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绰源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01-1999
出版时间:
2000年12月
目录
封面
绰源镇志
《绰源镇志》编纂委员会成员
《绰源镇志》评审小组
《绰源镇志》编纂人员
序言
凡例
图片
--
镇区一角
--
绰源地国税局
--
绰源林业局办公大楼
--
绰源夜景
--
镇长宋秀友在第十一届人代会上
--
镇委书记卞宏韬在第十次党代会上
--
镇党政联席会议
--
植树造林
--
人工林
--
森林病虫害防治
--
绰源林区防火指挥部
--
防火在我心中签名
--
消防大队
--
快速扑火队
--
紧急出警
--
小麦丰收
--
油菜地
--
入库查验
--
天林牌面粉加工
--
养鸡
--
养鹅
--
养羊
--
养猪
--
养牛
--
公园一角
--
观冰雕
--
书法展
--
篮球赛
--
秧歌队
--
梨子山小学
--
小学微机课
--
职工医院
--
计划生育宣传
--
程控机房
--
微波站
--
农电
--
全国铁路最大的坡道博林线42.55‰坡道
--
特色酒“绿源酒”酿制
--
蕨菜出口包装
--
地板块
--
卫生筷
--
铁矿石
--
铅锌矿石
--
灰石厂
--
石灰石
--
野生花果
----
红豆
----
百合花
----
杜斯
----
金莲花
----
山丁子
----
雪中金菊
----
野蔷薇
----
马莲花
--
珍奇动植物
----
狍子
----
蕨菜
----
小野猪
----
灵芝
----
野鸡
----
球果
----
鸳鸯
----
桦树蘑
--
荣誉
--
《绰源镇志》评审会议
--
《绰源镇志》评审会议全体人员
--
《绰源镇志》编辑人员
目录
概述
第一篇建置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区划
--
第三章村屯
----
第一节绰尔
----
第二节光明
----
第三节乌丹河
----
第四节苏格河
----
第五节梨子山
----
第六节狼峰
第二篇自然环境
--
第一章水文·地质
----
第一节水文特征
----
第二节地表水·地下水
----
第三节地质·地貌
--
第二章气候·物候
----
第一节气候
----
第二节物候
--
第三章土壤
----
第一节类型
----
第二节肥力
--
第四章植被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类型
--
第五章自然灾害
----
第一节洪涝
----
第二节干旱·霜冻
第三篇自然资源
--
第一章土地资源
----
第一节分布
----
第二节利用
--
第二章水资源
----
第一节蕴藏
----
第二节水能开采
--
第三章植物资源
----
第一节树种
----
第二节药用植物
----
第三节食用植物
----
第四节其他植物
--
第四章动物资源
----
第一节兽类
----
第二节鸟类
----
第三节鱼类
--
第五章矿藏资源
----
第一节金属
----
第二节非金属矿
第四篇人口·民族·宗教
--
第一章人口
----
第一节数量·分布
----
第二节人口构成
----
第三节人口普查
----
第四节人口控制
--
第二章民族
----
第一节汉族
----
第二节蒙古族
----
第三节回族
----
第四节朝鲜族
----
第五节其他民族
--
第三章宗教
----
第一节佛教
----
第二节东正教
----
第三节家礼教
第五篇农业
--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化
----
第一节土地私有制
----
第二节互助组
----
第三节合作社
----
第四节人民公社
----
第五节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章耕地
----
第一节土地开发
----
第二节耕地分布
--
第三章作物区划品种
----
第一节作物区划
----
第二节种类·品种
--
第四章农业机械
----
第一节机具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维修
----
第四节供应
--
第五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木材生产
----
第二节采集业
----
第三节狩猎·捕鱼
----
第四节运输业
----
第五节农村工业
--
第六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产量
----
第二节产值
----
第三节结构
----
第四节收益
--
第七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服务机构
第六篇畜牧业
--
第一章草场
----
第一节区划
----
第二节类型
----
第三节草原建设与管理
--
第二章畜群
----
第一节构成
----
第二节分布
----
第三节改良
--
第三章畜禽品种
----
第一节牛
----
第二节马驴骡
----
第三节羊猪鸡鸭鹅
----
第四节兔
--
第四章饲养管理
----
第一节经营体制
----
第二节管理方式
----
第三节饲养设施
----
第四节饲草·饲料
--
第五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畜禽疫病
----
第三节防治措施
----
第四节卫生检疫
--
第六章经济效益
----
第一节畜禽产品产量
----
第二节畜禽商品量
----
第三节畜牧业产值
--
第七章畜牧业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区划
第七篇乡镇企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队办企业
----
第二节镇办企业
----
第三节个体企业
--
第二章产业结构
----
第一节工业
----
第二节交通运输业
----
第三节商业
第八篇水利·农电
--
第一章水利工程
----
第一节灌溉工程
----
第二节防洪排涝工程
--
第二章水利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防汛管理
--
第三章水土保持
----
第一节水土流失
----
第二节治理措施
--
第四章农电建设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管理
第九篇绰源林业局
--
第一章建置沿革
----
