990年综合商业公司毛利情况表 单位:元
------ 1980~1990年综合商业公司费用情况表 单位:元
---- 第四节国营商业
------ 机构
------ 贸易支公司
------ 专卖公司批发部
------ 花纱布支公司
------ 百货公司
-------- 部分年份百货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千元
------ 糖业烟酒公司
-------- 1973年~1990年糖业烟酒公司经营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五金交电公司
-------- 1979年~1990年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经营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1956~199年高档消费品销售情况表(含百货、供销社)
------ 食品公司
-------- 1966~1990年食品公司经营情况表 金额单位:千元
------ 民族贸易公司
-------- 1984年~1990年民族贸易公司经营情况表 金额单位:万元
------ 煤炭公司
-------- 1983年~1987年煤炭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千元
------ 石油公司
-------- 1982~1990年石油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78~1990年全县石油产品销售统计表 单位:吨
------ 烟草专卖公司
-------- 1985~1990年烟草专卖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85~1990年查处案件情况表
------ 医药公司
-------- 1976~1992年医药公司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1950~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 单位:万元
-- 第二章供销合作社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经营
------ 农副产品和废品收购
------ 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
-------- 1953~1990年化肥、农药销售情况表 单位:吨
------ 生活资料供应
-------- 1953~1990年县供销合作社经营情况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股金与分红
---- 第四节扶持生产
-- 第三章粮油购销
---- 第一节收购
------ 粮食统购
-------- 1986年度各乡镇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分配表 单位:万公斤
------ 双超粮收购
------ 议价粮购
-------- 历年公购粮完成任务情况表 单位:吨
------ 油料收购
-------- 1963~1990年油料(折油脂)收购统计表 单位:公斤
---- 第二节销售
------ 粮食统销
-------- 南丹县城镇厂矿粮食定量供应标准变动表 单位:公斤
------ 商品油销售
---- 第三节价格
------ 粮食
-------- 附表
------ 油料、油脂
-------- 1960~1990年粮食油脂购销价格表 单位:元/百公斤
---- 第四节储运和加工
------ 储运
-------- 1990年南丹县粮食仓库点一览表 单位:万公斤
-------- 1953~1990年粮食购销调存统计表 单位:原粮、吨
-------- 1963~1987年油脂(含料折油)调拨统计表 单位:吨
------ 加工
---- 第五节票证管理
------ 粮票(卡)
------ 票证管理
-- 第四章物资
---- 第一节分类
------ 一类物资(统配)
------ 二类物资(部管)
------ 三类物资(省、自治区管)
---- 第二节购进
---- 第三节销售
------ 供应方向
------ 物资经营
---- 第四节价格
---- 第五节经营管理
------ 1977-1990年主要物资销售统计表
------ 1963~1990年经济效益统计表
------ 1963~1990年物资部门盈亏考核表
-- 第五章外贸
---- 第一节出口商品
------ 1961~1990年外贸出口完成总值表 单位(元)
---- 第二节出口商品基地
------ 辣椒生产基地
------ 菜牛生产基地
------ 香菇、木耳基地
---- 第三节经营管理
-- 第六章集市贸易
---- 第一节集市沿革
------ 清乾隆时期南丹土州集市情况一览表
------ 民国元年至18年集制情况表
------ 1990年南丹县集市表
---- 第二节集市管理
------ 贸易商场菜市一角
财税志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体制
------ 1986年乡级财政超收分成表 单位:万元
---- 第二节收入
------ 清代财政收入
------ 民国时期财政收入
------ 解放后财政收入
-------- 民国34年度财政实收报表 单位:元(国币)
-------- 1950年~1990年财政收入统计表 单位:万元
-------- 1950年至1990年预算外资金收入统计表 单位:万元
-------- 预算外资金收入及预算资金收入数 单位:万元
---- 第三节支出
------ 清代财政支出
------ 民国时期财政支出
------ 解放后财政支出
-------- 民国34年度财政实支报表 单位:元(国币)
-------- 1952~1990年财政支出统计表 单位:万元
-------- 1954年~1990年预算外资金支出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二章赋税
---- 第一节税制
------ 元、明、清税制
------ 民国税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制
---- 第二节税收收入
------ 明清税收收入
------ 民国税收收入
------ 解放后税收收入
-------- 1950~1990年工商税收明细项目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税收照顾
------ 农村税收照顾
------ 民族乡税收照顾
---- 第四节国营企业利润监交
------ 国营企业利润监交入、退库统计表 单位:元
---- 第五节税收管理
------ 清至民国的税收管理
------ 解放后的税收管理
-- 第三章审计监督
---- 第一节国家审计
---- 第二节部门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
金融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银行
------ 广西银行南丹办事处
------ 中国农民银行南丹办事处
------ 南丹县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南丹县支行
------ 中国农业银行南丹县支行
------ 中国工商银行南丹支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南丹县支行
---- 第二节信用合作社
------ 普营社和专营社
------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金库
---- 第四节保险公司
-- 第二章货币流通
---- 第一节硬币
------ 纹银
------ 碎银
------ 铜钱
------ 铜仙
------ 银元、银毫
------ 镍、铝辅币
---- 第二节纸币
------ 延期兑换券
------ 兑换券及金库券
------ 法币
------ 关金券
------ 金圆券
------ 银圆券
------ 人民币
-------- 货币流通量分布状况 计算单位:万元、元
-------- 现金收入、支出、投放或回笼、流出或流入情况 单位:万元
-- 第三章现金管理及结算
---- 第一节现金管理
---- 第二节结算
-- 第四章存款
---- 第一节集体
---- 第二节个体
------ 定期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变动情况表 月息:‰
------ 各项存款余额统计表 计算单位:万元
-- 第五章贷款
---- 第一节工商
------ 工商信货年末余额表 单位:万元
---- 第二节农业
------ 农业货款放出、收回年末余额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三节基本建设
------ 建设银行拨款、贷款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四节信用社
------ 信用社存放款余额和放款与收款统计表 单位:万元
-- 第六章债券及保险
---- 第一节债券
------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期票
------ 国库券
------ 国家重点债券
------ 国家建设债券
------ 保值公债
------ 特种债券
------ 财政金融债券
------ 企业债券
---- 第二节保险
城乡建设志
-- 第一章县城建设
---- 县城一角
---- 第一节街道
------ 民行街
------ 民生街
------ 民治街
------ 广东街
------ 河西路
------ 丹东路
------ 河东路
------ 东环城路
------ 西环城路
------ 教育路
---- 第二节公共建筑
------ 寺观庙宇
------ 屏坊
------ 会馆
------ 军用机场
------ 广场
------ 烈士塔
------ 贸易市场
-------- 1990年县城机关公用建筑统计表
---- 第三节住宅
---- 第四节供电 供水 排水
------ 供电
------ 供水
------ 排水
---- 第五节街道园林绿化
------ 街道绿化
------ 园林绿化
-------- 铜江公司花圃一瞥
---- 第六节环境卫生
-- 第二章乡镇
---- 第一节集镇
------ 大厂
------ 车河
------ 六寨
------ 小场
------ 罗富
------ 吾隘
------ 芒场
------ 巴定
------ 月星
------ 中堡
------ 八圩
------ 里湖
---- 第二节农村住房
------ 拉么新村农民住宅
-- 第三章房地产管理与开发
---- 第一节房产
------ 房产权
------ 房产管理
---- 第二节地产
---- 第三节房地产开发
-- 第四章建筑业
---- 第一节队伍
------ 县建筑公司
------ 城关镇建筑公司
------ 大厂镇建筑公司
------ 车河镇建筑公司
------ 小场乡建筑公司
------ 六寒镇建筑队