第一节解放前绰尔林区
----
第二节解放后绰尔林区
----
第三节绰源林业局筹建与发展
--
第二章行政区划
----
第一节位置·面积
----
第二节区划
--
第三章林地·林木·区划
----
第一节林地
----
第二节林木蓄积量
----
第三节林业区划
--
第四章营林
----
第一节植树造林
----
第二节育苗·幼中林抚育
--
第五章森林保护
----
第一节护林防火
----
第二节病虫害防治
----
第三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
第六章林政管理
----
第一节林权管理
----
第二节木材采伐管理
----
第三节木材经销管理
----
第四节林政法规宣传
----
第五节林政案件查处
--
第七章林业机械
----
第一节机械化发展
----
第二节维修·管理
--
第八章木材产销
----
第一节采运
----
第二节产品
----
第三节产量
----
第四节销售·产值
--
第九章多种经营
----
第一节林产工业
----
第二节多种经营
第十篇梨子山铁矿
--
第一章建置
----
第一节沿革
----
第二节行政区划
--
第二章铁矿建设
----
第一节贮量·品位
----
第二节队伍建设
----
第三节公路建设
----
第四节电厂建设
----
第五节生产建设
----
第六节学校教育
第十一篇交通·邮电
--
第一章博林铁路
----
第一节施工及通车
----
第二节桥涵
----
第三节车站设置
----
第四节技术改造
--
第二章公路
----
第一节公路建设
----
第二节桥涵
----
第三节公路养护
----
第四节运输
----
第五节交通管理
--
第三章邮电
----
第一节机构沿革
----
第二节邮电所
--
第四章邮政
----
第一节函件·包件·汇兑
----
第二节报刊发行·储蓄
----
第三节邮递·机要·邮政编码
--
第五章电信
----
第一节电报
----
第二节电话
第十二篇城建·环保
--
第一章乡镇建设
----
第一节镇区规划
----
第二节乡镇管理
----
第三节乡镇建设
----
第四节公用设施
--
第二章建筑
----
第一节队伍
----
第二节施工
----
第三节房屋管理
--
第三章环境保护
----
第一节污染
----
第二节管理
----
第三节绿化
----
第四节环境卫生
第十三篇商业
--
第一章经营体制
----
第一节私营商业
----
第二节集体商业
----
第三节国营商业
--
第二章商品购销
----
第一节购进
----
第二节销售
----
第三节储运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饮食服务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饮食业
----
第三节服务业
--
第四章集市交易
----
第一节市场
----
第二节交易
第十四篇粮食
--
第一章收购
----
第一节粮食收购
----
第二节油料收购
--
第二章销售
----
第一节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
----
第二节议价粮油
----
第三节饲料供应
--
第三章调运
----
第一节调入
----
第二节调出
----
第三节运输
--
第四章仓储
----
第一节仓储建设
----
第二节保管检验
----
第三节“四无”粮库
--
第五章价格票证
----
第一节价格
----
第二节票证
--
第六章食盐
----
第一节管理
----
第二节购销
--
第七章机构
----
第一节管理机构
----
第二节基层单位
第十五篇财税·金融·保险
--
第一章财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收入
----
第三节支出
--
第二章税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税种·税源
----
第三节征收
----
第四节管理
--
第三章金融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货币流通
----
第三节存储
----
第四节信贷
----
第五节结算
--
第四章保险
----
第一节险种
----
第二节理赔
第十六篇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统计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制度
----
第三节普查
----
第四节分析·统编
--
第二章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四节市场建设管理
----
第五节商标广告管理
--
第三章矿产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资源调查
--
第四章土地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地权管理
----
第三节管理
第十七篇党派
--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
第一节早期党组织
----
第二节早期党组织活动
--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绰源镇委员会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第三节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党委工作
----
第五节工作实绩
第十八篇政权
--
第一章人民政府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三节政务纪要
--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代表选举
----
第二节代表大会
第十九篇劳动·人事
--
第一章劳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劳动工作
----
第三节知识青年工作
----
第四节劳动保护
--
第二章人事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编制
----
第三节干部队伍
----
第四节管理
----
第五节机构改革
第二十篇群众团体
--