------ 巴定乡建筑队
------ 吾隘乡建筑队
------ 大厂矿务局锡城建筑工程公司
------ 215队建筑队
---- 第二节设计
---- 第三节设备
---- 第四节管理
------ 队伍管理
------ 设计管理
------ 质量管理
-- 第五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工业污染
-------- 1988年主要厂矿“三废”排放统计表
------ 运输污染
------ 噪声污染
-------- 1986年10月县城交通干线噪声(分贝)表
------ 生活污染
---- 第二节环境治理
物价 统计 工商行政管理 计量 技术监督志
-- 第一章物价
---- 第一节商品价格
------ 农产品价格
-------- 城关市场历年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表 单位:元/50公斤
-------- 城关市场历年主要农产品销售价格表(一) 单位:元/50公斤
-------- 城关市场历年主要农产品销售价格表(二)单位:元/50公斤
------ 工业品价格
-------- 南丹县城关市场历年商品零售价格表 单位:元
-------- 生产资料价格表 单位:元
---- 第二节商品比价
------ 城关市场单项商品比价表
---- 第三节价格管理与检查
------ 价格管理
-------- 陆上民间装卸车收费标准 单位:吨/元
-- 第二章统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业务
-- 第三章工商管理
---- 第一节集市
------ 集市与圩期
------ 市场与圩亭建设
------ 监督管理
---- 第二节工商企业
------ 登记注册
------ 定期年检
------ 清理整顿
---- 第三节经济合同
------ 经济合同鉴证
------ 调解仲裁纠纷
------ 确认无效合同
---- 第四节商标广告
------ 商标管理
------ 广告管理
---- 第五节查处案件
-- 第四章计量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计量变迁
------
------
------
---- 第三节计量单位制改革
---- 第四节计量管理
------ 商贸计量管理
------ 工业计量管理
------ 计量测试与服务
------ 计量监督
---- 第五节标准化
------ 标准化实施
------ 标准修制
------ 标准监督
------ 标准情报
-- 第五章质量监督
---- 第一节工业、商贸质量管理
------ 工业质量监督管理
------ 商贸质量监督管理
---- 第二节产品质量检验与仲裁
---- 第三节产品认证与评优
政党志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南丹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党的地下组织与活动
------ 芭暮、那地支部
------ 南丹、拉索支部
------ 翁昂支部
------ 丹池特支
------ 丹池边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组织建设
------ 1950年至1990年党员、组织情况表 单位:人、个
---- 第三节代表大会
------ 第一次代表大会
------ 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八次代表大会
------ 第九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整党整风
---- 第五节纪律检查
---- 第六节宣传教育
------ 理论学习
------ 党校教育
------ 党史资料征集
---- 第七节统一战线
------ 统战机构
------ 统战工作
---- 第八节重大决策
------ 开展建党工作
------ 生产救灾部署
------ 制定改造落后乡村措施
------ 布置全县肃反工作
------ 关于整顿人民公社的十条政策规定
------ 确定新长征的战略目标
------ 确立县的优势项目及发挥优势的措施
------ 制订搞活农村经济的十条规定
------ 确定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措施
------ 关于纠正分房建房中不正之风和处理超标准住房的措施
------ 确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到本世纪末奋斗目标
------ 制定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
------ 制定引进技术、人才、资金优惠政策
------ 制定农业科技承包若干规定
------ 制定发展林业、十二年绿化南丹的决定
-- 第二章中国国民党南丹县地方组织
---- 第一节组织概况
---- 第二节党务纪要
政权志
--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首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
------ 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
------ 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
------ 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议
---- 第三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二章土司衙门
---- 第一节机构人员
---- 第二节土官承袭
------ 南丹土司
------ 那地土司
---- 第三节土司统治
------ 土司实行政治压迫的手段等级制
------ 经济剥削
-- 第三章民国县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务纪略
-- 第四章那地苏维埃政府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政务政绩纪要
------ 剿匪
------ 改善和修筑地方公路
------ 实施义务教育法
------ 确立白裤瑶地区教育措施
------ 确定关于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使用方案和管理办法
------ 制止哄抢和侵占国家资财的的不法行为
------ 开发新林场的决定
------ 大国兴办乡镇企业
------ 制定水利电力管理措施
------ 救灾工作
------ 开发矿产资源
------ 发展林业生产
------ 改革开放,振兴经济
------ 1981-1982年为民兴办24件实事
------ 1984-1987年为民兴办10件实事
------ 1988-1990年为民兴办8件实事
政协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二章委员会议
---- 第一节第一届
------ 第一次全体会议
------ 第二次全体会议
------ 第三次全体会议
------ 第四次全体会议
---- 第二节第二届
------ 第一次全体会议
------ 第二次全体会议
------ 第三次全体会议
------ 第四次全体会议
---- 第三节第三届
---- 第四节第四届
-- 第三章活动纪略
---- 第一节参政议政
---- 第二节办理提案
---- 第三节落实政策
---- 第四节工作组活动
---- 第五节文史资料征集
---- 第六节联谊活动
---- 第七节政协自身建设
群众团体志
-- 第一章工人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解放前工会
------ 解放后工会
---- 第二节历届代表会
------ 第一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二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三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四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五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六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七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第八届县工会代表大会
-------- 若干年份工会组织情况简表
---- 第三节工会活动
------ 职工教育
------ 办理职工福利
------ 开展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 职工先进、模范评比
-- 第二章农民组织
---- 第一节解放前
------ 土地革命时期农会
------ 民国时期农会
---- 第二节解放后
-- 第三章妇女组织
---- 第一节妇女会
------ 民国时期县妇女会
------ 土地革命时期妇女联合会
---- 第二节妇联会
------ 组织机构
------ 历届妇女代表会
------ 主要活动
-- 第四章青年组织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历届团代会
------ 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四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五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六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七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八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九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十次团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五章工商联合会
---- 第一节历届会议
------ 第一次工商联代表会
------ 第二次工商联代表会
------ 第一届工商联代表会
------ 第二届工商联代表会
------ 第三届工商联代表会
------ 第四届工商联代表会
------ 第五届工商联代表会
---- 第二节主要活动
-- 第六章各种协会
---- 第一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机构
------ 各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下称文化会)