第一章工会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二章共青团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三节少年先锋队工作
--
第三章妇联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四章其他群众团体
----
第一节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二节计划生育协会
----
第三节消费者协会
----
第四节绰源地区书法分会
第二十一篇公安·司法
--
第一章公安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治安管理
----
第三节刑事侦察
----
第四节监所
----
第五节消防
--
第二章法庭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民事审判
----
第三节经济审判
----
第四节执行工作
----
第五节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
第三章司法行政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法制宣传
----
第三节调解
第二十二篇民政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基层组织
--
第二章拥军·优抚
----
第一节拥军
----
第二节优待·抚恤
--
第三章社会保障
----
第一节救灾
----
第二节救济
----
第三节扶贫
--
第四章社会福利
----
第一节福利事业
----
第二节福利生产
--
第五章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一节婚姻登记
----
第二节地名普查
----
第三节殡葬管理
第二十三篇人民武装
--
第一章地方武装
----
第一节维持会
----
第二节人民武装自卫队
----
第三节森林警察部队
--
第二章人民武装部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主要工作
----
第三节征兵
--
第三章民兵
----
第一节组织
----
第二节民兵训练
----
第三节武器装备
--
第四章剿匪
----
第一节解放初期的绰尔
----
第二节剿匪组织
----
第三节各股土匪概况
----
第四节剿匪战事
第二十四篇教育
--
第一章学前教育
----
第一节幼儿教育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二章普通教育
----
第一节小学教育
----
第二节中学教育
----
第三节联合办学
--
第三章教师
----
第一节教师队伍
----
第二节教师待遇
----
第三节教师培训
--
第四章教学研究
----
第一节教研活动
----
第二节电化教育
--
第五章教育管理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学校管理
----
第三节教育经费
----
第四节校舍建设
----
第五节勤工俭学
第二十五篇文化·体育·新闻
--
第一章文化
----
第一节文化机构
----
第二节文化设施
----
第三节主要活动
--
第二章体育
----
第一节学校体育
----
第二节群众体育
----
第三节体育管理
--
第三章图书·电影
----
第一节图书
----
第二节电影
--
第四章广播·电视
----
第一节广播
----
第二节电视
----
第三节记者站
----
第四节新闻管理
第二十六篇档案·史志
--
第一章档案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馆藏
----
第三节档案利用
--
第二章史志
----
第一节机构
----
第二节编研
----
第三节史志编修
第二十七篇卫生
--
第一章机构
----
第一节概述
----
第二节管理机构
----
第三节医疗机构
----
第四节预防保健机构
--
第二章疫病防治
----
第一节地方病防治
----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计划免疫
----
第四节初级保健
--
第三章医疗·护理
----
第一节医疗队伍
----
第二节医疗技术
--
第四章妇幼保健
----
第一节妇女保健
----
第二节儿童保健
--
第五章公共卫生
----
第一节食品卫生
----
第二节学校卫生
----
第三节爱国卫生运动
--
第六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卫生事业经费
----
第二节公费医疗
----
第三节医护人员培训
第二十八篇人物
--
第一章烈士英名录
--
第二章人物简介
----
卞宏韬
----
宋秀友
----
雷雨
----
由德林
----
王万林
----
于连生
----
袁绍刚
----
张国臣
----
赵守忠
----
彭士云
----
王佐山
----
王义亮
----
宝音巴图
----
林喜魁
----
孙正金
----
李金荣
----
陈贯三
----
谷文惠
----
张兴忠
----
刘文山
----
董振峰
----
陈忠民
----
陶 健
----
苑鸿志
----
车振刚
----
隋文贵
----
闫德泉
----
孙渠
--
第三章绰源镇历任党政领导名录
--
第四章绰源地区高、中级职称人员名表
--
第五章市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名录
第二十九篇大事记
篇末
--
牙克石市梨子山镇人民政府 梨子山镇绰源镇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
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文件内民政行字(1996)13号
--
第一届《绰源镇志》编纂委员会
--
第二届《绰源镇志》编纂委员会
--
贺信
--
绰源美
--
牙克石市绰源镇行政区划图
--
《绰源镇志》编纂人员简介
----
苗春丽
----
潘玉衡
----
刘丽萍
----
张昆
----
苗晓清
----
刘章盛
----
徐崇禧
----
吴云鹏
----
殷实
----
宋秀娥
----
李淑霞
----
程宏奇
----
罗萍
--
《绰源镇志》提供资料单位
--
《绰源镇志》提供资料人员
--
《绰源镇志》出版赞助单位
编纂始末
版权页