------ 文联活动
---- 第二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三节教育学会
---- 第四节消费者协会
军事志
-- 第一章机构 兵役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兵役
------ 历年征兵入伍人数及民族结构表 单位:人
-- 第二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民团
---- 第二节民兵
------ 组织建设
------ 军事训练
------ 政治教育
------ 武器装备
------ 主要活动
-- 第三章驻军 军事设施
---- 第一节驻军
---- 第二节军事设施
------ 南丹飞机场
------ 射击场
-- 第四章兵事纪略
---- 黄金造反
---- 俍兵抗倭
---- 黄七月土官之争
---- 黎水保起义
---- 沈槐山、杨祖卯起义
---- 黄军“起义”
---- 会党反清起义
---- 那地反“围剿”
---- 杨州反“围剿”
---- 抗日战事
---- 宝藏游击队的战斗
---- 争取“桂西军政区司令部”和平改编
---- 剿匪
---- 围歼蓝飞匪股
政法志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镇压反革命
---- 第三节取缔反动会道门
---- 第四节打击刑事犯罪
---- 第五节治安管理
------ 治安组织
------ 禁烟毒
------ 禁赌博
------ 禁嫖娼
------ 户籍管理
------ 教育改造四类分子
---- 第六节消防管理
---- 第七节交通管理
---- 第八节监所管理
-- 第二章检察
---- 第一节刑事
---- 第二节法纪
---- 第三节经济
---- 第四节监所
---- 第五节控告申诉及举报
-- 第三章审判
---- 第一节审判制度
---- 第二节审判活动
---- 第三节平反冤假错案
-- 第四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法制教育
---- 第二节公证业务
---- 第三节法律服务
---- 第四节民事调解
------ 婚姻、邻里纠纷调解
------ 土地、山林、水利纠纷调解
民政志
-- 第一章优抚安置
---- 第一节拥军支前
---- 第二节优待抚恤
------ 群众优待
------ 国家抚恤
-------- 1978~1990年定期优待情况表
---- 第三节褒扬
------ 慰问、座谈会、表彰会
------ 烈士褒扬
---- 第四节复退转业军人安置
------ 机构
------ 接收安置
-------- 1950~1990年接收安置复员军人情况表
-- 第二章救济 福利
---- 第一节救济
------ 灾荒救济
-------- 1953~1990年灾荒救济情况表
------ 社会救济
-------- 附表
---- 第二节福利
------ 五保户
------ 除兽害
------ 孤儿、孤老院
------ 慰问百岁老人
-------- 1950~1990年民政经费发放情况表
---- 第三节收容遣送
-- 第三章扶贫扶优
-- 第四章其他工作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1981~1990年婚姻登记统计表
---- 第二节信访
---- 第三节居民安置
---- 第四节处理纠纷
------ 边界纠纷
------ 县境内纠纷
---- 第五节土地征用
人事劳动志
-- 第一章干部
---- 第二节编制管理
------ 1950年县人民政府人员统计表
------ 1989、1990年行政单位编制表 单位:人
------ 1989、1990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表 单位:人
---- 第三节任免 培训
------ 任用
------ 干部提拔
------ 培训
------ 分级管理
-- 第二章知识分子
---- 第一节落实政策
---- 第二节人才交流
------ 四班领导欢迎到境工作的大学生
-- 第三章工人
---- 第一节用工制度
---- 第二节就业安置
------ 劳动就业
------ 精简安置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 第三节就业培训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五节劳动争议仲裁
-- 第四章职工福利
---- 第一节工资
---- 第二节奖金
---- 第三节福利
---- 第四节保险与统筹
------ 待业保险
------ 养老保险
------ 养老统筹
---- 第五节离休 退休
教育志
-- 第一章私塾
-- 第二章幼儿教育
---- 第一节幼儿园设置
---- 第二节学制 课程
------ 学制
------ 课程设置
-- 第三章小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设置
------ 1990年各乡(镇)小学中心学校一览表
------ 若干年度小学教育情况对照表 单位:所、个、人
---- 第二节学制 课程 设备
------ 学制
------ 课程
------ 设备
---- 第三节教学 德育工作
------ 教学
------ 德育工作
-- 第四章中学教育
---- 第一节学校设置
------ 1990年各乡(镇)初级中学一展览表 单位:个、人
------ 几个不同年度普通中学情况表 单位:所、人
---- 第二节学制 课程
------ 学制
------ 课程
---- 第三节教学 德育工作
------ 教学
------ 德育工作
---- 第四节教学设备
-- 第五章职业教育
---- 第一节师范教育
---- 第二节职业中学
---- 第三节农业学校
------ 河池地区农业学校
------ 南丹农校
-- 第六章少数民族教育
---- 第一节白裤瑶
---- 第二节壮文
-- 第七章成人教育
---- 第一节农民
---- 第二节职工
---- 第三节“五·七”大学
-- 第八章教师
---- 近年普通中学分科专任教师统计表
---- 近期教师流动情况表 单位:人
---- 第二节待遇
---- 第三节素质
------ 1981~1990年中学、师范学校专任教师文化程度统计表 单位:人
------ 若干年度教职工党团员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 第九章人才培养和输送
---- 1977~1990年高考大中专录取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 历年中小学生毕业数统计表 单位:人
-- 第十章勤工俭学
-- 第十一章教育经费
-- 第十二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行政
------ 教育局
---- 第二节 教务
---- 第三节 教学
------ 教学计划
------ 备课
------ 课堂教学
------ 课堂常规
------ 听课评课
------ 复习
------ 作业
------ 教学辅导
------ 课外活动
------ 考核
------ 教学评估
------ 教学总结
------ 教学研究室(组)
-------- 南丹县学校分布图
科技志
-- 第一章组织及队伍
---- 第一节科技组织
------ 南丹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 学会协会
------ 四级农科网
---- 第二节科技队伍
-- 第二章普及 试验 管理
---- 第一节科技普及
------ 培训
------ 学术交流
------ 科技资料使用
------ 科技知识宣传
------ 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二节科技试验及推广
------ 双季稻种植
------ 核桃、竹、油茶等良种引进与栽培
------ 全县土壤普查
------ 林业资源调查
------ 制作孢子捕捉器
------ 举办繁殖牛场
------ 水牛杂交
------ 水牛人工受精
------ 油茶良种引进及增产试验
------ 乡土树种栽培观察
------ 树种选优
------ 人工降雨
------ 北鹿南养
------ 杂交水稻制种
------ 能源开发与节能技术应用
------ 赤眼峰防治稻虫害
------ 水稻穗颈瘟防治试验
------ 牧畜病调查
------ 植物检疫对象普查
------ 全县山地土壤普查
------ 南丹百岁桐优良无性系中间试验
------ 农作物害虫天敌普查
------ 牧草改良
------ 全县农业资源普查和农业区划
------ 凤梨酒、丹泉酒、胎盘蛤蚧酒研制
------ 良种鸭饲养
------ 编制《总体规刘》
------ “AA鸡”试养
------ “华南124”木薯试种
---- 第三节科技管理
-- 第三章成果
---- 第一节获奖项目
---- 第二节科技论文及调查报告
文化志
-- 第一章群众文化
---- 第一节业余文化团体
------ 那地桂剧班
------ 八圩拉仁村调子班
------ 六寨桂剧班
------ 南丹桂剧社(又名南丹各界业余桂剧团)
------ 县人民剧团
------ 县工商剧团
------ 六寨区业余剧团
------ 那地农民剧团
------ 芒场剧团
------ 城关剧团
------ 仁寨花灯剧团
------ 城关业余剧团
------ 城关业余文艺宣传队
------ 六寨公社业余文艺队
---- 第二节文化事业单位
------ 县文化馆
------ 县文工团
------ 县图书馆
------ 县新华书店
------ 县广播电视局
------ 档案管理
------ 城乡文化中心
-- 第二章报刊 通讯报道
---- 第一节报刊
---- 第二节通讯报道
-- 第三章民间文艺
---- 第一节文学
------ 民歌
------ 民间故事
------ 民谚
---- 第二节艺术
-- 第四章文艺创作
---- 第一节剧本 歌曲 舞蹈
------ 剧本创作
------ 歌曲创作
------ 舞蹈创作
---- 第二节小说 散文 诗歌
------ 小说 散文
------ 诗歌
---- 第三节美术 摄影 书法 篆刻
------ 美术
------ 摄影
------ 书法 篆刻
-- 第五章文物胜迹
---- 第一节瀑布
---- 第二节岩洞 摩崖石刻
---- 第三节公园
------ 中山公园
------ 子华公园
------ 铜江公园
---- 第四节湖 山 古营盘
------ 八面山
------ 天湖
------ 古营盘
卫生志
-- 第一章医疗机构
---- 第一节县直机构
------ 县人民医院
-------- 县人民医院住院楼
-------- 1990年县人民医院主要医疗器械
------ 县中医院
-------- 1992年县中医院主要医疗器械设备
------ 县卫生防疫站
-------- 1990年卫生防疫站主要器械设备
------ 妇幼保健站
-------- 1990年妇幼保健站主要医疗器械设备
------ 皮肤病防治院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乡镇卫生院
-------- 南县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发展情况
------ 农村医疗组织及医务人员培训
------ 工矿企业及其他部门医疗卫生机构
------ 联合诊所、个体行医
-- 第二章防疫
----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
------ 领导机构
------ 除四害
------ 讲卫生
------ 饮水卫生
---- 第二节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
------ 预防接种
------ 计划免疫
-------- 1950~1954年上半年防疫、保健工作统计
---- 第三节疾病防治
------ 地方病防治
-------- 历年疟疾发病疫情报告统计
-------- 1980~1990年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病例及村屯分布情况
-------- 微线幼密度统计结果
-------- 1971年-1972年丝虫病普查情况
-------- 1984年对六寨镇、月里乡复查血检情况
-------- 地甲病普查患病统计 (1977年11月统计)
-------- 供碘后18年地甲病的疗效考核观察 (1984年统计)
------ 传染病防治
-------- 历年传染病发病统计(一)
-------- 历年传染病统计表(二)
-- 第三章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接生
------ “四期”保护
------ 妇女病普查普治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四章医政 药政管理
---- 第一节医政管理
---- 第二节药政管理
---- 第三节药厂 制剂室
-- 第五章经费
---- 第一节卫生经费
------ 历年医疗卫生经费预算及开支情况 单位:万元
---- 第二节公费医疗经费
------ 公费医疗管理制度
------ 经费支出
-------- 历年公费医疗经费支付情况表
---- 第三节社会医疗减免
------ 历年社会减免医疗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体育志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体育协会和体校
------ 体校
------ 体育协会
-- 第二章经费 设施
---- 第二节场地设施
------ 1990年全县体育场地调查统计表
---- 第三节教学成果
---- 第四节竞赛活动
---- 第五节体育卫生保健
-- 第三章群众体育
---- 第一节职工体育活动
---- 第二节农村体育
---- 第三节少数民族体育
---- 第四节国防体育
-- 第四章体育竞赛
---- 第一节县级
------ 小学生
-------- 附表
------ 中学生
-------- 中学生体育竞赛统计表
------ 中青年
-------- 成年人体育竞赛统计表
---- 第二节县际
------ 成年人参赛
------ 老年体育竞赛
------ 幼儿体育竞赛
------ 职工体育运动会
---- 第三节地区 自治区 国家
------ 地区级
------ 自治区级
------ 国家
-- 第五章体育等级制及体育先进
---- 第一节体育等级制
---- 第二节体育先进
------ 集体
------ 个人
人物志
-- 第一章人物传
---- 黎水保
---- 沈槐山 杨祖卯
---- 罗权
---- 蓝志仁
---- 莫与京
---- 罗大嫂
---- 苏翰庭
---- 邝世芳
---- 莫树杰
---- 罗绍基
---- 罗松桥
---- 刘华庭
-- 第二章名人录
---- 第一节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二节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第三章名人表
---- 第一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 第二节当代名人表
---- 第三节土司官职表
------ 南丹土州
------ 那地土州
------ 元化无考
杂记
-- 第一章匪患 红帮
---- 第一节匪患
---- 第二节红帮
-- 第二章烟毒 赌博 娼妓
---- 第一节烟毒
---- 第二节赌博
---- 第三节娼妓
-- 第三章异闻 轶闻
---- 第一节异闻
------ 岩洞葬
------ 奇井
------ 陨石雨
------ 七月桃李花开
------ 牛生异物
------ 者马桥断
------ 桥压人马死
------ 神医
------ 两头鱼
------ 十月桃花开
------ 野猪进城与马斗
------ 地震
------ 蛇群
------ 特大老鼠
------ 红河鱼昏
------ 娃娃鱼
------ 奇特长寿老人
------ 雷击牛死
------ 不能与狗接近的人
------ 三脚狗
------ 猪鸡碰壁而死
---- 第二节轶闻
------ 吴让退礼
------ 诬告无辜,庄主霸田。
------ 县长黄一坦之死
------ 科员“忠烈牌”
附录
-- 一、布告、文件
-- 二、重要文选
-- 三、碑文选载
-- 四、地方书目
编后记
附《南丹县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及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更迭情况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